《古代剩女相亲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剩女相亲记-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说这魔头‘干矢木’在学校中的成绩一塌糊涂,差点儿被开除。做个乡村教师,只上了半堂课。后来到‘匕小’大学做个图书管理员的时候,想做个‘匕小’大学的旁听生都做不了。写的个字,真是‘鬼画符’,连个二年级的小学生都不如。但是,这个孽畜比起那两条猪来,就算‘高水平’了。又因为这魔头‘干矢木’是先上‘二乂山’的,属于老资格的魔鬼土匪。又因为那‘干矢木’有个‘一口国’魔鬼组织‘中央委员’的牌子。于是种种原因,那魔头‘干矢木’就成了那个魔鬼割据伪政权的‘主席’。而魔鬼‘猪心’,叫‘总司令’。魔鬼‘三心不’,叫‘副总司令’。其余大大小小的魔鬼,均有伪政权的头衔。不必一一细说。



  却说这帮魔鬼建立了傀儡割据伪政权,真是欣喜若狂,又是开庆祝会,又是举行宴会,又是把抢来的金银财宝,赏赐于大大小小的魔鬼,忘乎所以,不可一世。特别是那个魔头‘干矢木’,当上了魔鬼割据伪政权的‘主席’,等于是个‘孙皇帝’了,那还了得。整天的吃喝玩乐,颐指气使,目空一切,走路都嫌巷子窄了。哪知道,高兴得过了头。忽一日,那‘一口国’的魔鬼组织‘八厂党’的大魔头们,一起涌到了‘而土’,三下五除二,独独就把‘干矢木’拉下了马。那魔头‘干矢木’在‘主席’的位置上,屁股还没有坐得热,就下台了。



  不知发生了何等的意外事故。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10。30。2014发】。
古代剩女相亲记------外一篇
  第一百四十六回



  上回说到,【魔鬼建立伪政权,魔头上台即下台】。这回说的是,【乡下小子进都市,好事不学学小偷】。



  各位看官,却说这自然界乃是奥妙无穷,有些事情,简直是不可思议,是自然本应如此,还是上帝之有意安排,真是不得而知。例如这自然界中,热胀冷缩,乃是物质的普遍规律。但是,独独这水,到了摄氏零上四度,却是体积最小最小。高于或者低于这个温度,那水的体积总要增大的。于是到了摄氏零度,那水结冰了,体积更大了,比重更小了,于是就浮在水面上。水的这些独有的特性,于是就神奇地创造了生命------不管你如何地天寒地冻,那水底下总是相对温暖的,于是生命便在那里繁衍起来。如果水也像其他物质一样,温度越低,体积越小,那生命就不可能存在了。可想而知,如果水也是温度越低体积越小,那水结了冰,就会沉到水底下,于是冰冻就会从水底开始。这样一来,那江湖河海,就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冰冻世界,什么生命也就不会产生了。



  那水,不仅是生命的要素之一,它也涵养着生命。离开了水,什么生命都将灭亡。于是乎,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总体来说,都是‘逐水草而居’的。水草哪里最多?大江大河的入海口也。



  却说这世界上的人口,大都集中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因为这里有广大的冲击平原,于是也就有了肥沃的土地,于是这里就成了鱼米之乡。不仅如此,这里更是水资源丰富------那可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



  那大江大河的入海口,不仅资源丰富,科技文化也在那里发达起来。例如那非洲的尼罗河,千万年来,每年总是季节性的泛滥。这尼罗河一泛滥,大量地淤泥便覆盖了原来的土地。这就等于给土地无偿地施了一次有机肥。但是这样一来,原来的土地界别也就被覆盖了-------不知道哪块土地是你的,哪块土地是我的。于是不得不重新测量划分,于是几何学便发展起来。



  由于这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宜于人居,人口越来越多,滨海大城市便应运而生,成为一国一邦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的中心。



  这里说的是,这‘一口国’也有一条大河,滔滔江水奔腾入海,形成了一个大三角洲。这里土地肥沃,鱼虾满地。于是在多少多少年之前,便有人在这里打渔为生。于是就慢慢地形成了一个渔村。后来,一个小小的渔村,变成了一个镇,又变成了一个县。到了‘一口国’帝制社会的末期,这里已经一个国际大都市了。据说那里是灯红酒绿,黄金遍地,是世人向往的地方。这个大都市有好多的名称,最后定为‘卜每’市。



  却说这‘一口国’的帝制社会崩溃以后,天下纷纷,各色人等,粉墨登场,都想趁这混乱之世,找个出头的机会------或许将来封相拜将,也未知可否。



  再说在这‘卜每’市的西北方向,紧靠着‘卜每’市,有一个小小的县城,谓之‘玉山县’。这‘玉山县’的乡下有一个姓‘页’的人家。这‘页’家世代耕种,可谓‘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苦到头,总也不曾有什么大富大贵之日。



  到了帝制社会的末期,这‘页’家生了一个小子,取名‘页又鸟’。再到了帝制社会崩溃之时,这小子正好长大成人。这小子为了摆脱家中的窘境,混出点儿名堂,就到‘卜每市’去混生活,指望找个机会,发达发达。



  哪知道‘页又鸟’到了‘卜每’之后,因为大字识不了一箩筐,又无其他特长,找不到个工作,哪里混得下去。身上带的几个零钱,也早已花光。这小子就这么饿着肚子在‘卜每’城里乱转。七转八转,直转得肚子咕咕乱叫,头昏眼花。惶惑间,到了一个巷口,忽见一个卖点心的小店。那肉包子的香味,更把那饥饿感吊得高高的,那口水早就顺着嘴角流了下来。可是一摸口袋,那是一个铜板也没有了。这小子实在是忍不住了,趁着买包子的人多拥挤之时,瞅个空儿,一伸手,就偷了几个包子。想不到的是,那店主人是个好精明的主儿。原来这‘卜每’市人多嘈杂,各色人等,无奇不有。那些街上的小混混,偷鸡摸狗,是常有的事,至于偷包子,更是不泛其人。这店主被偷多了,警惕性就高了起来。那‘页又鸟’在包子点门口晃荡之时,那店主早就看在眼里,觉得这小子不是个善良之辈。只是那小子还没有下手之际,你就不好怎么样他。



  话说那店主一边低头卖包子,一边却用个眼睛的余光瞄着‘页又鸟’呢。等到‘页又鸟’将包子抓在手中,证据确凿,没法抵赖了,那店主一个箭步上前,早把‘页又鸟’抓个动弹不得。



  却说那店主经常被人偷包子,这小本生意,利润有限,哪里再吃得消被人偷的?心中的气愤,可想而知。再一听,那小子是个乡下的口音。那店主忽然想起‘杀鸡儆猴’的古训,又想到这小子是个乡下人,更像是个才到‘卜每’混的,大概也不曾成群结伙,没有多大的后遗症,不怕他报复,于是就拿他煞气,将‘页又鸟’一顿暴打,直打得鼻青眼肿,嘴角流血。



  各位看官,我想,看我这个小说的看官,肯定有人被小偷偷过的经历。那小偷偷别人的东西,虽不比抢劫杀人的罪行严重,但确实是令人讨厌。有时候,那小偷偷你一个什么要紧的东西,例如证件、发票之类的东西,虽然价钱上值不了几个,但给你造成的麻烦和损失,真可谓用‘义愤填膺’来形容的。再说那些在点心店门口买包子的顾客,见抓了小偷,一个个也气愤难忍,指着‘页又鸟’的鼻子大骂‘瘪三瘪三!’。这‘瘪三’二字,乃是‘卜每’特有的方言,专门指那些没有正当职业,靠小偷小摸过日子的小混混。那‘页又鸟’被打被骂,真是狼狈不堪,只恨无地逢可钻。



  却说这‘页又鸟’本想到‘卜每’混个人模人样出来,不曾想到,下车伊始,就流年不利,工作找不到,饭都吃不上,还被打被骂,忽然心中一酸,两行眼泪如瀑布一般,和着嘴角的流血,汹涌而下。那‘页又鸟’用手一抹,那血水又涂得满脸皆是,犹如血人一般,直吓得路人大叫‘不得了!要出人命!’。



  恰在此时,一个老头蹩了过来,忽然拉了‘页又鸟’的手,轻声但却惊异地叫道:“好一副妙手!”那老头又轻声地说道:“别哭,跟我吃饭去。”那‘页又鸟’听说有饭吃,用衣袖擦了一下脸,止住泪,跟着老头蹒跚而去。



  原来这老头乃江北人氏,姓黄。少年的时候,也像‘页又鸟’一样,怀揣着‘混出个人样’的梦想,来到‘卜每’。其背景也跟‘页又鸟’差不多,大字不识几个,又无什么手艺,百般无奈之下,就做了小偷。这小偷的日子倒也好过,不愁吃不愁穿。怎奈俗话说得好,‘没有个小偷贺八十’。说的是这做小偷的,你的本事再大,手段再好,总有一天要犯事的。这黄老头偷来偷去,偷了几十年,不曾想到,某天被人家抓了。一阵暴打,腿子受了伤,走路都不灵便了。那俗话又说,‘偷来的东西不当事’。说的是这做小偷的,反正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也就不珍惜这些财富,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大都不会聚财的。这黄老头伤了腿,手脚不灵便,再去偷的话,风险就更大了。为日后的生计作想,这黄老头就想‘放个徒弟’,让徒弟去偷,来养活自己。



  却说这黄老头在大街小巷里转悠,四处张目,早把‘页又鸟’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那黄老头是个老江湖,不到‘页又鸟’走投无路之时,他是不会出手的。等到‘页又鸟’被打被骂,可怜兮兮的时候,他才适时出手。这样一来,他才会感恩戴德,也才会听自己的摆布。等到黄老头看了‘页又鸟’的一双手,惊叹‘妙手妙手’,心中已暗定主意,决定收这个小子为徒。原来,这做小偷的全靠一双手。据说这粗粗壮壮的、手指短的人,不是做小偷的料子。而那些手指细长,手掌狭仄的人,做小偷最有前途。而‘页又鸟’就是这样的一双手。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