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从三国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限从三国开始-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说只是韩融这么劝的话,董卓还未必相信,但是他的第一谋主李儒都这么说了,可就由不得董卓不信了,于是乎本着稳赚不赔的心思,一个兖州牧的名号就这么落在了沈仕的头上。

    而在此之后,沈仕似乎立马就做出了暗中呼应董卓的举动,不是派大军讨伐董卓,而是亲点一万五千大军兵锋直指袁绍任命、曾经攻击过沈仕的青州刺史臧洪!

 ;。。。 ; ;
第十二章 假道灭虢
    求推荐求收藏!!!!!!!!!!!

    青州在三国时期似乎显得并不怎么有名,并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战役发生在这里,也没有出现过什么王霸之才,比较著名的人才如同太史慈,出名的地方还在江东。在三国时代的前期,青州的地位似乎就这么一直尴尬着,先后被臧洪、公孙瓒、袁绍、曹操占据,又屡被黄巾军攻打,算得上一块是非之地。对后世来说,青州地界最为有名的,反倒是任何一位三国迷都耳熟能详的青州兵,而这些青州兵的来源,则是被曹操击败的青州黄巾军。

    然而,就算是沈仕想要青州兵,也得等到黄巾军在青州肆虐才行,此时的沈仕可没有那个时间那个精力那个能力去攻略袁绍全力支持而公孙瓒又志在必得的青州,沈仕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姿态,除了向袁绍示威之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假道灭虢,灭掉在原来的历史上就不太稳当的泰山太守应劭。

    应劭虽然无论在沈仕所知的历史上还是现在,都对曹军表现出了足够的恭谨,但却也从未真正臣服过,充其量也只能够算个墙头草而已,有这么一个人在身边对曹操而言更像是一颗定时炸弹,不仅仅割裂了沈仕对兖州的控制权,也不利于沈仕以兖州为中心,尽快削平豫、徐、青三州,进而西进北上荡涤中原的方略。

    于是,在这个天气微寒金秋时节,沈仕以向臧洪寻仇为借口,以夏侯渊为先锋,突然间出兵,不过三天时间,最擅长急行军的夏侯渊已带领本部三千人马过亢父入鲁国,兵围鲁县。根本就没有防备,更兼大部分士兵都去收粮的鲁相以及鲁国的其他官员无奈之下开城投降,将鲁国拱手让给沈仕。

    鲁国本为大汉豫州刺史部的一个下属郡国,与兖州刺史部的任城国、泰山郡紧密相连,在地图上成一个突起深入到兖州之内,境内有大名鼎鼎的儒学圣地曲阜,临近亢父这一战略要地,亦是由任城通往泰山郡的捷径之一,是沈仕攻略泰山郡时搂草打兔子的目标。

    毕竟刺史的豫州刺史可是孔伷这个不通军事的清谈家而已,本来就没有什么可怕的,更何况他本身还已经病重了呢!在这个时候,不管是谁欺负到豫州头上,都不会有任何人真心替他们出头,所以这一切行动沈仕做起来全然无压力。得到了沈仕指示,夏侯渊哪里舍得放弃这么好的立功机会,当即一路急行,将鲁国当做献给沈仕的礼物。

    轻易得到鲁国之后,夏侯渊只是稍作休整,等待接应的人马赶到后,立刻又率领本部冲入了沈仕这次行动真正的目标泰山郡。

    泰山郡位于兖州东部,辖十二县,郡治奉高,该郡紧邻青州、徐州、豫州三州,为三州交汇之地,境内北有东岳泰山、东有鲁山南有蒙山、尼山,又有汶水、沂水等水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兖州东面门户,是兵家必争之地。

    占据泰山郡后,不仅能够对沈仕的侧翼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还能够北控青州,南讨徐州,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更重要的是,最为五岳之尊,以及历来帝王的封禅之地,泰山之下的东岳灵脉甚为浑厚,是除了不可捉摸的九州祖脉之外灵气最为浓郁的固定灵脉之一,就算不是出于军事目的,沈仕也有必须要夺取的理由!

    知晓沈仕夺取泰山郡的坚定决心的夏侯渊自然乐意为主公分忧,作为前锋一路急进,渡过泗水之后北上,过巨平,沿汶水东行,直趋奉高。因为沈仕军行动的突然与迅速,在应劭做出反应之前,夏侯渊所部已经攻占了奉高西侧最后一个城池博县。

    “这可如何是好啊!”几乎到最后一刻才得到消息的泰山郡守应劭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在历史上,应劭以博学多才著称,写出了不止一本著作,而且还有过在任泰山太守期间击败过大量黄巾军的战绩,而在这个时空中,应劭虽然并没有机会击败那些青州黄巾军,但是作为少数的非腐儒,应劭对于军队的重视程度以及带军能力则远远超过前兖州刺史刘岱以及现任的青州刺史臧洪、豫州刺史孔伷,而且作为儒家的学者,他的浩然之气也已经初具火候,算是文士中的佼佼者,虽然上阵杀敌未必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但是在收拾人心方面却拥有非同寻常的效果,综合这些能力,应劭也算得上是一个小强人。

    然而,应劭虽然有些本事,但怎奈沈仕出兵的时机拿捏得太好,动作太突然迅速,以至于当他得到消息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当夏侯渊陈兵城下的时候,他才组织起了五千人心惶惶的兵马。

    略懂军事的应劭很清楚靠着这些人死守是没有前途的,更清楚远水救不了近火的道理,所以他在一方面向袁绍、臧洪、陶谦、孔伷、臧霸、孙观等人写求救信的同时,果断决定趁着夏侯渊立足未稳,人疲马乏之际发动对夏侯渊军攻击,想要借此来狠挫沈仕军的锐气。

    然而,应劭的打算虽好,但夏侯渊又岂会是省油的灯。应劭的出击虽然出乎夏侯渊的意料,但夏侯渊的手下却要远比应劭的手下更为精锐,一番大战下来,虽然没能够击败应劭军,但是却牢牢的站稳了脚根,一直坚持到沈仕率领主力到来。

    到了这个时候,应劭很清楚自己已经失去了最后的机会,根本就不可能保得住泰山郡,但因为这个时空里曹嵩并没有因为他的缘故而死,加之家眷都在奉高,根本就来不及转移,所以思量之后的应劭光着上身,绑上荆条,开城向沈仕投降请罪。

    “尔来何其迟也!”能够轻而易举的夺取鲁国与泰山郡这两郡,沈仕还是很高兴,但是这并不妨碍沈仕打趣应劭这个并不算识时务的家伙。

    “泰山郡消息闭塞,已知下官不知是州牧大人前来,有失远迎,且误以为妙才将军所部为泰山匪寇,故而攻击,是在罪过深重,还请主公责罚!”应该说应劭不愧是一代文士,嘴皮子就是好事,绝口不提他反抗沈仕的事,只是以一个误会来接过,而后诚恳请罪,如此一来,沈仕倒也不好责罚了。

    “来了就好,不过泰山贼寇不会真的过来吧?”扶起跪倒在地的应劭,沈仕突然轻飘飘的说了一句,顿时应劭浑身一僵,冷汗直流。

 ;。。。 ; ;
第十三章 泰山贼
    第十三章泰山贼

    泰山贼或者说泰山诸将,是指以臧霸为首的一批趁乱其实的泰山郡地方豪强,他们据险自守,既反抗官府又追求权势,其代表人物臧霸年方十八便为救父亲而劫狱杀太守,其他人也都少都有一些杀官扰民侵略百姓的前科。

    因为这些人大都为地方豪族或有着豪族的支持,再加上泰山郡多山,导致泰山郡的几任太守想要征讨,却都无功而返,最终还是因为他们在黄巾之乱的时候投奔了陶谦,这次让泰山郡多了几分安宁。

    然而,不管怎么说,泰山郡终究是臧霸等人的老巢,虽然他们大部分都已离开,但是他们故意残留在泰山郡的势力也仍旧不容小觑,虽然沈仕有着足够的理由相信,就算是臧霸等人全军出动自己也能够扛得住,但是怕就怕站在他们背后的陶谦也忍不住跳到前台,派出军队攻击自己,如果局面发展到这种地步的话,对于翅膀尚软的沈仕而言可绝非什么值得高兴的事。

    如今天下的大势虽然仍旧是关东诸侯共抗董卓,但是因为沈仕与袁绍、臧洪的交恶,以及兖州四战之地的位置,使得沈仕仍旧不敢贸然与正处在巅峰时期的徐州军作战,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当沈仕与陶谦交战的时候袁绍或者董卓或者袁术从后面来一下狠得,曹操哭都没地方哭,唯有等到袁绍与公孙瓒交恶,袁术与刘表交战,董卓失去大范围出击的动力与能力之后,沈仕方能安心的收拾青徐等州,积蓄力量一飞冲天。

    正是出于这种顾虑,沈仕才会在应劭提起泰山贼的时候,冷冰冰的问了一句,不问还好,这一问沈仕才知道应劭不仅仅是向泰山贼求援,还想袁绍、臧洪、陶谦孔伷等一大票人求援,顿时沈仕源自于曹操的黑脸变得更黑了!而应劭也在向沈仕和盘托出一切之后,再次跪倒在地。

    “你起来吧!不过是几封求援信而已,我还怕他们不来呢!来了正好可以一劳永逸!”略作权衡之后沈仕还是原谅了应劭。

    尽管应劭的这番作为必然给沈仕带了一定的麻烦,但幸运的是奉高如今已经牢牢地被沈仕掌控在手中,奉高易主的消息一时半会还不可能被臧霸等人知晓,在这种情况下,沈仕完全可以利用信息上的优势以及应劭这颗棋子抢的先机,臧霸、臧洪等人不来便罢,要是他们真的敢来泰山郡,沈仕绝对会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当下,沈仕也不急着进城了,与心腹谋士戏志才、程昱商量一番之后,沈仕决定在派出一部分人进城收编应劭军的同时,做出主力包围奉高成的样子,造成奉高城还在应劭手中的假象,同时主力一分为二,隐藏到于青州、徐州交界处的山林之中,静候可能的敌人。

    依着沈仕与戏志才、程昱的分析,袁绍远水救不了近火,不必考虑,孔伷说不定哪天就挂了,也不用担心,但是一直以袁绍马首是瞻,又与沈仕有仇的臧洪极有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