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从三国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限从三国开始-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刘备、孙权之类拥有旺盛的成就帝王霸业命格的人物,要么还要颠沛流离太久难度达到了低于级别,要么成年还早而且缺乏后劲儿,都难以实现一统天下的宏图,最多也就是偏安一隅而已,而且还要冒着巨大的风险。综合了这些因素,手下文武阵容最为华丽,相对而言最容易接近,成就帝业也不会引来神灵过多关注的曹操自然就称为沈仕第一选择。

    在三国时期曹刘孙三大君主中,一开始便拥有华丽的文武阵容的人自然是非曹操莫属,刘备一开始也就是关羽、张飞与简雍,虽然都是人才,但数量上却极其凄凉,前半生的境遇更是凄惨,沈仕自认只是一个普通人,可没有能力能够以刘备开局避免那些凄惨的境遇,更没有刘备的好运气能够屡败屡逃,更不可能利用刘备的一手烂牌在强敌环视中做出一番事业来。

    三国另一巨头孙权倒是接手了一票父兄遗留下来的武将文臣以及军队地盘儿,但是其中随波逐流的投降派却又占了多数,内部算不得团结而又有山越为腹心之患,外部又有强敌环绕,发展尚且艰难,更不用说北伐中原了。当然更重要的是,孙权想要成长起来还有十来年的时光,对于盘古梭迫切需要修复的沈仕而言,可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浪费。

    反观曹操,外姓将领暂且不表,光是本家之中就有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曹纯、曹休、曹真、夏侯尚等一大票一二流良将为之爪牙,一路上虽然挫折,但却总体向好,更是占据神州中原灵脉之地,物产丰富人力发达,各方面都绝对是沈仕的首选。就算是今天,沈仕也是多亏了曹洪这个忠心耿耿的“弟弟”才得以捡回了一条命,狼狈的收拢败兵,逃回酸枣大营,如果不是曹洪的话,恐怕沈仕刚刚取代了曹操,旋即就会被乱兵所杀。

    如果是一般人的话,这么狼狈的逃回去肯定是没脸见人,但是知道一定历史的沈仕却不会如此。曹操之前的进军,固然是有心怀热血不屑诸侯所为的原因,但也未尝不是他为自己捞名声的一次作秀,只是这次作秀危险了一点儿而已。

    经过这次作秀,全天下都知道他曹操是真正心向汉室的,这无形中就增加了他的威望并吸引了一批还对汉室抱有幻想的人才。

    既然曹操之前已经这么拼了,自己也冒了一次生命危险侥幸从徐荣手中逃脱的沈仕当然要把戏做全,不仅不会灰溜溜的离开,还要利用曹操给他打好的基础再次好好秀上一回!因而尽管自己是败军之将,已经带入角色的沈仕却昂着头怒气冲冲的走入了诸侯的营帐中一通责难:“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

    你们这些家伙听我的计策,让袁绍带着河内大军逼临孟津,我们这些在酸枣的人夺取敖仓等险关要地,让袁术率军到丹、析之间,夺取无关,震慑三辅之地,一同压迫董卓的生存空间,筑起营垒不与他正面交战,多设疑兵吓唬他,让他觉得全天下都来打他这个逆贼,到时候董卓自己也就玩完了。现在我们以大义董冰,却不敢前进,我都为你们感到脸红啊!

    沈仕面不红心不跳只是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样子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说了一番嘲讽味十足的话,着实过了一番嘴瘾。

    然而与历史上的情形相同的是,只顾得置酒高会的张邈、刘岱、桥瑁等诸侯根本不敢应答,只是出于羞愧等原因,答应了沈仕的部分要求,给了沈仕一定的兵马钱粮作为补偿。获得意外之喜的沈仕见好就收,领取补偿之后,便以募兵为名,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知道历史的沈仕很清楚,尽管此时讨伐董卓的诸侯看上去还很强大,但都是一群花架子而已,用不了多久,这些诸侯们就会为了自己的野心与私仇而走上内乱兼并之路,除了初平二年也就是明年孙坚那场昙花一现的洛阳夺取战之外,讨董诸侯再也没有像样的攻势,反而会迅速分崩离析。而诸侯分崩离析之际也是沈仕崛起的大好时机。如今沈仕要做的,就是为了这个机会而不断地积累实力,练兵屯粮!

    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这是大明朝开光皇帝洪武大帝的崛起策略,放在这个时代的沈仕身上仍然适用,如今沈仕已经完全融入了曹操的身份,名望能争取的也已经尽量争取,剩下的就是尽快增强实力,实现比历史上的曹操更快更强的崛起!

    对于此时的沈仕而言,所做的最重要的一步无疑就是募兵!在乱世,有枪才是草头王,没兵再突出的谋略也是白搭。

    经过之前的收拢败军以及在张邈等诸侯那里打秋风,如今沈仕的兵马恢复到了三千多人,且有了一定的余粮与钱财,不过这还远远不够。毕竟此时的沈仕也就是比此时郁郁不得志的刘备刘玄德稍微好一点,还远远比不上江东猛虎孙坚的家底!

    在这种情况下募兵自然成了沈仕的当务之急。

    在留下夏侯渊、曹洪等人暂时依附张邈抓紧训练这三千多人后,沈仕带了夏侯惇、曹纯、史涣、任峻等寥三百余人前往扬州募兵。

    之所以要远到扬州募兵,除了沈仕多少跟扬州刺史陈温有点交情之外,更是因为扬州丹阳郡自古出精兵,如果能够在这里征募一批精兵的话,对于沈仕以后的发展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只是丹阳虽然出精兵,扬州刺史陈温与丹阳太守周昕也很给沈仕面子,一合计竟然愿意给沈仕凑出四千多士兵,不过沈仕这个时候却有些不识好歹的驳了二人的面子,并没有接受二人的士兵,而是提出让二人帮忙在平民百姓中重新募兵。

    “孟德啊,虽然我并不太知兵,但是这些郡县兵好歹也都受过训练,拉到战场上就能够用,多少也算是我们为讨伐董卓出一份力,可是你如果要重新从招募士兵的话,什么时候才能够拉上战场呢?”听了沈仕的奇怪要求,陈温皱着眉头说道。

    对于陈温的疑问,沈仕早有预料,不过他当然不会点明说您老人家好心给我的士兵实际上也只是一群没有上过战场的兵油子,战斗力暂且不说,说不定前脚刚踏出扬州地界,后脚就接着如同历史上一般紧接着反了!

    因而沈仕只是笑了笑,对陈温深深做了个揖算是表达谢意与赔不是,然后才半是忽悠的开口说道:“使君有所不知,如今天下大乱,朝中以后董贼祸国,天下黄巾余孽、匪盗乱民层出不止,若吾带领扬州精兵离去,恐扬州为贼人所趁。不若新募一些健壮百姓,边走边练即可!只是还请使君提供五千人的衣甲兵器与粮草,操不胜感激!”

    “如此,也罢!”陈温沉吟一阵,虽然未必相信了沈仕的话,但是考虑到如今的天下动乱的大势,显然明白手中还是握有一定的兵马才比较安全。因而也就不再提将自己手下的士兵拨给沈仕的事,只是爽快的表态到:“既然孟德愿意如此,那就跟让泰明(丹阳太守周昕的字)协助你在丹阳募兵吧!待士兵招募完毕,尽管来找我领取甲兵粮秣就是!”

 ;。。。 ; ;
第三章 募兵(下)
    有了扬州刺史陈温与丹阳太守周昕的支持,沈仕的募兵工作进展的还算顺利。在周昕的大力支持下,不过短短半月功夫,沈仕就已经募集了万余名身体还算不错的民壮。

    在这一万人中,有近两千是因为衣食无着而选择来沈仕的大营之中吃一口饭的贫苦百姓乃至山野蛮人,剩下的八千人则是比沈仕更加熟悉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的陈温与周昕恩威并施,从州郡大户中讨得的青壮奴仆。

    在汉末三国这个时代,甚至往前推到整个东汉时代,实际上就是一个世家大族的时代,国家的大量资源包括做为国家机器部件的官吏的选拨以及作为国家基石的人口资源,在很大程度上都被世家大族所垄断。

    像在官吏选拨上,不是世家大族几乎就不可能被举孝廉、茂才,更难以做官,而至于人口,更成为世家大族手中的财富。在汉末三国,像是糜竺这样社会地位本来不算高的商人,竟然也有僮客万人,在嫁妹妹的时候都能够陪嫁两千奴仆以及大量金银,更不用说一些底蕴更加深厚的世家豪族了。

    丹阳虽然算不得大郡,但也不小,本地豪族更是不少,一家出上百余人,凑出八千人还是很容易,唯一的缺点就是因为这些人都是奴仆的关系,比之于沈仕之前征募到的两千人都少了一份野性;但同样的也因为他们都是奴仆,服从性相对较好,更便于管理。

    在被盘古梭带到这个世界之前,沈仕虽然也知道一些三国时代世家豪族的情况,但终归没有认识到这个时代的大族的力量究竟有多么强大,就算是他已经获得曹操的记忆,但是在现代人思想的作祟下也仍旧没有真正认识到世家豪族的力量。

    但是陈温与周昕却与沈仕不同。

    陈温与周昕作为老牌政客,对于这个时代的很多弯弯道道要远比沈仕熟悉,很清楚怎么能够在不惹毛这些豪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争取利益。通过用匡扶天下的大义名号、一些诸如举孝廉、举茂才、举察廉之类的利益交换以及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威胁,半个月之后,就给沈仕凑足了一万青壮。这些来自丹阳本来就拥有好战细胞的青壮,只要经过足够的训练与实战,绝对能够能够遴选出三千以一当十的精兵,至于剩下的人,怎么也能够成为一般水准的士兵,至不济还能够用来充当屯田兵!

    关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