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满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玉满堂-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人一起沉默,雅间里突然安静了下来。
  罗熙年想起先前父亲的问话,到底想娶一个什么样儿的?左想右想,居然没有比小辣椒更合自己脾气的,何况她已经是自由身。只是孔家已然落败,豫康公主府又牵扯进了谋逆的案子,这种情况下,父亲绝不可能答应两家结亲的。
  然而一想到要听命继母的安排,又忍不住一阵反胃。
  眼看父亲的年纪大了,胞兄已经亡故,四哥俨然已是一副世子的派头,其他几个庶出的哥哥,亦是各有各的门路,唯独自己还不上不下的半吊空中。
  等父亲百年之后,估计能分到几块薄产就算不错。
  若是再被继母安排婚事,那这一辈子真是要多窝心就有多窝心,以自己的脾气,只怕过不了几年就先憋屈死了。
  过了许久,江廷白先开口道:“六爷……”心下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如果六爷想娶孔三小姐的话,或许我可以帮上忙。”
  罗熙年挑眉看了他一记,眼神复杂。
  “不过,需要六爷……”
  “你闭嘴!”罗熙年豁然站起身来,眼角微跳,正是想要揍人的前兆,冷冷道:“你当人家姑娘是个什么?想要就要,想不要就不要,心情好了还可以转送别人?你也太看得起自己了!”
  江廷白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六爷,你知道我不是那样的人。”
  “爷管你是哪样的人?”罗熙年微眯双眼,一字一句斩钉截铁道:“我罗熙年想要娶的女人,用不着旁人指手画脚!”


洪流(中)

  相比起京城周围的风起云涌之势,太仓小镇更显一片宁静。
  不过孔老太太却静不下来,一想起家里的污糟事,就闹心的寝食不安,找了个机会对丈夫说道:“不能再由着她们这么闹了!华姐儿和三丫头的婚事也不能拖,华姐儿今年都十八岁,再拖下去就是十足的老姑娘了。至于三丫头。。。。。。,小小年纪心思太重,且出了那样的事,又跟公主府有瓜葛,还是早点嫁出才能让人安心。”
  “哼!”孔老太爷一声冷哼,大有妻子没把内宅管理好的意思,漫不经心的抽着水烟,吐了几个烟圈儿才道:“孙女嫁人是应该的,可眼下哪里拿得出像样的嫁妆?”
  “到了哪个田地,就得说哪个田地的话。”孔老太太不以为然,分析道:“以咱们家眼下的情势,好的亲事是攀不上的,一般的亲事,人家又能给多少聘礼?嫁妆自然也花费不了多少。”
  孔老太爷冷哼道:“再少也是银子!”
  “嫁妆的事我知道安排。”孔老太太微微烦躁,解释道:“华姐儿的嫁妆,老大媳妇早些年就备好了,全部都是现成的。”
  “那三丫头呢?”孔老太爷冷笑道:“人家可是把三万两银子嫁妆都捐了!难不成临出阁了,你还好意思让人空着手出去?”
  那三万两银子,即便她不捐也未必拿得到。
  孔老太太心里清楚的很,只是话说出来就有些难听了,于是说道:“我难道会不给三丫头备嫁妆?可如今能找什么好的亲事,嫁妆有个千儿八百的也足够了。”顿了顿,“再说我想过呃,三丫头手里不可能没有私房钱,她那外祖母有的是好东西,对外孙女儿更是大方着呢。”
  “哟。”孔老太爷最近气不顺,嘲笑道:“莫非你还好意思问孙女要私房钱?从没听说哪家小姐出嫁,嫁妆还是自己贴补的。”
  “要了也不是给我!”孔老太太一张老脸下不来台,恼羞成怒道:“认真说起来,当初的祸事少不了她一份儿!那马家为什么使人上密折?还不都是因为没娶着她吗?这才背地里使了绊子。”
  孔老太爷脸上十分阴霾,皱眉道:“等她们姐俩出了阁,就让老大媳妇去庄子上慢慢养病,老二的那个更是不能留,要死要活都得撵出家门!”
  孔老太太张了张嘴,想要说点什么,却清楚眼下丈夫正在气头上,不是时候,因此只得应道:“也好,反正我再辛苦一些日子,等承章媳妇生了孩子,就不用操心这些琐碎事了。”
  孔老太爷只是吐着烟圈儿,一声儿不吭。
  “我去叫人打听打听。”孔老太太见丈夫没有反对,起身出门,找来当地最伶俐的几个媒婆,分别先赏了银子,言明越快越好回头赏银越多。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几个媒婆拿了银子跑得飞快,挨家挨户打听,几乎把整个太仓都翻了一遍,最终还真打听出几家想做亲的。
  孔老太太挑挑拣拣了一番,最终选出两家。
  其中一家姓冯,眼下也住在这乌梅镇上。
  那冯公子是家中独子,今年十八岁,两年前就考上了秀才,后来乡试没中,本来打算明年再次参加乡试,不料却被时局耽误了。眼看乡试不知道等到何时,冯母决定先把儿子的婚事定下,趁着不读书的空闲,弄个大孙子抱一抱也是好的。
  另一家姓桂,是太仓城里出了名有钱人家。
  桂老爷今年三十多岁,膝下两个儿子,家里做了好几样赚钱的生意,且样样都规模不小,银子那叫一个多啊。元配前年病故了,如今银子不缺,儿子不缺,就缺一个主持中馈的太太。
  简单地说,这两家一个是有才的潜力股,一个是有财的绩优股。
  当然了,本质上的区别也很明显。
  冯家虽然清寒一些,到底算是走上读书人的路子,将来冯公子若是中了举,还有希望捞个一官半职。而桂家再有钱也脱不掉一个“商”字,士农工商,从身份上总是差了别人一筹,且又是续弦,家里还有一双元配留下的儿子,实在不是佳选。
  不过孔老太太却觉得很合适,让大孙女嫁到冯家去,嫁妆是现成的,还能贴补婆家讨人欢心,将来没准还能做一个官太太呢。三孙女现在没有权势做为依靠,又出了走失一事,嫁妆也没了,找个不稀罕嫁妆的人家刚刚好。
  那桂家可是发了话的,只要小姐样貌好,人品好,有主持中馈的能力,并且能善待前面的两个嫡子,其余一切都好商量。
  在孔老太太看来,这简直就是为三孙女量身打造的。
  孔老太爷知道以后,也没有异议,只是问了一句,“桂家打算出多少聘礼?”
  “一千八百两。”
  “这么多?”如今家里落魄不堪,孔老太爷也降低标准了,想当初,何曾把千儿八百两银子放在眼里?皱眉道:“那三丫头的嫁妆怎么办?”
  孔老太太笑道:“桂家说了,嫁妆的事情不用太破费。到时候他们先提前办好,放在聘礼里一块送来,等小姐出嫁的时候,咱们家再送回去就行了。”
  孔老太爷听出一点不对味儿,问道,“有这么好的事?那桂老爷是不是有说不得的毛病?哼,哪有买东西还倒贴的道理。”
  “什么买啊卖啊,看你把话说得难听的。”孔老太太有些不高兴了,只是不好发作,说道:“那桂老爷手脚健全,能说会道,哪儿会有什么毛病?三丫头这一嫁过去,往后就是绫罗绸缎穿着,珠翠宝石戴着,便是一时间生不出儿子,也没人说三道四。”
  孔老太爷冷笑道:“当然没人说了,两位少爷正巴不得继母生不出呢。”
  孔老太太恼道:“你要是觉着不满意,那就回头再另外挑一门好了。”
  “我没什么不满意的。”孔老太爷闲闲的拨弄着茶水,如今公主府靠不住了,家里又是这般窘困落魄,当然能省一笔是一笔。喝了两口茶,觉得暖和舒坦了不少,然后方道:”只是老二和三丫头那边,你自己去说吧。“
  “我这就去跟老二说。”孔老太太懒得跟丈夫置气,站起身道:“三丫头嘛。。。。。。,婚姻大事哪里轮得到姑娘说话?不说也罢。”
  到底是没必要说,还是心虚不好意思对孙女说,唯有问自己的良心了。
  “续弦?还是个商户人家?”孔仲庭微微皱眉,心里有些不太愿意,“母亲没必要这么着急,三丫头才十三,四岁,停一停,没准儿能找一家妥当些的。”
  “怎么不妥当了?”孔老太太对儿子,当然不用唯唯诺诺看脸色,板着脸道:“你还当你爹是知府,三丫头的外祖母没出事那会儿?有什么可挑的,等到回头三丫头年纪大了,更难嫁着好的,只怕比桂家还不如呢。”
  孔仲庭想了想,说道:“且不说十分好的,至少也像华姐儿那样,嫁一个有前途肯上进的读书人,方才不算辱没了。”
  “华姐儿自己有嫁妆,三丫头有什么?”
  孔仲庭也有些着恼,冷笑道:“三丫头的嫁妆去了哪儿,母亲又不是不知道!”
  “你个逆子!”孔老太太气得扬手就是一巴掌,舍不得打脸,只好打在了儿子的身上,弄得自己手疼不已,怒道:“为了一个名声败坏的女儿,就敢这么顶撞母亲?我难道不是为了你好,为了这个家好?难不成三丫头嫁的有钱了,还能落在我的腰包!”
  孔仲庭烦躁不已,劝道:“母亲,你先坐下消消气。”
  孔老太太不得不抬出孝道来,总算压住了儿子,见好就收,说道:“你且想想,虽然咱们严令下人们封口,但万一哪天纸包不住火,会是个什么情形?咱们家的名声都跟着坏了,几个哥儿将来也不好说媳妇,所以啊。。。。。。,三丫头越早嫁出去才越好。”
  比起女儿,当然还是儿子们更加重要。
  这一番话,顿时击中了孔仲庭的软肋,况且自己并没有更好的人选,因此心下左右为难了一阵,问道:“那桂老爷不会有什么不妥吧?怎么还给女方倒贴嫁妆?”
  “你跟你爹一个样而!”孔老太太嗔了一句,轻描淡写道:“他家不过只是商户,我们家再没落,你爹从前也是做过知府的,人家就是求一个姑娘人品好。反正桂家又不是拿不出银子,何不索性大方一点?人家好了,你们反倒疑神疑鬼的。”
  孔仲庭自己也是男人,有些事明白的很,因此问道:“那桂老爷屋里有多少人?”
  “你一个当爹的,问这个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