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满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玉满堂-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知道为什么,玉仪突然觉得有点伤感起来。
  “三小姐?”来的人是老太太屋里的小丫头,脸上带着笑,却没有什么喜色,在门口喊道:“老太太让三小姐过去说话。”
  怎么又找自己?玉仪想起上次得知公主府的消息,以下不由一惊,这回不会也是坏消息吧?朝梅丽卿说了一句,便起身匆匆赶过去了。
  刚一进门,便看见玉娇红着眼圈儿,正跪在地上抽泣。
  玉仪心下猜疑不定,上前行了礼,问道:“祖母,找我何事?”
  “你们都出去!”孔老太太脸色严厉,连吉祥也没有留在身边,看了玉娇一眼,然后道:“上次在咱们来太仓的中止,你是不是走失过?你妹妹看的真真切切,当时清寒有许多人证,你不是从马车里出来,而是从客栈的屋子里出来的!”
  方才玉娇来抖落这事儿,孔老太太听得震惊无比,--原来还以为是阮氏捏造了风言风语,才惹得江家人动怒,闹出七房纳戏子的闹剧,故而不得不退亲。没想到,孙女居然真的走失过·     --原来是为了这件倒霉催的事。
  玉仪眉头微蹙,以内飞快的分析着情况,估计是因为阮氏回不来,玉娇迁怒自己跑来揭发,想要坏了自己的名声,好让老太太再也不待见自己 。可是她毕竟年幼,不懂得这事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老太太当然不会给她好脸色,甚至可能骂了一顿,严厉交待不准到处乱说。
  玉娇一边哭,一边恨恨咬牙,“你敢说不是?!那么多人看着,可不是我瞎编的!”
  当时老太爷、老太太以及三房的人不在,可是大太太故意挨着不走,阮氏也在旁边看热闹,以及玉娇,还有跟着服侍主子的丫头们,的确有不少人看见了。
  既然纸都包不住火了,那也只有说了。
  可是在这之前,自己似乎应该再做一点什么,--毕竟承认了事情,就等于在家人面前自降身价,损己利人的事谁会愿意做?要不好,那也得 把那人拉下水了。
  玉仪略微犹豫,开口道:“孙女的确有话要说,不过还得祖父和父亲一起分听。”
  孔老太太不知道她葫芦里装的什么药,想着大约是姑娘家害怕,皱眉道:“叫你父亲来就是了,又找你祖父作甚?”
  玉仪不指望祖父和父亲能向着自己,但是大太太是老太太的侄女,说没有偏袒之心那是不可能。至少要让家里人知道,长房那位素来贤惠的媳妇,到底长着一张什么样的嘴脸!只要孔老太爷起了厌恶之心,孔仲庭心中恼恨,那么老太太便不好太过偏袒,大太太一旦失了贤惠,也就不能再插手孔家事宜。
  ——只要大太太和阮氏都消停了,自己的日子应该会好过一些吧。
  玉仪“扑通”一声跪下,坚持道:“事关重大,孙女真的有话要说。”
  孔老太太见她咬牙不肯开口,心下不快,吩咐请人。
  如今孔老太爷被罢了官,又时逢乱世不太平,心情当然不会太好,一脸不耐烦的移步过来,皱眉道:“到底有什么事?!”
  孔仲庭一进门,便见两个女儿跪在地上,不由问道:“你们俩又淘气了?”
  “是这么回事……”孔老太太也是头疼的紧,耐着性子把事情说了。
  孔老太爷还好,孔仲庭忍不住大惊失色道:“有这种事?!”转脸看向玉仪,“你快说,那天到底出了什么事?!”
  玉仪把前面的都如实说了,轮到罗熙年的部分,自己要隐去,只是哭道:“女儿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好回到先前的小茶寮,褪了首饰买了一匹马,跟着马车的印迹追上去,好歹没有丢下了。”
  反正都解释不清楚,不如赌一把,赌那小茶寮的伙计不敢编排锦衣卫。即便孔家的人有心去查证,也不会查出别的来,——如果真查出了锦衣卫,以孔家眼下的情形,那更得自己掂量掂量,是不是得罪的起。
  孔仲庭根本没心思追究细节,一脸恼怒道:“竟然是那汪婆子婆媳两个,生生的要害了你?后来那两个叛主的杀才去了哪儿?!”
  孔老太太冷笑道:“人家是傻的吗?早就跑了,还能等到你来抓啊。”
  “这么说……”孔老太爷略微沉吟,以他几十年做官的经验判断,分析道:“是家里有人买通的了,不然说不过去。”
  孔仲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阮氏,气得发抖道:“我还留她在庄子上做什么?这就找人送个绳子去,一把勒死了算了!居然做出这等蠢事!”
  玉娇吓了一大跳,不想揭发姐姐,反倒弄出是自己母亲的错,小脸儿吓得煞白,怔怔跪在地上不知所措。
  孔仲庭正在气头上,前些日子还因为几个儿女痛哭,对阮氏有了一丝怜悯,眼下只恨自己没下狠心,早就该一把勒死继妻!听玉仪一说,立即跑回去翻箱倒柜,还让妈妈们把儿女的东西拿出来,势要找出继妻下黑手的罪证!
  结果却不是他想的那样,继妻剩下的东西本来就有限,基本上都还在,儿女的东西有册可查,最近并没有任何大的支出。
  “东西没有少……”孔仲庭有些不明白了,茫然回来道:“难道没给银子……”可是这也说不通啊,汪婆子没有道理白白替人下黑手。
  “父亲……”玉仪抬起泪汪汪的眼睛,哽咽道:“女儿想过了,要让那汪婆子二人下这等狠心,少不得要花费一大笔银子。父亲只要回去看看太太的东西,还有几个小兄弟他们的,若是没有少……,这事儿也未必就是太太做的。”
  玉娇更加不明白了,——姐姐怎么还会帮着母亲说话?难道是气疯了?
  孔老太爷看了孙女一眼,那张小脸虽然哭得梨花带雨的,可是那里有半点慌乱?心下略略一想便明白过来,孙女必定是猜出背后之人,可是这人却说不得。这才拉了自己和她父亲,要借众人都明白真实的内幕。
  能拿出一大笔银子的,又有可能对孙女不利的,当然不会是自己和妻子,更不会是儿子孔仲庭。三房和二房没什么利害关系,如果不是二儿媳阮氏,那么就只能剩下一个人,就是自己的大儿媳宁氏。
  孔老太爷很快想通,——孙女是顾及着两位长辈的姑侄关系,所以不能单独说,非要让祖父和父亲在场,以此作为明证。
  ——倒不失为一个聪明有主见的孩子,可惜是个女儿身。
  孔仲庭虽然反应慢一点,但也有些明白了。
  女儿被退婚后,大嫂不是还打着主意去了江家?保不齐就是她下的手,想着侄女一死,自己的女儿就有机会上去,所以才……
  孔仲庭的脸黑了,但他不方便评判长嫂的是非,因此冷哼了一声,在旁边的椅子里坐下,板着脸不再说话。
  孔老太太这会儿也明白过来了,难怪孙女不肯单独说,原来是……,心中又恨又气又恼,——恨大太太手段毒辣不顾大局,气自己在丈夫和儿子面前丢了脸,恼孙女竟然设了一个套,连自己都没有发觉。
  玉娇早就没众人吓糊涂了,连哭都忘记了。
  玉仪缓缓的收了泪,朝上磕了头,说道:“孙女自从回到家里,自问没有做过出格的事,说过出格的话,却不知哪里做错了,惹来这样一场泼 祸事。”微微苦笑,“事情已经形成这样,孙女也是无话可说,只求祖父祖母和父亲多加垂怜。”
  孔老太爷皱眉道:“行了,你先下去吧。”


洪流(上)

  泰王最初起兵之际,朝廷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毕竟泰王的藩地在齐州,势力也局限于山东这一片地区,和整个朝廷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稚嫩的黄毛小儿,偏生还学大人一样弄棍舞棒,看起来好不可笑。
  吴太后甚至为了自家利益,特意去皇帝那儿讨了一个情,封了自己兄弟为大将军,领兵三十万一路南下。或许在吴太后看来,这场动乱简直就是一场闹剧,别的不说,单是朝廷三十万的精兵良马,就够让泰王吓破胆了。
  不过泰王却是个胆儿肥的,不但没有被吓着,反倒引诱吴大将军不断深入,然后趁机截断了后方粮草供给,致使朝廷平乱之师大败!吴大将军不过是仗着裙带关系,想要趁机捞个官职回去,哪里是真会打仗的人,立马吓得屁滚尿流逃掉了。
  要知道,齐州离京城的距离并不算远。北上越过德州、沧州,接着就是保定,再往前便可以直指京师!这一下,皇帝才开始真的闹心起来。
  至于为何泰王的藩地这么近,则要从上一代的老皇帝说起。当时在皇后之下,老皇帝有两个得意的宠妃,一个是现在的吴太后,另一个就是泰王的母亲,论起脾气模样儿性情,那还真是环肥燕瘦难分高下。
  而两个儿子都是聪明机智,实在看不出谁比更谁高一筹,泰王唯一占劣势的,便是年纪上小了几岁。不过在老皇帝驾崩之前,皇帝和泰王都已经成家立业了,差那几岁还真的没啥区别,这叫当父亲的好生为难。
  当年后宫里更是一番风云翻涌,牵动的前面朝堂也不安静,具体的已成隐秘,外人无从得知,反正最后一个做了皇帝,一个封了藩王。
  大约是老皇帝想弥补吃亏的那个,便大手一挥,封了齐州这块富庶的地方。新登基的皇帝很是不痛快,今天把弟弟的属官贬两个,明天找个茬儿骂一顿,结果有压迫的地方就有反抗,做弟弟一生气干脆反了!
  如今皇帝虽然想要勤王之师帮忙,但这是一家一姓的内部之争,使得各地人马都在观望当中,真正愿意出兵人的并不多。更不用说泰王马不停蹄挥师北上,立即巩固了战果,一举将德州拿下,整个军中的士气高涨不断。
  因为德州距离京师已然太近,成了两相对峙的局面。
  眼下在京城里,各家各户都是人心惶惶的,那些纨绔子弟们突然规矩起来,弄得烟行里的姑娘们生意都不好做了。
  唯一忙碌的,则是像罗熙年这种有职在身的人。
  今儿刚一进门,便有一个小厮上来垂手道:“太夫人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