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满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玉满堂- 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玉仪没法跟她说粮食的事,更没有耐心编一个理由,索性自己站了起来,直接走到了门边,喊了一声,“彩鹃,让人备马车!”
  段嬷嬷慌忙紧步追了出来,搀扶道:“我的小祖宗啊,你慢着些。”
  马车很快出了国公府,因为玉仪有身孕非比平常,里面铺得软软的不说,还不敢走得太快,免得震动太厉害动了胎气。
  玉仪明白不差这一炷香的功夫,不然自己再有个什么,那可就真的乱套了。
  因此心下虽然情急,面上也只得尽力按捺住了。
  马车走到半路,玉仪透过车帘的缝隙,往外看了看,喊住驾车的妇人,吩咐道:“往左拐,去平昌候府!”
  那妇人迟疑了一下,问道:“不去公主府了?”
  “不去了。”玉仪淡淡道:“去平昌候府,我去看看容家的二奶奶。”
  容家的二奶奶就是顾明芝,打着去看她的名头,等到晌午容珮回家,自然就能不动声色见到人了。
  至于顾家那边,玉仪决定等理出一个头绪来,看外祖母能不能帮倒忙再说,不然去了,也只是让她老人家白担心。
  段嬷嬷随车坐在旁边,诧异道:“夫人,你这是……”
  “嬷嬷。”玉仪心里难受,紧紧的握住了她的手,“六爷在外面遇着了难事,眼下国公爷神智不清,我得自己想法子,今儿是去找容二爷商量事的。”压力太大,实在需要一个吐槽的人,“嬷嬷看着我一点,别叫我慌了神。”
  段嬷嬷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道:“怎么……,怎么会这样?”继而深深点头,“夫人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绝对不会走露半点风声。”
  玉仪拭了拭眼角的泪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等到一番通报见到顾明芝,她脸上尽是掩不住的讶色,“你怎么跑出来了?”歪着头看向她的肚子,“哟,都鼓起来了呢。”
  玉仪淡淡笑道:“在家闷得慌,过来陪你说说话。”
  “你闷说一声啊。”顾明芝有点小小的埋怨,说道:“你让人过来知会一句,我带着过去看你,岂不比你跑出来要省事?”
  玉仪只是微微含笑,等到屋里的下人都退了出去,方才收敛笑容,正色道:“容二今天中午会回来吧?其实我是有事找他。”
  “啊?”顾明芝长大了嘴巴,好笑道:“你找他做什么?”
  玉仪看着她满眼的天真,话到嘴边又改了口,微笑道:“没什么,就是小六托办一件小事。”心下叹了口气,还是等见了容珮再说吧。


大结局(三)

  容珮中午从卫所回来,身上的锦衣卫服色还没有换,反正在自己家里,扯了扯领子透透气,晃晃悠悠踱步进了门。
  一抬眼,看见屋子多了个女人,而且还是一个大肚子的女人!
  先是吓了一跳,难道自己闯了什么祸?
  再仔细一看,不是罗小六家的那朵刺玫瑰吗?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个女人牙尖嘴利的,心下不喜,只是当着明芝的面儿,上前笑道:“嫂子贵脚踏贱地,今天怎么有空来我们这儿?”又想起罗熙年那护短的劲头,忙道:“快快快,给罗六夫人上茶。”
  顾明芝上前嗔道:“要你交待?等你半上午,茶都换了两三遍了。”
  “等我?”容珮觉得稀罕,伸手把佩刀放在桌子上,拣对面的椅子坐了,一头雾水问道:“我有什么好等的?难道是……”扭头看了看妻子,一拍大腿,“你这个人好没有意思,昨儿就拌了几句嘴,今天就把救兵搬过来了!”
  “胡说什么?”顾明芝轻轻捶了他一下,昨儿拌嘴的时候,两个人可是赤条条的在床上,赶忙道:“表妹过来找你有正事,别嬉皮笑脸的。”
  “是有正事。”玉仪点了点头,带了一点歉意看向她,“小六古怪的很,要我单独和容二说,你先到外面等一等。”
  “好。”顾明芝没有多想,点了点头,临走还瞪了容珮一眼,“不许欺负我表妹,否则我跟你没完!”
  “罢了哟,”容珮一脸苦笑,“她不欺负我就算不错了。”
  顾明芝“哧”的一笑,“那是活该,欺负了也是白欺负。”一转身,出去顺手带上了门,端了一盘瓜子慢慢磕,“噼里啪啦”的,免得外面丫头们听见什么。
  这边玉仪什么也没有说,直接掏了那封信递过去。
  容珮知道是为罗熙年的事,收了嬉笑之色,抽出信展开一看,脸色顿变,“居然出了这样的事?!”又有些迷惑的看向玉仪,“可是……”
  玉仪没有任何废话,直接道:“我们家国公爷病了,现今理不了事。”
  “这……”容珮算是明白过来,对方为什么会来找自己,摇了摇头,叹气道:“这也难怪小六只写了私信,要知道这次的调粮使……”
  玉仪早猜到这个人物有不妥,急问道:“是什么人?”
  容珮脸上的苦笑更深,连着叹了好几口气,才抬眼道:“……是皇上的小舅子。”
  玉仪顿时大惊,“你是说……”
  能被称为皇帝小舅子的人,当然不会是什么才人、婕妤的兄弟,所有的后妃在礼法上都是妾,没有跟皇家攀亲戚的资格。
  只有皇帝的母族和妻族,才能算作外戚。
  也就是说,这次趁机发国难财捞油水的人,是皇后的弟弟!
  难怪罗熙年没法上折子,这一闹动静太大了。
  而且牵涉到了国舅、皇后,事情再简单也会闹复杂了,万一惹得皇后发了狠,把罗熙年葬送在外面,亦不是不可能!
  玉仪有些浑身发软,使劲抓住了椅子扶手,喃喃道:“照这么看……,这件事情暂时不能闹出来。”
  容珮点了点头,无奈道:“是……,至少得等小六回来再说。”
  “可是……”玉仪茫然了,“如果不让皇上知道消息,那么……,那么小六的这趟差事,铁定是办不好了。”
  一想到某位国舅捞足了好处,却让大批受灾的百姓们活活饿死,心里就忍不住满腔愤怒,更加为身处灾区的罗熙年担心。
  办差不利还是次要的,反正罗家也不指望在仕途上怎么走,靠得是恩荫,顶多也就是皇帝不待见罢了。
  怕就怕,再生出别的什么乱子。
  其实百姓们都是隐忍的,平日里被盘剥都习惯的默默忍了。
  可是眼下粮食就是他们的性命,自己的性命,妻儿的性命,父母的性命,谁到这个份上还能再忍?俗话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嫂子?”
  “你说……”玉仪心中又慌又乱,迟疑道:“小六是以钦差的身份过去的,在百姓眼里他就是代表朝廷,如今粮食短缺了,会不会……”
  在百姓眼里,罗熙年就是一个没了良心的狗官!
  “你在想什么呢?”容珮有些不解,“南边虽然乱,但小六是去给朝廷办事的,府衙肯定会专门拨一处地方安置,周围都是官家的人呢。”
  “我不是担心这个。”玉仪摇头,“小六总不能一辈子呆在府衙,总是要回来的,就怕路上遇到不知情的流民……”
  锦衣卫的人只是权力不小,但并不是像武侠剧里面的那样,个个都是功夫绝顶的高手,比如罗熙年就是个三脚猫,射箭、骑马不是打架用的。
  再着说了,好汉也架不住人多啊。
  容珮的脸色沉了沉,皱眉道:“小六不会有事的。”像是安慰自己,又似在安慰玉仪一般,“当地有府衙有驻军的,又不是没有人管了。”
  这话何其不通,罗熙年就算是皇帝派的钦差,身边顶多就跟十来个人,断没有成千上百兵丁护送的道理。
  只是玉仪不愿往坏了想去,点了点头,“嗯,或许是我多想了。”
  容珮又安慰她道:“我想法子,再从卫所里调几个人手过去。”
  “好,劳你费心。”玉仪觉得再说下去也没什么用,便起身告辞,到外面见到顾明芝,她还坚持跟着一起出去,一直送到了二门才止步。
  玉仪又去了一趟顾家,把情况告诉了外祖母和舅舅。
  因为在容珮哪里得到的消息太震撼,并且什么也做不了,心里总是不踏实,生怕自己遗漏了什么没有考虑到,想多听听别人的看法。
  然而豫康公主和顾绍廉这边一样,皆是摇头不语。
  是啊,还能怎么样呢?
  总不能上本折子去告国舅吧?扳不扳得倒且是两说,罗熙年可就先危险了。
  “要不……,我上本密折?”顾绍廉斟酌道:“国舅那边且放一放,不说他,只说南边受灾严重,拨过去的粮食不够,让朝廷再追加一些。”
  “哪有这么容易?”豫康公主摇了摇头,说道:“朝廷又不是粮食多得吃不完,岂能想拨几次就拨几次?前些年……,国库可是耗费了不少银子,现如今便是征购,只怕也拿不出多少钱来。”
  前几年皇帝带兵北上争夺帝位,国库的确耗费了不少,一是先皇这边花费在战争中的,二是新帝登基后大赏功臣的,那银子花得就跟流水似的。
  顾绍廉皱眉道:“不管如何,且试一试吧。”眉头紧皱,“南边那么多百姓等着吃饭活命,朝廷能再拨一点是一点,能救一个是一个。”
  玉仪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点头道:“看来只能这样了。”又有些担心,“舅舅,这事儿不会让你犯险吧?”
  顾绍廉摆手道:“皇上每天要看的折子多了,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只是上一个匿名的折子,无妨。”
  豫康公主微笑道:“别担心了,你舅舅自有分寸。”叹了口气,“倒是你,挺着个大肚子还四处奔波,夜晚里只怕也睡不着。”
  顾绍廉亦是叹气,“偏生那么不巧,国公爷……”摇了摇头,没有继续再说。
  是啊,真是不巧。
  可惜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
  玉仪没有一个劲儿的吐苦水,听了舅舅的建议后,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既然说完了事遂起身告辞,反正再干坐下去也没用。
  只是正如外祖母说的那样,回去以后白天还好,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