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满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玉满堂- 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近杨典簿对自己亲近得有些异常,言语间时常“无意”问到国公府,很明显,是想七拐八拐的想自家结亲,再跟国公府搭上一缕远房亲戚关系。
  就是不知道,这其中是国公府的人授意让他帮忙的呢,还是他自己主动的,不过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
  玉仪一定没有想到,虽然自己不愿意管冯家的事,但是架不住国公府招牌太大,自有热心人前仆后继,主动就把路给冯怀远铺好了。
  眼下的她,正在忙着筹备罗熙年的生辰宴席。
  去年的这个时候,罗熙年正在火速奔往苏州救人的路上,整个人心急如焚,哪里还顾得上过什么生辰?如今两个人喜结良缘,又一天天走到了现在这一步,妇唱夫随,的确应该好好的庆祝一番。
  玉仪如今主持着罗家的中馈,不能想从前那样偷懒,大小宴会都得自己调停,再加上为了让某人高兴一点,因此筹办得格外隆重。
  而京城里但凡跟国公府有点关系的人家,今日都派了人过来。
  ——无他,只因罗熙年是未来的鲁国公。
  豫康公主亲自过来了,带了徐月岚,见了玉仪笑道:“芝丫头就快出阁了,今儿人太多没让她来,反正她嫁也嫁在京城里,今后你们有的是时间说话。”
  玉仪虽然有一点点小遗憾一,不顾今天自己忙得脚不沾地,也顾不得了,颔首道:“正该如此才对,人多事多难免会有些冲撞了。”又道:“今儿忙,先给外祖母告了罪,等下只怕有些招呼不到。”
  豫康公主哪里会怪罪她?连连笑道:“你忙你的,这可是当家媳妇的正事呢。”
  玉仪笑了笑,见有徐月岚陪在旁边,又留了已出嫁的素莺负责招呼,自己便先去外头忙了。
  今儿来的女眷特别多,出了一些身份高贵一点的,关系亲近一点的,其余的并不都要玉仪亲自招呼,只有孔家和冯家,虽然身份不够高,但却是正经的娘家亲戚,少不得单独说了几句。
  只见玉清穿得寒素了一些,玉仪则是大声嚷嚷了好几句,奉承的姐姐天上有地下无,唐氏瞧着直皱眉,又不好在外面多说什么。
  玉仪还有许多事要忙,对唐氏笑道:“我让曹龙媳妇过来陪着太太,有事太太只管吩咐她就是。”她说的曹龙媳妇就是出嫁了彩鹃,并非特别礼遇娘家,实在是有些不放心罢了。
  正巧冯家的女眷也前后脚到了,便把她们安排在了一处。
  出门去往前面大厅的路上,问棋小声咕哝道:“那个冯家大小姐是怎么回事?哪有去亲戚家做客,穿人家给的旧衣服的?也不嫌丢人。”
  “什么旧衣服?”玉仪倒是没有留意,自己要招呼要忙的实在太多了。
  “就是上次夫人给她换的衣服啊。”
  “真的?”玉仪也觉得有些好笑,揣测道:“可能是自己没什么像样的衣服,再说我那一身说是旧的,怎么着也有八成新,她想穿便穿吧。”沉了脸交代道:“可不许盯着人家看,更不许说什么,年轻姑娘的脸嫩着呢。”
  问棋连连点头,还是小声牢骚了一句,“真是寒碜。”
  到了前厅,正好赶上镇南王妃和永宁郡主到了。
  这两位身份都很高贵,且镇南王府又是五夫人的娘家,与罗家是世交,情分非一般人可比,自然要亲自迎接一番。
  永宁郡主上个月下嫁工部尚书之子,如今也换了妇人头,比之从前多了一份成熟稳重,见了玉仪笑道:“好些日子没有见到你,越发的能干了。”
  “谁都像你?”镇南王妃在旁边取笑她,说道:“还非得拉着我一块儿过来,还是从前小姑娘的样子。”
  玉仪闻言一笑,“这是王妃和郡主姑嫂和睦的佳话,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呢。”
  镇南王妃瞧了瞧她,夸道:“瞧瞧这张嘴巧的,到底是做了当家主母的人,说话都不一样。”
  玉仪陪着说笑了一阵,安顿好了人,便又赶着忙别的去了。
  永宁郡主看着她远去的背影,眼里有一丝艳羡。
  ——当初人人皆知的小霸王罗小六,原本极不靠谱的人,不少权贵人家都不愿意把嫡女嫁过去,怕得就是自家女儿受了委屈。
  后来罗熙年娶了这位人人都不看好的新夫人,居然意外的收了心,成婚一年多愣是一个人也没有收。虽说中间有几段不光彩的闹剧,但是如今,六夫人可是一个人独享丈夫啊,试问京城里有几个妇人有这福气?
  更让人合不拢下巴的是,罗熙年居然在世子之争中胜出,这位六夫人水涨船高,将来就是超品级的鲁国夫人!
  ——这命……,也委实太好了些。
  开席前闲话时,永宁郡主偶尔感叹了这么一句。
  “什么好命?”惹得陪坐的孙柔直撇嘴,不屑道:“那都是我姐姐挑剩下的。”
  ——在玉仪进门之前,小汤氏曾经给罗熙年牵过很多线,最后那次说的孙氏,便是这位孙柔的堂姐。
  只可惜,罗熙年没有看上罢了。
  “你怎么又说这话?”永宁郡主心里有些厌恶,秀眉微蹙,“从前说说也罢了,现今人家是什么身份?大家都在京城走动的,若是一句半句传出去,便把国公府给得罪了。”打定主意,以后还是少和这样嘴碎的人来往。
  孙柔一向最爱讨好她,忙笑道:“我不过说说玩儿罢了。”心下却是不以为然,又对玉仪有一些羡慕嫉妒恨。
  永宁郡淡淡道:“你也大了,莫要再像从前年幼那般的胡闹。”
  “郡主姐姐,我知道了。”孙柔轻轻摇了摇团扇,扇了半日,又喝了一碗冰镇酸梅汤,方才觉得心头凉快了些。
  ——那孔氏现今就得意吧!嫁了人一年也没有个动静,儿子迟迟不出来,罗家六房还少得了添人?看她还能得意几天,回头有她哭的!


惊喜(上)

  每每这种盛大热闹的宴席上,做主母的人都吃不好饭。
  玉仪今儿也是如此,四下里忙着招呼人,不时又有丫头媳妇来回话,哪里顾得上自己吃东西?等到众人吃完散了席,才躲在偏房里开小灶,捧着一碗温温的粥,就着厨房特意做的几样清淡小菜,勉强应付了事。
  桂枝先捧了漱口的茶,伺候完毕,又上了消食的清茶,立在旁边笑道:“夫人趁着空儿歇一歇,等会儿前头一开戏,可就又有得忙了。”
  玉仪喝完了茶,果真靠着小软枕歪了一会儿。
  问棋留下来给她打扇,桂枝带着小丫头们出去,打点一些琐碎的小事,每一件都料理的十分顺当。
  落英在旁边看了,有些不舒服,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将来还悬着,不敢再嘴碎,只得闷闷的跟倚云发牢骚,“当年我们刚做大丫头的那会儿,谁会像她这般张狂?”
  经历了连翘、瑶芳和甘菊的那些事,倚云的心早淡了,不紧不慢道:“桂枝本来就不是夫人的人,勤谨一些也是难免,你何苦看不惯?再说了,如今咱们又不和别人争什么,只等着夫人发话放出去,各自过各自的便是。”
  落英有些伤感,又有些后悔当初的莽撞,不该存了做通房的心思,如今反倒被夫人辖制的不上不下,害得自己整天提心吊胆的。
  倚云冷眼看着桂枝进进出出,回想起自己当初,也有像她这般一腔热血的时候,不免摇头笑了笑,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过了几柱香的功夫,便听里面问棋喊了一声,“夫人醒了。”
  玉仪不敢久睡,前头还有一大堆的事等着自己。
  躺了这么一回儿功夫,估摸着戏台那边该准备好了,那些吃了饭的夫人小姐们,拉家常也拉得差不多了。
  于是朝外喊道:“桂枝,过来帮我抿一抿头发。”
  玉仪今儿挽得是牡丹富贵髻,中规中矩,不过比较大方贵气,正中依旧戴了贵眷们常用的九尾大凤钗,耳朵上一对红珊瑚滴珠。
  因为方才只是轻轻靠着假寐,不用重新梳头。
  桂枝便取了头油,顺着发丝抿了抿,不一会儿便弄得干净利落,看起来十分精神。
  玉仪对着镜子,自己补了补妆容,方才起身整理衣衫,说道:“走吧。”
  到了上房,小汤氏正陪着镇南王妃和豫康公主说话,见她进来便笑道:“你忙了一上午了,怎么不歇会儿再来?”
  玉仪笑道:“歇过了。”
  “我们正说得热闹呢,不用你催。”小汤氏如今待玉仪很是亲近,说话也随意,“等下我们自己去戏台子那边,你只管去忙你的。”
  镇南王妃凑趣笑道:“瞧这个做婆婆的,生怕把自家媳妇累着了。”
  小汤氏是存了心和玉仪交好的,一则为了齐哥儿的事,二则当着豫康公主的面,自然要比平时更加亲热三分。听得镇南王妃打趣,故意叹道:“我是个没儿女命的,亏得小六和他媳妇孝顺,比自己亲生的还要亲,当然要待他们好了。”
  “这可是你的福气。”镇南王妃知道她的心思,转头对豫康公主笑道:“说起来,还是公主会调教姑娘,出落得水灵灵的不说,更难得比旁人知书达理又懂事。”
  豫康公主笑道:“你们再夸下去,她都不知道东南西北了。”
  “已经找不到北了。”玉仪顺着话笑了笑,因见的确没有什么需要自己的事,便立着闲话了几句,然后领了人出去。
  快开戏之前,小汤氏等人陆陆续续过来入座。
  玉仪忙着一家一家的安排,一处一处的打招呼,深感当家主母做得不容易,特别是这种大家庭的主母。到了冯家那一圈儿时,却只看见两位冯小姐,顺口问了一句,“冯大妹妹哪儿去了?记得早上还瞧见人了。”
  冯母有些不好意思,赧然道:“说是肚子疼。”
  玉仪点了点头,对自己身边的丫头墨茶吩咐道:“后面的花园有些大,你到几处茅房附近瞧一瞧,别是出来迷了路了。”
  墨茶应了一声,转身去了。
  这边冯母还一脸尴尬,又对庶女有些埋怨,早不疼晚不疼,偏偏出了门来丢人,赔着笑脸道:“真是……,让六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