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谋-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美人谋-完结- 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力的抵抗,需要自己的亲兵来巩固政权。

    宋初一摇头,“有亲兵助力,自然事半功倍。不过公子嗣虽是兵变即位,但所遇到的抵抗寥寥,一者,魏赫做太子时,手里兵权有限,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军队都是效忠于魏王,只要魏国朝内能成气候的大臣不兵变另拥新君,公子嗣稳坐王位;二者,如今外患大于内忧,在处理外患的同时,正利于他收拢兵权,实乃天赐良机。”

    别人打到家门口,再不一条心反抗连国都灭了,谁还有闲心去计较内乱!

    再说,一般情形下低级将领和兵卒对君主是谁并不十分在意,能够影响他们的是朝中掌权的大臣和高级将领,眼下公孙衍被俘,惠施弃官,晋鄙在外作战,公子n重病,魏国宗族之中其余公子大都无实权,正等着一个能管事的呢!

    “国尉的意思是……”司马错猜不到她说这些话的原因。

    宋初一道,“闵迟是魏赫的人,公子嗣手下的这些兵,竟然乖乖听从了他的调遣!公子嗣岂能不怒?”

    这怒,定然是要发泄到将领身上。

    司马错不解道,“可是君令如山,也怨不得那些人吧?”

    宋初一眯着眼睛笑道,“公子嗣被圈禁期间,只有徐长宁带领不足五百人助他脱出牢笼,那些亲兵居然龟缩不见丝毫动静,之后还乖乖听从魏赫调遣,岂不是有归顺之意?”

    司马错想到徐长宁的身份,猛然明白过来,“原来国尉早已未雨绸缪。” 


第353章 清野困中都


   公子嗣被圈禁,他的人绝对不会坐以待毙,之所以没有动作,皆是因为宋初一从中作梗。
 
    徐长宁当初在长社为官,常常通过守城将领向公子嗣献谋,让那将领得了不少好处,两人关系自是不必说,后来徐长宁成为公子嗣最信任的谋士之一,又娶了公子嗣一母同胞的妹子,由他来谋划营救公子嗣,毫无异议。
 
    而徐长宁的谋划,也就等于宋初一的谋划。
 
    她先让封地的军队按兵不动,下令秦国早已在魏埋下的暗线,影响容巨等太子旧部,使他们提出调长社兵力。而后令徐长宁为营救公子嗣奔走,待时机成熟,带着原公子嗣府内养的护卫和死士去救其脱出牢笼。
 
    如此可逐步分离公子嗣和他的旧部。
 
    一旦公子嗣失去亲兵的支持,即便坐上王位,也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巩固权力。
 
    宋初一所谋主要是为了让徐长宁成为公子嗣的心腹,挑拨离间是顺势而为,并未抱着十分把握,不过眼下看来,第一步已经成功。
 
    “国尉的意思是,我们最好能给闵迟收拢人心的时间?”司马错问道。
 
    “那倒没有必要,想办法阻断中都与大梁的联系,那边再有徐长宁做内应,瞒住魏嗣不成问题,就算最终暴露,最多折了徐长宁,咱们手里还有公孙衍做人质。”宋初一道。
 
    相较长远谋划,眼下这场仗输赢并不紧要,司马错点头,“我一个粗人,不懂邦交国事,此事全听国尉的。”
 
    “大将军实在过谦了。”宋初一直身施礼。司马错官职爵位皆高于她,又是秦魏之战的主将,此时此刻能对她说出此番话,其胸襟可见一斑。更难得的是对她的信任。
 
    “国尉对人心真是掌控自如。”司马错笑着起身,“此战便由我全权指挥,其他事就交给你了!”
 
    “喏。”对这个评价,宋初一不置可否的一笑,跟着起身送他出去。
 
    宋初一从来不敢说自己懂人心,更不能自信掌控人心,她只是知道什么样的人最想要什么,这就足够了。
 
    徐长宁救出公子嗣。扶他上位,成为魏国肱骨之臣,原本这是个脱离宋初一掌控的好时机,可是宋初一又抛出了一个巨大的诱惑――帮他除去公子嗣以往最信任的旧部。
 
    令公子嗣亲兵按兵不动的时候。宋初一刻意卖了一点点破绽,让安陵大将军吕纪对徐长宁有所怀疑。
 
    徐长宁心虚,怕自己是秦国奸细的事情被拆穿,绝对比任何人都想除掉吕纪等人,不用宋初一教,他都会伺机卖力挑拨离间。
 
    徐长宁知道已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唯有孤注一掷的走下去,才能保住今日来之不易的地位。
 
    “亡羊补牢。”宋初一的手慢慢攥紧,自嘲一笑。“这仇报的也不怎么样!”
 
    报仇,是以彼之道还治彼身,而绝不是杀一个人那么简单。宋初一要报复闵迟,就是要将他摧毁的彻底。以前的所有“放过”,都是为了今日。
 
    宋初一入秦为官时,闵迟无权无势,杀了他有什么难?但是那样杀了他有什么意义?
 
    对闵迟一次次的放过中。宋初一从不怕在争斗中吃亏,哪怕在卫国时他将她逼到死巷,她心里有的是佩服而不是恨,但是后来致使庄子断指就不是她能够容忍的了!
 
    诚然,是宋初一失算,她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一向不问世事的庄子竟然会跑去咸阳凑热闹,更没有料到今生仅仅一面之缘,庄子竟肯代她受过!
 
    她自责。报仇把自己师傅都搭进去,是她的错,是她无能,但始作俑者更不可放过。
 
    生死之仇可以放开,背后放冷箭可以作罢,伤师之恨。至死不休!
 
    还有她的孩子……她不相信这件事情里闵迟没有掺一脚。
 
    “先生。”一道黑影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大帐门口。
 
    从身形和声音,宋初一辨出是谷寒,“近前说。”
 
    谷寒道,“赵将军率兵追击魏军,杀敌三万余人,已经安全返回汾城。”
 
    “知道了。”宋初一看见他浑身被雨水浸湿,顿了一下,道,“你去洗个热水澡,换换衣物,别染了风寒。”
 
    “嗨!”谷寒把她的话当做命令一般。
 
    一丝痛楚涌上心头,宋初一端起茶壶,以倒水的动作掩饰情绪。
 
    谷寒以前尚有一丝人情味,自从谷京死后,他就彻底的成了一个影子,办事一丝不苟,没有要事从不出现在人前。
 
    宋初一知道,谷寒心里排斥见到她。谷京为救她而死,是大义,是忠勇,她没有错,谷寒也许不恨,但定然不能释怀。
 
    谷寒离开,宋初一默默放下茶壶,起身踱步到门口。秋雨夜幕,连火光都显得分外黯淡,她望着远处眺望台上的光亮,陷入沉思。
 
    兵贵神速。
 
    司马错先派人控制中都周围的道路驿站,严密监控城中出入,一旦有人出城,立即抓捕。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本就容易生病,大军寒夜冒雨出行十分不利,万一大批将士染上风寒,战斗会力急剧下降,所以他并没有忙着大动作。
 
    下半夜雨势渐小,天明便停了。昨夜的雨没入干燥的土地之后并未留下多少痕迹,只是天气越发冷了。
 
    秦军立即开始对中都附近进行清野,将大批庶民都往离石方向驱赶。
 
    司马错早已派人传信到离石,每日可放百人入秦,由秦军帮助安顿。
 
    离石附近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是魏国领土,且距离此地不远,人们生活习性差距不算太大,魏人对清野的抵触会小一些,再者,眼下没有多久就要入
冬了,这些人背井离乡,若找不到安身之处,说不准就要被冻死,此时秦国河西有准备好的落脚处,许诺分予田地,一般极少有庶民能够抵抗这种诱惑。
 
    宋初一令人传口讯,告诉徐长宁接下来该如何行事,便带上白刃和几个黑卫亲自去中都附近查看。
 
    一路上能看见四处都是搬迁的庶民,这些人带着大包小包的行囊,由秦军赶送,井井有序。



第354章 是报应不爽


    官道易行,宋初一一行策马北上,很快便到达了中都附近

    先行探路的黑卫返回,“先生,附近村落都已被清空,前方四里左右有一个空置驿馆,靠近中都南门处,属让人暂时保留下来,今晚可去那里落脚。”

    所谓清野,不仅仅是驱赶居民,沿途可供敌军联络消息的驿馆、村落等等,都要一并摧毁。

    越靠近中都的地方,清的越发干净。

    那驿站周围的房屋全部都被拆的七零八,只剩下孤零零的两间屋子矗立荒野,远处就能看见中都土夯的城墙。

    随行黑卫见宋初一面色微白,连忙将廊上擦干净,“先生歇歇吧。”

    宋初一随意盘膝坐下。

    她发觉自己的身体比以往要差了许多,一路走来并不算急行,竟然有些吃不消,若是以往,不到二十里路,哪怕步行也能走完。

    这次行军,让她有种豁出命的感觉。

    阳光大好,宋初一靠着柱子闭上眼睛,“可有君上的消息?”

    身旁的黑卫愣了一下,道,“无。”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赢驷隐瞒病情,就算会有所泄露也不会传到这里。

    黑卫在附近的林子里打到一头幼野猪,在河边洗净分块带到驿馆

    谷寒寻了一只铁罐子架在火上,把野猪肉切成一片片放在铁罐上炙烤,随身携带的干馍一并烤热。

    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宋初一歇了两刻,忍不住凑过去,“你这手艺不错呀!”

    “国尉过誉。”谷寒淡淡道。

    谷京喜欢吃肉,他长年累月的练着,自然不错。

    谷寒的生活很枯燥,所有有意思的回忆全都与谷京有关,宋初一意识到这一点,讪讪不再说话。

    肉烤熟宋初一用馍包了两块,一块喂给白刃,一块自己吃。

    一头幼野猪完全够喂饱十几个人,白刃与金戈在一起厮混久了也渐渐喜欢上吃活物,它在这里吃了一点塞牙缝,便自己跑去林子里猎食。

    宋初一从袖袋中掏出一张帛书交给一名黑卫,“把这个绑在弩上,射到魏军将领吕纪帐内!”

    “属下请求领此差事!”谷寒忽然道。

    那黑卫接帛书的动作顿住,转头不解的看向谷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