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圆满重生-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更痛苦的事情是:1995年铁路还没提……

    汪新想买卧铺票,但这个念头却被父母联手打压了:“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

    那好吧,硬座——要坐差不多两天呢!这还是快车!

    (1995年的列车时刻表查不到,现在两地的普快是25个小时多,我就算1995年是35个小时了,就这么着吧——实在不行,我还有个“平行空间”的借口呢……)

    早上七点十几分,火车从古彭站车。

    车上的人并不多,这年头可没有旅游热,大家的生活都才刚刚好起来没两年,有几个舍得自己花钱去看景去啊——不当吃不当喝的!

    所以当一个中年人过来搭讪,听他们讲是去明珠市旅游的时候,顺口便问:“单位组织去的?”

    汪涵答道是自己花钱,那中年人便竖起了大拇指:“兄弟你厉害,反正我是舍不得花这个钱——对了,你贵姓?在哪儿高就?”

    “免贵,姓汪,三点水的汪,就是个普通中学教师。”汪新答道,“大哥您称呼?”

    那中年人道:“我姓方,方文贵,正方形的方、文字的文、富贵的贵——我说汪兄弟,现在老师工资有那么高吗?”



………【第三十二节 初上火车】………

    汪涵明白他的意思,便道:“一个月几百——出来旅游的钱都是儿子挣的!”

    方文贵立刻瞪大了眼:“这个……兄弟,我冒昧地再问个事儿——你今年多大?”

    汪涵道:“属猴,四十了。”

    “那你儿子……”方文贵语气有些迟疑。

    “这不就是吗。”汪涵对着汪新一指,“十五了,刚上初中。旁边那个是小的,十一,四年级。”

    “哎哟!”方文贵一拍手,“听你说四十,我以为你结婚早,儿子得二十出头了呢,能挣钱给老子花了,才上初中啊!”

    汪涵笑而不语,方文贵对着汪新打量了一会,才道:“我是真搞不明白,一个初中生能靠什么挣钱?”

    这时候,旁边的几个人也把眼角的余光往这边看,毕竟火车一坐就得是多长时间,要是没牌打的,那还不得找点事儿干?

    汪涵也不介意,估计人越多他说得就越开心:“我们家的钱差不多就是老大赚的。他呀,没上学就知道给杂志投稿,小学的时候就出了七本书,赚的稿费比我当了十几年老师拿的工资加起来多。上了初中又给电视台制作节目,半年拿的分成就跟他以前的稿费差不多了。现在他又做出了什么游戏,要卖给明珠市的游戏公司,就顺便我们全家去旅游吗……”

    汪涵这话说得稍有些含糊,但旁边有人会算啊,他这边话音刚落,过道那边一个妇女便道:“那这么算,你儿子得赚了差不多十万了?”

    “还多一点。”汪涵满脸的骄傲,却总算还知道在钱的这方面低调。

    但有个人可没这么多心思,汪卫立刻便叫了起来:“才没那么少呢!我们家现在出租的几套房子就十几万了,还没花掉我哥稿费的一半……”

    这话一说出来,旁边就有人表示怀疑:“小朋友,你不是说谎吧?这都没边没沿了。”

    “才没有呢!”汪卫气冲冲地回答。

    众人便把目光投向汪涵。汪涵看了汪卫一眼,却又不好说他,只得无奈地笑了笑,道:“差不多,儿子赚钱的本事比他爸可强多了。”

    顿时一片吸气的声音响起,那妇女又开始算帐:“十几万才是稿费的一半,得是四倍,至少大半个百万富翁了啊!”

    这时候又有个年轻人一拍脑袋:“想起来了,我说怎么看着有点眼熟,那个古彭电视台欢笑星期六第一期上过的,制作人的名字就是他——汪新,对吧?”

    汪涵点头:“小孩子瞎玩,被他玩出花样来了。”

    方文贵赶紧问那年轻人具体情况,那年轻人对汪新的了解也仅限于电视节目内容上的,而且记得不是很清楚,只道是汪新小学时就出了几本书,还都卖了几万本。这便又让旁边的人啧啧称奇,又讨论了一番一本书能赚多少钱的话题。

    方文贵便问汪新:“都写得什么书?要说卖得这么好,那我应该是听过的。”

    既然一众人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到了自己身上,汪新也没必要遮遮掩掩的,几本书的名字便一个个数了出来,方文贵想了想:“有印象有印象,我家女儿刚初一的时候,老师推荐的课外书籍里面就有那个少年版的三国和水浒,那个写水浒的我也看了,写得好啊!我以前就喜欢看水浒的,觉得里面写得那个刺激过瘾!你这书看过好几次,结果才翻过第一遍的时候,立刻就让我以前的想法变了——一想想也就真是那回事,1o8将里面那么多人都确实忒不是东西了……”

    他的话还没讲完,旁边一个中年男子听着不乐意了:“这个——我就叫你老方了,老方啊,你说这话我可不爱听,《水浒传》我可是能倒背如流的,想当年,**说要批水浒,批的是宋江的投降主义和封建社会农民运动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但梁山1o8将里面,那可差不多都是英雄好汉……”

    接下来,汪新就很高兴地看到话题转移了,虽说还有三两个妇女在跟孙慧玲聊着汪新的事情,时不时地还对汪新抛出些问题,但汪新的压力可就小了很多:方文贵和那个叫朱明的中年人分别率着几人分成两派对水浒传中的人物好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但好景不长,没讨论多久,朱明一派的便陆续被方文贵拉拢了过来,朱明独木难支不得不败下阵来,而在听说方文贵的大多数看法都是来自汪新的书中之后,和其他人一样,他对汪新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

    于是在火车上的三十多个小时,汪新花了老大的时间用来应该人民群众的热情——没办法,吸引的人越来越多,整个车厢里的人大部分都过来转了一圈,有些问题都要回答上好多次——后来旁边座位上的人都能帮忙回答了。

    其间,更是被几个带着孩子坐车的家长拿他作为榜样对孩子进行教育,但还好,几个小孩对汪新并不反感,因为汪新总是在说不要给太多的学习压力、要有足够的课余和休息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比增加学习时间要好之类……

    一开始还好,汪新觉得这种应酬是难免的,也能打得起精粹来应付,但时间一长他就烦了,干脆就跟汪卫一起,拉着几个小孩围着小桌玩起了游戏——反正我年纪还小,不跟你们折腾了!

    玩的是汪新改进版的“升官图”类的游戏。

    升官图又名彩选格、选官图,是中国古代的图板游戏,产生年代不详,据传由明代倪元璐所创,亦传创自唐代。升官图是一种依靠转动四面陀螺赌赛的图版游戏,参与者在一幅标志着各种官衔的图板上游戏,从白丁起始,依照转动陀螺获得的判语升迁贬黜,以最先升任最高官制者为胜。

    传统游戏甚至于汪新记忆中后来出现的类似游戏基本上都是看运气(“大富翁”这个游戏很多朋友应该都玩过吧,就算是展到后来多少代,有了多少可以利用的道具,技术再高也没听说过能百战百胜的……),但汪新现在的玩法可不一样——他脑子里的花样可多着呢……



………【第三十三节 合作】………

    汪新现在带着他们玩的游戏叫“智力大闯关”,跟那节目同名,是在电视节目播了几期后,他忽然起了个念头要弄配套产品……

    现在弄出来的只是个简单版本,一张白纸上由出点终点两个圈加六十八个方格排成的交叉线路组成,一个六面骰子,加上几个用来代替不同玩家的小物件就能玩了——现在玩的时候,汪新用的是一把钥匙,其他几个小孩有的用糖果的,有的用纸团的。

    路线上有六道关卡和四个交叉点,掷骰子向前移动,正好移动到关卡上的时候需要回答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的一道问题,答对了就向前移动一格,称为“过关”,答错了的话则需要再掷一次骰子,向后移动投出来数字那么多的格数。

    同时,游戏规定两个玩家不能同时呆在一个格子里,那么先到者便可以抽一道题给后到者做,后到者答对则把先到者向后挤退一格,答错的话掷骰子决定向后移动的格数。

    规则就是这么简单,而汪新为了公平起见(装题目的数百张小卡片都是他做的),最后一个行动,而且声明如果是需要他来答题的话,可以不从题库里抽,而是由随便一个玩家随便出题——只要是有唯一答案的题目就成,哪怕是问知道不知道提问方什么时候断奶者可以……

    小孩子们玩得特别开心,吵吵闹闹的。

    但大人们却不烦,尤其是有孩子的,在他们玩了两局之后甚至都有大人要求加入。

    那就加入呗!汪新即时更改了规则:前三名到终点的都算赢。

    人一多玩起来就更刺激了,尤其是一局刚开始的时候,有一半的人被挤回了出点。竞争非常地激烈,而且最终结果却让围观的人们大吃一惊:玩了好几局之后,前几名竟然是差不多都是小孩子。

    “不行不行!不玩了,太丢人了!”方文贵抹着汗放弃了,走到一边跟汪新说话——在积极要求参与游戏的人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汪新早就溜到一边看书去了。

    “汪新同学……”方文贵用了个挺正式的称呼,立刻就让汪新警惕起来——肯定有事,刚刚还叫“小同学”呢。

    果然,方文贵继续道:“我觉得这游戏真是寓教于乐,我刚刚就感觉自己学会了不少东西,你说要把它做出来卖怎么样?”

    旁边几人笑道:“要有的卖,我肯定买一份!”

    汪新打量了方文贵一下:“方伯伯,您是做什么的?”

    方文贵搓了搓手:“这个……我是海州宝贝玩具厂的,跑业务的……”

    汪新继续打量他,却不说话,方文贵想了想,又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