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圆满重生-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路还没堵死,这就差不多了,汪新也不好*得太紧,有着亲戚关系在里面,可不是单纯的做生意,于是他作出了答复:“行,就这么说,我下星期把策划案给你带过来。”

    **********************不华丽的分割线*************************前一世里汪新看过不知道多少娱乐节目,要说直接抄一个过来固然是非常省事,但汪新也考虑到现在只是9o年代初,很多东西你要是一下子拿出来,老百姓还真是接受不了,甚至有可能会骂“伤风败俗”之类的话语,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古彭(嗯嗯,从现在开始书中不会出现现实中的地名了,免得惹麻烦——以前的就不改了,因为麻烦……)电视台毕竟只是个市级台,能利用到的资源跟前一世的那些大电视台自然是没办法比,你要说搞个跟明星有关的节目,可未必有那么大的脸面请得动那些红角儿,这个暂时就别想了。

    其三就是主持人的问题。现在互联网建设才刚刚开始,远没有达到普及到千家万户的程度,人们获得资讯的自由度并不高,所以不可能指望台里的主持人能够有着极广的知识面啥事都能应付得来……

    最后一点就是时间问题。现在是1995年7月初,暑假,过后汪新就要上初中了,就算是初中的课程对汪新来讲一点压力都没有,但中学有个晚自习,到时候可就没了多少空闲的时间,所以得在暑假的两个月里让节目走上正轨。

    所以综合考虑这几个问题,汪新觉得必须得在第一期节目的成品搞出来,然后自己再跟进几期,免得出了什么问题……



………【第二节 策划案不好做啊】………

    写一个节目策划案并没有很多人想象得那么容易,尤其是一个准备长期做下去的娱乐节目,要考虑的东西实在太多,汪新在刘福生面前是夸下了海口说一个星期能拿出来,但一动笔才现难题多得不得了,绝对不是他一个人闭门造车就能弄出来的。

    节目的主旨是很容易定下来,就是要逗大家乐,但在这方面汪新缺少一份资料:徐州电视台的最大观众群体是哪些?他们的欣赏水平又处于哪个层次?

    然后就是主持人的问题:电视台能提供的主持人综合水平怎么样?性格怎么样?有哪些长处和弱点?

    还有就是演播室:空间大小?如何布置?

    时间段的考虑:节目拍摄的时候演播室什么时候有空?节目做好之后又应该放在哪个时段播出?

    电视台的硬件设置:有几台摄影机?摄影机是什么样的档次?配乐方面怎么做?后期剪辑水平如何?

    当然还有个问题无法忽略:如果节目确实要上马,前期宣传又要怎么搞?

    ……

    下午回家之后,汪新立刻趴到电脑前开始做文字处理,但不到一个小时,他就现自己实在是写不下去了,于是干脆花了一晚上的时间,整理出一大堆需要解决的问题来,打印了满满两张a第二天又跑去了大姨夫那里。

    刘福生很快就看完了,然后不可思议地问道:“有这么麻烦吗?”

    汪新点点头:“就这么麻烦,你三天能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我再花两天就能把策划案做出来!”

    刘福生叹气:“我现在还不是台长呢,就跟我说了有这个想法让我干,我到哪儿去给你弄这些资料去?”

    “那我不管。”汪新手一摊,“没这些资料的话,我总不能胡编乱造,我得先了解观众想看什么才能决定怎么搞吧?这就跟开饭店一样,总不能来的全是苏南人偏偏我都给他们上辣的……”

    这话说得刘福生大笑:“也对也对,就跟我们家对面你那个小张叔叔,那回做了辣椒炒鱼干,他就捏了个小鱼干吃了,然后就连喝了两碗水还辣得受不了……”

    汪新也笑,却是接着说正事:“大姨夫,你就看看你能不能把这些东西搞过来……”

    这个要求让刘福生很为难:“就是跟我说准备让我去,让我先考虑一下,现在都还没个准信,我怎么往电视台跑呢?那别人不得说我想干这差使想疯了?”

    “你管别人怎么说呢!他们再怎么说你也少不了二两肉……”汪新明显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真不行!”刘福生又叹了口气,把两页纸再看了一遍:“我说小新啊,你是确定有把握能把电视台搞起来?”

    汪新想了想,回道:“不是说我能不能搞起来,我最多就是能搞个娱乐节目策划案,就这点我能保证让人喜欢看,有很多方面现在都是没办法想的——比如说你这一个电视塔信号覆盖范围能有多少?能有多少县级电视台乐意转播的?现在咱再怎么样也只能在一个小范围里折腾,你说‘搞起来’,要展成什么样才算是‘搞起来’呢?这个不好说……”

    看到刘福生皱起了眉头,汪新顿了一下,又道:“但我觉得吧,别管怎么样,电视台这块肯定展潜力比你在矿上要好。你想想,刚建的时候就那点儿人,基本上全是转播中央台,现在人也多了、节目也多了,最重要的是从前两年开始有广告这块收入了啊。广告这块钱肯定是越往后越多,现在什么事都有人干,你说他们不打广告,怎么拉客户去?”

    “这个谁知道呢……”刘福生摸出烟来点上,“反正你大姨夫现在是不能往电视台那边去。你得让我想想,反正这个事不急,我就是不知道他以后有没有展……”

    汪新转了转眼珠子,笑道:“大姨夫唻!你怕什么呢?俺夫成哥还有金梅姐都结过婚了,银梅姐的嫁妆钱也够了,你在矿上呆着,一个月也就是那些钱,就算是涨工龄,以后又能多多少?我就觉得吧,你现在去电视台,就等于是拿1o块钱就拼1oo块钱,还是对半的机会……”

    看着刘福生若有所思的样子,汪新赶紧又道:“大姨夫,你想好了就去打听一下,要个准信儿,那咱下面才能去真搞哎,我先回去自己再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想个什么头绪——但再怎么样也不如直接从电视台弄这些东西准确齐全对吧……”

    告辞之后,汪新便出门坐公交回家,心里也是愁,毕竟眼瞅着这么好的赚钱的机会,可千万别泡了汤!

    别管有没有资料,策划案先弄着吧,等资料到手了再改就是了!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里,汪新便继续他的策划案编写工作,每天除了在电脑前码字便是拼命地看徐州电视台的节目,这一天正看着电视呢,冯倩到了店里。

    “哟!”冯倩大惊小怪的样子,“你不是不喜欢看电视吗!”

    汪新揉着太阳穴,头疼地回答:“我是不喜欢看,这不是准备排电视节目吗,总得了解一下吧?”

    冯倩很好奇:“什么电视节目?”

    汪新把事情一说,听得冯倩真摇头:“电视有什么好啊,你做这个干嘛!吸引人来看电视是不好的,我妈说了,不能多看,多看了会得电视病的……”

    “电视病”这个词在9o年代初确实很热门儿,很多家长从报刊杂志上看到相关内容之后,便把电视和游戏机、课外书一样视为危害孩子的洪水猛兽,但对此汪新是有他的想法的。

    ——“电视病”这个词儿跟21世纪出现的那个“网瘾”是一个道理!

    从199o年开始,电视广告运营逐渐展起来,对广播报刊杂志的广告收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样地,21世纪初网络广告效应越来越好,也不可能不对广播报刊杂志电视台的广告收入进行一定的分流。

    在利益的驱动下,对于一个新生的竞争对手,媒体们什么下作的事干不出来呢……

    (解释下关于一个煤矿上的外行怎么能突然去电视台当领导的问题:有个东西叫“职称”……)



………【第三节 有客来访】………

    汪新把这理论一说,冯倩听了,做了个鬼脸:“你呀,干什么老把别人想这么坏!”

    汪新手一摊:“人性本恶吗!”

    “人之初、性本善……”冯倩开始背三字经。

    “荀子说……”汪新看了看冯倩,最终还是摇摇头:“算了,不跟你争——有什么事吗?”

    冯倩翻开了手里的本子:“我有几道题目想问你,呶,都在这儿呢。”

    说罢,捏着一个角递了过来,汪新自然是接着,心中却是摇头不已。

    现在已经是1994年,冯倩11周岁,还是个小姑娘,只是汪新从四年前就享受不到手拉手去上学的待遇了,两年多以前小姑娘就不再习惯性地打闹了——总之就是不好占便宜了……

    这让汪新觉得很遗憾,但所幸的是冯倩对他还是有着一定的依赖性,有了什么事情除了爸妈之外想到的就是他,这让汪新还感觉到一丝安慰。

    冯倩带来的是几个关于历史典故的问题,这个自然是难不倒汪新,托了那变态的记忆力的福,前一世看过的东西都能记个清楚还不说,这一世到了徐州后这么些年,图书馆的书又塞了不少到脑子里,所以冯倩的问题对于他来讲很容易。

    几个问题解决完,冯倩很礼貌地说了“谢谢”之后便告辞回家,汪新自然是继续看电视节目,想试着从中分析些情报出来。

    但这时候的一个市级电视台哪里有什么汪新能看上眼的东西?基本上除了转播中央台的新闻之外就是点歌和放电影电视剧,然后加个地方新闻、专题之类的东西——嗯,现在又多转播了一个《焦点访谈》……

    其它的地方台汪新也看了,都差不多!所以自己搞个娱乐节目应该算是能走在潮流前头的——那就意味着大把大把的票子啊……

    所以汪新就又坐到了电脑跟前,打开了ps——就算是闭门造车,也得先弄出来再说!

    嗯,现在汪新用的是电脑,1992年买的486,还有个针式打印机,从92年到现在,期间又加了内存加了硬盘,算算总共也得花了有两万来块钱在上头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