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是怎样烤出来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公务员是怎样烤出来的-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次,反省人员伤亡问题。强烈地震难免人员伤亡,就是在抗震工作做得好的日本,在6月14日发生的级强烈地震,也已造成9人死亡,200余人受伤,还有10余人下落不明(中国网6月16日);我国四川汶川地震,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18日12时,已造成69176人遇难,374008人受伤,失踪17415人,共计460599人,死亡失踪近10万人。他们是怎么死的,能不能减少?有些人被山体泥石埋在地下,但多数的人是被埋在建筑的废墟中,建筑是杀人的罪魁祸首。看到废墟中的血肉,看到一排排尸体,他们中有许多是正上课的孩子啊,一枝枝含苞欲放的花朵瞬间枯萎了,我们痛苦、无奈、以泪洗面;可是,我们又看到两则令人难忘的消息:一则是紧临北川的安县桑枣中学2200名学生、上百名教师安然无恙;一则是刘汉希望小学经过8级地震安然无事,保证了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这得益于一个校长和一个建筑商重视安全的意识和珍爱生命的良知。看到这两则消息,面对鲜明的对比,我们作何感想?只有深思、痛恨!我们禁不住要问,那倒塌的7000多间校舍、蒙难的4700多名学生(官方数字)是天灾还是人祸?

  地震之魔慢慢远去了,但它会咆哮着重来。这次地震之后,看到这样一个报道:陕西某地有四个人在房间里喝酒聊天,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喊地震了,四个人惊慌不已,有的钻桌子,有的慌忙逃窜,还有一人果断地从楼上跳下来,四楼啊,他很不幸,当场就摔死了。对此,我有丝苦笑,而又深思:大家对地震了解多少?你所在的地域是不是地震带?如果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如果我们被困在建筑里怎么办?等等,我们对地震知识、防震知识、自救知识知道多少?在媒体铺天盖地的救援、感动事迹宣传之后,是不是还需要对民众,特别是学生进行全面、详尽、深入的防震自救知识教育?汶川人虽然位于强地震带,但不知道他们对防震自救知识知道多少,如果都知道,相信有许多人不会伤亡。

  以上只是列举了两个方面问题,这些问题也为许多人所认识,现在说出来,抛砖引玉。在我们国家,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救援能不能再快一点、灾区外建筑是否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捐款方式使用情况、重建工作等,需要我们大家居安思危,共同认真、理性地去反思、自省。

  灾难不需要眼泪,需要坚强去支撑,需要关怀去抚慰,需要支援去重建,更需要反省,需要未雨绸缪防止再次的灾难。*告诉我们:多难兴邦。在灾难之后,如果我们不认真反省,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防止第二次、更大的灾难发生,那么多难之后,我们国家不是走向兴盛,而是走向衰亡!

  现在,我们无法无力阻止地震,就像不能阻止暴雨、台风、海啸一样,但是我们也不能束手就擒,我们还可以做很多很多的工作,不为别的,只为大家共同的明天更美好!

  牢记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倍加珍爱生命!

教育儿子要有平等观念
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说:“爸爸,老师让一个女同学和我同桌。”

  我说:“女同桌好啊。”

  “她长的可丑了,同学们都不愿意和她同桌。”儿子又说。

  “丑小鸭啊,你不是看过那个童话故事嘛,丑小鸭也会变成白天鹅的。”我笑着说。

  儿子有点着急了:“同学们说女同桌的爸爸是掏大粪的,妈妈是捡破烂儿的,说她身上有股臭味,谁也瞧不起她,同学们都不爱搭理她。”

  儿子的话引起我高度重视,我说:“掏大粪、捡破烂儿怎么了?他们也是靠诚实劳动养活自己,没有他们,这个城市会粪便四溢、破烂儿成堆。”

  我正告儿子:“可不能瞧不起同桌!不管同桌家里穷富,不管她父母是做什么的,每个同学都是平等的,都是一样的,不能学其他同学不搭理人家,如果同学有困难,能帮助人家多帮助人家。”儿子点点头,不吭声了。

  然后,又讲了刘少奇与时传祥的故事。

  从儿子的眼神可以看出,他是听进去了。我希望给他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如果有一天,从他嘴里冒出一句:“我爸是某某。”那将是我的失败与耻辱,也将是整个家庭的失败与耻辱。

  这世界上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应该是平等的。我们不能因为财富的多少和职位的高低而有贵贱之分。贫困者只要不是因为懒惰所致,我们就不应该轻视小看,他们也在为社会创造财富;富裕者只要是合法经营所得,我们就不应该敌视他,他们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平等万岁!现在,我们很多人缺乏平等意识,等级观念十分严重,公务员队伍中也存在这种情况,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分为权贵和贱民,喜欢做“官老爷”,这十分不利于我们建设*文明和谐的共和国。我们每一个公务员都应该牢固树立与民平等的思想,与民共苦,与民同乐。

出国可以,但要回来
两个妹妹,一个在中科院作博士研究生,一个在北京师范大学读本科,成绩都很好,这是她们不懈努力的结果,是我的骄傲。

  在与她们交谈时,她们讲周围许多同学出国留学了。我说:“好啊,出去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渡渡金,回来也好发展。” 

  但谈到她们的同学出去后待遇如何好,学术环境如何自由,工作四五年可以买套大房子,就不回来了。我不吭声了。

  她们问我:是不是不支持她们出国?

  我说:出国可以,但要回来。国外固然是好,但所有的人都出去了,谁来建设自己的国家。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们的国家再有多少问题,我们也要坚持建设。

  又和我讲:科学没有国界。

  我说:科学家有祖国。不要学杨某人,能干的时候、祖国需要的时候为美国服务,老了、不能干了回来以诺贝尔奖作幌子到处捞取名誉和金钱,就像老太太靠墙喝粥,要学习钱学森、邓稼先等前辈,学好了,回来报效国家。

  有了钱、有了能力就去国外定居,或是在国外混不好就回来、混好了就不回来了,持这种思想的国人不是少数,从什么人持绿卡、全国一流大学学生出国留学情况就可以看出来。周围有许多人讲:出了国就别回来了。然后大谈别回来的理由,没有人说出国深造后再回来发展。我搞不通,大家的思想怎么这么“国际”,没有民族和国家观念,眼中只剩下国外优厚的待遇和美好的环境。窃认为,这是十分自私的想法和做法,我的思想就是这么狭隘。

  试想,你占有我们国家优势的教育资源成长起来了,却去为其他国家服务去了,就像你的父母生养你长大,你却认别人(有钱人)作父去孝养,这等事情做得做不得?

  作为一个个体,我尊重你选择的权利,但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我们不能没有主流思想、不能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学学以色列人,我们不需要国际主义者,我们需要民族主义者。

  为什么谈这个问题?一是以微弱的声音发出呐喊,如果说社会有精英,精英不是我们公务员,而是那些高新技术知识分子,他们引领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二是今天的公务员可能是明天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者,希望引导好、善待好所有的国人,特别是那些高端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别出了国就不想回来了。

走在站台上
一年中,几十次辗转于这个小城市的火车站台。有一次,走下火车,看着匆匆的人流,若有所感,写下一首小诗:

  这小小的站台

  我曾驻足

  但不是归者

  是过客

  没有地方可以永远停留

  唯有坟墓 txt小说上传分享

报考中纪委
2008年没有报考公务员考试,许多省份发布了招考公告,在网上浏览新闻时看到了,有许多很好的职位可以报名,但我没有报,不是不想报,是不能报,因为是在试用期内,而一般公告要求“试用期内不得报考”,甚至有些省份要求“公务员身份不得报考”,要遵守规则啊。

  2008年底,试用期已过,中央发布了2009年公务员招考公告。仔细看了看职位表,比较了一下,最后把眼光投在了中纪委职位上,一是因为中纪委招考人数比较多,要求条件也比较适合,如工作年限、比较强的文字能力等,二是中纪委是中国最给力的反腐部门,担当着打扫*高官的清洁夫职责,很神圣。然而,在报名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先报了中纪委机关一个职位,资格审查不通过,理由是文字能力不符合要求。我都注明自己在省级市级刊物上发表作品,起草多少万字的材料了,那还怎样证明具有较高的文字能力呢?之后修改了 一下报名材料再报名,还是不通过,真是令人失望。按照报名条件,我都符合呀,为什么还是资格审查不通过呢?是在考验考生对中纪委的真情系数和忠诚指数吗?

  后来,又报名中纪委派驻机关的职位,竟然通过了,当时都不抱希望了。

  在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意思是成立了一个中纪委群,让报考的同学加上去,大家共同交流。于是,我就加上了,也和一些考生进行了交流。加入群的考生比较多,应该都是报考中纪委的考生,他们大多是研究生或名牌大学的高材生,都是牛人。我与他们交流,他们讲找工作的压力、讲如何通过关系找个好工作、讲如果能考上中纪委如何地好,这些我不感兴趣,而我讲我们的努力是为了实现价值而不是找份好工作等,他们也不感兴趣。他们报考中纪委,是因为这个单位很牛,那么如果成为中纪委工作人员就更牛。同是80后,我们却有代沟,能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同志何其难啊!道不同不相为谋,从此我再也没有上过这个*流。

  中纪委的同志赏赐了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