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之风流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9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就算众信打开,让长青集团或孙家家族基金参与进来持股,也不是没有额外的条件。

    孙家的家族基金,名义上是公益基金会,孙家子弟名下的份额理论上不能分割、不能再归私人所有,但将相应的资产转移到另一个基金会,只要不逃避监管,法律上则是允许的。

    孙家为了保证家族财富不分散,通常不会允许这么做,但事事都非绝对;只要利益足够,什么事情都可以通容。

    孙家家族基金,主要在长青集团及巴黎银行持有股权,目前旗下直接持有的净资产在五十亿美元左右。

    沈山夫妇虽然是孙家第二代子弟,但一直拖到八十年初才出国,在基金会里的份额大约也就3%不到;就算如此,沈山夫妇所占的份额就已经比孙启善、孙亚琳父女要多得多。

    由于沈山夫妇去国晚,在家族基金里占的份额又不高,故而在孙家、对长青集团、巴黎银行的影响力很弱,几乎谈不上什么支配权。要是能有机会,将这部分财产从家族基金分割出来,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能做的事情也会很多。

    除了梅钢系的核心资产能得到进一步的壮大,进一步增强对业信银行的影响力及控制力之外,沈山夫妇所成立的基金会规模也将直接扩加数倍,渚江科技大学也能获得更充足的办学资金。

    孙家的家族基金为了维持公益性质,每年最少也要拿出资产总额的5%用于各种公益事业,但主要都是注入自己旗下的学校、医院、研究所等机构里去。

    现在沈淮、孙亚琳他们是自立门户,就算从基金会每年拿出5%的份额用于公益事业,也要拿过来支持与梅钢密切关联的学院、研究机构展。

    *********************

    孙长庚这种在国家统战部都挂得上名号的海外华侨,省委统战部自然也不会忽视统战工作——接下来两天,省委常委,统战部长杨奇传与省招商引资局的负责人,带队赶到东华,与孙长庚等人见面洽谈。

    市委书记陈宝齐、市长郭成泽等人,即使知道这次真要能谈出什么成果,也是跟孙家同宗同源的梅钢系获益最大,但扩大的终究是东华乃至整个淮海省的基本盘,他们也不得不“热情”的出面招待一番。

    沈淮接下两天,也是更深入向孙长庚等人介绍有关淮煤东输、淮电东送以及淮海经济区的一些情况。

    长青集团这种级别的企业,虽然还不能算世界第一流的工业联合体,但也需要从更宏观的市场环境跟趋势变化去权衡投资布局的问题。

    淮煤东出、淮电东送、淮海经济区的展,都从更深的程度去筌释了梅钢未来能有的展空间跟潜力。

    返回法国的专机,由省委统战部这边负责安排。

    在送姥爷他们到徐城国际机场乘机的当天,沈淮同时也将姥爷沈山夫妇欲将旗下部分财产捐出来成立基金会支持渚江科技大学生的事情,向市委、省委组织部门作了汇报。

    这不仅涉及到沈淮在孙家的继承权及他母亲遗产的处置问题,还涉及到沈淮个人与梅钢的股权关连。这些问题在沈淮的组织档案里必须要得到澄清,他才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提拔任用。

    孙亚琳随机飞回法国,负责众信投资放开持股限制的谈判细节,一直到四月上旬,才与孙家长辈、与长青集团、巴黎银行的高层才谈出一个大家都相对满意的结果出来。

    众信投资打开注资持股限制后,孙家的家族基金、长青集团以及巴黎银行总计注入二亿美元的资金,换取25%的股权;孙启善最初注入产业基金的五千万美元资金加上收益,转为众信投资15%的股权;沈山夫妇最初注入的一千万美元及收益,转为众信投资15%的股权,孙亚琳个人独揽众信投资45%的股权;孙亚琳与他父亲孙启善同时还承诺,五年时间以内她们父女将向第三方转让不低于25%的股权,最终以保证众信投资的开放性,不受个人的绝对控制。

    英国武家及柏克莱银行,甚至跟梅钢长期合作的飞旗实业、西尤明斯都对众信25%的股权感兴趣,只是在转让的价格上一时间还没有谈拢。

    沈山夫妇回到法国之后,成立的沈桂秀基金会,除了注入众信投资15%的股权外,还持有渚江投资1o%的股权、鸿基投资1o%的股权,此外孙家还将业信银行5%的股权作为沈山夫妇名下的应得族产,从巴黎银行、长青集团转入沈桂秀基金会。

    这样,除了孙家及巴黎银行还继续持有业信银行7%的股权外,众信及鸿基投资,还持有业信银约4%的股权。

    业信银行的股权是相当分散的,即使国资股也仅有15%;持有5%股权的沈桂秀基金会已经算是业信银行第二大单一股东,再联合众信及鸿基投资,梅钢系在业信银行董事局就拥有两名董事的提名权。

    而沈桂秀基金在法国注册成立,依照相关法律,成立之初就注入三亿美元资产的基金会,每年就需要向公益事业捐出一千三百万美元的资金或物资,才能维持其公益性质。

    这样的结果,要说还有谁心里不满意,那就是孙启义了。

    这次孙家计划对国内扩大数亿美元的投资,几乎都是通过众信投资间接实现,长青集团亚太事务部在国内的业务并没有得到直接的扩大。

    虽然众信投资这次会拿出一亿美元的资金以及此前在日本收购的多家科技公司,注入鸿基长青,与鸿基、长青集团共同推动鸿基长青在徐城国际产业园的三期工程的建设,但这实际也意味着孙启义从此之后,只能跟他的侄女孙亚琳平起平坐,他心里自然不能谈得上愉快。

    形势不由人,孙启义心里虽然不能算很痛快,但也能认清现实,这段时间也是多地奔走,积极的推动徐城国际产业园及鸿基长青三期项目的建设。
官场之风流人生 网友上传章节 第九百四十一章 传闻
    四月中旬,淮海湾及沿渚江区域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的批准通过,淮海湾经济区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概念,正式浮出水面。

    淮海经济区发展领导小组,也正式成为省委省政府的下设机构,由省委副书记、徐城市委书记徐沛兼任组长,由省计委党组副书记、主持计委工作的常务副主任纪仲平担任副组长、办公室主任。

    除了省建设厅、交通厅以及淮海湾经济区范围内的政府一把手以及李谷以淮海融投董事长、吴海峰以淮海政府建设基金理事长身份进入领导小组外,沈淮成为领导小组成员里唯一一名正处级官员。

    淮能集团作为主要在淮海湾经济区内发展的大型央企,其党组书记、总经理叶选峰,也进入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梅钢系已经深度介入淮海湾经济区范围内的主要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又没有严格的行政级别对应,很多人都觉得沈淮进入领导小组,有利协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也有更多的人则习惯性的解读出更多的东西出来,有人传沈淮会很快兼任东华市委常委,也有消息说他会直接调到省里担任要职。

    沈淮也无意去分辨这些消息到底是外围人员的胡乱解读,还是有心人故意在散播。

    他到徐城第一次参与发展领导工作小组的协调会议过后,就直接与胡舒卫坐车赶往淮山市,考察渚江上游位于淮山龙水的第二座大型梯级电站前期筹备情况。

    淮山位于渚江的上游,从徐城出发,经淮西到淮山市有四百多公里的路程。

    从徐城到淮西的高速公路修建都还没有正式提上日程,到淮山就更没有指望。

    淮山倒是有座军用飞机,只是沈淮临时给胡舒卫拉着去淮山看龙水电站筹备情况,想搞架小飞机飞过去也麻烦。

    沈淮与胡舒卫两人以及东江电力及省电力局的人员,只能从徐城坐车出发走省道,慢腾腾的在路上开上一天才赶到淮山市里,人在车里屁股都坐得僵硬,浑身酸痛,更不要提开车司机的辛苦。

    淮山市这边的招待,倒是热情;沈淮他们到淮山市郊,淮山市委副秘书长周延与副市长杨凯等人,就在路边等候。

    淮山市委副秘书长周延,以前负责淮山的劳动输出工作,经常带队往东华跑;杨凯又是分管电力及工业的副市长,淮山境内三座梯级电站的筹备,地方配合工作就由杨凯分管,大家也都认识,在路边寒暄几句,看着暮色渐深,在家就赶着往淮山市里走。

    两边车队汇合后,沈淮才知道淮山市委书记魏福明更是带着淮山市委市政府的一群官员,在市政府招待宾馆备下宴席,等着他们过去用宴。

    沈淮正而八经的只是霞浦县委书记,进入淮海湾经济区发展领导小组,也没有所谓的行政级别对应;硬是往高处抬,勉强能算是享受副厅级待遇。

    胡舒卫倒是正而八经的副厅级,他除了执掌东江电力外,当初为了保证东江电力的国有性质,他同时还进入省属国企工委党组,以保证东江电力的党建工组受省属国企工委领导。

    不过就算如此,淮山市委书记魏福明亲自带队接待听淮山市委副秘书长周延介绍,魏福明将其他公务推掉,接下来还将全程陪同沈淮他们对电站前期筹备工作的考虑这就已经算是超规格待遇了。

    电站前期筹备工作,特别是进场公路修建及移民安置,都要依赖于地方上的配合;淮山市的积极态度,自然是沈淮、胡舒卫所希望看到了。

    淮山是淮海的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九八年地方财政收入、人均生产总值、城乡人均收入等情况,只抵得上东华九二、九三年时的水平。

    淮山市的城市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