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之风流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坐下说了一会儿话,褚宜良就提出晚上要宴请沈淮跟郭全。

    本来初次见面,无论是提及还是答应宴请都有些唐突。不过郭全跟禇宜良早就相识,郭全的老婆还在褚宜良工厂里上班,而褚强以后又将是资产办的办事员,沈淮也就答应褚宜良的宴请,把外间办公室的胡学斌也拉上。

    走到大院里,看着褚宜良请他们坐他停在政府大院的黑色尼桑车,知道褚宜良要把宴请安排在市里,问郭全:“何镇长在不在家?”

    褚宜良忙接话道:“何镇长不在镇上,我过会儿派车专程去接……”

    沈淮也不管褚宜良的眼睛里有些讶异,乡镇涉及到的利益面本身就狭窄,乡镇干部之间的争权夺利不比县区以上的党政机关严重;再一个,他有谭启平作后台,在梅溪镇的地位就是超然的,也没有必要把大精力投进去,跟其他人勾心斗角什么。何清社对他也没有什么威胁,所以他要做的,是维系跟何清社的关系,共同把镇上的工作做好,而不是千方百计的想着如何将何清社践踏在脚底下。

    真要提防何清社,沈淮也不会用何清社的姨表舅子郭全担任资产办副主任了。

    沈淮把他帕萨特的车钥匙丢给褚强,说道:“不用太麻烦了,小褚你开我的车,直接去何镇长家看一下……”

    这年头国内私家车的保有量还相当有限,乡镇正职按照规定都不得配备专职司机,党政办就两名司机编制,大院里也就两部桑塔那、一部老北京吉普。这年头学车拿驾照也麻烦得很,镇长、书记要用车,两名司机根本就不够用,褚强就成为政府大院里的编外司机。

    沈淮同意把褚强调到资产办来,相当于资产办多了一个专职司机,这样郭全跑动起来也方便许多,不用跟其他镇长、书记抢司机用。

    禇宜良有司机,他一部车就只能载沈淮、郭全跟他三个人;褚强听他老子说了一个地名,带着胡学斌直接奔何清社家里接人去了。

    渚溪酒店在梅溪镇是要做精品餐饮,但东华高档的宴请还是以燕翅鲍为代表,在东华做燕翅鲍的高档酒楼,也就两三家,褚宜良让司机直接去的是湖西书院。

    湖西书院,在明清确实是东华地区文人荟萃的一座书院,也是东华市文物保护单位。不过市文化局、规划局审图处等机关都设在湖西书记里,同时北面临湖的一座明清时存留来的木楼,也承包给私人老板,成了东华市专做燕翅鲍的一处餐饮会所。

    跟南园的翠华楼宴会厅不同,湖西书院的酒水昂贵,倒是不挑客人的身份。

    褚宜良的司机开车平稳得很,大概这也是褚宜良的风格,沈淮他们坐车到湖西书,褚强、胡学斌接到何清社,前后脚赶到。

    何清社也不恼褚宜良不亲自去接他,或者说这次只是把他捎带上。

    褚宜良以往请镇上的人吃饭,都在镇接待站;这次到湖西书院请吃燕翅鲍,显然是冲沈淮的面子。

    胡学斌以往哪里有机会陪同领导出入湖西书记、翠华楼这种场合?下车来左右张望,倒是很安静的不说话。

    何清社看胡学斌这样子,心里一乐,暗感沈淮虽然才二十来岁,但御人的手段真是不弱:胡学斌这种压给低层、永远都看不到提拔希望、手里又确实有些才能的人,性格也难怪古怪,要想他挥鞭子听使唤,就得适当的捧一捧……

    何清社跟褚宜良也熟悉,到包厢里坐下来,有何清社、郭全在旁边帮衬,沈淮跟褚宜良也就没有冷场的机会,话说得热络。

    沈淮虽然是第一次跟褚宜良打照面,但对他这个人不陌生。

    褚宜良承包经营企业的确有一手,杜建早初甚至还提议任命诸宜良当副镇长分管工业。褚宜良他自己没有进体制的心思,谢绝了杜建的邀请,但把他的儿子送进镇政府。

    梅溪镇毕竟是乡镇,格局要小一些,真正能上台面的人物,也就屈指可数的那么几个。除褚宜良之外,还有几个人,吃相很差,沈淮是懒得与他们打交道。

    褚宜良不会第一次的宴请上就直接直入主题,都说起客套,为儿子的工作调动答谢。褚强跟司机负责开车,不喝酒;褚宜良车后备箱随时装有两箱五粮液,捧了一箱进包厢,先打开一瓶,与沈淮、何清社、郭全、胡学斌平分杯中。

    何清社在车上跟胡学斌提起过集资建房的事,在酒桌上就当作话题扯起来。

    乡镇有什么风吹草动,消息很容易传开,也不需要特别保密什么的;再一个真要集资建房,少不了要跟褚宜良这些老板拉些赞助。

    既然何清社提到集资建房,沈淮就把他的打算说得更透:“梅溪大桥跟下梅公路,已经严重制约梅溪镇发展了。不管明年能不能划并到唐闸区去,我们都要自己想办法,把梅溪大桥跟下梅公路翻建起来……”

    何清社点点头,换作以往,他只当沈淮是吹大牛。

    梅溪河到下梅公路段,水面很开阔,主桥加上两边的引桥,要建一座高等级的公路桥,早前设计的方案,就要一千万左右。近年来建材等物价涨得厉害,预算还要超过一大载。再加上下梅公路拓宽的工程预算……

    就算明年就并入唐闸区,唐闸区财政也都有固定的开销,不可能宽裕到能拿一下子掏近两三千万的余钱给梅溪镇拓路建桥。

    只是梅溪桥不重建,对梅溪镇的发展制约太严重了。

    六十年代建造的梅溪大桥,经过三十年的风雨,桥面上已经是坑坑洼洼。关键是梅溪大桥早初的设计承载就十分有限,不是说小修小补就能勉强维持的。

    由于往渚江南岸平江市的汽渡在唐闸区西南角,梅溪钢铁厂的钢材要走汽渡南运打入平江地区的市场,不能走梅溪大桥,走北面的梅浦公路大桥,从环城北路绕,要多绕出三十公里来。

    而且与东华市区紧邻的乡镇里,主干道还是砂石路的,也就剩下梅溪镇一家了。

    何清社想着沈淮要是能从市里拉一笔几百万造桥资金下来,县、镇两级再凑点,差不多明年还真有可能把梅溪大桥跟下梅公路的事做起来。

    建桥拓路是真正造福梅溪的大事,在下梅公路边上划块地搞集资建房,不过是锦上添花……

    褚宜良这些个体老板,也无不觉得梅溪镇的交通是个瓶颈,给他们也带来极大的不方便。即使知道真要建桥拓路,镇上肯定会叫他们出点血,但褚宜良宁愿出这个血,对企业以后的发展也有利。

    建桥拓路的前期工作早就做完了,在九零年时候甚至都筹到上千万的建设资金,只是因为市里要将梅溪镇划到唐闸区去,县里就直接将这笔资金抽走了。

    五个人喝了三瓶五粮液,沈淮跟何清社就都打住不再喝。

    禇宜良有意安排换地方娱乐,沈淮自然不会第一次接触就给禇宜良拉去喝花酒,那也太不显身份了。

    赶巧杨海鹏打电话过来,说他们在渚溪酒店吃过晚饭,带着熊黛玲跟小黎她们到市里的时光隧道迪吧去见见世面,要沈淮赶过去跟他们汇合。

    沈淮能猜到是熊黛玲鼓动,他喝了不少酒,想着早点赶回家休息,总也要负责把小黎接回去。沈淮把车钥匙丢给褚强,让他送何清社他们先回梅溪镇。

    “沈书记有事,就让褚强给你当司机呗?”禇宜良说道。

    工作与生活是两个不同的圈子,沈淮还只是初步让褚宜良、褚强进入他工作的圈子,不可能这么容易更进一步。

    要是关系这么容易拉近,只会显得他没有分量,怎么去赢得别人的尊重?

    沈淮拒绝褚强要给他当临时的“专职司机”,说道:“还跟朋友约好见面,我打车过去……”跟褚宜良握了握,又亲热的拍了拍何清社、郭全的肩膀,就步行出去打车了。
第一卷 第九十二章 女流氓会武术
    东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渚江南岸的平江等市,要滞后许多。不过城区八十九万的人口基数,还是将餐饮、商业、娱乐等产业支撑出相当的规模来。

    从震耳欲聩的音乐声浪以及浓郁散发的荷尔蒙间穿过,舞池里有不少衣着单薄的女孩子,疯狂的扭着惑人的小腰跟翘臀。

    平时在大街上绝少看见的包臀皮裙、黑丝袜、吊带衫,在舞池里比比皆是。

    虽说室外天寒地冻,但是这些女孩子在外面穿羽绒服,进迪厅把羽绒服寄存起来,就肆无忌惮的展示诱人的身体。之前的沈淮到东华后,把这里当成钩花吊艳的场所,知道这些穿着暴露、青春性感的女孩子,大多都有个价。

    这家迪吧的背景也不那么干净——事实在九三年,国内大多数城市做娱乐产业,背景都大干净——又是年轻人聚集的场合,混杂着漂亮女人与性与荷尔蒙,打架斗殴之事时有发生。

    沈淮当然是不会希望小黎涉足这种场所,但有时候想想,过度保护也未必就好,这个社会的残酷、鲜艳及复杂,总要让她有所接触、有所认识,才可能叫她更好的保护自己。

    沈淮找到杨海鹏,他们坐在大厅二楼的角落里喝着饮料跟啤酒,周明、熊黛妮也在,看不到熊黛玲的身影,小黎依着栏杆,新奇又略带兴奋的看着楼下舞池里扭动的年轻男女们……

    看到沈淮摸过来,杨海鹏首先把熊黛玲出卖了:“可是熊家两位大小姐硬拽着我过来的,我怕当不好护花保镖,特地把你跟周明拉过来……”

    熊黛妮说了一句话,但是音乐声太吵,沈淮没有听清楚,熊黛妮凑过来大声的说:“看你严肃劲,是不是怕你们男人寻欢作乐的场所从此就暴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