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之风流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淮歪头觉得奇怪:昨天还敏感的跳开,今儿怎么又跟没事人似的?觉得女人就是叫人看不懂。

    听着陈丹跟小黎在里面说话,金子摇着尾巴进去,沈淮便回宿舍跟谭启平通电话。

    昨天事情结束,夜已深;但拖太晚跟谭启平汇报这事,或者说叫谭启平从其他渠道先了解到这事,就很不合适了。

    谭启平是个醉心工作、精力充沛的人,有起早在书房就开始工作的习惯。沈淮打电话过去,将昨天发生的一切,简明扼要的汇报了一遍。

    “嗯,我知道了,”谭启平说道,“我大概还要过半个月,才能去东华,你跟熊文斌先把这个局面打开,也是好的……”

    乡镇的层次毕竟要低一些,即使捅出什么乱子,也不会直接到暴露到省里。谭启平就不担心东华会因为发生什么事情,而使他失去省里的支持,而沈淮在梅溪镇的强硬姿态,也恰恰能帮他将东华的盖子撬开一条缝。

    对熊文斌的处理,谭启平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眼下他还没有正式到东华赴任,不要万不得已,没有必要跟高天河或吴海峰正式交锋。

    谭启平目前对沈淮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要说有担心,就是担心沈淮能不能管理好一座上规模钢铁企业的能力。不过也没有太担心,梅溪钢铁厂已经那样了,再差不过就是关停,这点事,谭启平还自信能替沈淮兜下来。

    跟谭启平汇报过,沈淮就换好衣服去钢厂。

    这会儿沿街已经是车水马龙,到菜市场买菜的、送小孩去上学的、起早赶远路别地工厂上班以及早起锻炼的,叫学堂街往南一小段路上也人声鼎沸。

    从镇宿舍往南到钢厂一段路,沿街的住户多为钢厂的职工,包括昨天围观的民众,也多为职工家属。

    在经历昨天的事件之后,他们也都认识梅溪钢铁厂的新厂长。他们大部分心思单纯一些,不知道那么多的内幕,以为最后市长高天河出面平息事端,是人民政府站出来主持公道,但他们打心里也接受了这位新厂长,满心期待着他能给钢厂带来腾飞的希望;路上看到沈淮,都频频打招呼。

    虽然离上班时间还有一段时间,但沈淮大早赶去工厂,消息便迅速在职工住宅区传开。沈淮走到钢厂的正门,也就是位于学堂街与钢厂路丁字路口的北门,已有十几名职工穿着工作服赶过来,想要在沈淮跟前表现更好一些。

    其中就有昨天表现很活跃,叫沈淮印象深刻的胡志刚。

    沈淮站在厂门口,拉住胡志刚,说道:“哦,我等会儿就要进生产区,还没有工作服跟安全帽,我看你跟我身材差不多,帮我一个忙,借一套送厂办来……”

    胡志刚二话不说,骑着自行车转身就回家去帮沈淮拿工作服去。

    沈淮到厂办,赵东跟市钢厂出来、给聘为梅溪钢铁厂副总工程师的徐溪亭已经从市区赶过来,比他还要早;几个副厂长以及各科室的负责人,倒没有见有人过来。

    沈淮对徐溪亭很熟悉,他当年刚进市钢厂工作,熊文斌就指定徐溪亭作他的师傅。

    徐溪亭这人技术水平很高,就是性子有些软。

    在钢铁企业,车间里的职工,大多是粗糙汉子,性格不强硬的人,是很难胜任生产管理职务的。这也是徐溪亭在市钢厂虽然两边都不得罪人,但也一直都升不上去的一个原因。

    徐溪亭到梅溪钢铁厂后,也没能将他的技术优势发挥出来,涉及到的因素就更复杂了。

    要真叫徐溪亭的技术水平发挥出来,再带出一批合格的工程师来,梅溪钢铁厂的十万吨年设计产能,也不会连四成都发挥不出来。

    “徐工,你好,你好,”沈淮看到徐溪亭跟赵东站在厂办楼前,快步走过去,握住徐溪亭的手,说道,“赵东一直都建议我们会个面,不过之前虽说我来梅溪镇当副书记的事定了下来,但钢厂的事还没有影,所以就一直拖着没跟徐工你见面。昨天说了很多场面话,今天算是正式认识……”

    徐溪亭忙不迭的握沈淮的手。

    虽然赵东多次提及在沈淮正式入职之前,彼此见个面沟通一下,但徐溪亭一直推托,他就怕沈淮到梅溪镇后不能掌握钢厂的局面,把他也带到坑里去。

    徐溪亭昨天见识过沈淮叫市长都要低头的强硬姿态之后,整夜都翻来覆去睡不觉,担忧沈淮对他心有芥蒂,会把他跟其他钢厂管理层一起清洗掉。

    这一刻,见沈淮把之前没能见面的责任主动揽过去了,徐溪亭心头也是发热,之前的担忧也就荡然无存。

    说句实话,赵东也担心沈淮会对徐溪亭有意见,不重视他的技术水平,但见沈淮主动消除徐溪亭对自己的紧张跟担忧,就知道之前的担心是多余的。

    “对梅溪钢铁厂存在的问题,徐工跟赵东说了很多,赵东也如实反应给我听,”

    沈淮都还不知道自己的办公室在哪里,昨天下午到晚上,就一直坐在厂办底楼的会议室里,就与徐溪亭、赵东先进会议室坐着谈事情,说道,

    “昨天的话,我不是说说而已,召开职工大会时,徐工你也要上去打擂台。当然,我相信徐工的水平,赵东与熊主任都很看重你的技术,我相信他们的判断力。在情况摸清楚之前,就立即召开职工大会也不合适。在此之前,我想先委任徐工你暂代总工程师的职务,由赵东暂时兼任你的助理。你们先把钢厂的技术底子再摸一遍,看我们有多少潜能可以挖,为接下来的生产整顿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

    按说徐溪亭并不是极佳的总工程师人选,但目前又没有人能比徐溪亭更合适的,赵东技术不差,比徐溪亭更适合管理工作,但毕竟还不熟悉钢厂。

    梅溪钢铁厂的技术力量很薄弱,自己培养需要相当长的周期,最便捷的就是通过赵东直接从市钢厂挖人——在赵东的技术跟能力,在得到钢厂职工认可之前,沈淮也不打算将他一下子提拔到位,以免钢厂的管理层以后分割成梅钢跟市钢两派。

    徐溪亭还在为自己的建议有可能给否定,而犹豫着要不要说出口,没想到沈淮脱口直接就抓住生产整顿的重点,直指要害。

    徐溪亭不认为沈淮有管理钢厂的经验,只当是沈淮在此之前就听从赵东的意见,心想,既然新厂长对赵东这么信任,似乎真的能展开手脚做些事情,便连着说好。
第一卷 第五十五章 整頓(二)做事要有班子
    (第二更,求紅票,求收藏)

    沈淮又问徐溪亭:“昨天有个叫胡志刚的工人,表现相当活跃,徐工对他有什么看法?”

    “哦,是电炉钢车间的骨干职工,是板坯连铸段的副组长”徐溪亭担心沈淮对钢铁行业的技术名词不熟悉,沈淮只是点着头,要他继续往下说,

    “胡志刚虽然才是中专毕业,不过是个很愿意用脑子去做事的人,就是闯劲有些太足了,跟车间里的管理层有些合不大来,不然直接担任连铸段的组长也没有多大问题。”徐溪亭谨慎的评价胡志刚,没有把话说得太满。

    要整顿生产,说到底还是要有人能用,之前的管理层能留下来的不多,大部分都要汰换掉,沈淮这时候手边最缺乏的就是人,缺乏有能力、有闯劲的人。

    徐溪亭对胡志刚的评价,有什么潜台词,沈淮自然听得出来,但他从不认为有闯劲、不受领导喜欢的刺头职工,真就不好。

    胡志刚这种职工,恰恰是沈淮需要的能把水搅活的鲶鱼,做事肯动脑子,那是再好不过。

    九三年中专学历,凭自身的能力做上相当市钢厂车间副工段长的位子,说明各方面的水平都在水准之上;昨天带头闹事,说明在普通职工中也有威信;实在有什么不足,以后还可以加强。

    至于徐溪亭对胡志刚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喜欢,沈淮也不以为意。

    徐溪亭今年四十五岁,是六十年中期毕业于淮海矿大的大学生。

    他人长得瘦小,看上去其貌不扬,七十年代给错误的批斗过,性子保守、谨慎。他显然不会喜欢闯劲太足、锋芒毕呈的年轻人,沈淮心里想:说不定徐溪亭对他昨天的作为也相当不认同吧?

    胡志刚很快就拿着一套洗净的工作服跟安全帽到厂办来,都一群大老爷们,沈淮就直接在会议室里将工作服换上,略觉得有些肥大。

    沈淮个子跟胡志刚一般高,但身材没有胡志刚魁梧,将安全帽戴上,对徐溪亭、赵东说道:

    “我们这就直接进厂区,边看边说。”

    沈淮又对要离开的胡志刚说道,

    “我目前要从钢厂目前两个车间及各科室各挑一到两名优秀的青年职工,临时担任我的特别助理。徐工刚才说到电炉钢车间,推荐了你。你愿不愿意担任我的特别助理?当然,这个只是临时的职务,也不会有什么额外的工资。”

    胡志刚一时间不能理解“特别助理”是怎么一个职务,但想想也知道“厂长特别助理”,哪怕是临时的,即使没有额外的工资,也都不可能是什么坏差使。

    全厂就三条主要生产线,共五百名一线工人,只有三到六个特别助理的名额,可以说是跟车间主任一样稀缺。

    胡志刚带头领着班组职工闹事,是对钢厂现状的不满跟愤怒,但不意味他不愿意参与进来一起去改变钢厂的现状。

    昨天听了沈淮鼓舞人心、直接点他将的话,胡志刚也是兴奋了半宿没睡踏实,没想到今天起早赶到工厂,跟沈淮碰上,就当即获得这么重要的机遇,真可谓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自然是忙不迭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