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之风流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4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在地方以最快的速度生根,能够很好的调和外来资本跟地方派之间的利益;同时,他又擅长于产业布局跟建设。别人做不成或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做成的事情,在他手里却能变得轻易——这种能力是别人往往容易忽视的——他有这样的能力,自然不甘心雌伏,谭启平偏想着要去驾御,不闹矛盾才叫见鬼。我以前在国务院,也没有觉得这种能力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到地方之后,给这么多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纠缠上来,才深深感觉到这种能力的可贵。我是真希望他在东华混不下去,这样找他合作,反而容易一些,甚至让他来主持晋河线的建设,也没有什么问题。不过,现在的情况越来越明显,沈淮在这段时间的动作背后,应该藏着别的意图。”

    “……”柴丽抬头看着丈夫。

    “梅钢、淮能现在看似是在大步的退让,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又何尝不是把胳膊收回来,捏成更紧的拳头,”纪成熙说道,“他这次去英国,行踪诡异,也应该是跟一些资本方私下见面。我当然不可能把他背后谋划的重点拉到冀河来,但未必不能有些合作。”

    *******************

    招待所房间里,沈淮也是没有丁点的睡意,让褚强找来冀南地区的地图,坐在灯下研究。

    他现在找不到更多关于晋煤东出南线通道的材料,只能从地理形式揣摩些端倪。

    “纪成熙倒是很想拉淮能跟梅钢参与冀河港的建设,”褚强是唯数不多知道沈淮通盘计划的人,颇为惋惜的叹道,“可惜晋煤东出,不符合淮海省的利益,不然真可以合作。”

    华东地区不是没有煤炭资源,淮海南西部地区的煤储量,虽然比不上西北四省那么富足,但总储量也有上百亿吨之巨。

    只是在建国后,整个国家的工业重点都在华北及东北地区,使得地理接近华北、东北的晋煤得到较为充分的开发,也有较为完善的铁路线跟港口能将煤往外输出。

    东南沿海经济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真正崛起,但早初还是以轻工业以及新兴工业为主,重工业在规模上,还不及华北及东北地区。

    这种几十年形成下来的产业格局有着强大的惯性,又加之淮海省自身的经济发展滞后,对省内煤炭资源的开发就加倍的落后,煤区周围的铁路、公路、河港都没有什么建设,既采不出量,也运不出去。

    晋煤东出南线通道,国家规划了近十年,都还没有正式开工建设;淮煤的大开发,现在自然完全看不到踪影,而完全依赖地方省市的积累跟投入,增速也是就极其的缓慢。

    但说到底,淮能跟梅钢以后要是扎根于淮海,充分参与利用跟开发淮海省的资源,才更符合自身的利益。

    沈淮笑道:“淮煤的开发,现在还没有影,我倒不考虑这个——而且将来地区应该是合作大过竞争,不要老想着压制别人。我现在只是担心参与建设冀河港、晋河线的建设,会分散我们的力量。现在筹点资金不容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不确认冀河就是这个刀刃。”

    (未完待续)
正文 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嵛山
    作为晋煤东出南线工程的龙头冀河港八十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建设,只是建成规模很小,现在只建成几座两千吨级以下的散货码头,年吞吐量不过三四十万吨而已,权属于地方港务局。

    晋河线铁路眼前已经完成前期勘测设计,但施工建设所需要的数十亿巨资还没有着落,冀河港眼前主要还是为周边几个不成规模的县域开发区配套服务,但亦有少量从晋南地区过来的重载运煤货车在此卸货装船。

    “样子跟新浦港倒没有什么区别啊……”

    沈淮次日受邀到冀河港参观,看着冀河港远不成气候的模样,褚强忍不住轻声议论,拿冀河港跟东华霞浦县的新浦港作比较。

    沈淮微微一笑,见纪成熙看过来,也不回应褚强的议论。

    梅溪港作为江港,正兴工建设的二期工程就直接奔六百万吨年吞吐量这个目标而去;冀河港以及相当规模的新浦港,作为区域海港,却只有这么点的规模,自然可以说是相当惨淡。

    “你在梅溪搞经济水平很高,还真是想请你对冀河县的经济发展,多提提建议啊?”纪成熙走过来,笑着说道。

    沈淮说道:“要说冀河县地方经济怎么发展,我相信你不会缺参谋。而且,冀河县当地的有识之士,对地方情况最为了解,也最有资格为地方经济出谋划策。我对冀河县的情况不了解,现在说什么都是纸上谈兵,说多了,也是露乖现丑。”

    见沈淮在冀河这两天口风一直都很紧,纪成熙也不以为意:要是不了解情况、一上来就指手划脚,那压根就没有叫人欣赏的资格。

    沈淮停顿了一会儿,又说道:“晋煤东出南线工程,即使上马,周期也会很长。整个项目对国家整体上的能源布局有利,但如果仅仅是把冀河港作为晋煤东出南下的下水港,对地方经济的整体促进较为有限。我看冀河县的经济规划,也有意做强临港工业,一是前期为晋煤东出南线工程做前期铺垫,一是后期也可以依托晋煤东出南线工程,更有效的拉动地方产业发展。彼此相互促进,冀河县这样的发展思路,我是相当认可的。不过,我了解冀河县的情况还不够,所以不能随便说什么。受你邀请,我在冀河白吃白喝了两天,也过意不去,我先拿些冀河县的资源回去研究一下,有机会也帮你们宣传宣传,淮能以及其他机构,也说不定会对在冀河投资有兴趣……”

    纪成熙说道:“那是再好不过了。”

    纪成熙不指望短短两三天的接触,就能叫沈淮下定决心跟他们合作,把梅钢及淮能都拉进来,一起推进晋煤东出南线工程的实施。

    *****************

    沈淮在冀河停留了几天,又专程去了一趟江宁,再回嵛山,已经是三月上旬了。

    以往嵛山的节奏悠闲,也是由于穷困,没有太多的工作要去推动,春节所带来的缓慢节奏,差不多维持到正月底。

    今年的嵛山却是不同往日。

    宋运华代表嵛山县政府,春节刚过,就很快跟淮能集团谈妥嵛山湖水电站及嵛山水电资源开发一揽子协议,淮能集团出资六千万收购嵛山湖水电站全部资产以及嵛山水电资源的专营权。

    接下来,包括政府分管工作的调整,嵛山湖水电站的移交,水利及交通系统调整及整治工作,也就立即紧锣密鼓的推动起来。

    沈淮再回到嵛山时,淮能集团下属的嵛山水电有限公司已经在县城东嵛镇正式挂牌开展工作。

    罗庆担任水电公司副总理兼任嵛山湖水电分公司经理,全面接手原嵛山湖水电站的管理工作。

    同时,胡志军也调任县水利局长兼任嵛山湖水库管理站主任职务。

    从淮能得到的六千万,是嵛山县有史以来得到的最大一笔资金,几乎是嵛山县一年可支出财政的两倍。

    淮能在协议里,对嵛山县如何分配这笔资金的使用,也作出明确的要求。

    第一是拿出一部分资金,对嵛山湖水库周围的大堤进行整固整治;第二是翻修嵛浦公路,并将嵛湖公路继续往西延伸,穿过长林乡,把嵛山湖水库跟外界衔接起来。

    这两个工程可以说是淮能开发嵛山水电资源的配套工程,故而淮能在协议里直接提这样的要求,也无可非议,谈不上干涉嵛山县的党政工作。

    淮能集团在二月底之前,就把第一笔总数为一千八百万的资金,打到县财政的账上,督促县里同期做筹备工作。

    县里也同时成立嵛山湖大堤整固工程与嵛浦公路新建工程筹备小组,前者以新任水利局长胡志军为工程指挥,后者梁振宝直接披甲上任,具体由分管副县长宋运华负责。

    整个工作快速推动,虽然说与市里的重视以及县委书记梁振宝直接支持分不开关系,而化解地方阻力最直接的利器,则是六千万资金的注入。

    六千万资金虽然明确要求投入到嵛山湖大题整固及嵛浦公路新建两个工程里去,但这两个工程还是由县里组织实施。

    且不管这几项工程以后能给嵛山县带来的利益,在组织实施过程当中,就直接把相当多的利益方拧合在一起。

    沈淮回到嵛山县,也是继续推进联合整治工作。

    在梁振宝的支持下,县政府设立联合整治办公室,将整治工作常态化。沈淮让冯玉梅兼任整治办及旅游办主任,以便能同时能办整治及旅游资源开发两项工作统一起来。

    县委县政府以往悠闲缓慢的节奏不再,很多干部都不适应当下的紧锣密鼓,但梁振宝对此颇为享受。

    与沈淮所形成的默契,使得梁振宝能绕过高扬,或直接或通过副县长宋运华间接掌握这几项重点工程的推进工作,叫他享受到权力与事业交织所带来的快感。

    以往县财政穷困而窘迫,虽然不断有事情找到头上来,但这些事更多的也是哭穷跟找麻烦,也颇多是敢于满地打滚、泼粪叫骂的撒泼刁民。

    以往即使要悠闲一些,但每天要处理一些琐碎麻烦的事情,还是叫梁振宝烦不胜烦,还时刻要防备着高扬对他下绊子。

    现在即使每天为协调、推动工程的进展,梁振宝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跟精力,然而权力却非要在不断的事务决策中,才能得到完美的体现。

    而且这几项工程涉及到利益巨大,钻营取巧之辈想要从中牟利,自然也是对梁振宝百般讨好、走动密集,叫他感受到比高扬更优越的权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