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之风流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4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用成怡多加解释,沈淮能理解成怡所说的气围怪异、敏感是指什么信,只是笑了笑,不去说那些不愉快的话题。

    香港再有一年半时间就要正式回归祖国的怀抱,认为每一个香港人都乐意如此,那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恰恰,近年来正因为回归日近的因素,香港正掀起一个高的移民风潮,而英国又是香港移民的主要迁居地——又由于英国跟香港特殊的历史关系,在伦敦的中国留学生,从来都是以香港学生为主体,使得居英的华人及留学生群体里,有相当多人,对祖国并没有什么认同感。

    成怡来自国内时,出身又比较特殊,的确很难融入伦敦的华人群体里去。

    “听孙亚琳说,华商联合会今晚会组织除夕晚宴,反正是自助餐,想来不会查人数,我们一起混进去玩,怎么样?”沈淮问道。

    “好呀。不过,要是给赶出来,那就全赖你身上。”成怡笑着答应道,她也不想春节期间就真闷在宿舍里写论文。

    虽然海外华人对祖国的认同感差异很大,但华人群体里的企业家及工商业者,大多又十分注重利用祖籍国的政治、经济优势,运用亲缘关系造就的特殊社会资本来拓展事业、提高地位。

    改革开放十数年来,国内对华商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放在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对西欧华商的联系跟挖掘远远不够。

    虽然在西欧的华商势力不比东南亚那么强大,但有一批像巴黎孙家、伦敦伍家、利物浦单家等杰出的华商家族,他们往往又是当地的华人领袖,影响力巨大,彼此联系也密切。

    孙亚琳临时决定提前到英国跟沈淮汇合,也主要是与沈淮一起参加英国华商联合会今晚组织的除夕晚宴。

    *******************

    孙亚琳她们从巴黎过来,过关程序要比沈淮他们从国内过来简单得多。

    沈淮他们在接机区没有等多少时间,就看到身材高挑的孙亚琳与她父亲孙启善在随行人员的陪同,显眼的走出来。

    “大表舅怎么也过来了?”沈淮对孙启善除夕夜离开巴黎,亲自到伦敦来,颇为意外,笑着问道。

    “你提前把炸弹丢了出来,巴黎也给波及了,”孙启善笑道,“我本来跟伦敦伍家的伍文雄约在年后见面,但想到你到伦敦,我就索性先过来一趟,介绍你给伍文雄认识,我晚上还要赶回巴黎去。”

    伦敦与巴黎相距也不远,乘火车也只需要三四个小时,孙启善现在与孙亚琳一起到伦敦,晚上再回巴黎,也没有太大的不方便。

    不知道孙亚琳出了多少力气,但对孙启善能亲自赶来一趟,沈淮还是深为感激。

    虽然在今晚上的晚宴上,沈淮也计划跟伍家的人接触,但很显然,由孙亚琳引荐,跟孙启善亲自引荐,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孙亚琳虽然是孙家的后起之秀,但在西欧华商群体里的影响力,还远远不能跟她的父亲相比。

    沈淮介绍成怡、郁文丽给孙启善认识。

    郁文丽出身也好,但景瑞集团毕竟是刚刚崛起的内地企业,跟孙家这样在西欧扎根半个多世纪的华商财团,还远不好比,更关键的是视野还没有打开,在孙启善、孙亚琳这样的老派华商子弟跟前,还有些拘谨。

    成怡倒还好,有一个中央候补委员的父亲,放哪里都不会叫人觉得分量轻,她此前也跟孙亚琳见过几面,倒没有什么不适,只是有些奇怪沈淮抛什么炸弹,叫巴黎的大华商集团也为之震动。

    不过成怡想把她跟沈淮的关系,维持在普通朋友、共同应对家庭压力的层次上,心里虽然好奇,也不会多问什么。

    孙家通过家族基金会,直接控制长青集团约25%的股份,这部分股权资产就高达20亿美元,整个长青集团即使在资本势力发达的西欧,也能算得上实力庞大的财团型华商企业。

    梅溪电厂及梅溪港码头对长青集团放开注资,照道理来说不会引起特别大的震动,毕竟这点投资规模相比较长青集团的庞大势力,还有些小。

    关键还是之前主持亚太事务的孙启义对梅钢过度轻视,导致长青集团在亚太事务出现一些混乱,后期又不得不矫枉过正,加倍的关注梅溪的投资机会。

    加之孙亚琳、孙启善以及业信银行方面的推动,使得梅溪的投资机会在长青集团的整体亚太投资布局里突显出来。

    这也是沈淮之前一系列动作所需要达到效果。

    即使孙启义心里对沈淮的厌恶依旧,但为了保住他亚太总裁的地位,避免再出什么错误及把柄给别人抓住,也不得不加倍的重视沈淮这次给出的投资机会。

    官场之风流人生458_官场之风流人生全文免费阅读_第四百五十八章 ;汇合更新完毕!
正文 第四百五十九章 孙启善的态度
    长青集团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就把目光投到亚太地区,积极在亚太地区寻找投资机会,十余年时间获得长足的进步,但其产业重心依旧还在西欧地区

    位于伦敦金融城中心地段的四季长青大酒店,是长青集团在英国所持有的高端物业之一

    金融城摩天大楼林立,两四十余米净高的四季长青大酒店并不是十分的挑眼,但在资本市场充分发育的伦敦,这栋集酒店、公寓、写楼、商场于一体的摩天大厦,资产总价值将近十亿英镑

    在将沈淮引荐给伍雄后,孙启善不会留下来参加晚上英国华商联合商举办的除夕晚宴到,他要赶回巴黎去

    而接下来在英国的行程,孙亚琳都将陪同沈淮完成,自然也同沈淮一起住进四季长青大酒店;他们也是算先到酒店稍做整饬,再去跟伍家人见面

    孙启善过来,酒店这边为沈淮也准备了顶层的豪华套房,沈淮站在玻璃幕窗前,看着脚下伦敦金融城下午繁华的街景

    他虽然吞噬了别人的记忆,对奢侈浮华的生活以及物欲横流的西方社会谈不上陌生,但没有此时将繁华的伦敦金融城踩在脚下来得印象深刻

    东华的实体经济,倘若能获得十亿英镑的投资,将或直接或间接创造十数万个就业岗位,能让东华迄今生活赤贫线以下的近二十万个贫困家庭里的一半,获得脱贫致富的机会;而在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伦敦,十亿英镑不过就是脚下这么一栋看上去并不十分起眼的摩天大楼而已

    “你之前没有在伦敦待过很长时间吧?”孙启善见沈淮眼睛盯着幕墙外脚下的伦敦城看得入神,走过来笑着问他

    “以前有几次经过伦敦,但没有怎么停留过,”沈淮笑道,见孙启善眼里有些疑惑,又笑着说道,“我在国内生活了太长时间,这浮华的世界已经叫我感到有些疏离现在国内跟这栋大楼相仿的摩天大厦可没有几栋”

    孙启善笑了笑,眼睛看着沈淮

    沈山夫妇将沈淮赶回国内之前,孙启善对他的印象是模糊的

    要说玩世不恭、要说腐化堕落,孙家还有比沈淮做得出格的弟,故而孙启善对之前沈淮,既谈不上有什么好感,也谈不上有太深的厌恶

    沈淮离开巴黎回国后,要不是亚琳随后到国内跟他发生交集,孙启善都怀疑他过几年还会不会记得孙家有这么一个弟

    孙启善半辈的商海沉浮,叫他看待人与物,都能克制住自己的感情,贯彻他的实用主义精神

    他对沈淮的态度也是如此

    沈淮之前给他的印象是模糊的,虽然亚琳后期极力向他兜售梅钢的项目,他也是出于风险跟成本的考虑,不予理会;之后拿三千万美元给沈山夫妇周转,也是当成交易在做

    待到梅钢二厂项目建成,他亲眼目睹了沈淮在项目建设运营异乎寻常的能力,也不会像启义那般,因为感**彩的缘故,难以接受这一事实

    孙启善年轻时有过一段放荡不羁的生涯,在长辈的眼里也是显得那么的不可救药这段生涯并不妨碍他此时做到长青集团执行董事的位上,故而也不认为沈淮在离开巴黎的五六年间发生大的转变,就一定是不可能的

    不过上次到国内参观梅钢二厂项目的建设成就,孙启善也没有机会跟沈淮进行接触他今天临时决定,陪女儿一起飞过英吉利海峡,一方面是想将沈淮引荐给伍雄等他熟悉的几个英国华商认识,另一方面他想将更大的筹码投在沈淮的身上,也觉得有进一步接触跟了解的必要

    “要说繁华跟现代化,相比较其他新兴的大都市,这边看上去略有些没落不过这一两平方公里之内,聚集着数家金融机构,掩藏在资本市场背后的势力及风起云涌,全世界能与之比肩的都市,实在没有几座”孙启善说道

    “……”沈淮笑着说道,“要照我说,英国的保守势力跟金融资本是结合得过于密切了英国为了维持这方寸之地在国际金融上的重要性,在战后一直到现在到,都采取严苛的财政预算跟紧缩货币政策虽然英镑的地位保持住了,却叫英国的工业体业付出巨大的代价要不是如此,我们的计划至少在此时,成功的可能性不会太大”

    孙启善笑了笑,不得不说沈淮在很多方面都要比同龄人更具专业性,他的计划可以说是对这个时代的背景都有着精准的把握,也许试探他专业方面的储备,不是一个好主意

    见孙启善收往话匣,沈淮略有些遗憾他倒是更愿意将他对亚太经济发展的一些理解,与孙启善交流

    长青集团虽然在亚太事务的发展有些缓慢,但作为长青集团金塔顶尖的人物,沈淮相信孙启善所处的视野比他还要广阔而且长期的商海沉浮,也叫孙启善在诸多专业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