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归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爷归来-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卫望舒忽然变了个表情,对他眨了下眼睛,暧昧地说:“其实呢,博览群书还是有好处的,我可不只看小叔子和嫂嫂的故事。”

    李允堂囧了,都这会儿了别提小叔子和嫂嫂行不行,一提起来自己就要可耻的起反应了……

    卫望舒道:“以前看过一本野史,上头讲了这么一件事。前朝敬宗时期,云州大旱,颗粒无收,饿浮遍野。当时也发生了大户和米商哄抬粮价的事。后来朝廷调了一名新的节度使过来,他所要面对的就是你目前面对的情况,而且他的情况还更糟糕。你有姑苏的粮食在途中,百姓不过断粮几日而已,他可没有任何救济粮运过来。”

    李允堂听得认真,忙问:“然后呢?”

    卫望舒说:“你想,大户家里屯粮,无非是想等着粮价涨高了再抛售,加之水灾淹了农田,今年很可能就颗粒无收了,那么明年粮食供应还会继续紧张,所以他们不急,对吧?当时那个节度使怎么做的呢,他高调上任,消息传到云州,当地的大小官员都到郊外迎接他,他先跟人家寒暄了几句,就马上问目前云州米加多少,州中多少官仓,官仓存米多少。之后他就转头跟部下算账,存米多少,取出多少,到时候粮价会下压多少。最后,他故意大声地说:‘哎,云州就这么点儿人口,绝对够吃了。’边上的官吏和随从自然都听见了他的话。”

    李允堂也不是个笨的,听到这儿哪还不明白,接上话说:“官吏们回去之后转告亲朋好友说节度使要开仓赈粮,米价马上要下跌了。这消息放出去后,大户和米商自然要抛售粮食了!”

    卫望舒点点头,“粮食毕竟不是衣服能放上几年,新米一出来,陈米的价格立即降了,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屯粮是没必要的。”

    李允堂高兴地一下子抱起卫望舒转了两个圈,然后双双倒在床上,见她眉眼如画,不禁想上去亲一口,“要不,我们来做一下那个小叔子和嫂嫂干的事儿吧?”

    卫望舒听了,笑得身上都颤了,这男人吧,多调教调教也就出成效了。

    第二日一早李允堂就起来了,去找孙从源讨论一下实施细节。

    孙从源也是个能干的,一早上就把该安排的安排好了。

    吃过午饭,孙从源带着衙役浩浩荡荡出发,穿过县城的大路,出了城,并由早就安排好的人员在边上说:“哎,你知道吗,粮食要来了!”

    “是啊是啊我也听说吴亲王带了朝廷的赈灾粮过来,吴亲王昨儿个已经来了,粮食车走得慢还在后头,看起来这会儿是要到了吧!”

    “可不是,不然怎么派那么多人去接。”

    “我还听说啊,吴亲王带的粮食还不少呢,朝廷那边也说了,会分批次支援咱南平县的,咱秋季粮是指望不上了,但是听说皇上会跟咱都补上的!”

    “哎呀真的啊,那真是太好了!”

    “可不嘛,最近几年咱大晋都没什么灾,存粮多着呢!”

    “啊,那咱家里头还屯什么粮啊!赶紧都卖了吧!这玩意儿屯得时间长了,可别坏了!”

    “是啊是啊,赶紧赶紧!”

    不出半天功夫,皇上要大力接济南平县,不让南平老百姓饿肚子的消息就不胫而走,有些大户已经动手抛粮了,有些却还在观望,是真的吗?

    傍晚时分,出城的衙役们浩浩荡荡押了四十车的东西回来了。车上的物品是都用麻袋子装起来的,其中有个袋子破了个洞,只见大米漏了出来,一路走,一路漏,后头跟了好多孩子蹲着捡大米。

    边上就有老汉拍着大腿说:“哎呀,这是真的啊!赶紧跟你东家去说,赶紧去卖粮!”

    人的从众心态是永远改不了的顽症。大伙儿都在抛售粮食,你家不卖?

    而大批量的抛售就导致了粮价越来越低。

    李允堂这次出来虽然没带太多银子,但几百两还是有的,所以也跟着买入好多粮食,第二天下午就让孙从源装车,运去受灾最严重的几个镇子。

    李允堂舒坦地坐在孙从源家里头吃孙太太腌制的话梅肉,心情那叫一个好啊。

    不过舒坦过以后,回头想想这件事,倒是开始担忧了。

    是什么人偷走了那四十车赈灾物粮?若是一般匪寇也就算了,只怕是有人针对自己而来。

    李允堂把自己的想法跟卫望舒交流了一下,卫望舒说:“这事我也想过,只怕是针对你的多一些。”然后道,“南平县如今太乱了,我想给你找个贴身护卫。”

    李允堂随口应了,心下算着自己得罪过哪些人,这些人该有多大胆敢劫持朝廷的赈灾粮啊!被抓到可是要杀头的重罪!

    仔细一想,貌似得罪的人太多了,没一个准数啊。

    接下来的日子李允堂也没闲着,作为钦差大人,他得奔赴灾情第一线,安排人统计具体的受灾范围、受灾人口,并为灾情造册,上报给皇上知晓。另外听从了卫望舒的意见,给皇上建议第二年的减免徭役赋税的具体数额。

    李允堂还以朝廷的名义给死者家属发放棺木钱,并对特别贫困的家庭发放救济款。还跟驻军沟通,挪了一些军用帐篷给百姓作为临时住所。

    待青禾从姑苏调来的那批粮食到位后,短时间内粮食是不缺了。

    他这次不计自个儿腰包的赈灾行为,赢得了南平县百姓的好评。由于李允堂是以皇上的名义做这些事情的,所以南平百姓对皇上的赞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小高峰。

    皇上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耳目,听说了这些事后,自然十分满意。

    李允堂当然也没有瞒着皇上那四十车物资被盗之事,只是这事现在要回头去查,只怕也不好查了。

    赈灾的工作要持续一段时间,各乡镇倒塌的房子都要帮助重建,所以一时半会儿钦差大人还不能离开南平县。

    这天李允堂从南泉镇上回来,卫望舒笑眯眯地说要给他引荐一个人。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跟着揽橙从外头进来,这人中等身高,略微有些胖,白白净净的,脸上挂着笑容,看着就是个好脾气的,就跟茶馆里头的掌柜似的。

    跟在李允堂身后的挽朱一见这人,就兴奋地跑了上去,叫了声:“二师兄!”

    最近李允堂一直跟着孙从源往乡镇上跑,卫望舒不放心,让挽朱跟着去护他安全。

    二师兄和蔼地摸了摸挽朱的头,然后对李允堂和卫望舒作揖,道:“见过王爷,王妃。”不卑不亢,让人心生好感。

    卫望舒忙虚扶了一下:“邢师傅不必多礼。”而后跟李允堂说,“这位是邢在仁师傅,是挽朱的二师兄,以后就跟着九爷了。”

    李允堂这才想起卫望舒说要给他找一个贴身护卫的事。虽然他觉得没这个必要,自己好歹也是军营中出来的,没那么脆弱,不过也不好拂了她的一番好意,见她待这位邢师傅十分尊重,便也客气地说:“邢师傅,那就麻烦你了。”

    李允堂其实是想,身边多个能用的跑腿的也不错,就青禾一个忙不过来。

    不过很快,他就不这么想了,要不是这位邢二师兄,自己就要小命呜呼啦!

    作者有话要说:发烧烧得脚都软了。。。。。

    我发现我也有强迫症,没更新就是觉得哪里不对不对的。。。。。。
第61章 情敌见面分外眼红
    20。

    皖亲王“嘭”地一声砸碎了手里的茶杯,吼道:“你就是这么办的事儿吗?!”

    蔡纵衔满肚子委屈;不敢吭声,低着头听训。其实不是他的错啊,他的人干净利落地把那四十车的物资都偷走了,分明已经顺利完成任务了;后来吴亲王自掏腰包讨好皇上那些事儿,能怪他么?不能啊!

    “哎呀王爷啊,您顺顺气!自个儿的健康最重要了!”王妃看着担心,这老头身体不好还折腾,气坏了自己让别人赚了,何苦呢!

    皖亲王摸摸光溜溜的脑袋顶,做了几个深呼吸,终于冷静了下来。年轻的时候没有少宠幸一干姬妾;如今年纪大了;倒是愈来愈发觉正妻的好了。只不当初对于把四十车货物偷走后会引起的南平县混乱;寄太大希望罢了。当时想着只要难民饿着了,自己派人去搅搅混水,引发个一两起暴乱;就能把过错都扣到李允堂头上了!

    谁想到竟然被他完美地破解了;还讨了个皇上的好,如今皇上更加看重他了!想到这里,皖亲王怎能不岔气呢?

    这几个月头发掉的越来越多了,皖亲王愈发觉得自己老了。

    蔡纵衔犹豫了一下,说:“如今他人在南平,南平县素来民风彪悍,又山高皇帝远的,灾区本也混乱,要不干脆趁乱下手……”

    皖亲王瞅了他一眼,一边的眉头往上挑了一下,道:“趁乱当成意外事故是可以的,但如果留下什么痕迹,后果……你可是知道的。”

    蔡纵衔立即应道:“属下知道!属下一定做得不留痕迹!”

    要说蔡纵衔办事是相当可以的,那四十车的货物就做得十分干净。

    这日李允堂去岭口镇检查当地房屋重建的事宜,里正十分狗腿地拿着图纸跟在后头介绍在建工程,绝对是严格按着图纸做的,一点偷工减料都没有!

    走到临近镇西面的村子时,见那里围了一群人,原来是有人在打架!

    这种事见着了不能只当没见着,里正有些尴尬,快步走了上去,叫道:“干什么呢干什么呢,吃饱了闲的是不是?!”

    里正身边的小跟班们立即上去在围观人群中清了一条道儿出来,让里正进去。

    有人见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