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归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爷归来-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允堂忍不住伸手摸了下她的脸,在姑苏养了段时间,皮肤倒是像比以前更好了。

    卫望舒拉住他的手,忽然站起来,从身后揽住他的脖子,蹭了蹭,说:“你想我没?”

    李允堂只觉得小心脏“突突突”地直跳:“干嘛呢干嘛呢,我在跟你说严肃的话题呢!”

    卫望舒在他耳边“呵呵呵”地笑,“不是说完了么,你还要说什么?”

    李允堂这会儿脸涨红了,脑子都不够用了,哪还能想什么严肃的问题。

    “那个……去蜀地,可要多买好些礼……”他支吾道。

    卫望舒忽然咬住了他的耳垂,“好,明天去买。”

    她的呼吸就喷在他的耳边,李允堂不禁哆嗦了好几下。

    “你放开我……”

    “不放。”

    “真不放?你不放我就不客气了!”

    “来啊,快点来对我不客气!”

    “……”

    卫望舒的手不客气地从他的领子里探下去,在他胸前摸了摸,于是成功地激起了他的反抗。

    李允堂站起来把她扛在肩上,走到床边将她丢在被子上,然后欺身压住。

    这女人实在太嚣张,一来就想着这种事,实在是……太令人愉快了!不对她干点什么都对不起祖宗了!

    都说变化比计划来得快。

    卫望舒回京的第二天,打扮了一番,跟着李允堂进宫了。

    夫妻俩先一起去跟太后请了安,然后卫望舒留在太后那里说话,李允堂去找皇上。

    李允堂到临渊阁的时候,正好见着镇北将军池季良从里头出来,池将军是镇守漠北西峪关的老将,李允堂在他手下呆了五年,自是相熟。

    池季良出来的时候,正想着心事,也没看到李允堂,李允堂喊住他:“池将军!”

    池季良一愣,转过来,“九王爷!”

    池将军不只是位高权重,而且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李允堂刚去漠北那会儿也没少跟他对着干,后来上了战场,出生入死一路走来,就打心底被他的气概征服了。

    李允堂喜道:“您是回京述职来了?”

    池将军顿了顿,说:“是啊,王爷近来可好?。”

    李允堂笑道:“刚去西峪关那会儿不适应那里的艰苦,回来以后,倒也不大适应京城的繁华了。这感觉就像是穿梭于两个世界中。”

    池将军大约情绪有点沉重,叹了口气说:“边境守不好,京城的繁华都是过眼云烟啊。唉,不多说了,老夫公务在身,得先走了。”

    李允堂忙问:“池将军何时离京?不如来我府里叙叙?”

    池将军道:“老夫马上要离京,公务在身拖不得。”然后叹了口气,也似有点遗憾,“九王爷,来日方长,有机会的。”

    李允堂拱手道:“一定。”

    告别了池将军,李允堂进了临渊阁,见皇上坐在桌前闭目养神,高崇德站在他身后为他揉太阳穴。

    “皇上。”李允堂行了个礼。

    皇上睁开眼睛,瞧了他一眼,说;“来了啊,坐。”

    “嗯。”李允堂坐下,说:“方才见池将军来了。”

    皇上叹了口气,“是啊,北边又要不太平了。”

    李允堂一惊,忙问:“怎么了?”

    刚才池将军并没有多说什么,想来有些军情机密,他不敢随便告诉外人。

    曾经李允堂是“自己人”,如今卸去军中职务,可不就是外人了么。

    皇上对高崇德摆摆手,说:“南方刚进贡了一些新鲜的龙眼来,给老九拿些来吃。”

    高崇德领命退下,皇上缓步走到李允堂边上坐下,说:“去年跟戎族酋长订了和解协议,你也是一起参与了的。今年早些时候,酋长意外身故了,四部落乱了一阵,死了些人,如今被隆达齐控制住了。”

    戎族本有东、南、西、北四个部落,后来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十分强大的北戎部落,以北方部落首领为酋长,建立北戎国。北戎部落盘踞在大晋西北边陲,一直以来都对大晋虎视眈眈,边境上的部落人也经常骚扰大晋边民。

    大晋的正北面包括北戎部落的东北面,都是强大的蒙古人的地盘,再过去才是东北部以女真人为主的建州、海西等各个部落,这些都是威胁着大晋的外患。

    北戎部落上任酋长叫勒多,来自四个部落中最强大的北方部落,他是一名睿智的老者,强大果断。多年前南方部落为骚扰大晋经历了很多战役,就是在他的斡旋之下才跟大晋签署了停战协议,而后他就被举荐为四部落酋长。之后便听说北戎建都苍宁城,北戎国成立。

    可如今才过了不到两年,勒多酋长竟然死了。

    李允堂皱了下眉,说:“隆达齐原先就是南方部落的,一直是主战派,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

    皇上颔首,叹了口气,说:“他跟蒙古人一直保持着联系,少不得有勾结啊,就希望不要再起战事了,否则遭殃的还是百姓。”

    李允堂经历过边疆战事,对那边的情况再熟悉不过,打仗打多了,见多了死人,心是会绝望的,昨日躺在身边的战友可能明日就阵亡了,这种感觉真是太难受了。便也叹了句:“是啊,希望隆达齐不要撕毁勒多酋长的停战协议书才是。”

    皇上见他有些沉重,笑着说:“也别太担心,那些部落都没那么好说话的,隆达齐短时间内是顾不得跟大晋交战的,北戎内部的事就够他担心的了。他可以杀人篡位,也就会担心别人也杀他篡位。而且勒多所属的北方部落本身就强大,难说会为勒多报仇呢。”

    李允堂点头,“也是,不过还是要好好防范,那些游牧部落做事可不讲规矩。”

    皇上想了想,刚要开口说什么,小柱子匆忙跑来,站门口说:“皇上,南平急报!”

    皇上顿了顿,说:“进来回话,南平怎么了?”

    李允堂的心也悬了起来。南平县位于江南以南靠海的地方,历来遭受倭寇骚扰,倭寇上岸抢劫的事时有发生。

    小柱子进门,躬身,手里举着一封信,回道:“南平县内发生地震,上游河道部分被堵,眼下正值雨季,河水回灌进了南平县城,整个周边的乡镇受灾了。”

    李允堂走上前接过信封,递给皇上。皇上展开信件,神色凝重,没说话。

    李允堂问:“受灾可严重?农田淹了吗?眼看就要秋收了,这会儿发生这事,不说死去多少人,就是活着的,也难过了。”

    小柱子回道:“急报是十天前发出的,由南平知县报给府台、道台,再到巡抚,再入京,眼下还不知道怎样了。”

    皇上看完信件后递给了李允堂,对小柱子说:“你去把金尚岚叫来。”

    “是。”小柱子领命后,一溜烟跑了出去。

    信件内容不多,简要描述了一下灾难的情况,其实地震影响还不算大,大的是水灾!本来夏季水位就高,南平县又临江,地震引起了河水倒灌,对百姓来说才是最致命的!

    皇上回头对李允堂说:“派你做钦差负责南平赈灾,可否?”

    皇上的表情很认真,这回不同于上回扶风的任命,可以讨价还价、嬉笑怒骂。

    李允堂哪敢怠慢,这时候就算不想去也得硬着头皮上!于是站起来抱拳道:“臣弟领命!”

    皇上点了点头,“回去收拾,明日一早就出发。”

    李允堂又一次觉得做皇上真不容易,跟别国外交要管,天灾要管,臣子作乱要管,后宫女人要管,儿子也要管。

    他回了太后那边,南平受灾,自己要去赈灾的事情简略跟太后说了一下,就把媳妇儿领出来,匆匆回了王府。

    因为是去救灾的,倒是不用带太多东西,李允堂本来就想着自己去,谁知卫望舒兴致很高,非要嚷着一起去,说顺道可以回江南,绝不给他添乱。李允堂提醒她这次会急速赶路,十分辛苦,见卫望舒一点没放心上,也就随她了。

    卫望舒在东北军营长大,从小就学骑马射箭,比起一般女子要强硬许多,这些李允堂都是知道的。而且去南平确实要途径江南,想着到时候让她回家就是。

    皇上找了户部尚书金尚岚商量了一下这一批要支援去南平的物资和粮食,就让他下去安排了,连夜整装,天一亮就交给李允堂出发去南平。

    金尚岚一听李允堂做钦差,着实愣了一下,但没说什么,只去办了。金大人在户部那么多年深得皇上重用是有理由的,他办事效率很高,一晚上就装好了粮食二十车,救灾物资二十车,又由兵部协助从京师兵营里头调了一支小分队做护卫,浩浩荡荡出发了。

    卫望舒也不坐马车,昨夜特地去卫家马场把黑马“逆袭”牵了出来,这会儿跑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幸亏她还有点做女人的自觉,头上带了顶纬纱帽,不然在这群护卫兵里头跑来跑去,李允堂的脸就要绿了。

    卫望舒骑马骑够了,才把逆袭交给揽橙照料,自个儿钻进了马车。赶车的人正是上回受了“胁迫”的牛春根。

    因为带了卫望舒,所以马车也换成了六匹马拉的豪华宝顶大车,李允堂正斜躺在里头看风景,春蝉在一边给他剥葡萄吃。待卫望舒进了马车,拢翠才赶忙放下马车上的白纱帷幔。

    “王妃累不累?可要吃些葡萄?”春蝉问。

    李允堂嗤笑了一声,看着卫望舒说:“你瞧她一脸高兴的,怎么会累。不知道的人还当是去踏青呢,哪像是赈灾的。”

    卫望舒确实骑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