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归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爷归来-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隔了几天,杜腊梅来了吴亲王府,说是那批棉衣做好了,可以交货了。

    李允堂找了人去查货,验收过后,跟杜腊梅说,卫羲和会帮忙过去她那里拉货的,卫家会把这批棉衣全部送去漠北。

    然后把剩余的钱给了杜腊梅,还额外包了个红包给她儿子。

    过年的时候长辈总要给小辈红包的,这就算提前给了。

    每到年关,百姓家里总是特别热闹,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啦,可以吃好多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啦,这绝对是一年里头最快乐的时光。

    小的时候李允堂对过年并不特别期待,宫里过年的气氛当然也好,但对他来说,并没什么特别。他平日里没什么吃不到的,也不缺新衣服穿,所以这些都不能给他带来特别的惊喜。倒是他爱凑热闹,瞧着各种红灿灿的装扮,热闹的街头和戏班子,才觉得有那么点儿雀跃。

    除了在漠北的那五年,李允堂过年都是在宫里过的,今年虽然成了亲,但吴亲王府人丁稀少不热闹,皇上还是把他们都邀请进宫里头过年了。

    年三十,皇宫也有家宴,与皇室亲近些的宗亲贵族都有机会进宫,今年的名单跟去年也差不了多少,不过倒是少了皖亲王。

    皇上说,皖亲王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就不折腾他老人家了吧。

    这消息传出去,众臣工更是认定了皇上对皖亲王有了芥蒂。

    皖亲王不傻,本就是个老奸巨猾的,身子修养了两天也能下床了,这回听到宫里头的探子来回禀这话,倒是冷静不生气了,只冷哼了一声,扯了扯嘴角。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迟早要扯掉李允堂这小兔崽子的皮!

    这一年是静太妃过得最舒心的一年,儿子封亲王了,儿媳妇娶回来了,所以年夜饭的时候,她坐在太后下首,看着儿子、儿媳妇就一直在笑,不过笑着笑着,又有点哀伤,儿媳妇肚子没动静,真是愁人。

    皇上的家宴上,人可真是不少,皇上虽然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偏爱某个妃嫔,但总的来说还是雨露均沾的,后宫妃嫔、美人等十几个,底下儿女更多,到了下一辈大皇子、太子等人也成了亲,有了孩子,孙辈的人数也在激增。底下那群热热闹闹跑来跑去的孩子里,有些长得像的,都分不大清楚谁是谁。

    不过只要热闹就好了,大过年的,就讲个热闹。

    按规矩,吃年夜饭前小辈们要排了队,给皇上、皇后和太后娘娘贺寿,鞠一个躬,说一句讨喜的话,就赏一个红包。李允堂身份比一般皇子要高,自然排在很前面。等他领了红包退到后头入座,还悄悄扯开红包缝看了一眼,然后低声说:“唉,今年皇上赚了那么多钱,红包怎么跟去年包的一样多,真是……不怎么大方。”

    卫望舒在桌下踢了他一脚,嗔怪道:“没轻没重的,什么都敢讲。”

    李允堂厚着脸皮笑道:“可不,我是吴亲王啊。”

    席间,皇上坐正位,两边分别是太后和皇后,再过去是各个嫔妃,身边带着各自还未成家的儿女。皇上的左手边坐着已经成家的皇子,带着妻儿一并坐,右面是亲王、王爷、和其他宗族贵胄。

    李允堂留了个心眼,吃饭的时候一直在观察周围某些人的目光,也一直留意着卫望舒的动态,却并没有发现异常的地方。

    要么是那个紫衣男子并不在席间,要么是真的太能藏了!

    过年是要守岁的,用过年夜饭了,吃食都撤下去了,换上了一些水果和糕点,大伙儿都喝了不少酒,气氛很热络,这时候人可以离席了,男人们关系好的就三三两两凑在一块儿聊天,女人们领着孩子们都围到太后那边说些讨喜的话了。

    太后也准备了红包,让身边的嬷嬷去发给孩子们。

    卫望舒挽着静太妃坐到了太后那边,李允堂则跑去皇上边上说话了。

    皇上边上自然不会围很多人了,本来跟几个孙子在说话,李允堂过去后,拿出许多民间淘来的小玩意儿,顺利打发了这些侄孙儿们。

    李允堂先跟皇上忆古思今,说说过去的大年夜,再说说眼前的大年前,最后把话题绕到了要去江南的事上。

    李允堂说:“这江南虽富裕,但一路过去路途也不算近,臣弟近来得罪了不少人,这回拖家带口的,便想着……能不能求皇上赐一队护卫给臣。”

    与其找卫家要护卫,其实不如找皇上要。

    皇上郑重地点点头,“对对,要的,这样,过几天朕就让人去安排,从虎啸营里头拨一队人给你做护院,这些人的俸禄不变,都从国库拨,需要的话每年可以换一批人过去。”

    李允堂赶忙道:“谢皇上!”

    这份待遇,在亲王里头也算独一份了。

    当然,像皖亲王之流护院多了去了,是根本不用求皇上的。

    李允堂有时候也觉得,自己这亲王做的太势单力薄了。不过他一贯是乐观不向上的,对权势真没什么企图心。

    卫望舒把这些看在眼里,暗自琢磨着一些什么。

    过完年,几日李允堂也没闲着,先找秦主薄吃了顿饭,是临江边上新开的酒楼,还特地要了间雅致的临江厢房。

    李允堂亲自给秦主薄倒了杯酒,说:“本王要去封地住段时间,上回赌坊的事你从中斡旋有功,本王都跟皇上说了,皇上应允了要给你提拔的,只不过为你的安全考虑,得等风头过去,否则只怕会被人怀恨上。”

    “皇上知道我?”秦主薄激动了,他这么个小人物皇上竟然知道呢!又忙道:“不急不急,一切听皇上和王爷的安排!”

    李允堂笑了笑,“那你想要个什么位子?”

    秦主薄有点受宠若惊,脸上分明笑得皱纹都堆起来了,忙说:“这个哪能小的来挑呢!”

    李允堂挟了片牛肉吃,说:“你也吃啊,别光顾着说话。”

    秦主薄这会儿激动得吃什么都没味道了,只应了声,随便挟了些菜进自己的碗里。

    李允堂笑着问:“你现在是几品?”

    秦主薄忙说:“从八品。”

    李允堂点点头,“你家人都在京城,必是还要留在京城的,你是愿找个闲职混日子呢,还是做个主事的?”

    秦主薄笑了,说:“王爷,下官今年已经五十了,也不图什么高官厚禄,只要平平安安就好了。”

    李允堂倒了杯酒,说:“嗯,你的想法我会跟吏部的人说,等事情一落幕,吏部就会有调遣文书下来了。”

    秦主薄抬起酒杯给李允堂敬酒,喜上眉梢的模样。平庸的自己五十岁了还能升官,秦主薄真心觉得当官就是要站好队啊!虽然他不图什么权势,但是品级上去了,待遇就上去了,每年领到的俸禄可是实实在在的多了!

    酒过三巡,李允堂瞧着江边的孤帆,长叹了一句,“一直说想去封地,这真要走了,倒有点怀念起来。”

    秦主薄笑道;“可不是,京城是王爷从小长大的地方。王爷这回去多久,什么时候回来?”

    李允堂苦笑,“巴不得不回来呢。”就不找到皇上会不会放过自己。

    不过说这话的时候,他是没想到,半年后会是他自己主动跑回来的。

    之后李允堂又找了林崇玉和金湛等人,一起喝了通酒,权当告别。不过这次跟五年前不同,五年前是被发配了,这回是回封地,总是好事。林崇玉跟金湛还约好了开春要去江南找李允堂,都说烟花三月,江南的漂亮姑娘多如柳絮哪!

    作者有话要说:周一开始了,奋斗吧骚年!
第43章 歌伶
    1。

    李允堂自第一次跟卫望舒那个啥以后;就没有再那个啥了。要说他也是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尝过肉香;怎么还能过素食的日子呢?可是为了争一口气,他就是憋着了!

    卫望舒不肯把那日的紫衣男子说出来,李允堂也想不出办法从她嘴里撬出话来;两人之间好不容易融洽起来的气氛再次冷了下来。

    相比起他的不痛快;卫望舒日子过得可是滋润了,一路上跟静太妃有说有笑;在静太妃休息、睡觉的时候就跟揽橙、春蝉她们打牌,这队伍都是女眷;倒是李允堂有些无聊了;总不能把皇上给他的护卫也招呼三个过来组队打牌吧!

    因为静太妃下午要睡觉,在马车上颠簸久了又会腰酸屁股疼;所以他们每天只能是上午赶那么一会儿路,走得实在是慢。幸亏京城到江南一路上很繁华;城镇也够多;否则还不够她休息的。

    就是这样;还得赶晴天才能赶路。下雪了,静太妃怕冷;下雨了,静太妃担心路滑……

    这根本不是赶路,分明是出来玩了嘛!

    好吧,本来就是出来玩来的……

    李允堂带着这群女人,离开京城的时候还在正月里,到姑苏的时候,河边垂柳都绿油油一片了。

    也好也好,按这速度,皇上要再召集他们回京,可也是得隔上一个季节才能到了。

    李允堂上回来姑苏的时候已经把要盖王府的地买好了,就在城东,让知府帮忙找了人来盖宅子。姑苏一贯以来都以园林闻名,这宅子自然也少不了园林建筑,亭台楼阁镂空的廊窗,安静又有情调。

    姑苏知府韩青山今年四十一岁,长得白白净净斯斯文文,亲自带了李允堂并静太妃等人参观了宅子,可把老太太满意的!

    静太妃点头道:“姑苏果然名不虚传,处处都是那么温婉。”

    段嬷嬷搀扶着静太妃,在边上笑道:“娘娘素来爱听昆曲,这下可好了,到昆曲故乡了!”

    韩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