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天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道天堂- 第4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话说,除了少数特权者,一般来说,现在官府上下都认识到土地兼并的错误,所以有一个词叫分家析产。

也是说,任何一个县官、知府,在领下,如果有上万亩的家族,都要想办法进行分拆,以免祸端,这在地球上明清官府已经认识到,在大范当然也认识到,所以大部分郡县里,千亩以上家族甚少。

“老臣这些日子,仔细思量,调查情况,大范开国三百家贵爵,世袭不替,虽然沿途折了一些,但是历代也有封赏,这加起来,现在足有六百家贵爵——这六百家,足足掌了全天下八成财富,实是让人胆战心惊。”说到这里,秦浩中脸色已有阴沉:“而且,贵爵跋扈不法,欺凛百姓,这也时时闻之,已激起民愤,若非如此,当年贼子造反,岂会杀尽所的贵爵?”

大范开国以来,在太祖的授意下,这贵族和士大夫就尖锐对立,而且无法融合。

为什么无法融合?原因很简单,就是世袭爵位太难得了,特权也只有爵位者自己所有,其他子孙不得获得,所以哪怕通婚,也无法真正分享。

秦浩中作为士大夫的代表,是早知贵爵制的弊端,但是时至今日,已经尾大不掉,势力已经有超越士大夫阶级的趋势,这次皇帝提出这个,其实也正对着他们的心思,要不,他会如此积极?

“先生说的,正是朕忧,不过,事已成之,卿又何法之有?”

“是,老臣这里有一份折子,请皇上过目。”方信接过,展开看时,几行字赫然入目,令人触目惊心。

“……今有报纸能传天下,实是利器也,应遣有司,检举贵爵不法,日积月累,天下都恶也,此是剥其根基,得人心者得天下……欲择民怨沸腾者,皇上务使严令,杀之以谢天下,又对怀有爱仁之贵爵旧臣,厚加体恤,此是摈弃小人,奖拔君子,如此数年,必可得天下之望,既时可行……”

方信看着,不由眸光幽黑,他起身度步而行,心潮翻滚。

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谁掌握了舆论,谁控制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真理!一份报纸,厚厚一叠才二文钱,是影响天下的利器。

方信也不过建了五家报纸,派的人全部是帝国内务府(情报机构)的人员来掌控,就是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想不到这报纸新出来二年,就被内阁盯住了。

但是转念一想,也在情理之内,士大夫文人阶级,为什么可以历朝不变,永享荣耀,就是因为掌控舆论及话语权。

凡是侵害到士大夫文人阶级的,按照等级,分别是小人、奸臣、暴君,连皇帝也在打击和控制范围内。

这就叫“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正因为这是命脉,所以报纸一出现,就挑战了士大夫文人阶级这种根深蒂固的话语权,当然第一时间,会密切注意,并且企图掌控在手中。

想到这里,方信先是失笑,本来是对付贵族阶级,现在却第一时间敏锐地查觉到这点,这也算是政治敏锐度吧!

这先不说,具体方法,也甚可观。

也是软刀子杀人,切香肠,温水煮青蛙,先在舆论上搞臭这群人,使天下人渐渐厌恶和反对,如此,就算有千万家财,又怎么样?

皇帝震臂一呼,万人上前一下可以抄家灭族,就算贵族起家造反也应者寥寥。

过程中,又不能单打击,毕竟凝聚起来的贵族力量也甚可观,一旦有乱,就是祸端了,所以要先抓民怨沸腾的典型来正典明法,既可以打击贵族又可以培养威望,而且半途还可以加赏一些贵族,分化他们。

这种手段,地球上某个组织是最会使用了,想不到这个世界也照样有这套。

可不可行?

完全可行,方信如果配合的话,十年下来,贵族阶级基本上可以通过这个“分化团结消灭”的方法消除掉,可是这对历史,对社会,根本没有半点好处。

毕竟现在贵族和工商业是一体的,要打击一方,必会连根铲除,这又回到了儒家重农轻商的农业集权社会了。

而且这样一来,就算成功,皇帝就再无退路了,反而成为了士大夫阶级的傀儡。

方信心中想得明白,暗中冷笑,手中却把这个奏章塞进袖子里,这可是大杀器,证明一切都是首相起头,不是我皇帝要作的,在万一的时候也有政治上的余地,必须留好,不能再给人了。

过了半晌,方信才说着:“先生说的甚是,这事重大,容朕考虑一二!”

言谈之间,他有些迟疑,又有些忧心,却正是少年皇帝应有的模样。

“皇上,今贵爵势大,尾大不掉,再等一些时日,不削亦反,今削之,虽有反亟,其祸还小,不削之,其时长,祸也大,望皇上明查。”

这时虽然是方信暗示开头的,但是现在却是首相督促了。

方信心中冷笑,表面却迟疑地说着:“只是社稷贵静不贵重,朕怕出乱子啊,朕读书,也想到一法,先生听听可之?”

“愿闻陛下明言。”

“古之藩王为祸,曾用推恩令,今朕看来,也可用之,先生觉得如何?”说完,方信用眼看着首相

秦浩中听到这个推恩令,就是心中大惊,思考翻滚,口中却说着:“古之藩王推恩,是减其土,今贵爵土地尚是不多。。

“土地不多,而财货多矣,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理在如此,今诸侯各有产业,岁进百万,其中岂是无人矣,如朝廷加法于上,事急见破,则集其强,以逆朝廷,朕思之甚惊!”方信露出了一丝犹豫的神色,说着:“今诸侯家,子孙也有数十,然只把产业留给嗣长,其他虽骨肉,无产业可得,这有违仁孝之道。”

皇帝迟,秦浩中也无可奈何,但是转念一向,这也是办法,他低头攒眉凝神想了想,说着:“贵爵能盛业者,太祖赐之特权,虽不免税,却也减之,又不受官府私查禁封,今推恩令下,可有特权乎?”

意思就是,贵族为什么能强盛?到了今天更是富可敌国,是因为太祖曾经给了减税的特权,以及不受官府侵犯的权利,那现在推恩令下,又给不给这权呢?

方信这时一笑,显出胸有成竹的模样,徐徐说着:“太祖之法不可废,废者只怕立刻要清君侧,连朕也难以幸免,但是既是推恩,自然不可与太祖钦定爵位相比,不但爵位不可世袭,而且这减税之权就去掉了,这产业不受官府私查禁封,却还可维持着——毕竟他们产业,原本就是贵族之家,非是外业也!”

也就是说,他们分的,原本就是官府管不到的产业,既然这样,怎么样分朝廷也不会吃亏啊!

这一说,秦浩中想了想,竟然没有发觉破绽,就问着:“这理明浅,贵爵之人也心里明白,只是如何执行推恩令呢?难道靠朝廷强制?而且,不怕明分产业,暗中不分,骗取朝廷爵位?”

“这又何难,先生,这推恩令下,虽然继爵的嫡子反对,但是除了嫡子外,其他儿孙哪个反对?群意不可违,嫡长子又能怎么样?不足为患,至于假分产,这事也可处理,以财定爵就可。”

“以财定爵?”

“正是如此,一家贵族子弟,若是向官府出示十万银圆,就可定爵为士,若是三十万,就可定爵为男,若是六十万,可定爵为子,百万可定爵为伯,年年按此例交税……若是假分产,自然无法交税,这就是欺君之罪,不但可没收家财,也可论罪——先生你看这策如何?”

秦浩中听了,暗中打了个寒颤,倒抽一口凉气,想了想,说着:“皇上说的甚好,不过这是最要紧的事,还容臣来考虑数日!”

方信看了看首相,笑地说:“这个当然,国之大事,本应如此,而且,和先生的办法,可配合来看——先生可考虑成熟了,上个条程给朕!”

第八卷 似曾相识的现世 第259章 … 推恩令

七月十七日,秦浩中上“宜宏仁孝广普其恩奏折”。

这奏折转眼之间,就传遍朝野。

方信批“知道了”,将其奏折还于内阁。

七月二十日,秦浩再上,方信再退。

秦浩中第三次没有立刻上,沉思了数日,终于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他发动朝野,联名内阁,卷天下千余官,一起上折。

几乎同时,五大新闻报,开始连绵刊登,版面激烈,一时间,似乎天下百万读书人,全都鼎力支持一样,与朝中官员呼应。

一时间,洛阳纸贵,话说,既得益者都是受到仇恨,贵族也是一样,特别是原本高高在上的士大夫阶级,对此耿耿于怀。

七月底,全国有三百多秀举人,发文在报纸上刊登,支持首相变法。

八月十一日,举人施云利著“论贵爵无道”,矛头直接指向贵族,把贵族视为千古罪人,要求皇帝尽废贵族特权。

八月二十一日,新闻连连刊登贵族不法之事,几使舆论一面倒,大批商人、地主、甚至还弄了一些平民发出声音。

贵族在短暂沉默后,立刻雇佣枪手进行反击,报纸也一一刊登,使两大阵营的关系迅速恶化和表面化。

八月二十九日,举人施云利被暴徒袭击,幸有人救之,他怒而上报官府,并且在新闻中暗示这是贵族派人进行生命威胁,大批举人和秀才兔死狐悲,怒而联合起来,笔诛口伐,舆论和形式,顿时进入极热化,几如炸药桶。

九月一日,万名举人秀才联名上书。

九月四日,方信下达上喻,说要作出裁决,非得允许,不得再论。

九月五日,方信召见内阁。

九月六日,方信私下召见首相秦浩中。

“秦相,您请进!”太监恭谨地说着。

秦浩中素不与太监搭讪,他只是略点头,跟着这太监进了内殿。

却见殿外太监、宫女、侍卫站着屏息待命,禁卫森严,才进了去,秦浩中一眼便瞧见方信专心致志地在案上批阅奏章。

秦浩中就要跪下行礼,方信就放下一本奏章,摆手说着:“起来吧,不必行礼,先生请坐,容朕批完这些再和卿说话。”

秦浩中就谢了恩坐下了,这次心情又是不同。

现在情况,已经如火如荼,整个士大夫阶级都卷进去了。

这时再推行“推恩令”,就水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