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天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道天堂- 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央大街,宅院极尽华丽,担桶梁架,雕饰精美,院落重重,不是皇族贵族,或者四品以上官员,难以居住在此。

丁昭看得是目不暇接,而周围人等也是如此,走了半刻,就脱离了中央大街,来到一处街道之上。

田堂说着:“差不多到了吧,这里是南平坊丙街不?”

徐玄听了,不禁对着街道多望两眼,指着一个标签说着:“看,是这里!”

地确,上面有着指路牌,以免新入帝都的人迷路。

“据说现在帝都,也分坊,再加以街道和门号,这个政策,大受帝都京兆尹衙门的好感,便于查事,很有近代的意思了。”丁昭来之前,已经熟读了资料,说着。

京兆尹是首都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如果说天下有什么官最不好当,这个京兆尹就是其中之一,关键是帝都是在天子的车轮之下,离天子太近,百官宗室都在其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人际关系盘根错节,治理这一块地方相当不易。

为了保证京兆尹的工作和权威,朝廷特提拔其官位为正三品,与九门提督同级,一文一武,共同管理帝都。

三人走在街道上,见得街道两边都种有花木,又分着人行道和车马道,都是点头表示同意,的确这很有文明的风气了。

“这的确是,不过,作为帝国第一个降临并且成功建立帝国的人,方信已经被帝国皇帝授为男爵了,这可是难得的荣耀了,他的《论位面降临纲要》,指出了位面降临之道,被评为帝国十年来最大贡献之一,不少内容还是保密级呢!”三人都议论着。

南平坊虽然不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所在地,但是也是一些四品到八品之间官员,以及富贵人家的住宅区,但看到经过之处,府宅也是很大,街道上甚至铺着青砖。

到了一处外表朴素的宅子,上面挂着“杨府”的题匾,三人停了下来,仔细打量了一下,就上前。“三位公子,不知前来何事?”门卫上前一步,说着。

“这份贴子,给你家主人,他会告诉你怎么样对待我们。”丁昭拿出一份贴子,说着。

这人扫了一眼,就露出了客气的表情,取了,说着:“三位公子请稍候。”

片刻之后,随着脚步声,一个老者迎接了出来,说着:“三位公子请进,我家主人在大厅内等候。”

进得门来,沿途走廊两边栽满花草,远处还有一小片青竹,卵石小径通向两侧庭院,院内一片宁静。

就算是主世界,大部分普通人还是居住在楼房套房之中,这种深深的庭院也只有富人才住得起,三人顿时心旷神怡。

大厅之中,屏风将空间分成数块小阁,显得错落雅致,精美的山水画挂于正壁,三人就看见了一个三十岁的男人迎了上来。

三人对望着一眼,按照这个世界的规矩,行礼:“学生拜见杨大人!”

“不必多礼,起来罢!”这时,有侍女送上来,这个侍女冰肌雪肤,精致丽质,虽然不是绝色,也相差不远,特别是那种柔顺的神态,更是令人心醉。

上了茶,挥手让仆人侍女全部退了出去,这个杨大人拿着贴子看了,见这三人又一一报了名字,才笑了:“大家都是自己人,现在不必拘束了,恩,你们这次来,准备是长住还是短住?”

短者三月,长者三十年,这人当然也是降临者了。

“恩,准备住上十五年光景。”丁昭想了想,说着,十数年,就是主世界一年半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了。

“哦,有什么打算吗?是作官,还是为商?”杨大人想了想,问着:“哦,我单名一个兴字。”

“你有什么指点的吗?”三人还是很客气地说。

“当官比较难,我们降临者都有相当局限,一般来说,如果你们早有准备,可以凭着学识来考取秀才,然后就靠你们的命数和功德了。”

“为商嘛,我介绍一下情况,现在开国贵族,三分之一,都已经退出了官职,回到领地,不过多半建了商号,现在商业很是繁荣,如果你们想依附上去,也不是不可以,自己建商号的话,也当然可以。”

“听说最好的办法是先考取秀才再经商?”

“是的,有着秀才的身份,就自动是县士,见七品以下不跪,不过经了商,一般来说,就很难进仕了,进仕不经商,经商不进仕嘛,唯一的特例就是贵族。”杨兴是专门接待降临者的,自然就熟悉地说着:“当然,一些八品以下散职还是特例允许的。”

“那我们想先考取秀才,然后就再经商不迟。”三人都早有准备,一起说着。

杨兴也觉得正常,说着:“好,我会安排好你们,不过考取秀才就靠你们真本事了,恩,这里我发给你们一百两白银,你们考取秀才后,再来一次,郡主会召见你们,这样你们的商路就比较平坦了。”

云梦郡主,降临者和朝廷的中间人,掌控着对商会的生杀予夺大权,三人都是清楚,因此面面相觑了一下,就都应了。

见杨兴已经准备召人,田堂说着:“大人,还没有请教您的官职呢?”

“我也是正八品散职,算是对朝廷有贡献吧!”杨大人一笑:“不然的话,在这里谋个住宅也不容易呢!”

三人再无话,这杨大人就取出三张交子出来:“这是丰乐钱庄一百两无记名交子,你们凭此可取出来,下面生活就应该足够了,至于具体的理由,我已经为你们安排了,既然要考秀才,这个地址不错,你们可在那里去学三个月!”

在帝都二百四十一坊中,青门坊算是中等的地区,通常是有点小钱的人家所居住。

此处是148号,就是学院,说是学院,实际上是那些举人进行科举考试,一年不中,不回去,而在帝都再读的复读所。

里面学子虽然不算很多,却都是精英,书籍也很多,稍后,这些举人为了赚钱,也授课讲学,开得私学,所以三人才可以住在那里,不时听听课程。

三人是帝国派遣,本身才学自然也非同小看,在这里读读书,听听课,不时有所进益,自觉花上半年时间,把两个世界的学说差异弥补一下,就可考取秀才了。

三人的户籍都已经被安排,迁移到了帝都,不过帝都本身作为一个省府,科举也有秀才,当然,比起乡下,这考试难度就大了几分。

其甲街145号的丰满楼,是此街上的酒楼,上下三层,价格不贵,酒食甚好,深受附近的学子举人们的欣赏

主世界的人,实际上骨子里都是潇洒随意的人,三人学习不放松,但是其他就比较轻松了,这不,今天又到了酒楼上来。

三人穿过门,这时是中午,楼前站着两个少年便鞠躬行礼:“三位客官请!”

一楼全是散桌,大部分是普通人,酒楼中,自然有着唱曲、弹琴、杂耍的,人来人旺,热闹之极。三人笑笑,已是上了楼。

二楼是屏风隔成的单间儿,相对清净,花的钱也不算很大。

至于三楼,是雅轩,里面有专门侍女所陪,时有丝竹琴瑟之声传来,这种消费自然就完全不一样了。

三人的身份和钱财,也只有在二楼的单间中,不过这正合三人之意。

见得小二上来,点了八只菜,又要了二壶酒,这些菜都是中等菜式,没有多少时间,就送了上来,把屏风一隔,里面就清净了。

丁昭、田堂、徐玄三人,就开始喝酒吃菜,徐玄咕嘟地说着:“菜还可以,只是这酒真的很贵。”

“没有办法,农业社会嘛,现在酿酒大部分是粮食,朝廷为了控制民间酿酒而导致粮食缺乏,课以重税。私人酿酒,如果仅仅自喝倒没有什么要紧,敢卖出者其税都是极重,偷税十五斤曲酒,便流放三百里。”田堂如此说着:“而且帝都是京畿重地,自是实行酒的专卖,由朝廷的酒库辖制酿制与销售,更是监督严格了。”

“记得前朝的事,说南方三个府的商税,一年也只有二万两银子,现在当真是重商课税社会了。”丁昭感慨地说着:“这些日子观察而看,这商税我估计要占朝廷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了吧!”“恩,各行各业,课税都有不同。”

他们三人不知道,方信来自地球,他是深刻记住了明朝的教训。

在方信看来,明太祖英明神武,不愧洪武二个字,但是在商业上是一个白痴,彻底体现了农民对商业的无知和狭窄。

经济和商业的规模,归根到底是由人口和当时科技水平决定的,明朝人口不比宋朝少,科技水平也是一样,就算不大举进行海贸,其商业总量也非同小可。

真的要说海贸之利,是南宋时期,而在北宋时,国家财政收入中工商业所比重已经超过了农业!北宋庆历年间,每年商税收入1975万贯!

可惜的是,明太祖大概把商业比同于农田了,他颁布的法令,记载在《明史·食货五》,所说:“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着以违令论。”

要知道,商业与农业不同,农田上,由于周期长,又有着层层盘剥,所以国税基本上在十分之一是正常,但是商业流通,一般来说,按照行业和规模的不同,取5%…50%都属正常范围内,明太祖一概论之三十取一,可见其对商业基本上没有多少认识。

最可怕的,不是这点,朱元璋在轻商税的基础上,又颁布贱商令。洪武十四年,太祖下令:“商贾之家止许穿布,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纱”。

封建社会中,着装代表了人的社会等级,这一法令体现了朝廷对商人地位的蔑视和严重压制。

这就导致了一个导致日后明朝灭亡的本质因素——商人不得不投靠着士大夫阶级,这种情况到明中叶后发展到颠峰,而官商结合,士大夫为了自己的利益,坚决抗税、逃税,皇帝如要把心思放在商业上,就是“与民争利”,就是昏庸无道!

晋商,南商,此实际上都是士大夫阶级所结合产生的力量,为此卖国求荣都是等闲。

明朝中叶后,商品经济和资本经济发展,世界第一,这个“明失之于财”,不是商业经济不行,而是朝廷根本收不到,被士林和商人共同瓜分了。

明朝亡于财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