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师长客气了,在下学的是机械制造,本来是听闻本溪那边的创办起了整个民国有数的钢铁厂,其规模不逊于汉阳钢铁厂,想到本溪那边看看,正好又接到奉天城这边的邀请,就顺便过来看看了。”王镜心笑道。



  “机械制造,这可是有大用的,去本溪那边的选择不会有错。这两年奉天需要的机械越来越多,从榨油,制衣,制鞋。制糖,面粉,洋灰,洋火,机械供不应求。奉天没什么底子,以前机械基本上都是从上海,或者是直接向洋人采买。就是上海那边,也多是洋人的机械。花出去的钱我不心疼,不过这笔钱让洋人赚了,我却是心疼得紧。要是奉天省能自造,节省一大笔钱不说,关键还能拉动奉天本省的制造实业,洋人之所以强盛,靠的不也就是这些吗。”对于遇到的这第一个高材生。还是留过洋的,秦宇显得比平时还要热情一些。



  “秦师长说得是,洋人之所以强盛,归根到底还是其强大的工业,往往一百个人手工织布,也比不上一台机械的效率。在质量上也没办法统一。现在民国沿海富庶的城市机械尚且不多见,更别说内陆省份。民国与列强的差距,便在其生产效率上,四万万国人,还不及一个人口几千万的国家生产出来的东西多。质量好,这点确实值得我们深思。”王镜心听到秦宇的话眼前一亮,他回国也算走了不少地方,由于是海归的身份。这个年代民智未开,留洋的人更是凤毛麟角,王镜心虽然受欢迎,但走的地方多了,见到的不少都是些官僚主义者,像秦宇这样能在工业上有所见解的官员实在是少之又少。更为难得的是秦宇还是个愿意在实业和教育上舍得下大价钱的官员。



  旁边一些奉天本地,或者是从关内聘请过来的教师听到两人的对话也颇感兴趣,这个年代的知识分子都是从腐朽无能的晚清走过来的,对于晚清一些丧权辱国的行为,早就痛心疾首,年轻一些的都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对于那些抱着振兴地方的官员,也会分外的有好感。



  “可惜奉天现在条件有限,钱是一方面,人才更是一方面,没办法建一所全新式的理工科大学,要不然王先生肯定是有大用的。”秦宇叹了口气,然后又道,“不过人都是苦过来的,现在我们国家在高端教育上跟列强比起来,几乎是一片空白。更没有一所能同列强相比的理工科方面的大学。但是只要人努力,总能把差距一点点缩小。按理所师范大学里面搞个机械制造有些不伦不类。不过现在也是没办法的事,不知王先生是否有心先把这一科撑起来,基础要一点一点搞,等到时机成熟,我会在奉天建一所全新的理工科大学。”秦宇满是热情地道。



  “秦宇长要在奉天建一所理工科大学?”听到秦宇的话,王镜心,刘静玄,还有旁边的谢荫昌等人声音无不有些颤抖,一所新式的大学,效仿列强,不止对于奉天省,对于整个民国,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他们也将成为这一大盛事的亲自见证者。



  “当然,本溪那边的铁厂是我的,新一套炼钢设备马上就要运到,预计到明年年初就能投产,包括以前的铁厂投资,合计已经超过四百余万元。以现在的盈利规模,还有后面钢厂投产之后,撑起来一所大学是绰绰有余的,四五年左右,资金上不会存在什么困难。况且新上任的奉天督军不可能不给一点支持吧,我所担心的反而是师资力量的缺口,有钱也请不来足够的教师,所以还要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多想办法啊。打造一所东亚第一流的大学,我一个人是不可能办得到的,不过真要是办起来了,这一举绰也足以载入史册,成为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壮举。”



  许之以利,晓之以理,这些知识分子,哪怕穷苦一点,在这种事情上也会去全力奔波,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并不会很贪财,但这种名声对于他们绝对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



  “秦师长此话当真?”王镜心呼吸不怎么顺畅地道。



  “我秦宇自小顽劣,可见识了现在列强的强盛之后,也常深感不学无术的苦处,可以说在我们上一代已经落后列强很多了,我们这一代再不努力去争取,去奋斗,这个差距还会越来越大。前辈受过的屈辱,我也现在也在承受,要是有可能,我不能看着列强的崽子还把我的后代也欺压下去。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钱再多,被别人骑在头上,子孙几代都要受人欺负,活得又有什么意思。”



  “好好,若是每个当官的都跟秦师长一样,我民国何愁不能复兴。秦师长肯舍得万贯家财,在下要还是推辞,也枉费了这些年来的学识。奉天能有秦师长,实乃奉天之福。”王镜心恭恭敬敬地向秦宇行了一礼,其他人心有感触,也纷纷躬身行礼,如果说之前是出于礼节,此时却是发自内心,秦宇这番话说得并不造作,至少秦宇此时在教育上的投入,对他们这些外来教师的重视是实打实,没有弄半点虚假的。



  “本溪那边的机械制造大多跟我有些联系,机械制造这一科可先在师范大学里面设立起来,同时你们也可以去那些工厂进行实业作业,学以致用。若是你们能联系上别的方面的人才,我也想办法把骨架先搭起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样样置办齐了,后面创办大学就顺理成章了。”



  “师长,这位是已故王镶云的家属,也是一位教师。”刘静玄将身上披着白孝布的一个妇人向秦宇介绍道。



  “嗯,请你们来是出自一分好意,没成想会遇上奉天的战事,说起来,这件事还是我做得不到位,向你们赔礼了。”秦宇向棺木还有年轻妇人,及旁边的六岁小女孩躬躬赔礼。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秦师长不必如此,免得折煞了我们母子。”年轻妇人有些局促地回礼。



  “中央已经打了电报给我,我的部下也占据了上风,这次争端也就一两天的时间就能结束了,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对于这次事故,我心里也是非常过意不去的,毕竟人是奉天请过来的。”秦宇蹲下来,将有些拘谨的小女孩抱了起来,“逝者已矣,王先生的家人以后由奉天出资供养。”



  “多谢秦师长的美意,不过我在奉天教学,也有一份薪俸,能供应子女,还有亡夫父母。”妇人婉拒道。“奉天要用钱的地方多,还请秦师长用在更该用的地方。”



  “王先生找了个好妻子,不过你的心意是你的心意,这份钱是奉天该出的,你拿到了,若是还有余力,也可以去帮助其他的人。”秦宇一笑。



  与这些教书先生吃了顿饭,算是将这些人的情绪彻底安抚了下来。王镶云的死只是一个引子。借着这些知识分子,将自己对奉天的教育预期传出去,而且筹建一所大学需要的东西确实太多,这不比眼下的复旦等学校一样,秦宇要建的是一所能与西方新式大学媲美的理工科学校,为未来奉天的工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技术研究人才。(未完待续。)



  PS:  更新重要,泡妞也很重要, 所心。。。。。。。。。。。。。
143 素昧平生
  此时的北国大多数地方仍然可以看到积雪,有的地方积雪甚至有尺许厚,不过在相隔数千里的南洋,却处处是打着赤脚,穿着短袿的人们。雨后初晴,道路泥泞不堪,太阳直射下来,让人不由有着一股潮热感。



  泥泞的路上,几个土著谈笑着在弯曲的道路边,相对干爽点的位置走动,嘴里嚼着槟榔,看到不远处挑着货担的华人,不由轻笑一声。



  “这些外来人,总算知道厉害了吧,没事就爱瞎闹腾。”土著嘴里叽哩呱啦,虽然披着同样的黄色上肤,不过在细微上还是有些差别的,长期受太阳直射,本地土著的皮肤明显要棕黑一些,相对民国大陆以前的相对统一,南洋诸岛一直都是一盘散沙,对于国家并没有太直观的概念。因此在西方列强大举东进的时候,这些土著零星的抵抗瓦解在坚船利炮下之后,便相对顺从的接受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



  不过这些土著虽然臣服在了荷兰的统治之下,但对于同样是外来人的华人却极度仇视。在这些土著的眼里,华人没有白人高大,也没有白人的勇武,但却极度勤恳,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们大多数记碌的身影,这在他们的眼里有些难以理解,明明生活可以过得更加惬意,为什么要过得那么辛苦呢?



  可时间一长,土著发现这些华人积攒下了越来越多的财富,原本这些穷苦的外来者,比他们的地位还要低下。却在不知不觉间过上了比他们还要富庶的日子。这些外来者只是北亠个国家的弃民,却有着这般的能力,不由让土著被白人统治后的一丝优越感大受打击,让人如何能忍受?就在前段时间,听说在遥远的北方有个什么国家抗什么革命成功了,应该是这些外来者的国度,这些外来者搞什么集会庆祝,大放鞭炮。终于被白人派来的军警镇压。给狠狠收拾了一顿,死伤了不少人,外来者后来虽然又做过不少抗议之类的举动,可都没有用。这总算让土著民里平衡了不少。看吧,至少在白人的眼里,外来者是没什么地位的,还比不上他们。



  “雷子,今天北边有什么消息过来?”一个身体健硕的挑货郎挑着一百几十斤杂货。在一家报社前停下,讨了杯水喝,趁着喝水的时候问道。这个时代的家乡观念十分浓重,随着这几年华人的经济实力逐渐上升,有条件了,也越发地关注北面家乡的情况。出门在外的人越发能感受呆在家里的那种安全,落地归根的感觉。南洋这边条件好一些的华人圈子内,也开始办起了报社,用来联络北面的情况。



  “没什么值得太关注的地方,孙先生下台了。换了袁世凯当总统,不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