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万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依然万春-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
1

  我1992年出生在一个叫西河村的小村子里。那时候,还很穷。我们村又是周围最穷的一个村,别的村都通电了,我们村还没见过电线。最终,电线挂上了,基本上一个月不来一次电。

  我爷爷是地主恶霸的儿子。在他母亲未去世时,他父亲就领回了一个二婆,名义上是伺候女主人。结果,硬生生把我爷爷带病的母亲气死了。当时,我爷爷10岁。

  爷爷的祖父是正当商人,在天津一带做买卖做得神乎其神。可是,他身体很快就不行了。他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叮嘱一定要好好做人,千万别成为大恶人。他咽气之后,三兄弟把天津的买卖一瓜分,都回到本地当乡绅去了。

  大儿子的事迹,我根本没听说过。

  这三个儿子,名气最大的,是老二,他是我爷爷的父亲。他名字叫原文民。那个时候,有身份的人,都讲究留“背头”,就是将所有的头发,打上发油,梳到后脑勺。我爷爷的父亲,也是这种发型。他外号叫“南霸天”,名赫一时。

  即便是现在,我们四周的村子,一提起“南霸天”,个个都知道传说中的模样:大背头,铜钱袍,手里拿两个大铁球。年纪大的人,都亲眼见过他。不过,人们既恨他,又怕他。他具体做过的恶事,没多少人向我说起。我外婆告诉我:当年的原文民是响当当的人物;并且,他干的事,全不是好事。

  爷爷的叔叔,叫原文德。他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但他是个好人。他先去外国流了洋,然后回国当了岩田市市长。家里人说岩田市,我不知道地点准确不准确,但他确实是一名市长。他只做错了一件事:娶了两个媳妇。闹造反时,他从岩田市长,直接被打回了老家,天天接受批斗。他在出国之前,是我们地区有名的神算手,我们村第一批能记帐、打珠算的人,都师出他手;

  我爷爷也是跟他学的算帐。他非常聪明,当所有的犯人都愤怒不堪时,他从不发怒。他总是说:“政府是正确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我一定好好服从,好好改造。”

  批斗是这么一个过程:台上站着干部,台下围着村民,民兵把守现场。只听上面一声令下:“把历史反革命分子张振全带上来!”下面的民兵,连搧带踹,连推带骂,将一个五花大绑的犯人,从大老远的地方,打到台上去。人群鸦雀无声,一个个伸直脖子,瞪大眼睛,担惊受怕地看着犯人挨打。犯人被押到台上时,已被打得没了生气,垂头丧脑地站在台上打哆嗦。领导大喝一声:“撅着!”犯人麻木地弯下了腰。几个民兵将一大筐土挂在他脖子上,“站稳了!”,民兵还会嚷两句:“老实点!”

  领导讲一个钟头话,犯人脖子上就吊着筐土撅一个钟头;领导要是讲一上午,犯人就得挺一上午。这期间,某个犯人要是趴下或晕倒了,立刻会被一桶凉水泼醒,还得再挨一顿揍,土还照背不误。

  台下的人群全是犯人的乡亲,里面还有犯人的亲属、邻居、朋友和同学,关系和犯人近一点的,都觉得既难过,又丢人。

  当时的批斗可谓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偷了一头猪,就让这人背着猪,满世界*一天。二百来斤的猪压在身上,群众们的脏话骂在身上,都不算什么,最主要是把亲人们的脸丢光了。

  我爷爷的叔叔原文德全免了这一切。干部和民兵都喜欢他,说:“文德交待得好,让文德交待,别让他背土了。”即便待遇好点儿,造反结束之前,他还是被斗死了。
  作者题外话:《依然万春》讲述的是一个叫做原小林的童年往事。故事有几分是真实的,但是也有虚构的成分。在整个故事里面可以找到我自己的部分影子,但并不完全就是我的童年自述。这里面的时间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地点、人物、事情的真实情况都是做了一定的修改。严格意义上说是没有真实的影子可以对比的。

  节省人工的方法越来越进步,往往有人甘心承认是小说或者剧本中角色的原型,借以不费事自登广告。为了防止这种冒名顶替,我特此照例声明,书中的人物事情都是凭空臆造的,他们都只在本书范围内生活,决不越规于书外。至于出现雷同情况,或者事实相似,那完全是属于巧合。因为自从黄土造人以来,恐怕还没有这种奇迹。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2
2

  大背景就是这样。

  原文民继承的财产,是不是比别的兄弟多,没人知道;但他确实是三兄弟中最有钱的。把人们的只言片语综合到一块,估计是:任何伤天害理的买卖他都做过。

  他明摆着领回家的女人有两个。二婆回不来不久,原配夫人就在愤怒和绝望中咽气了。当然,她身体本来就不好。后来,有人来抄家了。

  原文民的身份是地主,名声也不好,当兵的把家里掀了个底儿朝天,每个角落都搜遍了;最后,竟然没搜出什么值钱的东西来。原来,他一直在抽大烟。他父亲留给他那么多钱,他自己又能折腾,硬是把钱全抽没了;钱抽没了,抄家的也来了。就这样,他竟然没有被批斗。老人们说:“没了大烟,他就不抽了,也没像现在吸毒的人这么难受,没了就不抽了。”

  原文民死了,二婆也不见了,儿子原三尧成了孤儿。

  这下,他惨了。从地主到穷人,再从穷人到孤儿;接着,他吃不上饭了。哪家亲戚也不愿意要他,最后没了办法,有两家亲戚开了会,双方说定:孩子一边住三个月,轮着养。

  两家亲戚一个穷,一个富。在富亲戚这边的三个月,天天吃酱牛肉,小孩子又不爱喝水,吃得头发焦黄,像营养不良似的。三个月一过,又跑到穷的这边住,天天喝玉米面粥,又把头发喝油光了。

  这种日子持续了好几年,原三尧才回到家里种地为生。他继承了家族的智力,并且在他父亲死之前,一直在读书,珠算打得非常好。地还没种稳当,城里的百货大楼就招聘会算帐的人,原三尧就去了。他的珠算技术让百货大楼的人瞠目结舌;第二天,他就成了公家的人。很快,他就娶了媳妇,叫韩雪冬。

  韩雪冬非常漂亮,那张脸像一张经典好莱坞女明星的脸,轮廓非常分明;双眼皮,高鼻梁,扁而宽的嘴唇;身材偏瘦。不过,漂亮的女人都是自私的,自私的女人多少会给丈夫带来影响。

3
3

  原三尧和韩雪冬生了多个子女;其中,女儿全死了,只剩下四个儿子。大儿子原志家,1949年出生;二儿子原志强,1957年出生;三儿子原志恒,1960年出生;四儿子原志刚,1968年出生。

  三个儿子相继出生,原三尧每月有八块钱工资,家里按人头分点地,日子比一般人家过得稍微强一点。跟其他人家不一样,他的三个儿子都上学。老头子宁可缺点别的,也不缺孩子上学。当时,这是了不起的想法。

  很快,60年到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大饥荒。和所有人家一样,家里总是不够吃,顿顿玉米面稀粥,天天吃不饱。到后来,越来越没吃的了,以至于人们上树扒拉树叶吃。老香椿叶、榆树叶、玉米棒子芯、花生皮等等,凡是无毒又能勉强下咽的东西,全都弄回家,混上玉米面蒸。这些东西,吃下去,拉不出屎来。

  原三尧家也是这么过的日子。孩子们都小,只有志家年纪大点儿,能上到树上去。当娘的,必须每次留点稠一些的东西,给志家吃。其他孩子干瞪眼,当娘的发话了:“不让他吃点,下顿连这都吃不上!”

  年轻的女人,都想尽办法去外边偷东西。在晚上,黑灯瞎火的,三两个一伙,无论长熟的还是没长熟的,都想尽办法偷回家。在那个时期,能偷也是一个本事;年老体弱的,偷不了东西,只能眼看着孩子饿死。韩雪冬身体也挺结实。晚上,她总和一个叫李秋果的女人搭伙去偷。

  所有孩子,都乖乖地坐在墙根底下,连站起来玩儿的心思都没了。一个个垂头丧气,目光呆滞,单等着家里叫:“某某某,回来吃饭。”

  这一切,均发生在60…63年之间;在苏北一带,饥荒闹得很是厉害。据说,当时国家还要还账,人们的日子苦不堪言。弱一些的人活活饿死,强一些的人连性生活都取消了。一个老人家说:“当时讲究‘四断’:妇女断经,孩子断奶,家庭断烟,还有一个断什么,记不清了。”大批人饿死了,出生率几乎为零。

  在这样的情况下,原三尧一家勉强活了下来。毕竟,他有一个十几岁的儿子。当时,家里多一个儿子,有很大的不同。

  据说,当时的铁饭碗也不硬了,工厂里的正式工人,一月只有十几斤粮,压根儿吃不饱。例如:和韩雪冬一起偷东西的李秋果,也找了一个正式工人,叫马汉三,他是灌水拖拉机厂的一个技术工人。大饥荒期间,马汉三回家探亲,一看家里吃得比厂里饱,死活也不回去了。李秋果死命不干,说:“东西都是偷回来的,你吃了,孩子可就吃不上了。”她硬把丈夫轰回了灌水。

4
4

  熬过了这三四年,日子好些了,起码没有人再饿死了。

  日子到了1968年,韩雪冬又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原志刚。本来,在那个年代,这算不了什么。可大儿子原志家已经20岁了,二儿子原志强也15岁了。两兄弟觉得这事太丢人,上炕闹腾,直到老太太答应把小儿子送人,两兄弟才止住。要孩子的人都到家抱孩子了,老太太又死活不肯了,说:“没有志刚,我也不活了。”孩子最终也没打发出去。

  孩子风波过去了,志家的婚事也一天天提上日程了,志家找了一个西丈村的姑娘。这姑娘在村里算得上美人,周围几个村里,都挺受欢迎,追求她的人挺多;可这姑娘偏偏看上了志家。当然,志家也确实是个人物。

  当时流行所谓的造反派,志家就是当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