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然-大唐风月-长孙皇后(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忧然-大唐风月-长孙皇后(完结)-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乐公主眼润清水,颦笑间很是亲切:“徐婕妤定要好生修养才是,有个什么不惯的,可要与父皇说,叫他去办!”
  一句话,颇有些撒娇,却说得端持,徐惠望一眼李世民,见他目光落在女儿身上,甚是爱怜,不由掩唇一笑。
  这时到觉不见了兕子,徐惠正欲询问,却听见床边一声娇笑,随着一个小小的水蓝色身影便蹿向长乐公主:“五姐。”
  长乐公主略作惊讶,随而低身拥住兕子,捏一捏她纤巧的鼻尖儿:“就你顽皮,徐婕妤正在养病,你不要吵到婕妤了。”
  兕子撅着小嘴儿:“才没有,父皇昨天才许我来看徐婕妤的,之前都不许我来。”
  长乐笑道:“那定是你不乖。”
  兕子委屈的拧着眉,小脸儿通红:“我才没有不乖,兕子最乖了,是父皇坏。”
  李世民眉梢儿早已笑意盈盈,起身道:“噢?父皇怎么坏了?”
  兕子跑到床边,扑在徐惠身上:“父皇就是坏,兕子最乖了。”
  眼睛一眨一眨的盯着徐惠,徐惠忍不住笑,拍着她的头。
  正此欢笑,却听长乐公主突地道:“嗯,父皇就是坏,这个兕子是说对了。”
  徐惠一怔,抬首望去,但见公主弯笑眉眼,竟凝了些许郑重。
  李世民亦敛住笑意,面色有微微一沉,坐下身来,抚弄徐惠盖着的绣莲花螺纹锦丝被:“就知道,你不会无缘故的进宫来。”
  徐惠一惊,原来父女俩早已心有所宣。
  果然,只听长乐公主道:“听说父皇仰慕周代分封制,诏令以荆州都督荆王元景为首的二十一名亲王为世袭刺史,并以阿翁(指长孙无忌)为首的十四名功臣为世袭刺史。”
  李世民果不其然一笑,容色却无动分毫。
  此事,徐惠亦有所耳闻,只听说,李世民不顾许多大臣反对,执意行世袭刺史,并已下诏,便连魏征等人皆不敢再谏言,侍御史马周与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仍冒死谏诤,可陛下亦听不进去,便再无人敢言,却不想长乐公主竟会插手此事?
  心下到有些好奇,静静望着这一对父女。
  李世民望着女儿:“不错,可是无忌叫你入宫来的?”
  徐惠似有恍然,是啊,长乐公主嫁长孙大人之子长孙冲,此事多半如此了。
  倒要看看公主如何说来。
  只见公主自袖管中拿出一封表文,长乐公主道:“此乃受封功臣抗封表文,请父皇过目。”
  李世民淡淡扫上一眼,却不接过:“无需看了,他们说都不知说了多少次了。”
  长乐执意将表文递呈在父亲面前,凝望着父亲:“父皇,阿翁说‘臣披荆棘事陛下,今海内宁一,奈何弃之外州,与迁徙何异!’况,女儿以为功在社稷,亦无需虚名犒封,如今四海安平、百姓富足,便是对社稷之臣最好的封赏。”
  李世民缓缓抬眸,却并无所动:“丽质倒是越发会说话了。”
  长乐公主笑笑:“父皇,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1)”
  李世民眉心一聚,望着女儿的眼亦沁了一丝冰凉,甩袖起身,背向着女儿:“你讽刺父皇无仁善之心吗?”
  长乐公主连忙摇头:“不,理是这个理,可父皇失去的却不是仁善之心,而是……纳谏之心!”
  李世民背影微微一颤,迅疾转过身来,徐惠望向他,但见那一双鹰眸陡生犀利,那不是他平素望着儿女们的眼神,犯错便如太子,他亦只是沉痛而已,却不曾有过这样的眼神。
  长乐公主亦似有微微怔忪,略略垂下眼帘,气息似幽重了些。
  徐惠亦凝了眉,怀中兕子眨着眼睛,看看长乐,再看看李世民,李世民上前一步,目光深深:“丽质,这……并不该是你过问之事。”
  长乐公主低了声音,言语却依旧不见收敛:“是,可丽质却不愿见父皇如此一意孤行,而置人心于不顾!”
  “你……”李世民一声喝住女儿,长乐公主却继续道:“父皇,丽质终究不是母后,劝不得父皇改变心意,若是母后在……”
  “不要说了!”
  提及长孙皇后,君王眼中掠过赫然悲怆,长乐公主却依旧道:“若是母后在,定可劝得父皇,丽质虽无用,却也不愿眼见着父皇犯下大错而不闻不问!此事虽是阿翁授意,可又何尝……不是女儿的心意?”
  “住口!”举掌在半空中,那眼中的悲怒,许并非因为公主的顶撞,更多的是因为她提到了她的母后——长孙皇后!
  那,是他心中不可触碰的隐痛,是任谁也不能闯入的禁地。
  他将那片禁地尘封,便再无人可进入,更不敢有谁提及。
  长乐公主举目望去,一双水溶溶的眼,流动惊骇万分。
  陛下对公主的疼爱,宫内皆知,如此疾言厉色,恐还是头一回吧?
  徐惠望着,此时亦慌了神,只眼看着李世民举着右手,悲怒横流的望着女儿,只得唤一声:“陛下……”
  此时,兕子跃下了床去,拽着李世民衣角儿,一双乌黑的大眼睛仿佛要滴出水来:“父皇,你要打姐姐吗?你不要打姐姐!”
  李世民微微低眸,但见兕子抿紧嘴唇,乌溜溜的眼睛,泪意濛濛。
  那一双眼,便似丽质,便如……无忧!
  心,被狠狠掐住,疼得窒息。
  连忙放下手来,低身抱起兕子,将女儿搂在肩头上,适才犀利的眼神,倏然柔和,落在长乐公主身上,长乐公主侧开眼,似掩去了眸中亦被触动的过往。
  此时此景提及母后,她又是情何以堪?
  女儿的苦心,在此刻豁然明晰。
  李世民将兕子放回到床边,在女儿额上轻轻一吻,幽幽道:“父皇知道了。”
  长乐公主先是一惊,随而追问一句:“那么……”
  李世民拿起上表,看了一忽,终是道:“朕,明日便诏停世封刺史。”
  长乐公主这才上前一步,站在父亲身后,眼神却是歉疚的:“父皇,可莫怪女儿无礼了。”
  李世民假意嗔道:“哼,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只会向着婆家。”
  长乐公主知他已是不气,虽已身为人妇,可终究还是父亲深爱的女儿,伏在李世民背上,声音略有哽咽:“父皇,父皇是天下最好的父皇。”
  李世民回身,看着她的眼,亦有溶动:“父皇不是坏吗?不是……哀哉吗?”
  长乐公主撒娇的依在父亲肩上:“父皇要是大坏人,那丽质和兕子岂不也是小坏人了?”
  李世民抚着女儿的肩,朗声而笑。
  徐惠亦舒下口气,望着这对相拥的父女,心下却不禁感慨。
  轻轻抚向自己小腹,暗暗垂下了眼睫。
  突地,感觉那小腹传来隐隐疼痛,莫非是过于用心了?可那痛感却愈发强烈,不禁轻吟一声。
  李世民连忙回过身来,长乐公主亦望过来,兕子最先开口:“徐婕妤,你怎么了?”
  那痛楚似越发强烈,仿佛一把尖刀在腹中来回剜割,徐惠欲要强忍,可额间已渗出了丝丝冷汗。
   《大唐风月—徐贤妃》 十一 前尘旧事动心肠(2)

  李世民大惊,连忙坐在她身前,她已修养半月余,身子已见大好,如何再会有这样的反复?
  “怎么样?哪里疼?”他的目光凝在她按住小腹的手上,那白皙玉指似要穿进腹中一般,紧紧扣住。
  李世民大声吩咐:“快请御医。”
  侍人宫女匆匆去了,长乐公主亦道:“徐婕妤,这突然是怎么了?”
  公主亦是由心的关切,徐惠很想回她一个安然的笑容,可那巨大的痛楚席卷着她,令她不得言语。
  那痛,是剜入肌骨、刺进心髓的疼!
  再也顾不得仪态,伸手抓紧李世民深紫色衣袍,颤抖的身子,紧紧挨在他健硕的胸膛上,那种安然感觉,似能缓解几分腹中的痛般,她靠着他,尽量忍住,不发出痛苦的声音。
  然而他的身子亦有些微颤抖,拥着她的手,在她肩头紧扣:“惠,可好一些吗?”
  她点头,可身子抖动明明越发剧烈,李世民向外大吼:“御医,怎么还没到?”
  说着,便见两名御医匆匆跑进殿来,神色慌张。
  李世民欲起身,徐惠却紧紧拉住他,目光如同秋水漾开流波丛丛,一双眸中,有隐隐惶然。
  李世民心中一动,望着她拉住自己的手颤抖如剧,却力道深重,显然是用尽了周身之力,连忙坐下身子,紧紧反握住她的手。
  她眼中流水,似有些微安定。
  李世民望着御医慌忙的诊治,脑中却无端忆起那愁云惨雾的一天!
  那天,他永远失去了无忧!
  心底蓦的一疼,握着徐惠的手,倏然加力!
  那深深眼眸中,是痛与悔的交缠,似还有一丝忧虑,缕缕担心!
  担心她亦会这样的离开自己!
  长乐公主望着父亲焦急面容,父亲已许久未曾这般情动、这般纠痛!
  将兕子拉到自己身边,望着床上痛苦挣扎的女子——徐婕妤,你定要好起来,万万不可再有事!否则父皇……
  不敢再想下去,母亲才离世的那段岁月,李世民的消沉与颓败,令人至今不忍回想!
  想着,竟滴下两行清泪,低头望向兕子,微微一惊,只见兕子异常安静的望着御医的一片忙碌,乌黑的眼里,亦有泪水几欲滴下。
  ………………
  (1):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上》:仁是人的心灵,义是人的正路。放弃了正路而不走,丧失了善良之心而不知要找回来,可悲的很啊。
   《大唐风月—徐贤妃》 十一 前尘旧事动心肠(3)

  两名御医诊看良久,互相对视,眼神交换间已有结论,却皆是眉心凝结,不知如何启言。
  李世民目光聚凝在徐惠身上,因着巨大的疼痛,徐惠已然昏厥过去,李世民追问道:“徐婕妤究竟是怎么了?这些日本是大好了。”
  两御医互看,仍是不知如何启言,长乐公主乃心细的女子,忙道:“可是有难言之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