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然-大唐风月-长孙皇后(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忧然-大唐风月-长孙皇后(完结)-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丽质手上拿着珍珠链子,晃在母亲眼前,无忧接过看了,赞赏的望向承乾:“好看,承乾真棒!”

    承乾一笑,脸色好得多了:“谢母后!”

    杨如夕望望无忧,神色似不比平日里和润,便是一礼,欠身道:“来了多时,太子也该休息了,先行告退!”

    “淑妃且慢!”

    无忧放下青雀的手,将丽质轻推到承乾身边:“我有话……想和淑妃单独谈谈!”

    杨如夕心中一颤,美目流转万千光华,她说“淑妃”而不再是“妹妹”……

    无忧眼中不见半点情绪,反幽深得令人由心发冷,没想到,向来温婉柔和的眼,没了温度,会更令人寒……

    ************

    (1)吴王恪,唐太宗第三子,《资治通鉴》记,武德三年,封汉王,授益州大都督,贞观二年改封蜀王,十年,又徙封吴王!

    (2)长乐公主,名李丽质,贞观二年,诏封长乐郡公主,食邑三千户!唐太宗嫡长女,长孙皇后所生,是唐太宗的第五女,李丽质以美貌闻名(哈哈,美女呢),又擅长书画,性格聪慧开朗,为人仁爱,深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宠爱!

第 25 卷 君临天下之江山美人17

    无忧与杨如夕走到院落偏僻处,叫李恪与承乾他们留在了一起,望望深秋满处落叶纷黄,心中莫名感叹:“这秋……快去了,便该是寒冬了!”

    无忧拾起地上一片落叶,握住叶梗,在手中细细旋转……

    杨如夕美目随之飘忽,似这枯叶无凭:“是啊,日子……过得真快!”

    无忧转回眼来,目色无光,意欲喜怒难辨,杨如夕从未见过她这样的神情,垂了头,刻意避开无忧探寻的眼睛,衣袖紧攥、心中慌作一片……

    无忧低眼一望,杨如夕纱质粉袖,已被攥起层层皱痕,唇角微抹丝笑,意味深长:“淑妃可知,这叶……为何要落?”

    杨如夕颔首,轻道:“到了时节,自然要落!”

    无忧点头,逼近杨如夕一步,目色安和,却更令人心生颤抖:“是啊,到了时节,既是落了,便落了,待得明年再生,树还是今年的树,可叶,却今已非昨!”

    杨如夕心中震荡莫名,不禁脚下一阵不稳,无忧语声似水流云清淡,可隐意却重重若雾……

    树,还是今年的树,可叶却今已非昨——

    江山,还是那个江山,可天下之主却今已非昨!

    杨如夕想明所以,忙强自稳定住心神,却不敢望无忧的眼:“皇后娘娘这话……淑妃倒听不懂了!”

    无忧手指微松,叶片随风旋飞,笑容隐在了枯叶飘落的一瞬:“妹妹出身高贵,‘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1)’,想必该是读过的吧!”

    杨如夕身子一抖,竟差点向后跌去,“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

    多么显而易见的警告!

    杨如夕终向无忧望去,她的眼波澜不兴,却看得自己心惊胆战,原来……她什么都已了然于胸,只是适时而动、伺机而为……

    看来,倒真不能小看了她!可是……她是如何怀疑起自己的呢?想来,她们可曾经情比姐妹阿……

    杨如夕呼吸略略一滞,随而笑道:“皇后教诲,淑妃记下了!”

    无忧灿然一笑,仍难辨心中情绪:“要真记下才好,莫负了陛下信任,可要真真当得起这个‘淑’字!”

    无忧语语皆有用意,转身间,带起残叶微旋,婀娜体态,莲步款款轻盈,消失在密草茂树之间……

    杨如夕微闭双目,尤立在当地不能平静,真好一个杀人于言语之间,无声无息的刀枪剑戟,锋芒分明尖利,心,竟有一瞬间窒息……

    “母妃!”

    恪儿稚嫩的声音,突的飘荡至耳里,淑妃睁开眼,只见一小小身躯,自密树后闪至眼前,目光隐有一丝诡异……

    小小年纪,怎会有这般眼神,杨如夕不禁一颤:“恪儿如何在此?”

    恪儿突拉住母亲的手,目光坚定不肯移视:“恪儿长大要母妃作皇后,保护母妃,不受别人教训!”

    “恪儿!”

    杨如夕惊恐万分,忙捂住儿子的嘴:“这话不得乱说……”

    随着,蹲下身来,四处一望,方才轻声道:“记住恪儿,记在心里就好了,何时……都不要说出来!”

    恪儿点头,杨如夕遂站起身,牵着恪儿的手,重又带上了清高傲人的微笑……

    ********

    (1):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出自《四书五经》—《尽心章句上》第十七章:不干我不该干的事情,不追求我不该追求的东西!

第 26 卷 风雨飘摇1

    厚雪沾靴染白,梅红花飞、开了满枝又落,月照华林深处融融,白飞雪碎,转眼便是春了……

    这年春季,正月乙酉(初一)时,李世民改年号为贞观(guàn)!诸文臣武将爵位封邑、各归其位,一切仿似步入正轨,当然,圣眷最隆者,非长孙家莫属,妹妹母仪天下,位居中宫后位,哥哥长孙无忌位高权重,最得君王宠信,就连舅舅高士廉亦位极人臣,府邸都为君王亲赐,气派远远超过其他府宅……

    长孙家可谓荣宠无人能及,可无忧看在眼里,却忧在心上……

    这天,照常向李渊请过安好,便回到丽正殿中,本欲劝说李世民、莫要给长孙家过度荣宠,可进到殿中,却见李世民跪在床边,正极为小心忙碌的粘贴什么,她未叫人通禀,李世民竟用心得不知有人进来……

    “陛下……在贴什么?怎不令宫女来做?”

    无忧弯下身,细软流丝泻下清清淡香;李世民微微一惊,转眼望了无忧,随而笑道:“都是些言事的奏疏,怕宫女们弄坏了,正好你来,快帮我贴!”

    说着,递在无忧手上一本,无忧望望他,显又是忙碌了一早,隐在心里的话,竟心疼得说不出口……

    李世民见她不动,催促道:“快点帮我,还有很多!”

    无忧回过心神,柔细的手轻轻搭在李世民身上,温言道:“陛下累了,去边上靠靠,我来便好!”

    李世民轻握住她搭着自己的手,目光温柔:“一起!”

    两人相视而笑,一本本奏疏,似写满了幸福温馨,脸上竟皆挂上了笑容……

    疲累的、担忧的,尽皆消逝……

    自这之后,李世民更常常如此,将奏疏贴在床边墙上,后来甚至连书卷上读来的句子、与朝臣们讨论的语句,都令人用楷书抄了贴在上面、出入随时观看,有时候对着满墙满壁的文字,思索至深夜都不肯就寝……

    之后干脆下令,于弘文殿聚四部书二十余万卷,置弘文馆于殿侧,精选天下饱学之士,似虞世南、欧阳询等,以本官兼学士,日夜轮流值守……

    无忧知道,李世民知自己治国经验太少,所以太想做好,太想证明自己,证明给天下人、证明给李渊!

第 26 卷 风雨飘摇2

    这日下朝,李世民又是与学士们商榷政事直到深夜,无忧照常在丽正殿等他回来,每一次,只要看到无忧安和的笑容,李世民的疲惫,便于顷刻烟消云散……

    今日亦是如此,回到丽正殿,便拥着无忧侃侃而谈,无忧却神情微恙、似若有所思……

    李世民说了一忽,才觉出了无忧的异常,转过她的身子,脉脉望着:“怎么了?有心事?”

    无忧亦抬头望他,秀眉微蹙起忧心忡忡,眼里流光幽幽溶动:“是!有心事,有了好久,陛下……才看出来呢!”

    李世民一怔,心中竟有酸痛,自己似总是忽略她太多太多:“什么事?什么事……我……都会替你办到!”

    李世民很是触动,金口玉言决然……

    无忧却只是轻笑:“真的?”

    年轻帝王龙目精光坚定……

    无忧慢慢收敛了笑,目光郑重,竟挣开李世民的手,跪下了身去:“那么……就请陛下勿与长孙家过度荣宠,反要更加严格约束,否则……”

    无忧没有说下去,否则什么?否则才是危险、否则才是危害,否则才是……

    否则——

    有太多太多……

    李世民一愣,甚至没有去扶起无忧,他万没想到,这……便是她的心事,便是令她若有所思的心事……

    无忧见他怔忪,垂了首,继续道:“陛下,听说……听说叔叔(长孙顺德)他接受了别人的绢帛贿赂,陛下非但没有惩罚叔叔,还……另赐了绢帛给叔叔,朝中……颇为议论阿(1)!”

    李世民这才回过心神,原来她是听说了这件事情,于是,拉起她,拥在怀里,望了许久许久,方才在她脂玉似的鼻尖上轻轻一勾,宠溺道:“原来……是听说了这个,我已经对群臣有所解释,若叔叔他收到我赐的绢帛而感到羞耻,自比罚他强过百倍,若……反之,叔叔连羞耻都不知道,那么,这等之人,又杀他何用?况且,我了解叔叔为人,经此一次,他定不会再犯!”

    无忧心里叹息,此话虽听上去于情于理皆合,可却发生在长孙一族身上,未免给人以强词夺理的感觉,无忧眼睫轻抬,正欲再言,却听门口一阵脚步声急,随着,便是更加匆忙高挑的内侍官声音……

    “长……长孙大人求见!”

    由于李世民下旨,允许大臣们随时觐见,甚至来到寝殿之中亦是无妨(2),故,魏征无忌等人、常会不分时晌的出入于丽正殿中……

    李世民与无忧互望一眼,还不及分开相拥的身体,无忌便已匆急的跑了进来:“臣,拜见陛下!”

    身后是神色惶惶的内侍官,李世民朝他挥挥手,内侍官方才退下……

    李世民望望跪在地上的无忌,却朝无忧微微一笑:“无忧,咱们……要不要他起来阿?此春宵一刻之时,胆敢前来搅扰,这长孙无忌,要该当何罪阿?”

    “该当……死罪!”

    无忧一语,顿惊住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