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奇才李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转身奇才李宁-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纵横全球,106块金牌的闪耀,更是让他足以在上世纪的最后一天,被世界最权威的体育新闻组织送上“20世纪最伟大的运动员”的宝座!
  这一切,来得是那样的意料之外,又是那么的意料之中……
  第一节  壮乡童年:一路歌声一路梦
  壮乡的儿子,忆童年,难忘故园情。故园忆,最忆是那歌声与梦想!
  歌声传递梦想,梦想执着体操。
  于是,一路歌声一路梦,李宁飞向了人生一个新的起点。
  1。小顽童,天生天养
  说李宁,广西人最骄傲。他们会翘起大拇指大声告诉你:李宁是我们广西人!在他们心中,无论李宁走多远,永远都是壮乡的儿子!
  广西柳州,又称龙城。1963年3月10日晚间,李宁就诞生在这里的一户普通人家。家中兄妹3人,李宁排行老二,上有哥,下有妹。父母都是柳州太东小学的老师。在李宁不满周岁的时候,由于父母工作忙,家中孩子多,照顾不过来,父母决定把小李宁送回乡下来宾县南泗村,让爷爷奶奶照看。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和柳州相比,来宾县南泗村是不折不扣的穷乡僻壤。然而,“乡下虽穷,但空气新鲜,瓜果新鲜。在那里,还可以让孩子自幼磨炼,对培养他的意志品德也有好处。”不舍的父母在心中默默地说服着自己。
  来宾的10月,本来是盛产柑橘和梨子的季节。但是在3年经济困难时期,果树大部分被毁,李宁来到南泗村的那个10月,更是萧条。
  初来乍到的李宁,好奇地打量着那间祖祖辈辈居住的老屋。邻居的婶婶按照壮族的习惯,已为小李宁烧好一大锅用青艾和柚子叶合煮的清汤。爷爷奶奶把李宁放在香汤里沐浴一番,算是为这位小客人接风洗尘,然后大家欢笑着围坐到大八仙桌旁吃晚饭。
  俗话说,天生天养。从柳州带来的一罐奶粉和两瓶白糖很快就被李宁吃完了。乡下日子清苦,实在没办法,周围的邻居叔伯就不时找一挂香蕉,几个柿饼喂他。一段时间后,李宁已经不用吃米糊了,爷爷奶奶就在他碗里放玉米、南瓜和蔬菜。出人意料的是,粗杂食物让李宁吸收了丰富的营养,李宁长得非常健壮,胳膊腿儿像小棒槌一样结实。
  李宁曾说:“在南泗村的那几年里,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那么亲切。你可以用心去亲近自然,感知自然,体验真实活泼健康的生活。”在李宁心中,那段快乐的时光已成为永恒的美好回忆。
  时间眨眼过去,李宁已经长成小顽童。爷爷给李宁剃了个小光头,奶奶给他缝了条牛头短裤衩。小李宁每天满村子跑跳,浑身上下晒得像炭一样黑。
  整天活蹦乱跳的小李宁和奶奶满院子追大公鸡,拔毛做毽子踢;和爷爷挖青蛙洞,做小皮鼓敲;拿根竹竿到凉棚底下,敲打上面没熟透的木瓜。
  一到夏天,李宁最喜欢的就是打壁虎。打落的壁虎,李宁把它们放到了一个小玻璃瓶里。等晚上爷爷在院子里点起竹筒灯,小李宁便将玻璃瓶拿到灯旁,用丝线绑一只小虫儿,吊玩瓶里钓壁虎。
  爷爷奶奶家所在的村边,蜿蜒盘旋着一条清澈的小河,这儿是孩子们天然的游泳乐园。看到在小河里撒欢儿扑腾的小朋友,在爸爸有空来南泗村看自己的日子里,小李宁便会吵着要学游泳。父亲拗不过,便带他来到村边的小河,使劲抱着他,怕他淹着。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人生腾飞:发迹体坛,纵横全球(2)
在父亲的保护下,小李宁学会了“狗爬式”,前扒后蹬,水花四溅,很快就能浮在水面上了。然而,小小的成就并没让好胜的小李宁感到满足,他便想挣脱父亲的双手,单独去游。父亲担心他太小,有危险,就使劲抓住他。
  一个疏忽,小李宁挣脱了出去,抡起胳膊,“哗啦哗啦”地向前游去,没游几尺,便沉了下去。紧张的父亲还没来得及张开怀抱,小李宁呛了几口水,又浮了出来,“哗啦哗啦”又开始向前游。几个反复,光着小屁股的李宁从水中站起来,欢呼雀跃地喊道:“我学会游泳了,我学会游泳了!”
  其实,游泳只是李宁童年的一个小插曲,但却已经显示出了他那执着的劲头。就这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经过乡下艰苦生活的磨炼,小李宁养成了吃苦耐劳、淳朴善良的性格,也炼就了一颗宽容、欣悦的心。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李宁快乐地成长着。
  时间一晃而过,小李宁6岁了,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于是,他告别了南泗村,回到了柳州。
  2。好苗子,歌声传递梦想
  柳州,那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
  嘿……什么水面打跟斗?嘿了了啰……
  什么水面起高楼?嘿了了啰……
  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嘿……
  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哎……
  嘿……鸭子水面打跟斗……嘿了了啰……
  大船水面起高楼……嘿了了啰……
  荷叶水面撑阳伞,鸳鸯水面共白头。
  嘿……
  荷叶水面撑阳伞;鸳鸯水面共白头……
  脍炙人口的刘三姐山歌在柳州传唱百年,见证了柳州山歌的历史,也让从小就受山歌熏陶的李宁,对唱歌有着特殊的天赋。
  在乡下,小李宁躺在奶奶为他编的竹筐摇篮里睡。奶奶用壮语唱着一支又一支欢快的儿歌。李宁从小就习惯了奶奶的歌声,慢慢地他也会说壮语,会唱壮歌了。
  南泗不仅是壮族聚居之乡,也是壮歌盛行之乡,李宁的父亲李世波也受家乡气氛的熏陶,自幼喜爱弹琴吟唱。15岁时报考音乐专科学校名列前茅,报考的老师对他印象很深。后来,由于经济困难,李世波改投了师范,可在教书之余,他还是酷爱音乐,一架手风琴放在屋角,郁闷的时候就用它排忧解难。
  李宁被接回柳州后,李世波无意间发现小李宁竟然喜欢唱壮歌,而且声音清脆、音域辽阔,颇有几分像自己。李世波心中燃起强烈的希望之火,他要在儿子李宁身上实现他曾经没有实现的音乐理想。
  从此以后,李世波只要有空就教李宁学唱歌,壮族的、汉族的、苗族的,只要能上口的都教。在教李宁的过程中,有多少歌他好些年都没唱过了,但现在全从脑子里跳出来。李宁凭着自己那股机灵劲,不长的时间就把父亲教的歌曲背熟了。
  学唱歌的时候,小李宁有一股特别的劲头,这让父亲感到骄傲和自豪。父亲说:“小时候教他唱的歌他一定要学会,否则就会连觉都不睡,在床上咿呀咿呀地背,一定要把那歌词背下来。那时,他还不认识字,也不识谱,就是靠听。”从学歌的这件事上,李宁勤奋、不服输的天性显露得更加明显了。
  父亲很爱音乐,父亲更爱儿子。他深知,李宁很有音乐天赋,是个好苗子,如果不早早培养,让天资荒废了,做父亲的,简直是一种罪过。李世波下定决心,一定要将他的李宁培养成音乐家,一个扬名天下的音乐家。 。 想看书来

人生腾飞:发迹体坛,纵横全球(3)
从此,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李世波都要为小李宁举行一次家庭音乐会。音乐会上,李宁唱歌,父亲奏乐,妈妈打拍子,一家人十分开心。
  歌声飞出李家,也吸引了左邻右舍,家庭音乐会也越办越大。每到周末和节假日,簇拥的亲朋好友常把十余平方米的小房子挤得水泄不通。
  令人惊奇的是,面对这么多的人,小李宁一点也不怕生,当众演唱不但不感到害羞,反而是围观者越多唱得越起劲。周围的邻居们都说,别小看李宁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成大器。
  一年级的时候,李宁就当起了小老师,在班里教唱样板戏。面对全班同学,他常常做个鬼脸,玩个漂亮的小动作,毫不害怕。
  有一次,在团结小学宣传队搭起的临时舞台上,李宁和父亲一起演出京剧《红灯记》。
  父亲李世波拉一把二胡,随着一阵熟悉的京胡声,一个甜润的童音响起:“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也靠她……”小李宁正有模有样地扮演着《红灯记》里的李玉和。看着这个小小的演员,台下的观众禁不住发出了一阵阵善意的笑声和嗡嗡的议论声。
  父亲担心地看了看这个小“李玉和”,生怕儿子怯场。可这孩子并不理睬这些哄闹,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继续有板有眼地唱着,台下的观众禁不住发出喝彩:“好!”
  就这样,在父亲的精心栽培下,小李宁在学唱歌的同时,也培养起了在众人面前泰然自若的心理素质,显然,这也为他以后参加国际大型比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宁,在歌声传递父亲梦想的同时,也为自己今后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3。编外学员:爱歌声,更爱体操
  在歌声和欢笑中,正当李爸爸准备对李宁进行更专业的音乐教育时,他突然发现,李宁最爱的原来是另外一样东西。
  有一天下午,李宁带着满面泥沙走进家门,身上的运动服上还有一个大破洞,鞋子也少了一只。见此情景的李世波着急地问:“看你,就像只小泥猴!是不是和同学打架了?”李宁低下头说:“没有。”李爸爸不相信:“没有?那你怎么会这样?”可不管父亲怎样追问,李宁就是低着头,不肯说出实情。
  为了弄清楚李宁放学后究竟去了哪里,第二天下午,爸爸悄悄来到学校,躲到一棵大榕树后,看李宁究竟在干什么。只见他一个人跑到校体操训练房的窗下,一把抓住窗格子,爬上窗台就往里面跳。
  李世波感到很奇怪,便偷偷绕到校体操训练房的另一端,凑上前去一看,原来是学校的体操队正在训练,李世波猛然醒悟过来:正是一个月前,学校成立了一支业余体操队,教练就是本校体育教师卢德良,这间空教室就是临时体操房。
  正当李世波往练习室里探视之时,冷不防李宁从窗台上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