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福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剩女福田-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氏鬼使神差的说道:“那……一切就拜托贺大夫了,请多多照拂我家花儿……”

    甑氏对小花也很是满意,帮腔道:“大妹子就放心好了,我家老头对小花呀最是上心,不会损了一个汗毛的。”贺大夫有两个儿子,均已在县城安家立业,两老独自居住在这个山旮旯,看似受人尊敬,日子清闲,却愈是人老便越觉得孤独。而贺大夫又时常将小花如何乖巧懂事如何聪明有慧根等等挂在嘴边,爱屋及乌,甑氏对小花自然也多了几分好感。

    于是,去县城也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定了下来。

    至此,小花这才舒了一口气。

    这两天一下子决定了两件大事,一是拜师成为药房学徒,这意味着她可以逐渐独立的“名正言顺”地去面对许多事情;二是去县城,对小花来说不仅仅是一趟远足,更是迈出自主人生的第一步。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

    成为药房学徒,对魏氏而言则意味着逢年过节生辰之类的就要花费不少银钱给师傅备礼,说不心疼是假的,不过当魏氏听了林氏的叙述后思讨一通说道:“唉,一个女娃子家家的,这样出名好还是不好呀。就怕到时候嫁不出去……”

    她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勤俭勤劳,没有见识学问就越是安份,越便于掌控。相反,越是才智过人的女子,到最后也会被磨掉棱角,下场更加凄惨,这些事例举不胜举……

    小花名义上说跟着贺大夫出去见世面,实际上是和瞿大山约好的。所以就在拜师的当天下午,林氏惦记家里的瞿轩瞿文先回去了,小花便在贺大夫家帮着整理清点那些收集上来的药材。贺大夫喝的有些高了,在一旁指点着,让小花去清理,小花借此机会又学得许多药材在新鲜和晒干后的性状区别,并且也能分辨它们的品质优劣等等,获益良多。

    这些药材都是平时村民自己上山采撷,自己晒干收集起来的,那么多的药材,小小药房肯定是用不完的,所以贺大夫每个月都借着去看望两个儿子,将这些收集的多余的药材卖掉,顺便买些这里没有的。

    一切收拾停当,已经酉时初刻,幸好现在天黑的晚,加上小花体质不错,抄山间小路,不到一个时辰便回到家了。回到家林氏已经将晚晌饭做好,几个老弱妇孺坐一桌,气氛有些沉闷,就连最小的瞿文在林氏怀里也显得十分安静乖巧。

    魏氏开口说道:“小花呀,你是真的要走这条路吗?”

    小花愣了一下才回过神,记忆中,貌似这是家婆第一次在饭桌上用如此“和蔼”的语气跟自己说话的吧,而且还是如此“深奥”的问题。想着自己现在才十岁,带着稚气的回道:“家婆,我要走什么路呀?”

    魏氏叹口气,“这不是你自己选择的吗?没想到你竟然背着我们去拜贺大夫为师,你知不知道女子的德行?那大夫的行当又岂是女娃子能够去做的?”

    小花想,这不是已经拜过师了吗?她还在为这事耿耿于怀?事实上魏氏也就纯粹担忧而已,“当初你还小的时候,我就去几十里外的普方寺给你算命,又请天云山的梅姑给你改命,就说你这娃子性子倔,苦命,是要吃大亏的……”

    小花埋头扒拉稀糊糊,脑海中却是波涛汹涌的,魏氏,家婆,记忆中的她便是如此慈祥,如此关心着自己的呢。可是,她是重生的,从当初落水时就重生过来了。那时,在所有人都以为她只是一个懵懂小娃子,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她便将所有的真实都记忆下了……所以,魏氏说的这些“掏心掏肝”的话没有换得小花丝毫感动,而是……漠然。

    从被瞿家赶出去的那一刻开始,她所有一切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努力得来的,即便是生养之恩,她也以落水还掉了,所以现在的瞿家对于她而言,只是相互的利用而已。因为魏氏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这大半年家里的生活全靠她采药所得,还有剩余。若不然她又岂会同意自己去采药,甚至是拜师?

    对这一切小花看的十分明白,任由魏氏在那里“苦口婆心”絮絮叨叨地说着,林氏在一旁一边喂着瞿文,一边招呼瞿轩吃饭夹菜,偶尔搭上一两句话,句句都是肺腑的关切之言……

    吃过晚饭,小花心情有些沉重,将院子里的琐碎收拾停当便回到自己的小茅屋。魏氏看着小花的背影,拄着拐杖连连摇头,对林氏道:“秀兰呀,我看这大丫怕是看不家咯……”

    林氏叹口气:“大丫从小就木讷的很,跟我们也不亲……等以后她长大了会明白我们是对她好的。”

    两人唏嘘一阵,魏氏将瞿轩瞿文哄去睡觉,林氏则进入灶间开始活面,撒上些盐水,烧热火炕,给小花烙了几张煎饼……

    天刚蒙蒙亮,林氏便将一应准备妥当,到小屋前叫醒小花去吃饭……饭后,把准备好的蓝布包袱递给小花,在魏氏的叮咛中,亲自送小花出门。

    小花感觉自己就像坐云里雾里一样,这样的“款待”,这样的“礼遇”让她始料不及,心中更多的是惶恐。母女俩一路沉默,直到走出去好远,林氏才说道:“花儿呀,你现在也老大不小了,很多事情自己心里一定要有个数。出门在外的,一定要多警惕一些……”

 第六十八章 同船渡

    小花总觉得林氏话里有话,小声应哦,静等下文。果真,林氏絮絮叨叨说了一通,顿了一下才道:“你爹也在县城当差,好歹也是衙门里的人,我们现在能有这样的生活都全靠你爹。若是有什么难处尽管去找他,无论如何他都是你爹,怎么也比一个外人强。还记得你小时候落水那次,你爹本来在镇上私塾温书的,大半夜的都跑回来看你……你爹现在好歹也是秀才爷了,你也算出身,这都是仗了你爹的光呐……”

    呵,是么。自己怎么不记得自己仰仗了多少荫庇呢?小花只知道自己现在的生活,能够活到现在都是自己的努力。小花心中异常平静,没有反驳也没有搭话。那次落水,那次改变了自己一生命运的“改命”,重生了一次的她又岂能忘记呢?!

    林氏一直将小花送到山垭口,目送她走出好远好远还站在那里招手……那场景别提多煽情了。

    小花斜背着沉甸甸的包袱,里面是林氏亲自给她烙的烙饼,还有一件换洗衣服草鞋以及几十个铜子的零用钱。

    小花也频频回头,前世,也正是因为这些温暖的记忆支撑着她漫长的幽禁的人生……

    而这一世,从落水,改命,夜走姥姥家,被弃林场到独住茅草棚……重生让她明白更多事理,但同时也让她的心变得冷硬,在这一刹那,她开始怀疑记忆和现实,属真属假。

    未阳镇去方山县城可以直接坐马车,经过隘口,穿越山涧,直达县城北门,需时一天半,车资两百子。

    在未阳镇旁的巨石村向南两里,有一条季节河,称为石河。夏涝冬涸,上游是由群山雨水汇聚而来,而下游则直通渭河,沿渭河向下十多里便是方山县了。

    每年冬天,待河水干涸露出河床,未阳镇都要组织渠河周围的村民进行疏通河道,加固河堤。河里的淤泥十分肥沃,村民可以将挖上来的淤泥肥沃自家的土地,再加上到河堤上做工还有县衙拨下来的抚慰款,又是农闲季节,不仅肥沃了自家土地,还有一项进帐,累是累了点,但大家都很积极。

    石河因为护理得当,这些年都没出过什么大的洪涝灾害,反倒造福一方水土。当下正是水流充盈季节,所以可以坐渡船直接沿河向下,直到县城南门外的十里铺,再坐一会马车就到了。满打满算一天时间足以,费用二十子。相比直接走旱路不仅耽搁时间长,而且路上经过许多崇山峻岭有很多说不清的变数,光是车资花费不小,所以从巨石村外坐船到县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走水路去县城,这条季节河也变得热闹起来,巨石村和周围的几个村子联合在河流弯道内侧修筑了码头,并且建立了专门的渡船管理,根据农忙农闲以及早晚等不同情况设定了渡船运送,当然,那些特别有钱,可以直接包一艘渡船的除外。

    码头旁边是一片滩涂地,只种冬季作物,眼看涝季将至,这里什么都没种植,成为附近几个村的临时交易地点。可见巨石村的繁荣程度是其他偏僻山村不能比拟的。

    码头旁边是一个茶肆,几间简陋茅草棚,略微遮挡风雨,方桌条凳,是唠嗑的好所在。这时节,要上一碗苦丁茶,两文钱,免费续碗,而后和相熟不相熟的侃上半天,什么杂七杂八的信息在这里交汇混杂。

    当小花与贺大夫瞿大山赶到那里的时候,码头上人来人往,几块舢舨搭在一艘乌篷船上,船长三四丈,两头甲板露天,中间是敞篷船舱,可坐十来人。不停有上船的,搬货的,踩在上面晃晃悠悠的,却又十分稳当。早班渡船正要出发。

    小花看到码头上旁边的水邬里还泊着两艘差不多大的乌篷船,问道:“这三艘船都要出发吗?”

    贺大夫经常往来集镇和县城之间,答道:“不,现在还不是往来县城的高峰期,每天往来一次。大概下半晌的未时末能到到县城南门外的十里铺,然后再载人返回。”

    小花哦了一声,三人支付了船资,请一个码头搬运工帮着将贺大夫的药材从牛车上搬到船上。收拾停当,刚刚落座,旁边便传来一声惊呼:“咦,小花,你也到县城去吗?”

    小花循声望去,竟然是水娃,那个傲娇的病秧子竟然也坐在他旁边。小花神色如常,应道:“呵,是呀,真是好巧呢。”

    船舱里面已经坐满了人,除了水娃青木以及小花三人以外,还有一个带娃的妇人,以及几个貌似眼熟的在集镇上做生意的人。小花一眼扫过并没在意,一个略微沧桑的声音恰时响起,“你,你…不是那个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