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下老百姓的生存法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通货膨胀下老百姓的生存法则-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每个月的开销增加了800~900元。两年前,家中每月的伙食费大约是1000元,但现在是每月1300元;买衣服的开销之前为每月500元,如今是800元至1000元;再加上其他一些零碎的开销,现在每月的开销大约要比涨价前多支出了800~900元。

消费者可是“日出斗金”(3)
“从2005年起,物价就开始慢慢上涨,今年春节后更为明显,最有代表性的是副食品和猪肉。”周女士说,现在市场上的大米、豆制品、食用油等食品都在涨价,小排骨更是从原来的7元多一斤涨到了18元多一斤。服装的涨价也十分明显,据周女士估计,服装的价格在一年内至少上涨了30%到50%。“一件普通的汗衫在港汇广场都要卖200元,以前根本没这么贵。”与此同时,进口护肤品的价格也在涨,“我用的眼霜等价格都比以前贵了差不多100元。”
  随着物价看涨,人力成本和人情(送礼)价格也在抬高。周女士表示,现在请钟点工的价钱也贵了,每小时要多付4元,而且送礼的起点也上升了,一般参加朋友子女的婚礼出手就要900元至1000元。此外,周女士家马上要买车了,汽油费如果再涨,这又将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四、物价上涨沉重打击消费者信心
  新华财经e兆中国消费者信心最新指数显示,由于对物价、房价和股市投资等的影响更为敏感,在上述现状因素的不利影响和未来乐观预期的综合作用下,7月份,中年消费者(35岁—54岁)和老年消费者(55岁—64岁)的信心指数均基本与6月份持平,而青年消费者(20岁—34岁)更加着眼于未来的预期,本月信心指数上升点。从主要城市看,7月份北京和上海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出现下跌。北京消费者信心指数比上月下跌点,至点,为4个月来的最低值。在北京,低收入人群和中高收入人群信心下降的原因并不相同,家庭年收入低于48000元的受访者对家庭经济现况的信心值大降,应为物价持续上涨所致;而家庭年收入高于48000元的受访者此项基本与上月持平,对长期宏观经济的期望则大跌。上海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比上月下降点,完全回吐了前两个月的升幅,回到了4月份的点。股市的大幅波动和物价上涨令上海受访者调低了对未来一年家庭经济状况的预期。
  央行一份问卷调查显示,物价居民消费意愿(选择更多消费的居民占比)连续3个季度下滑,从2006年第3季度的%降至本季的%,累计降幅达个百分点,并创下历史新低。不少居民增加了食品方面的支出,加上支出预期增强,取消或推迟了一些消费项目,如购房、购车和购买大件消费品。认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的被调查者占比从2006年1季度的%升至%,增加个百分点。其中,中低收入家庭对肉蛋禽等食品价格的上涨反应最敏感。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家庭认为“物价过高,难于接受”的比例高达40%左右,与高收入家庭相差近20个百分点。居民对下季度物价预期也仍不乐观,有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预计物价趋升,占比超上季度个百分点,与%的历史最高值仅差个百分点。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下游企业难道已经“步履蹒跚”(1)
一、何为PPI
  近期PPI的高涨引起了投资者对股市走势的担心,那么PPI是什么意思?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是指工业企业向商业(物资)部门或商业企业、其他生产单位、个人出售的或调拨产品的价格,亦称工业生产者价格。它是工业品进入流通领域的最初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品出厂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及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3个阶段:一、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二、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三、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产业链可以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存在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另一条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在中国,就以上两个传导路径来看,目前第二条,即农产品向食品的传导较为充分,2006年以来粮价上涨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条,即工业品向CPI的传导基本是失效的。
  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CPI与PPI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价格传导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
  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工业品价格向最终消费价格传导有两种可能情形:一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成本上涨引起的工业品价格(如电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会顺利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供大于求,工业品价格很难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企业需要通过压缩利润对上涨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结果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甚至可能继续走低,企业盈利减少。对于部分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可以顺利完成传导的工业品价格(主要是电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价格)目前主要属于政府调价范围。在上游产品价格(PPI)持续走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顺利把上游成本转嫁出去,使最终消费品价格(CPI)提高,最终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
  二、PPI的持续上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08年7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在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其中,采掘工业上涨,原料工业上涨,加工工业上涨。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衣着类,一般日用品类上涨,耐用消费品类下降。2008年8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长,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涨幅;1—8月PPI累计上涨,也是今年同期累计最大涨幅。

下游企业难道已经“步履蹒跚”(2)
下面给出我国近一年PPI和CPI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我国PPI持续上涨的势头以及对CPI的影响。
  图片来源:凤凰网发三、PPI上涨加大下游企业负担
  上游资源类产品价格的不断攀升,进一步压缩了下游企业产品的利润空间,尤其是对于下游中小企业而言,其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将不复存在,企业应该如何选择?涨价,必然影响企业的产品的销售,进而影响原有的市场份额,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后续的生存;维持价格不变,企业没有盈利空间,长久以往,下游企业可能然陷入无法生存的困境。
  1。钢材价格上涨殃及下游产业
  在国际铁矿石“涨”声一片中,2003年至2007年,国际铁矿石基准价格涨幅分别为、、、19%和。今年再次大涨65%!在宝钢与淡水河谷签订2008铁矿石基准价格协议后两天,宝钢便提高第2季度钢材价格。宝钢此次上调幅度之大,足以覆盖成本涨幅。然而,宝钢调价是国内钢铁市场的风向标,国内钢价将整体看涨。
  由于宝钢、鞍钢等钢铁巨头纷纷上调产品价格,抵消了成本风险,所以这一风险必将迅速传至下游,使下游企业面临更大的危机。据专家分析,钢材涨价对成本的影响可能最突出地表现在造船业。以国际海运市场比较有代表性的万吨散货船为例,其船身要用到3万吨的钢板,钢板采购成本在整船成本当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据悉,事实上整个造船业早在2004年就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困境。2003年年底时,国际市场船用钢板价格每吨平均在280300美元,2004年上半年每吨价格变动为580600美元,2004年年底的时候又涨至每吨750美元水平,并且这种上涨趋势还在继续。与此同时,国内市场2月18日628mm船用钢板价格最高为上海地区的每吨5580元,最低在天津、武汉市场,为每吨5400元,而国内为数不多的几家船板生产企业像宝钢、武钢、鞍钢、首钢等的价格调整计划逐步实施,预期造船企业的成本压力还将加大。
  作为钢材的需求大户,机械制造业对钢材涨价也是苦不堪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表示,尽管整个机械业在2004年的各项经济指标仍令人满意,但是必须注意到,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特别是其中的钢材涨价导致成本上升,整个行业的赢利水平出现相当幅度的下降。我国机床行业、重型机械、农用机械和工程机械年用钢都在550万吨到700多万吨左右。如果钢铁价格平均提高400元/吨,机械行业利润影响将达到300多亿元。
  交通运输业也受到严重影响。运输成本增加影响了钢铁价格,钢铁价格上涨又反过来影响运输。由于集装箱和船板的原料都是钢材,所以运输成本,尤其是船舶运输会因此而提高。
  家电类企业更是困难重重。这次涨价的钢材产品中,家电用钢是价格涨幅最大的,且家电类企业的主要利润增长点空调和冰箱恰是最费钢的产品。家电产品价格受到多方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