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太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追赶太阳-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初一级 初二级 初三级 初一级 初二级 初三级 初一级 初二级 初三级

  语文

  数学

  英语 3

  物理      

  化学            

  政治

  生物      

  历史      

  地理      

  
  2006…2007学年度第1学期初中期末水平综合测试绩统计表

  科目 平均分 合格率 优秀率

  初一级 初二级 初三级 初一级 初二级 初三级 初一级 初二级 初三级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政治

  生物      

  历史      

  地理      

  4、根据以上各学科三年来的学科综合考核统计表,我们对学生在课题研究的前(2002…2003学年)、中(2004…2005学年)、后期(2006…2007学年)全科情况变化作了总的评价如下:

  通过图表是对三年来学科综合测试通过整理归纳后,形象直观地表述出来,说明我校近三年来,在纠偏研究的背景下;学科情况从前期到中期,特别是到后期,学科发展稳步走向平衡,学生偏科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善,甚至好转,特别是我们看到了我校最薄弱的英语科和数学科的很好的发展趋势,令人振奋。说明在师生的努力下,学生的学习心态得到调整,学习的气氛浓厚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全校的全科发展也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五、教学研究的反思    

  历经三年,我们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偏科现象已得到有效控制,全科性发展的观念也得到加强,学科整体性发展明显地体现出来。今后我们的工作还要从以下四方面完善:1、建立策略评价体系,对学生所采用的智力方式和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品质等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探索成功后的愉快情感,并用富有个性的方式将学会的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当中。这是学生巩固创造性心理素质的必要条件。2、遵循探究再发现原则,就是根据教学目标,按照“问题――探究――新问题――再探究”循环往复的过程展开,开展创新性的学习。3、鼓励教学材料多元化,可以是虚拟的材料(如课件),也可以是实物材料;若是指向教学目标的材料,则材料必须是有结构的材料,即学生对材料的合理运用,能够逻辑地形成与探求目标相一致的结论。若是指向氛围、情境的材料,则要考虑材料的相关性、直观性、感染性。④开发校本综合性“探究”的课程,我们应要明确该课程不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结合地方特色的发现式的学习方法。

  六、教学规律性感悟    

  三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依据学科特点,定向教学。强调理科偏重实证问题,文科偏重感悟问题,其它学科(音、体、美、劳、信)偏重体验问题,因此,理科以实证为主;文科则以感悟为主;其它学科则以体验为主。不同学科应选择不同探究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选择不同的探究层次。

关于《农村初中学科互融互促及综合实践探究》课题的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新课程在初中阶段设置了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了学科界限,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的联系,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的教育,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全国农村初中与我校的实际要求

  新课标课程的编写人员绝大多数来自大学的专家和重点中学的教师,缺少农村一线的教师的参与,因此新课程中有不少与农村中学教学不相协调的地方。新课程在我校实施近二年来,发现了不少问题。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开发出与农村初中相适应的综合性校本课程,填补新课程在农村中学实施中的某些空白。

  我校已完成了互动互促模式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理化生学科之间互动互促、课内外活动互动互促、师生之间互动互促方面、互动互促模式与学生学情的转变进行了系统的测评和综合研究,整合和完善了农村初中理科之间互动互促的理论,但已完成的课题研究有局限性,对农村初中新课程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的科目只局限于主学科,研究的范围有待发展。

  以上情况说明了作为农村初中进行学科的互融互促及综合实践探究的必要性,也是当务之急,意义也是深远的。

  二、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教育科研创新的需要

  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理科之间互融教学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开始重视并实行了探究性学习,但在目标上,也主要在理科中进行,而国内就更少了。本课题的研究,可谓开了各学科互融和综合实践探究之先河,志在弥补国内在学科互融和综合实践探究方面研究的空白,有利于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我校发展与创新的需要

  我校《农村初中自然学科课内外活动互动互促研究》于2000年12月被市教育局确定为规划课题,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标向纵深研究、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对自然学科之间的互动互促研究后,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了,但学生文字表达的能力、人文素养、综合的社会实践等能力仍有待提高。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总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农村初中学生文理偏科的现象和纠偏策略。

  2、农村初中学科间的互融性的教学研究。

  3、农村初中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探究。

  4、开发综合性的校本课程。

  (二)课题研究的总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全新理念,结合农村实际;针对我校学生文理偏科严重,学科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透过我们的学科互融教学,以及开展综合实践探究活动,开发具有农村特色的校本课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纠正学生文理偏科的现象,达到全科的发展的效果。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与做法

  课题研究的过程

  课题研究的做法

  (一)开发交流与合作、互补与互动的课型。

  学生的偏科往往是由于多种原因所造成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分析造成学生偏科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好一个最佳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整治。例如,对于学生不喜欢的科目,要善于挖掘隐形思维,培养多项性格发展,从简单问题入手,逐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多实践,那怕成绩是微不足道的,都应鼓励其闪光点。这样,慢慢学生就会对不喜欢的科目肯动脑筋,还乐意去钻研,再也不会迟到、早退、旷课。另外,在集体中间,把喜欢和不喜欢这门课的学生合理地进行组合,教师多请不喜欢这门课的学生来说、来做。再叫学习好的学生补充,会取得较好的结果。这样就没有学生乱吵乱闹,消除两种学生的心理障碍,他们才能互助互学。

  (二)联合办公,教学资源共享,强化教学结构。

  学校创造条件加强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联合办公,协作备课,通过网上邻居共享资源。对于学科间互融的知识,务求老师把点融合贯通,辐射到不同的学科中,淡化学科概念。让学生明白知识是可以互融和互学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于个别偏科的学生,不是让科任教师一个人去抓,而是需要全体教师通力配合,透过互融性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三)开展第二课堂,进行校内综合实践探究活动。

  我校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十分贫乏,这样是不利学生的健康成长的。要挖掘学生潜在的智力和动力,只有学校才有这样的学习环境氛围,因此让学生学习之余,我校每周三四两天的第八节课,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学,目的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有利的条件,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四)利用社区资源,进行综合实践探究再活动。

  学校是做好学生全面发展的基地,社会是学生全面发挥的场所,家庭是学生全面追求的有力保证,他们之间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综合体。因此学校加强了与家庭、社会的沟通,我们把生活类实践探究中的问题,让学生带回家中自我探究,然后把探究结论带回学校,我们的老师再归类与综合,作出评价。这样做学生才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有效地发展能力,才能培养出独特的创新意识,才能使学生立足社会、立足未来。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1、“纠偏”成果

  学生的偏科往往是由于多种原因所造成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分析造成学生偏科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好一个最佳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整治。例如,对于学生不喜欢的科目,要善于挖掘隐形思维,培养多项性格发展,从简单问题入手,逐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多实践,那怕成绩是微不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