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给予极大的尊重,使其从内心里产生出足以承受批评乃至惩罚的力量;第三,耐心听取孩子充分的申辩;第四,批评或惩罚实施的结果,应当是孩子明确前进目标并且充满信心。以上四项原则的核心在于,批评或惩罚的前提是尊重,甚至是爱的特别表达。教育不是改造,而是唤醒,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靠自身的力量解放自己。
  (三)不怕失败,愈挫愈奋
  一个自信的人不可能完全避免失败,而失败恰恰是对人自信心的挑战。一个人是否养成了毅力顽强的习惯,关键是看他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
  王蕤,美国国务院特聘翻译,美中友协北卡州地区主席,美国、英国、德国几家著名出版集团的签约作家,22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过小说《寻找的欢歌》、《从北京到加州》、《哈佛情人》、《俗不可耐》和英文小说《LILI》。
  我在1987年写的《青春社会场》一书中写过对她的印象。当时她15岁,在北京读初三。请看她的自白:
  “有人说你怪,对吗?”我问。
  她回答说:
  “是有些人觉得我怪,其实,我并不觉得自己怪。我倒觉得别人有些怪。我口上说的,就是我心里想的,这不对吗?那天,在学通社(即北京中学生通讯社——作者注)活动,有个很爱表现自己的女记者,问我不喜欢谁,我告诉她:‘像您我就不喜欢!’真的,我不喜欢她。我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怎能装呢?
  “从上小学起我一直这样。对谁好感或反感,我必须在他或她面前表示出来,不然就很难受。有时候,人家对我说什么,我不爱听,就明明白白告诉他我不爱听。也许,这样做容易伤人,但我认为很正常。这一点,只是我这个人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读小学时,就有位老师告诉我,人不能太真,要有韧性,要适应现实,不然非碰壁不可。我的确碰了很多壁,但总改不了。
  “前几天,课堂测验的时候,有个同学总问我题,开始我没吭声。她又问我最后一道题,我不想让她太失望,就告诉了她。老师发现了,非说我故意害那个同学,坏!哪是这么回事?哪有这么严重?我不服气,站起来,问:‘我怎么坏?’老师急了,说:‘你出去,我不要你这样的学生!’她当时的样子很凶,唾沫星子乱飞,在灿烂的阳光下闪着亮。我惊呆了:这就是老师吗?原来,她给我印象挺好的,经验也多,今天怎么啦?我不听她的,回答:‘凭什么让我出去?我是学生,我有上课的权利!’她更生气了,说:‘我就是不容你!’我马上接上说:‘您这句话说对了,就是不容我才拼命维护自己的缺点。’后来,班主任知道了这件事,让我去承认错误。我去了,因为我承认在测验时告诉别人解题方法是不对的,但我决不认为我坏。坏是品质问题呀!可以想象,一个个性过强的孩子战胜一系列挫折,并非易事。”。 最好的txt下载网

四 自信心(6)
王蕤的妈妈怎么做的呢?她介绍说:
  王蕤在幼儿园时,由于做过扁桃腺手术,嗓音较其他小朋友来说有点儿粗,一唱歌常引起哄笑。为此,她很自卑,甚至都不想去幼儿园了。
  当我知道后,差点儿回答孩子嗓音是遗传,妈妈就嗓音不好,她当然……但转念一想,如果这样说,孩子会对自己唱歌永远没有信心。
  我换了一种思路。我说,人的嗓音天生有差别,但唱歌按人的音域分高、中、低音区。嗓音高的人唱低音就不行,音色浑厚的低音唱高音也不合适。我给她举了个例子,著名京剧大师程砚秋根据自己嗓音低的弱点,为自己设计出幽咽婉转、若断若续的唱腔,结果创造出“程派”艺术,谁都爱听。我还告诉孩子,唱歌不在嗓音粗细,首要的是要音正,她要多唱,嗓子就能练好。童音随着年龄增长,还会有变化的,说不定她以后的嗓音会变得好听。
  她有信心了,经常从幼儿园一回来,就让我帮她打开收音机,开头我和她一块儿唱,后来她一个人自觉地唱。在上初中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招收少年主持人,她去应考,主考老师说她嗓音好。
  竞争失利不灰心。王蕤刚考入高中时,首次竞选北京中学生通讯社社长,结果失利,心情不好。
  我问她失利原因在什么地方,她说不知道,我让她先问问情况再说。后来她说,学通社指导老师告诉她,失利不是由于实力,而是竞选者大多是高三学生,谁愿意选一个小同学来管自己?再说,名字的“蕤”难写难认也是影响选票的一个因素。她还说:“我竞选演讲很简单,以为反正别人了解我。竞选后才发觉,很多人并不知道我。有些人看我不喜欢寒暄,觉得我这个人太傲了;相反,别的竞选者热情活跃,慷慨陈词。”我让她把这些都写进日记里,牢牢记住。
  我认为她失利的原因,除了年龄小外,主要是背上了成绩包袱,没有认真准备。我指出了这些后,鼓励她下次改选社长时再去竞选,提前准备好竞选发言。第二年,她满怀信心第二次竞选社长,结果成功了。
  竞争取胜不满足。王蕤考入美国著名的伯克利加州大学不久,全校举行一年一度的“伯克利诗歌节”。王蕤想参加,又拿不定主意。因为这是在别人的国家用人家的母语竞赛,是否有些班门弄斧。她打电话问我。
  其实,她在国内也曾遇到类似的情况。她念大学时,有一次学校外语系要进行英语演讲比赛,她是学新闻的,却非要和英语系的学生比高低。那次我支持她参加,结果她获得了二等奖。这次她在美国的心情我很理解,但国外不同于国内,因为她参加比赛,实际上也代表了中国留学生的水平。我鼓励她参加比赛,我说,“你要扬长,发挥你诗歌创作的优势,发挥你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少儿节目主持时的朗诵优势,发挥你心理素质好、越是场面大越有激情的优势。”越洋电话鼓舞了她。她参加了比赛,朗诵了自己的两首作品,结果分获第二名和第四名。
  竞争目标订高些,充分展现自己的实力。1998年5月,美国国务院在北卡州设考点,招聘中文翻译,报名者的先决条件是在美国生活了十年以上的美国公民。
  不符合条件的王蕤本不打算应试,一听条件反而刺激了她去应试。在考场上,经过多次竞争、见过世面的王蕤,用流利而标准的美式英语对涉及美国历史、人文、政治、文化等知识的考题,从容作答,侃侃而谈。
  三个月后,她接到了美国国务院的录取通知书。事后得知,她考试的录音、录像被送到华盛顿审核,主考官很满意。于是,在众多竞争对手中,她被破例录用。
  也是同年,王蕤筹组美中友协北卡州地区分会。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中国女孩,要把美国人组织起来从事美中友好交流活动,可见她的魄力。会员们推荐她为主席,后经上级批准正式给她发了任命书。一个比她大二十多岁的美国人当选为副主席,他对王蕤很佩服,说他能成为王蕤的副手是很幸运的。
  正是这种从小培养起的竞争意识,给王蕤的人生道路带来了活力和机遇。她总结道:“学生们在青春少年时,风风火火地走过。在失去有形的时间体味闲逛的快乐与寂寞的冥想的同时,得到的是竞争意识、独立精神与创造的不竭之泉。”
   。 想看书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