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能行走三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假如我能行走三天-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生命的梦想和传奇(代序)(1)
文/彭明榜
  云成的书终于要出版了,我们都为他高兴。当您手捧着这本书的时候,亲爱的读者啊,您捧着的是一个年轻人滚烫的梦想,是一份原本卑微的生命经由苦斗赢得了尊严的奇迹。知道云成的故事是在去年的一个冬夜。那晚,当我照例打开电脑,收看邮件,下面的一段话闯入了我的眼睛:
  他因病从小到大只上过一天学。
  20年只能天天在炕上坐着,眼中唯一的风景是自家的院子。肌肉萎缩到不能自己穿衣和洗脸,拿不起一本书、一杯水。他叫张云成。他写就了一部17万字的书稿。这是第一部由肌无力患者写就的、真实再现肌无力患者生活以及坚强的励志之作。他说:我终于证明了一点,我在这个世界存在过、奋争过!
  只读了这几句导语,我的心便立刻亢奋起来。经验告诉我,这将是一篇十分适合《 中国青年 》的好稿。我一口气将那篇题为《 为活着书写证据 》的稿子读完,其间好几次热泪盈眶。我为云成知道自己只能活28岁的残酷真相后仍淡定从容而心房震颤,更为他执著写书的坚强而感动,特别是文中所引的一段段“云成书稿”让我看到了其中独特的生命体验和价值。我当即拨打了作者亓昕留下的手机号码,但可惜亓昕关机。第二天,我与亓昕取得了联系。我告诉她,云成的故事让我感到震撼,我想看到云成的全部书稿。当晚,亓昕将十几万字的“云成书稿”发到了我的邮箱里。这时候我才知道,云成的故事背后还有故事。这背后的故事的主角就是亓昕的丈夫张大诺。大诺是黑龙江某报的编辑,云成17岁那年给他写了第一封信,其时云成刚得知自己病情的真相。善良的大诺从此成了云成精神上的“大哥”,是他鼓励云成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写成一本书,是他一篇篇像老师批改学生作文一样指导云成写作并帮云成把所有文章输入电脑,是他一直悄悄地给云成寄钱买稿纸、看病。6年多的时间里,大诺一直把帮助云成写出一本书当成自己工作以外的“事业”,而云成则把这本书当作了自己生命的所有寄托和意义。
  读完云成的17万字是在夜深人静之时,我读这部书稿时的种种感受在此不必赘述了,我只想告诉读者的是:我当时产生了一种冲动,那就是想用一整期《 中国青年 》将云成的书稿发完,做成一本专刊,然后再找一家出版社帮云成把书出版圆他的出书梦。
  第二天,我敦请本刊首席摄影、著名摄影家黑明尽快前往云成家,并嘱他在云成家多住几天,多拍一些精美的能反映云成的生活状态的照片,以备刊用。
  遗憾的是,后来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我的想将云成的书稿做成一本专刊的想法没能成为现实,退而求其次地将云成作为一期《 中国青年 》封面人物的设想也未能实现。最后,我们只在2003年第2期《 中国青年 》上用了八个版来向读者介绍云成。虽然这样的报道规模在近年的《 中国青年 》上已属空前,但我还是觉得愧疚。
  令人稍感慰藉的是,许多读者都被云成的事迹所打动,他们纷纷打电话、写信到编辑部,询问云成的具体情况,并向云成捐款捐物。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浙江桐庐一位名叫刘思福的“母亲”,在看过报道仅一星期后,就寄了两件毛衣到编辑部,让转给云成和他的三哥。
  这位母亲附了一封短信给我,大意是,她的家里也比较困难,但还是订了一份《 中国青年 》给她的两个儿子( 一个在读高三,一个读高一 )看。看了云成的故事后,她急忙去买了毛线,赶着给云成和云成的三哥各织了一件毛衣,算是表达对云成一家的敬意。
  如果说云成在绝症面前的坚强表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大勇,那么,张大诺对云成以及读者们对云成的关怀则是一种大爱。《 中国青年 》有幸见证了这种大勇和大爱,并以自己的方式弘扬了这种大勇和大爱,这是一种难得的缘分。现在,通过漓江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小书,亲爱的读者您也与这种大勇和大爱结下了难解的缘。我们不期望您从中只得到感动和震撼,更期望您从中得到一个信念:每个人的生命都能写成一本书,属于您自己的那本同样精彩。
  在您读这本书的时候,请收下我代云成对您的感谢,您的阅读就是对他的理解和珍重,就是与被疾病隔离的他作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最后,我想起张大诺曾经这样鼓励云成:你写吧,你的书要是出版了,你就会成为中国的保尔,中国的海伦·凯勒。或许,云成就其高度而言,不可能达到保尔和凯勒那样,但就其与命运搏斗的精神而言,就其为生命赢得的尊严而言,他与保尔和凯勒确是可堪比拟的,他们都是人生的英雄。
  (作者为《中国青年》编委会副主任、《青年心理》杂志社社长)
  马 云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为云成的书再版序①
文/马云
  2007年9月,在网商大会上,我见到了轮椅上的张云成兄弟俩,尽管之前淘宝的同事跟我讲起过他们的事迹,但见面还是让我震撼不已。我难过,因为重度的肌肉萎缩使他们无法站立;我感动,因为他们的眼睛里不是痛苦和沮丧,而是感恩和坚强!
  云成兄弟身残志坚,他们不仅在淘宝上开店自立,更加难得的是,他们还积极参与到网商互助的事业中,去帮助“魔豆妈妈(宝宝)”等人。云鹏50块钱一幅的画,每卖出一幅,就拿出10块钱做为捐款。他们说,只要饿不着,能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我们有一点改变,哪怕这个改变特别小,我们也会觉得很快乐。
  我认为,给别人最需要的东西是伟大的,而把自己最需要的东西给别人则更加伟大!云成兄弟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是网商的楷模,我和我们所有的同事为有这样的网商而骄傲。
  网商的互助,网商的自立和自强,一次次地感动着我,他们让网络的上空到处飘扬着爱的旗帜,并激励着我们的团队在前进的道路上勇敢无畏。同时我们也庆幸,我们能有这样的平台可以为社会服务。
  云成在书稿完成前,积劳成疾,昏迷了五天五夜,才顽强地醒过来。他说:“也许,我的生命就是为了这本书存在的……”。感谢城邦公司出版云成的呕心沥血之作,希望网商间这种手拉手、薪火相传的爱心互助能温暖和影响广大的读者。
  (作者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

引  子(1)
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风景名胜区青泉村,有这样一位农村青年:
  因病从小到大只上过一天学,连汉语拼音都不懂。
  二十年只能天天在炕上坐着,眼中唯一的风景是自家院子。
  肌肉萎缩到不能自己穿衣和洗脸,拿不起一本书、一杯水……
  除了家人在世界上没有一个朋友,家里经济状况不太好。
  现在,大拇指也萎缩,握笔也很困难……
  他叫张云成。
  他写就了一部二十余万字的书稿。
  书稿的诞生,从他自学汉语拼音开始……
  由肌无力患者写就的、真实再现肌无力患者生活以及坚强的励志之作。
  他说:我终于证明了一点,我在这个世界存在过、奋争过……
  亓 昕
  他知道自己只能活28岁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青泉村。
  沿着村西的一条土道再往西走,一些草坯房寂寥地分布着,张学臣老汉的家就在这里。我们在比肩的屋檐下穿过,有两只鸭子吵闹着跑开。低头,越过门槛,终于看到了张学臣的两个儿子:云鹏、云成。
  他们在那铺局促的炕上相对而坐。坐着,只是坐着,算一算,有20年了。
  而20年的时间,足够一个人酝酿奇迹……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组原发于肌肉的遗传性疾病,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引起细胞膜功能紊乱,产生肌原纤维断裂、坏死而引起肌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列其为人类五大疑难病症之一。”“兄弟多同患此病,病人最后因肺部肌肉萎缩无法呼吸窒息而死……他们的生命不会超过28岁。”( 摘自云成书稿 )
  第一次确切地知道自己和三哥云鹏的病之残酷是在一封笔友的来信中,那时云成18岁,三哥21岁。看过信后,云成望了靠在对面墙上的三哥一眼,没说什么,心却一点儿一点儿凉下去。“五大疑难病症……不会超过28岁……”这些确凿的词语就像魔鬼的宣判,云成一阵阵发冷,对一个少年人来说,知道自己的死期,无疑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但一转念,云成开始自嘲:我和三哥也够“难得”了,得了个世界级的疾病……接着,他看电视、看窗外、看蜻蜓在自家院子里的植物上轻盈地掠过,再与三哥说笑,那封信,像句咒语,被他藏在了箱子的最底部。
  这病是从娘胎里带来的,3岁左右开始“显形”。到了7岁,云成只能很慢地走,不能跑跳,周身无力。该上学了,父母把他送到村办小学,学校以残疾儿童的身份收下了他。第一天上学的下午,他坐在学校房檐下的木凳上看同学们在不远处玩游戏,风很大,校牌子在风中发出“呱嗒呱嗒”的声音,同学们在笑啊唱啊。坐了一个下午,放学回家后他就感冒了,从此就再也没有进过校园。
  在一篇《 我也曾上过一天学 》的文章中云成写道:“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进过学校……有时,看见一个背着崭新书包的小孩儿走过视线,我都会很感慨: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已入暮年的老人……”
  这就是一个只上过一天学的人,所描述的自己的心理活动。就是从那天以后,云成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自学之路。12岁那年的一天,云成用二哥教给他的拼音,认识了“理想”这个词,字典里说“理想就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云成想了想:“哦,这是个好词……那我的理想是什么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