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之道--破解门户网站新闻的奥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浪之道--破解门户网站新闻的奥秘-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是建设。

  可以想见,那一定是既茫然无措又不断进取的一个过程。而我个人,则最想从本书中打探所谓“妥协”的智慧。而最终,尽管我在本书整体框架中并未发现与“妥协智慧”相关的任何明确概念,但我还是看出了与之相关的恁多掩蔽文件:它们掩蔽在本书内容的丰富性、纵深感中,掩蔽在本书框架的不够清晰、叙述逻辑力量间远欠平衡的背后。照直说,我甚至认为,至少在我看来,这种所谓建设性的妥协,才正是本书长达40万字叙述中最为隐秘的主题。

  而有关于此——无论是显性主题与隐性主题的互为表里,还是资料罗列与逻辑力量的失衡,事实上该书作者心知肚明。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本无意于呈现所谓“体系化的思想”的书。它的使命仅在于矢志于记录那种“运动中的思想”(《后记》P370)……就此而言,该书的目的达到了。

  该书关键词繁多。而在诸如“网络新闻力量”、“网络侵权”、“网络舆论”、“渗透营销”、“网民双重人格”、“新闻产品的商业化运营”等关键词背后,尤其可见妥协之影。在网民的“双重人格”中,无论选择黑还是选择白,事实上都在迁就;同理,在“渗透营销”实务中,无论偏向其商业谋略一面,还是倾向于商业道德一面,事实上已然就是一种言不由衷的妥协。

  然后,在诸如“网络新闻伦理”之类的大是大非面前,爱与恨、美与丑、光明与黑暗之类的踌躇也便宛如狂风暴雨。当恨、丑、黑暗等能换取更为疯狂的点击率时,应该坚定不移还是左右为难?对此,我的感想其实早就是新浪的实践——相对于理性寻找而言,很多时候,每一次巨大的妥协或细碎的让步,其实同时也就是一个委曲的确认,一个蜗行的建设。

  所有的新闻类图片必须要加边框。露点图片关键部位要视情况打马赛克。上半场结束直播组发布半场直播实录,原创组发布半场战报。一类以上新闻加8条以上相关链接。新闻标题字数须统一在17~字之间。尽量使用单句式标题……这些被我随手抄来的新浪网新闻产品操作原则、规范看上去简明清晰,但以我个人不足两年草草收场的网站工作经验论,它绝非唾手可得,更非理所当然:抗拒与妥协是家常便饭,混沌与明晰是常规状态,而挣扎与释然则必然成为一边妥协一边建树时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本书第114页有一个“链接”文件为“新浪编辑部考核指标与激励办法”。该办法对“功”、“过”开列出详细区分与评判。其中一等功积12分,二等功积6分,三等功积3分,口头表扬积分;相反,一等过,劝退,二等过,积…1分,三等过,积…3分,口头批评,积………

  如是管理细节如今大概要么刷新更改,要么存档备查。不过,我相信,在如是功过背后,曾囤积无数欢欣与眼泪。“两个口头批评等于一个三等过”之类的细节相对于新浪网如今的赫赫声名而言已然无足挂齿,但正是这无数细节生动再现了创业之艰,并让人在其中看见已经并将继续的无数抗拒与妥协的永恒无奈,直至其极明亮、极富力量感的一面。 

  (编辑:点儿)

湖南卫视:新浪自曝“武功秘籍”(视频)
谈到网络新闻绕不过“新浪新闻”,谈到“新浪新闻”又绕不过新浪网全球资深副总裁、总编辑陈彤——他带领的团队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几乎战无不胜,近日,陈彤集十年互联网实践的经验之作《新浪之道》出版了,这本书的出版填补了网络新闻运营实践与研究方面的空白,也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湖南卫视《播报·多看点》栏目对这本书进行了报道,报道称:“新浪公示自家的‘武功秘籍’,挑战者可以挑战它的‘功夫’,却很难挑战它的号召力。”欢迎点击 宽带视频、窄带视频观看这段报道。 

  (编辑:点儿)

陈彤与北京青年报记者谈《新浪之道》
2005年第一季,新浪最引人聚焦。

  先是那场“惊天购并”———2月20日盛大官方宣布收购新浪的股份,自此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对中国互联网业来说,不啻一次‘剧烈地震’”。

  然后是一本名为《新浪之道》的书,一月面世,二月加印三千,三月加印六千。洋洋40万言,封面浓红重彩,活像不知属主何人的一张奖状,相挟着“新浪2005之变”的急鼓繁弦,动地而来。

  孤陋寡闻,由《新浪之道》始知陈彤。31岁他成为新浪网第一位编辑,先是他主持的利方在线“法国98足球风暴”网站一鸣惊人,创造了中文网站的访问纪录。其后,他领军的新浪网新闻中心在科索沃战争、中国加入WTO、悉尼奥运会、“9·11事件”、雅典奥运会等重大事件报道中均大捷而还,从而在那个互联网跑马圈地的黄金时代,一步步确立了新浪网在全球中文网站中的优势。今天,陈彤已被称为“中国网络新闻第一人”,因为是他创造了新浪新闻模式,甚至大部分中国网民而今呼吸一样视之天然的阅读习惯,比如“首页大信息量”和“点击新闻标题打开一个新窗口”,都始于他。

  才38岁,作为一个传媒人,陈彤的贡献和业绩是足够闪闪发光的。尽管,他的书读起来是困难的。3月28日,到北四环边上的理想国际大厦采访陈彤。由于陈彤爽约不能让采访在事先约好的时间开始,记者得以隔着两道玻璃门不清晰地旁听了一小时他的编辑会议,听见他分贝高于常人地向手下发问:“怎么能这么做标题呢?!”

  “一般的电话半分钟内讲完,一般的对外合作谈判15分钟解决问题。”陈彤这样要求手下人,这种“急急风”也似乎早已是他的习惯,所以打个电话跟他约采访都会有被催逼得声急气促之感。还好他对于人找到他采访还是耐心且热心,周一下午,在大厦一层的百怡咖啡,陈彤坐足了一小时,带着认真的好奇:“怎么样,我这书读着怎么样?”

  没有我 新浪新闻会是另外一种模样

  记者:我看完的感觉,你这书要是叫《新浪新闻之道》可能更精确吧?

  陈彤:新浪的核心就是新闻。作为一个商业门户网站,新浪新闻在整体营运中的定位是:通过建立强势的新闻频道,打造并传播新浪的品牌,以吸引用户了解其他更多的经营性产品。

  记者:所以有人说,这书整个儿是陈彤的一张奖状,或者说是新浪新闻的一张奖状。甚至有这样的疑问:陈彤是不是用这本书在给自己怎么怎么样啊。 

  陈彤:应该说是“给新浪的一个奖状”吧。的确有很多人还对新浪没有一个全面的准确的认识,我想通过这个书,首先让你认清楚新浪,认清楚新浪的核心产品———它的新闻。然后我想告诉读者新浪新闻成功的过程、历史,包括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和事件。另外还有大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我们内部的、具有一定机密性质的内容,把这些公之于众是需要冒一些风险的。当然了,这当中也会有一些对我们所获得的一些成绩的表述,这肯定要有的,你不能写了半天,说“我们费了这么半天劲,结果拿了一个第二”,这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我们的的确确就是第一。

  记者:你刚说的那些机密性的东西是指什么?包括什么“标题不能折行、字数须统一在17~字之间”,这些也算吗?

  陈彤:当然是了,这都是我们独一手的东西,我没有见到任何一个别的网站有这样详尽的规定,是我们多少年来才积累的。你不要以为这些东西特简单。很多网站根本就想不到有这么一套东西的。所以为什么我们的编辑到别的网站一般是升两级的待遇,因为我们训练出来的这些人,总体素质和理念是一流的。

  记者:这些东西的建立,你应该是起了特别大的作用吧?新浪网的总编辑在新浪公司是个什么角色?

  陈彤:我负责新浪网的内容。新浪公司和网民之间接触的平台是新浪网,新浪公司提供给网民服务的平台是新浪网。协调这个网站的内容、产品,使之能够非常有机地协调在一起、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最好的服务,这就是我的工作。

  记者:有点儿虚。

  陈彤:如果你非要我用一个特俗的比喻,可以说是一个乐队指挥,或者是一个厨师长。当年我在四通利方做论坛版主的时候,我觉得就特像一个茶馆的老板,客人来了,想要点儿什么都尽可能满足,让大家觉得到这儿就跟到了家似的,大家都是朋友,都是哥们儿。现在网站大了,再用茶馆老板来比喻不太合适了。但是,还是这么一个思路。我不单单决定网站的整体风格,有时候我决定具体做什么、不做什么,我会管得很细。你们报社的总编辑也管标题,一定的。那我也是,只要我有时间我会去做调整的。我的位置,应该理解成一个总调度、总协调、总指挥之类的,就对了。

  记者:普通老百姓一般就知道“没有张朝阳就没有搜狐,没有丁磊就没有网易”……

  陈彤:千万不要做同样的类比。我是打工的,张朝阳、丁磊都既是创始人又是老板。我是新浪网的第一个编辑,但我不是老板。资本运营跟我没有关系。如果说没有我新浪新闻会是另外一种模样,我可以接受,仅此而已。

   ; ;'1' ; ;'2' ; ;'3' ; ;'4' ; ;'下一页'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扬子晚报书评:陈彤新著《新浪之道》读后
作者:喻国明

  将新闻传播置于商人的掌控之下会是一种怎样局面?新浪网全球资深副总裁、总编辑陈彤的新著《新浪之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从局内人的角度叙说了商人掌控新闻传播在现阶段的痛与快,读来让人感触良多。 

  从1949年起,我国逐渐改造旧中国遗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