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超凡智慧揭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犹太人超凡智慧揭秘-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寥若辰星的历史巨人中,尼尔斯·玻尔是其中极为璨灿的明星。尽管
他没有爱因斯坦那样声名显赫,但真正懂得物理学的人都深知:他完全可以
和爱因斯坦并驾齐驱。原子时代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就有赖于他的科学研
究,以及他所发挥的影响。从对于同时代和整个世界的生活发挥指导作用这
一点说,很少有人能同他相提并论。

他的影响之大已远远超出了他所从事研究的物理学领域。在把人们引入
神秘的微观领域,科学地揭开世界本来面目的道路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向
何处发展的进程中,以及战后如何利用原子能的问题上,他两次改变了世界
的进程,这大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就是靠了这些,当代一批最强有力的人物和最卓越的科学家都信赖他,
听命于他。他是卢瑟福的学生与合作者,爱因斯坦毕生不可缺少的备受尊敬
的挑战人;他是丘吉尔的对立面;他是许多卓越科学家如:海森堡、泡利、
狄拉克、奥本海默等人的良师益友,也是全世界所有物理学家的领袖,智囊
和朋友。

一、“我们家里不用自然力”

丹麦人在形容聪明而善良的人家时,用一句古老的俗语:“有天花板那
么高。”玻尔家族总是得到旁人的这种评阶。尼尔斯·玻尔是第三位玻尔教
授。他使这个姓氏得到了新的声望,然而,他门这个家族早就有“天花板那
么高”了。

玻尔的父亲是哥本哈根大学的生理学教授,玻尔的母亲是一位犹太血统
的银行家兼金融家、哥本哈根商业银行的创办人的女儿。1885 年10 月7 日
玻尔就诞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他是三个孩子当中的一个,排行第二。弟弟
海拉德天资很高,后来成了有名的数学家。就是在这个充满幸福的家庭里玻
尔受到了父母良好的教育和影响成长起来的。

还是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非常注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动手
的能力。他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鼓励孩子们作出解答;遇到需要动手
解决的问题,也要求孩子们自己去做。

同时,老玻尔教授同丹麦最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的交往也给
年幼的玻尔很早就有大量接触丹麦——实际上也是整个欧洲最优秀的科学与
哲学思想的机会。当父亲与朋友们交谈时,尼尔斯总是安静地坐在那里,心
里充满了崇敬,把他们的话象空气那样吸进去。这些谈论成了他自己的观点,
也成了他毕生遵循的科学方法。

7 岁的时候,玻尔进入了小学。他的各科成绩都很好,在班里总是第一。
只是作文例外。按照学校的要求,一篇文章总是要先有一段引子,最后还要
专门有个结尾。这一点也不合年少的玻尔的口味。他的思想方法是,直接了
当地提出科学性见解。所以,他对作文课总是怀有抵触情绪。有一次,教师
叫他写一篇题为《自然力在家庭中的应用》的文章,这个题对这位未来的科
学家来说,份量未免太重了。他在文中做了这样反抗式的结尾:“我们家里
不用自然力”。

在同学的眼里,玻尔是个杰出的人物。他从不硬啃书本,并不去争第一,
但又总是毫不费力地执全班之牛耳。


当玻尔升到高年级,开始学习数学和物理时,他的显著才能就是人人有
目共睹了。在19 世纪、20 世纪之交的年代里,高年级的物理课讲授十分简
单。而尼尔斯所学的东西则早已超出了课本的范围。没有多久,他就对教科
书中陈旧、错误的内容,根据自己从杂志里读来的物理学加以圈注了。一个
同班同学问,如果在考试中涉及不对的内容,那该怎么办?玻尔诧异地回答:
“当然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呀!”

1903 年,尼尔斯进入了哥本哈根大学。入校之初,他被深奥的哲学问题
所深深的吸引。他选修了哲学史和逻辑学两门课。特别是父亲的好友于夫丁
的课,使玻尔佩服得五体投地。于夫丁引导学生们回顾了16—18 世纪的主要
哲学派别,然而,他并不打算劝说学生们信奉其中的任何一种。他所强调的
只是问题的提出,而非解答。他是这样解释的:“解释是死的,问题却是活
的,否则,哲学就不会有生命力。”

玻尔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的哲学著作。他曾为荷兰近代伟大哲学家斯
宾诺莎的心物平行论所吸引,更为实证主义大师穆勒的《一个丹麦学生的故
事》心灵激荡。还是这本小册子,促使玻尔去探讨认识的辩证过程,以及所
有知识的“伟大的内部联系”。

为了探讨哲学问题,尼尔斯和海德拉参加了一个以讨论哲学和科学为内
容的小组。这个不超过12 个人的小组每月数次聚集于咖啡馆,在那里,只要
面前放上一杯咖啡或一杯啤酒,他们的谈话就能持续到第二天早晨。在激烈
的争论中,常常出现玻尔和海德拉对恃的局面。这兄弟俩的思路好象是并行
的,他们不断改变自己和对方的表述,尽管激烈,却又以事实和道理维护自
己的观点。但他们从不固执己见。随着讨论的深入,观点也变得愈来愈精辟。

1905 年,丹麦科学文学院重奖征求有关液体表面张力的论文。尼尔斯自
信地加入了这场竞争。在大量的参赛论文中,只有两篇被选中,其中就有玻
尔的一篇。21 岁的玻尔,以惊人的勇气和卓越的才能,对当代最有名的物理
学家之一的泡利的基本理论作出了发展,他得出了出人意料的结论。即在确
定表面张力时,还有附加因素应该考虑进去。没有人能预见到和想象出,有
关水的表面张力的知识,竟在35 年后为研究原子结构提供了线索,而且丕有
助于发展原子弹和核能。玻尔几乎没有留下悬而未决的细节,他所涉及的每
一点,都在后来曲折而无法预料的科学发展中再现了。因此,荣获了丹麦科
学院颁发的金质奖章。随后,这篇论文在英国伦敦皇家学会《哲学学报》—
—英国最著名的科学杂志上发表。

1907 年,玻尔取得了学士学位。

以后,玻尔深入研究了汤姆逊的著作,阅读了洛伦兹与德鲁德的文章,
经过分析,他选择了金属的各种物理生质为研究题目,在电子理论的指导下
研究金属的电导率,热导率,磁电现象和热电现象作为自己的硕士论文。他
认为:金属的电子理论大有可为,他决定继续把它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研究
内容,论文完成后,答辩于1911 年初举行。当地的一家报纸这样报道了这次
答辩会:

“。。26 岁的科学巨匠尼尔斯·玻尔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就以博士身份
离开了大学。时间之短是破天荒的。。玻尔所写的东西,所提出的问题都是
太新颖,太不寻常了,以致没有人能够对他提出问题。”

二、站在巨人的肩上

1911 年秋,玻尔来到了剑桥。剑桥——科学知识的中心,达尔文、牛顿、


汤姆逊的剑桥!现在,他也来到了剑桥!他的脑子里闪现出斯宾塞的诗句:
剑桥,我的母亲!在她那顶冠冕上,缀有多少睿智,多少冥思。。”。

玻尔希望能在物理学家汤姆逊的指导下在卡文迪许实验室继续从事电子
理论的研究。但事情并没有象他想象的那样顺利。汤姆逊,此时只有55 岁,
但已在世界最著名的物理实验室——卡迪文许实验室里当了27 年的主任
了。这位处于科学颠峰的伟人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但对这位初出茅庐的年轻
人所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多大兴趣,对他花费很多心血写成的论文也很久未予
处理。他所作出的其他努力,都同样徒劳无益。但玻尔并没有垂头丧气,他
坚持自己的见解,一旦认准它是正确的,就百折不挠。后来,经过自己奋发
努力地钻研,终于使电子理论研究取得了新的成就。

在剑桥工作了不久,玻尔幸会了卢瑟福。并且迅速决定:他应该和这位
能以正确无误的能力深入科学真理核心的光辉人物一道工作。并且很快得到
了卢瑟福的同意。

玻尔来到了曼彻斯特,进入了卢瑟福的实验室,开始了他的新的工作。
工作进展很顺利,他锲而不舍,才能超众,很受卢瑟福的赞赏。两人在交往
中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关系,开创了科学史上原子理论的新时代。在卢瑟福的
支持和帮助下,他从1912 年起致力于原子理论的研究,在卢瑟福提出的原子
行星模型的基础上,当年就取得了重要成果,推导出一个新论点:同位素。
当时,卢瑟福以原子理论的权威自居,不但对他的新论点没有认识,反而劝
说他不要冒险。面对劝告,玻尔没有止步。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大胆地在前
人还没认识的科学领域里探索。他有选择地研究了大量材料,并结合自己研
究的成果,对新论点给予精确的推论和阐述,很快,同位素论点被实践所证
实,卢瑟福也为此高兴地连连点头。玻尔还对原子和一切由原子组成的物质
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小心翼翼地用了假设性语句,象这样的带根
本性的概念,还很少有人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以如此谦恭的方法提出来。

玻尔只在曼彻斯特呆了4 个月,在这一次短短的期间内,他归纳出了即
将导致一场物理学革命的观念。

1913 年,玻尔的原子研究又取得了重大成果,他引入一种与经典电动力
学不同的物理量,这就是普朗克恒量,或一般所说的基本作用量子。这个作
用量子在原子结构中的引入,达到了一个决定性的阶段,并对整个理论在新
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就是修改人们所定的规则,当玻尔修改了规则后,结
果是理论和实验很好地吻合在一起了。尽管玻尔的原子不合许多旧教育培养
出来的物理学家的脾胃,但是他们不能置之不理,因为它和事实相符。接着,
他发表了阐明原子结构的著名论文,被人们尊称为“玻尔理论。”后来,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