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基金委托人的目标与代理人行为之间的矛盾导致公司治理层面的问题发生,最终使投资决策不能服务于捐赠基金的长期利益。个人往往注重眼前利益,因此会过分强调基金在短期内获取最大利润。另外,基金受托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避免异议出现,会拘泥于传统的投资理念。因此,许多投资委员会中都充斥着短期化倾向与妥协气氛,他们往往选择主流机构的投资策略,而错失通过长期逆向投资获取更高收益的良机,结果投资业绩平平。
  上述问题出现的根源是外部投资经理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机构追求的是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外部投资顾问追求的则是稳定的管理费收入。由于许多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往往不能提供稳定的、可预期的现金流,于是分歧产生。基金管理公司为了保持稳定的现金流,往往聚集庞大的资产规模,采取追随市场基准收益的投资策略,投资标的范围广泛,结果导致精力分散。虽然受托人试图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来减少与外部投资顾问的利益冲突,但是,不管激励机制考虑多么充分,基金管理人员与资本提供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这一客观事实是无法被改变的。

绪论(4)
大部分资产类别中的投资工具都带有一定的代理人风险,其中,公司债券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结构性问题导致公司债券作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时问题丛生。公司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通常一致,但与公司债券持有人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因此,在几乎所有的利益冲突中,公司债权人都注定要遭殃。不过,在股票投资方面,尽管公司管理层与外部股东之间利益大致趋同,但代理问题依然没有消失。在所有的股权投资中,不管是上市公司的股权,还是未上市公司的股权,公司管理层都会不时地做一些对个人有利而直接损害股东利益的事情。为解决这一问题,投资者要尽量寻求那些将股东利益置于首位的管理层,而避开那些将公司看作是个人提款机的掌权者。
  从投资管理过程的方方面面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机构基金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充分把握代理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将为基金经理构筑第一道防护墙。基金受托人要以健康的怀疑态度来评估每一位投资活动参与者,这样才有更大把握避免或减轻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严重的利益冲突。
  五、积极投资管理的挑战
  本书的第三个主题是积极投资管理策略面临的挑战。积极投资管理是指利用市场错误定价机会来超越大盘的策略。实施这种策略面临严峻的挑战,因为,无论是择时策略,还是证券选择,都是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进行的。在这种竞争中,大部分参与者都是输家。由于上市有价证券的定价效率高,采取积极管理策略的投资者面临巨大的障碍。
  尽管流动性较差的非公开交易市场提供了许多被错误定价的产品,但是,这一市场上投资者的境遇并不一定好于高流动性的公开市场上的投资者,因为,在很多情况下,私人股权基金高额的费用负担抵消了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无论在公开交易市场上,还是在非公开交易市场上,积极型管理策略经常不能实现预期收益。
  虽然积极投资管理策略面临巨大障碍,但是绝大部分市场参与者还是选择了这种失败者的游戏。就像沃伯根湖(Lake Wobegon)的居民都相信自己的孩子比一般的孩子要聪明一样,所有的投资者都认为他们的积极投资管理策略一定能够带来优异的业绩。然而残酷的现实表明,总体而言,积极型投资经理参与的是一个“负和游戏”,因为就总和来看他们必然会输掉游戏成本,包括管理费、交易佣金与中间商买卖差价。  那些试图超越大盘的投资者的总损失正是华尔街分得的蛋糕份额。
  实施积极投资管理策略的机构还面临另一障碍——人才。要实现优异的投资业绩,就需要沙里淘金,对各种投资选择进行比较和筛选,从中发现“黑马”。能胜任这项工作的,非慧眼识珠者莫属。对大部分机构而言,雇用如此高素质人才的成本实在难以承担。如果机构投资者退而求其次,在追求积极投资策略的同时却在雇佣人才方面大打折扣,结果只能是将机构资产推进巨大的风险中。相对于那些愿意付出大量资源力求超越大盘的竞争对手而言,这些机构只不过是在“为人作嫁”,让自己损失的真金白银成为赢家纵横市场的猎物。
  即使具备了足够的高素质人才,积极投资管理策略仍然要求投资机构杜绝机构的官僚性,但很少有机构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并维持不同寻常的投资框架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忍耐力,毕竟在世俗的眼光中,那些非传统的组合是非常鲁莽的。如果投资机构缺乏勇气维持逆向投资的头寸,他们很可能在困难时期屈服于传统观念的压力,在高位买入,低价卖出,结果导致名利双失。
  虽然本书中所介绍的投资知识是针对教育机构捐赠基金的,但其中的投资思想却适用于所有的金融市场参与者。更重要的是,本书将有助于读者了解积极投资管理策略获得成功所需的特殊条件。投资者要认清自己,通过深入分析判断自己是否具有积极管理的能力,并根据对自己的认识在投资过程中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提高投资成功的几率。
  通过本书的学习,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掌握实际的投资技巧,了解大型机构基金管理中的思维方式。基金经理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金融工具,不仅要能够利用现代金融技术严密地进行定量分析,还要能够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做出定性判断。基金管理跨越了多个学科,必将引发众多市场观察者的兴趣。
   txt小说上传分享

捐赠基金的目的(1)
教育机构将捐款积累起来,成立专门的捐赠基金,可用于多种目的。第一,捐赠基金能够增强教育机构的自主性。高等学府维持一定规模的捐赠基金,作为相对独立的收入来源,能够增强其自主性,降低对政府拨款、学费收入以及校友资助的依赖。第二,捐赠基金能够提高教育机构收入的稳定性。捐赠基金可持续的支出规模越大,机构收入的稳定性就越强,就越有利于实施长期规划、增强机构实力。第三,捐赠基金有助于创造优越的教学与科研环境。由于大学院校的学费水平大体相同,机构的捐赠基金规模越大,其收入增量就越多,就越有利于创造优越的教学与科研环境。
  机构如果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就只能靠临时收入来应付日常支出,但是资助者往往要求在机构管理中有自己的话语权,这无疑限制了机构未来的发展能力。政府给大学院校拨款时往往会附加大量的使用限制,而这些限制往往和教育机构寻求财务支持的初衷相矛盾。校友或社会人士的资助通常也会或多或少附带明确或隐含的条件,其中一些条件可能与机构意愿不相一致。在机构发展早期,任何一类收入来源对机构的存亡都有重大意义,因此,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机构也往往容易受到外部收入来源附加条件的制约。
  大学在运营中经常需要进行长期投入。例如,授予教员终身教授职位意味着这些教授的合同期可能长达数十年,他们的薪酬实质上是大学的一种长期债务。如果以临时性的资金来源来支付这类长期债务,必然会使大学及相关个人面临现金流中断的风险。而捐赠基金的长期性质恰好与终身教授职位的长期性相匹配。
  机构内部有些成员对捐赠基金使命的理解往往只着眼于当前的需要。在校学生一般希望增加当前支出,期望用更多的支出来减轻学费负担,并提高教育质量;院系教师则希望有更多的资金来支持高层次的学术活动;而管理者则希望通过提高收入流量来挣脱预算约束;一些捐赠人希望提高捐赠基金的支出比率,以此来减轻机构筹措日常必要资金的压力。因此,受托人常常处于两难境地,既希望能够支持机构当前的项目,又要为后代履行资产保值增值的义务。
  大学院校是社会上历时最悠久的机构之一,它们秉承独立的精神和教书育人的使命,薪火相传,为提升人类社会生活的质量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在这一过程中,捐赠基金功不可没,它们增强了教育机构的独立性,提高了其财务稳定性,助其创造优越的教学环境。
  第一节 保持独立性
  募集捐赠资产并建立基金有利于保持机构的自主性,因为机构如果依靠非长期性资金来源来支持日常运营,将容易受到资金提供者附加条件的制约。例如,当利用政府拨款来支持某一特定的科研项目时,整个大学的学术活动都常常会受制于政府规章制度的约束,甚至连那些与拨款的实际受益人没有直接关系的部门和活动也要受到影响。同样,教育机构如果依靠捐赠资金来支持日常开支,他们会发现捐资者通常也会要求对学校的活动施加一定影响。即使学校主要依靠学费收入来支持科研与教学活动,它们也常常会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而被迫追随当前社会风尚,导致独立性大大降低。当学校的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外部拨款与学费收入时,外部影响尤为明显。 。 想看书来

捐赠基金的目的(2)
诚然,教育机构应当遵守政府政策、考虑捐赠者的意愿和学生需求。但是,这些因素有时会分散校方精力,使学校不能全力以赴追求目标。不过,建立捐赠基金后,学校就可以在满足各方需要的同时又不会受制于他们。
  捐赠基金的捐赠人通常会对资金的使用附加条件,要求基金为特定目的提供长期资金支持。个别情况下,这些要求与机构发展目标相背离,比如捐赠者可能要求支持一门早已被学者们抛弃的学科。不过,更多的情况下,捐资者要求所捐资金完全用来服务于机构的核心目标,比如教学活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