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是上帝掉下来的礼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挫折是上帝掉下来的礼物-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什么不说出来呢?”   

  泥娃娃说:“我的确很难受,但是我想变得漂亮,所以不想惊动你……”   

  这天晚上,工匠睡得很香,一觉到天亮,当他再去看炉子的时候,泥娃娃已经变成了瓷娃娃。工匠给瓷娃娃上了一层彩釉,再勾勒出轮廓,顿时今非昔比。瓷娃娃被摆在商店的橱窗里,被当作样品,引来了路人的赞叹声。   

  那个没有变成瓷器的泥娃娃被摆在一边,沾满了灰尘和蜘蛛网。工匠觉得可惜,于是也帮它上了一层彩釉,放在工作坊外面,供学徒制作瓷器时参考。这个泥娃娃每天风吹日晒,尝尽了酸甜苦辣,不禁感叹:当初我要是忍住疼痛,或许就会过得比现在更好。   

  有人说这个故事讲的是“命运”,我觉得不尽然,如果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那么瓷娃娃的忍耐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因为在成功的旅程中,我们不需要宿命论。但如果将瓷娃娃的成功单纯地解释为“忍耐”,也还不够全面。为什么在面对困苦的时候,有的人能冲破困境,而有的人则悲观沉沦呢?你还必须要有洞察机会的能力,看准时机,伺机而动,而不是一味地忍受。   

  我接触过很多所谓的“社会底层人士”,他们除了收入不高外,还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有的人比较懒惰,总是安于现状,即便飞来横财,他们也无法很好地支配。也有一部分人很特别,他们非常勤奋,非常努力,但是生活却依然没有改善。去年,我参加了一次社会调查,专门针对社会底层人士,调查他们的生活现状,主题是“为什么你不是有钱人”。当时,这个活动非常受欢迎,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家组,针对低收入人群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我负责的小组,成员很多,经历也各不相同。K是某小区服务团的员工,他年轻时的经历非常具有典型性。   

  K家境贫寒,根本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所以他高中毕业后,在一家轴承厂当了工人。他的工作非常简单,就是用砂纸磨零件,每天要站10个小时,非常辛苦。K在工厂里一待就是十年,十年后他离开工厂,四处漂泊。擦过皮鞋,卖过膏药,当过小贩……如今他年过不惑,虽已成家,但还没有立业,生活一直比较窘迫。   

  听了他的故事,我由衷地感到悲凉,不是吗?俗话说天道酬勤,为什么勤劳的人却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呢?于是,我又问K:“在这么多年当中,你有没有遇到过不错的机遇?”K想了想说:“当然有啊,有好几次呢。最让我感到遗憾的就是当工人的时候,本有一个机会晋升主任,但是却被别人挤掉了,原因好像因为我的学历不够,可我就觉得无法理解,和学历有什么关系,实际管理当中看的是能力……”我听完他的抱怨后反问:“如果你学历符合要求,是不是可以晋升呢?”他立刻感叹:“啊!那是当然啦!我当时是第一人选……”我接着反问道:“你既然在工厂里做了那么长时间,为什么没有找机会多学习一下呢?”这句话把K给问倒了,他一时无言以对。   

  这样的抱怨很常见,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当初,如果换我当经理,那公司一定会发展得更好……”“如果我当初念了大学,那么现在一定能生活得更好。”我们可以称他们为“虚拟成功者”,因为假设不需要耗费精力,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虚拟成功者”,但这样有意义吗?K进入大企业上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文化程度不高,设想如果一个高层管理者连计划书都看不明白,那么他能带领好一个团队吗?K如果能在业余时间针对自己的弱势,加以强化,那么命运或许可以改变。虽然他很努力,但是却没有找到命运的突破口。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那个忍受疼痛的泥娃娃,就会发现它的忍耐是有价值的,因为她了解自己想要什么,知道只要再忍耐一下,人生就会改变。但另一个泥娃娃,对自己缺乏了解,尽管工匠提醒它,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变成漂亮的瓷娃娃,可它依然只在乎现状,看不见彼岸的曙光,甚至从内心怀疑自己不可能成功。但假如一个石头做的娃娃,想要在火炉里获得成功,那么即便它忍受一辈子,可能都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天道酬勤”并没有错,但“天道”不会把机会赋予不善于努力的人。努力并不是凭着一身的猛劲儿,横冲直撞,而是需要审时度势。彩虹总在风雨后,但能抓住彩虹的到底有几人呢?如果你还在不停地努力,但却长时间得不到成效,不如歇息一下,停下来好好想一想,你到底是瓷娃娃还是泥娃娃?         

BOOK。←红←桥书←吧←  

第23节:一切皆有可能(1)         

  一切皆有可能   

  跳远的世界纪录曾保持了漫长的23年,打破纪录的人是迈克·鲍威尔(Mike Powell)。上大学时,他曾是跳高运动员,二年级转为跳远。当时,他的最好成绩远远低于由比蒙创造的世界纪录。   

  鲍威尔在运动场上征战了11年,在全美冠军赛上,仅以一厘米之差,遗憾地输给了第65次获得跳远冠军的卡尔·刘易斯(Carl Lewis)。   

  接着,在东京国际竞技场世界田径男子跳远的比赛中,刘易斯与鲍威尔再次展开了角逐。第四个回合的跳跃中,起初,刘易斯乘胜追击,以8。91米的成绩,超过当时的世界纪录一厘米。刘易斯振臂高呼,似乎确信他已经稳操胜券了,可以第66次夺得冠军。   

  然而,就在鲍威尔第五次试跳中,他跃过了8。95米的距离。这打破了保持2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鲍威尔知道这个成绩后,绕着比赛场地狂奔一周,全身上下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他大口地喘着气,表述了他打破刘易斯神话的激动和兴奋。后来当他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谁都知道刘易斯是不可战胜的,但是我当时没有多想,只是一心想要拿冠军,不管是谁挡在我面前,我都想超越他。事实证明,一切都是有可能的,没有谁不能战胜。”   

  在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晕轮效应”,是指在他人的某种特殊表现突出时,令人印象深刻,由此造成对其他特征的忽视,进而产生以点概面的现象。这种情况犹如大风前的月晕逐步扩散,形成一个更大的光环,故称之为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在与人的接触中,晕轮效应无处不在,比如一个人看上去身体很结实,我们通常会以为他的身体很棒,不会有什么病;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媒体也往往报导他好的一面,他给大众留下的便是完美的印象。   

  刘易斯创造了65场胜利的纪录,成了理所当然的王者,那么他的挑战者,往往会在心里存有一个阴影:他是刘易斯,我和他同场竞技,可能不会赢吧。事实上,刘易斯的弱点,正是他创造的奇迹,因为很久都没有人超越过他,他心中的骄傲已经到达一个顶点。这时,他很可能会轻视对手,如果抓住这个机会,就很有可能会打败他。但人们往往被刘易斯的成绩吓住了,早早在心中就打了退堂鼓。这便是晕轮效应造成的阻力。   

  有很多职场新人,缺乏自信,如果遇到学历比自己高的竞争对手,就先入为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所以,当这些人遭遇挫折的时候,心理会变得非常阴郁,甚至会彻底丧失信心。         

虹桥门户网。  

第24节:一切皆有可能(2)         

  有一次,我到一所大学演讲,主题是“人人都是奇才”,也就是怎样挖掘自身的潜力,突破自我。演讲结束后,有很多学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历史系的M目前在读大四,正面临毕业和就业的问题。由于承受的压力很大,她的语气显得比较悲观:“我的成绩还算不错,可尽管我非常努力,也只拿到过一次奖学金。学历史专业就业面并不广,很多同学都有当教师的意向,但是我却更想进企业去锻炼。所以实习的时候,我选择了一家印刷厂,希望能崭露头角,争取留下来。可是……我遇到了很强的对手,也就是我的同学F,她是班里的文艺委员,不仅相貌出众,性格活泼,而且组织能力强,成绩也不错。我们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在和她的接触中,我发现她很会协调人际关系,和周围的人相处融洽。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她的业务量也比我高,据说董事长正在考虑把我们其中的一个留下来……唉!只要用脑子想一下都知道,被淘汰的肯定是我啦……”   

  M的话还没说完,我就打断了她,因为她再说下去,说不定会当场哭起来。我想了想对她说:“你觉得如果没有F,自己是不是能留下来呢?”M点了点头。我笑了笑说:“我认为没有F,你还是不能留下来。”M非常不解地问:“为什么呢?”我说:“道理很简单,董事长欣赏的,一定是一个组织能力和业务能力都强的人,然而你总是习惯先入为主,认为自己不行,结果把机会都让给了别人。如果你遇到一个强劲的对手,你要做的不是眼睁睁地看着她超越自己,而是要观察对方的弱势,发挥自己的优势。如果我是你,那么我一定也会搞好人际关系,想办法提高业绩。在赛场上,是容不得你思前想后的,你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冲过终点,周围的人和声音,完全可以不去理会。”   

  M只是一个典型,相信还有很多人像她一样,沉溺在失败的泥沼中,找不到出路。如果M能适时调整自己,那么求职遇到的失败,对她来说就是一种财富,如果她依然妄自菲薄,那么还会重复失败。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大多数人不相信“奇迹”,尽管他们对奇迹有着无限憧憬,但一回到现实的世界中,就对奇迹感到绝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对自己的评价存在偏差,总认为有些事情自己做不到。有一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