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实习过程中,文科的学生大多数做一些文职类工作,比如办公室文员,内勤,助理等,无非就是整理文件之类,几乎不会接手重大事情。而理科生下工地、进车间也不过是参观多,动手少。比如电子信息工程学生的实习内容就是把一个铁块打磨成一把锤子。实习合格与否就是实习结束时,这把锤子是否能用。
  当然,因为实习生的实习时间有限,实习单位不可能把很重要的工作交给实习生,毕竟哪家公司也不会为了不确定因素而轻易冒险。这些现象给实习生的感觉往往是自己不被重视,或者怀疑用人单位大材小用,以至于不认真实习。尤其是无薪实习,有的学生利用实习期间学校宽松的管理制度逃避实习,实习结束的时候再靠关系随便找个单位盖个戳。这种做法无疑是自欺欺人的。
  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虽然实习生的工作一般都是琐碎而枯燥的,但这正是考验一个人的耐力和韧性的最好方式。工作是没有大小之分的,做好了,再小的事也能证明一个人是成功的。所谓实习的收获因人而异,说的就是看你怎样对待它。
  实习生心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刘丽是山东科技大学会计学专业大四的学生,因为这学期课程很少,她便联系了附近的银行去实习,她说,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和课堂上不一样的情况,比如银行系统的操作问题,即使专业知识很扎实,不去实践也是永远不知道的。
  中国海洋大学的大四学生徐华说,真正实习后才知道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实践是很锻炼人的,有些事,不亲自去做,永远都不会知道它是怎样得出的结果。
  许多学生把自己的实习过程写成了实习日记,那一本本厚厚的手记证明了实习沉甸甸的分量。他们感慨地说,从来没有像实习时那样想要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
  把握实习,为求职之路提前点一盏灯!
  谁不想走出校门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面对招聘启事上那些让应届毕业生们深恶痛绝的字眼,“有相关工作经验”、“同行业工作经验两年以上”等等,如果你有丰富的实习经验,在敲求职大门的时候,你的手里就比别人多了一块砖,也就更容易获得理想的工作。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里都必然经历没有工作经验的阶段,在大家都没有工作经验的情况下,把握好实习,无疑也是为求职之路提前点一盏灯。
  殷谦点评:就业压力的增加是学生主动实习的直接原因,想方设法进大公司捞取“简历资本”也只是表面的东西,建议实习生在深思实习的目的之后再去实习,这样要比盲目实习效果好得多。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我们面试为什么总遭拒?(1)
又是一年毕业时。高校的大四学生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工作忙碌起来。说到找工作,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呢?就是面试。参加一次面试不像投递一份简历那样简单。在面试的过程中,应聘者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自己是否被录用的关键。
  殷谦采访了某大学的大四学生,有的学生很幸运,经过一次面试就成功地找到了工作,但是在找到理想工作之前,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几次面试,甚至有的学生经过多次面试,至今仍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看着别人找到心仪的工作,仍然奔忙在面试路上的学生们可能会问,为什么我的面试总遭拒呢?
  迟到或无故缺席
  案例:小张去公司面试,因为走得比较晚,加上第一次去地点不熟悉,所以迟到了几分钟,当小张气喘吁吁地来到考官面前,考官看了看表问:“路上堵车了吗?”小张想这考官还挺不错,给他个解释迟到原因的机会,于是略带不满地回答:“是有点堵车,加上你们公司提供的地址有点不清楚,所以找了好半天才找到。”听完这句话,考官的脸上也显出了不满的神色。随便问了小张几个问题,面试就结束了。那次面试小张当然没有被录取。
  殷谦点评:迟到只能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求职者对面试的不重视。第二,求职者是个不守时的人。不管面试时间是几点,做好充分的时间预算,起码给考官一个不错的第一印象,才能使成功的机会大大增加,而不至于让自己败在迟到那几分钟上。至于无故缺席,考官连人影都见不到,那还有什么机会可言呢?
  试前准备不充分
  案例:曾同学听说一家公司招聘就去面试了,见到考官她竟然问:“你们公司是做什么的啊?都招聘什么职位?”考官有点惊讶地反问:“你不知道我们公司的业务就来应聘了吗?那你应聘什么职位?”曾同学老实地说:“我听同学说你们公司招聘就来了,您看有适合我的职位吗?”那位考官还算不错,看了她填写的简历决定给她一次机会,就说,请你用一分钟自我介绍一下。可是曾同学的表现实在很令人失望,说话没有中心,显得逻辑混乱。考官以为她很紧张忘记了自己要说什么,就提示性地问了她几个问题,她给的答案也很简单,并且不能充分说明理由,也没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考官最后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让她以后尽可能地准备充分些再去面试。
  殷谦点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曾同学这样的现象在面试中比较常见。面试中不能打没准备的仗。但是如果准备得过于充分也会适得其反,比如把简历做得像书一样厚,抱着一大堆获奖证书出现在考官面前,考官会认为你在给他压力,也同样不会聘用你。
  不良习惯及修养
  案例:糖果公司一位负责招聘的经理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男生来面试业务员,说起话来手舞足蹈,这位经理一直在一旁默默地听着,而这男生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离题万里。要不是这位求职者的手机响了,真不知道他会说到什么时候。
  这位应聘者当着经理的面接听了电话,然后回到座位上问:“请问你在公司里是做什么的?你打算聘用我吗?”
  经理对这位应聘者的行为本来已经很反感了,现在连自己的职位都被问,真是无奈,只好压着火气说:“我们再考虑考虑,你回去等消息吧。”

我们面试为什么总遭拒?(2)
一般考官说等消息也不过是委婉的拒绝,谁知那位很不知趣地补充:“如果你们公司录用我,我希望我的年薪至少在五万以上。”
  经理当然感觉他的话很可笑,于是只好对他说:“我还是现在告诉你面试结果吧,你可以准备其他公司的面试了。”
  殷谦点评:虽然你不能控制世界是战争还是和平,但是面试的时候把手机关机,不要询问考官在公司的职位也不要急于追问面试的结果总能做到吧?
  穿着打扮不得体
  案例:小丹去应聘水产公司的经理助理,因为自身条件不错,小丹认为自己很有希望得到这份工作,于是出发前着实打扮了一番,花枝招展地就去面试了。谁知高兴而去败兴而归,经理委婉地告诉她:我们公司要求经理助理有很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并且穿着得体。小丹很后悔,早知道不打扮了,还省时间了呢!
  殷谦点评:面试不是选美,但是衣冠不整给人吊儿郎当的感觉同样也是不会成功的。建议多学点有关面试着装及礼仪方面的知识,不要因为着装而影响了面试的结果。
  心态紧张或松散
  案例:江同学第一次去面试的时候很紧张,虽然报纸招聘上写的联系人是王小姐,她却叫成了张小姐,这让她和考官之间显得很尴尬。面试结束后,考官很善意地对她说以后面试的时候不要把考官的姓氏弄错了,因为即使考官可以大度地原谅你,但是谁能保证将来与客户谈业务的时候不会把客户的名字叫错呢?
  还有一种和案例中相反的情况,学生在面试中表现得很随便,对应聘的结果流露出无所谓的态度,在学生本身可能以为这是放松的一种表现,但是给考官的印象往往就成了对工作不积极,不热情,不主动争取。从而导致面试失败。
  殷谦点评:面试前做几个深呼吸或者在心理上暗示自己不要紧张,会起到很不错的效果。至于表现随便的应聘者,既然面试结果对你来讲不可能无所谓,那么不如态度认真一些,而不至于让考官误解你是个不积极的人。
  性格太内向或太外向
  案例:某同学去面试,考官问什么她就回答什么,考官不问她就沉默。考官问她是否有问题时,她回答说没有。最后考官问她是否能适应出差?她说,回去和男朋友商量一下再决定吧。
  还有个同学过于情绪化,当考官问他对加班的看法时,他就开始批判,好像政治家在台上演讲一样。考官最后只能无奈地说:“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口才,但是你应聘的这个职位需要缜密的思维和严密的逻辑能力,而不是意气用事。”
  殷谦点评:太内向或者太外向对应聘者来讲都是不利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更是要不得的,因为很少有需要偏激性格的工作。而没主见则反映了一个人的不独立,很难想象这样的人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
  缺乏或过于自信
  案例:有的学生去面试的时候,因为过于自信,还没等考官开口,就对考官问这问那,因为面试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到最后成了他问考官。或者干脆信口开河,表现出任何工作自己都能胜任。与上面的情况相反,还有的学生在面试的时候缺乏自信,不敢正视考官的眼睛,这很容易让考官对其能力产生怀疑。
  殷谦点评:过于自信和缺乏自信都是主观上可以解决的事情,要想面试成功,首先要给自己适当的自信。
  人品考验不过关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我们面试为什么总遭拒?(3)
案例:曾经有公司在求职者的必经之路上放一个纸团,谁把它捡起来谁就被录用。如今,这样的面试不会再重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