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很简单,我个人认为销售这一行没有什么定论,是无形的东西。我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就是最好的,你再在这个基础上把它发挥到极致。”
  国强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他仿佛是你多年的好朋友,完全没有陌生感。对待不同的人,他总能给人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在客户填写身份证件号码时,他总能根据前几位判断出对方的籍贯是哪里。而这些都是他平时留心的结果,“如果你能根据身份证件号码立即推断出客户的籍贯,一下子就将双方的距离拉近了。后面的一切都好说,客人也愿意和你交流。”另外对于信用卡的业务知识一定要掌握全面,比如年费如何缴,利率如何计算。以便客户问起的时候,能对答如流。
  干销售这一行的,吃闭门羹早已成为家常便饭。很多人就是忍受不了别人的拒绝而不愿从事销售。对于这一点,国强似乎看得很轻:
  “没什么,这些都不是问题,之前培训的时候就已经提到过这些问题了。但既然选择了,就一定会坚持下去。”
  “那如果你被人拒绝了,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挽回?”
  “没什么措施,找新目标。信用卡的目标受众很广,学生都可以办。它不像房子,受众比较窄,看准了一个有钱人,哪怕追踪一个月也得拿下来。而信用卡就不一样了,我有这个时间去说服不想办的人,还不如把这个时间拿出来去发掘新客户。”
  国强一般出入各大写字楼,推销信用卡。这其中,他也摸清了一些路数。如果他连续走了两到三家,反应已经办过信用卡了,或者这里已经来过其他银行的人,那基本上他就会放弃这栋写字楼,以免做不必要的无用功。而一旦他发现某栋写字楼大有商机,就会采用“扫雷”策略,楼层再高,他也会去。通常情况下,同事跑几栋写字楼的业绩往往比不上他跑一栋楼的业绩。“还是那句话,各人有各人的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没想过被调到总部工作吗?”
  “没想,那不一定适合我。不过每年会选拔各地的前三名去上海总部工作,而我只是第七、八名,还没有那个资格。”国强一脸的惋惜。
  “你还是很想去,总部都是些什么工作?”
  “是想去,就是想增长一下见识。总部就是做一些评估、审核之类的工作。”
  采访过程中,我并没有感觉国强受过多少苦,业务似乎拈手即来。对于我提出的疑问,国强付之一笑。“你自己去体验一个星期,不,三天就知道了。现在还好说,夏天,胳膊上下就是两个颜色。我有个同事是个小姑娘,原来皮肤和你一样白嫩,被晒的现在还没恢复。而且因为被拒,常常落泪。”国强边说边挽起袖子让我看,黑、白分明的痕迹清晰可见。
  “那你感觉特别难的时候,是什么让你继续干下去?”
  “我不能比别人差,一定要干到最高层。”
  “也就是说,你近两年内还会干这份工作?”
  “对,业绩是无限的,但人的时间、体力、精力是有限的,一个月也就30天。所以我还得继续努力,还没有做到最好。”
  “冒昧问一下,你姓国吗?”
  “对,很奇怪的姓,是吧。”国强很开怀的一笑。
  目前,国强马不停蹄地赶业务量,也是眼看冬天就要到了,生意不好谈,趁现在天气冷、热适度,提前把活赶出来。
  原定的采访时间延长了20分钟,客户那边也有点事耽搁了。访谈结束后,国强和我匆匆道别,去约见另外一个客户,如果谈成,这将是他今天的第14个客户。
  

开着轿车摆地摊的女人(1)
夜幕刚刚落下,青岛台东的夜市便已是熙熙攘攘,人流如织。众多摆摊的商贩在马路两边摆起了长龙,买卖针头线脑、衣装服饰、厨房用品、好玩的器皿等等各种日常生活用品。规模庞大的青岛夜市催生了一大批白手起家的创业明星,几个精英摊主甚至将酷派、骏捷等好车开来当成摆放商品的摊位来销售自己的货物。做服装生意的陈云云,便是这样的精英之一。
  第一次见到陈云云是在一辆摆满了各种衣服的骏捷车前,此时,陈云云正和丈夫忙着招待汽车摊位前围了一圈的顾客。当我说明采访意图时,陈云云表示很乐意接受我们的采访,但因为晚上比较忙,便相约11月4日早上9点接受采访。
  在青岛一家咖啡厅里,陈云云在丈夫的陪同下准时出现。她穿着深色的休闲服干净整洁,显示着商人特有的精明练达。在我的引导下,陈云云将她大学毕业之后舍弃令人羡慕的工作,独自摆地摊创业的非凡经历娓娓道来。
  大学毕业后,发现所学无用
  现年27岁的陈云云出生于山东潍坊的一个农民家庭,是家中的独生女,农家的贫苦让她很小就清楚,要想摆脱贫困只有好好学习一条路。1999年夏天,刻苦学习的陈云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青岛大学计算机系,父母在欣喜的同时,却也为女儿高额的学费发愁。东拼西借,终于凑齐了6000元的学费和生活费,好在陈云云能理解父母的不易,每个学期都能通过努力拿到奖学金。
  2003年,陈云云大学毕业进入了青岛一家软件开发公司,每月基本工资八百元。她辛辛苦苦的干了两个月之后,发现这份表面看来令人羡慕的工作根本不适合女性,自己大学所学的知识又与公司实际需要相差太远。陈云云动摇了,也许当初选计算机专业就是错的,那么自己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正在陈云云为自己的未来感到困惑时,一位毕业之后在服装厂工作的同学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让陈云云看到了希望。这位同学告诉陈云云,一件在大商场里标价800多元的衣服其实出厂价只有80多元。陈云云在为其高额利润感到惊讶的同时,心中萌生了一个令她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想法——下海经商。于是以后的一个月里,陈云云一下班便奔走于各大商场,熟悉各种衣服的款式、价格。细心的陈云云发现,同样款式质量的一件衣服,大商场里标价四百元,而夜市上仅卖一百元,陈云云想,这衣服的成本肯定要比一百元还低很多,不然夜市上的商贩赚什么。大量的市场调查让陈云云觉得到夜市上摆地摊卖衣服肯定比自己现在的工作收入要高。
  单身女孩开始摆地摊创业
  说干就干,第一步应该取得父母的支持,陈云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自己要到夜市上摆地摊卖衣服。话还没说完,便被妈妈劈头盖脸的骂了一番:“你这孩子怎么不好好工作,净想些歪路子。卖衣服不是那么容易,咱们一家人都不是经商的料。”
  内心深处刚刚升起的创业之火就这样被浇了冷水,然而陈云云并没有气馁,她在继续做市场调查的同时,也开始积累启动资金。
  三个月后,积累了一千多块钱的陈云云辞去了正式工作,开始在李村夜市上摆摊。第一个夜晚,她便卖出三件衣服,挣了五十多块钱。这天夜里,陈云云握着这五十块钱久久难眠,她想,五十元虽少,但等自己以后有钱了,进更多的货,摆个大点的摊位,再以后可能就是大商人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开着轿车摆地摊的女人(2)
然而事情并不是陈云云想的那么简单,第二天晚上,陈云云便遇到了困难。几个小混混模样的人走到她的摊位前,要她每个月交500元保护费,不交就别想在这摆摊。陈云云不信邪,她不相信这些人在大厅广众之下能把自己怎么样,自己是个女孩,对方总不至于抢东西打人吧。小混混确实不抢东西,不打人,他们只是恶狠狠的站在那里,一边吸烟一边开些下流的玩笑。
  这天晚上,陈云云的衣服一件也没卖出去,这样连着三天。第四天,陈云云索性在家休息。她不想向小混混们服输,但也没有办法,时间一天天过去,自己好不容易做出的选择难道就这样放弃吗?在家休息了一个月之后,陈云云终于狠了狠心,东拼西借交了第一个月的保护费。回想起这段往事,陈云云颇有感触的告诉我,任何事业的开头总是万分艰难,如果挺不过去,你永远触摸不到辉煌的明天。
  把顾客当朋友让她受益匪浅
  正式开始摆地摊之后,陈云云很快便表现出了商人应有的精明强干与交友之道。细心的她发现,一些同行的衣服卖的很快,收入却并不高。经私下调查,原来是他们没有稳定的货源,有时衣服卖完了,便不得不从其他小贩那里进衣服,这些衣服要比从生产厂商那里进贵很多。摆地摊能不能赚钱,最基本的是有没有稳定的货源。为此,陈云云奔走于烟台、义乌等地,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找到了生产商。
  对于商人来说,顾客就是上帝。但陈云云不这样认为,她说,很多人在做生意时把顾客当上帝,想尽办法赚顾客口袋里的钱,生意完成之后,顾客便什么都不是了。其实顾客更希望你把他当朋友。陈云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对待每位来买衣服的顾客,陈云云就像对待自己多年的朋友一样。一切为顾客着想,顾客想买什么价位的衣服,喜欢什么样的颜色款式。陈云云都认真的记在心里,总是想着让顾客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合适的衣服。
  陈云云的这种做法,为她赢得了大批的回头客。一些学生朋友把自己的同学介绍过来买衣服,有时候忙不过来,她的顾客朋友便帮她照看摊位。
  论坛征友,爱情事业双丰收
  创业是艰难的,一个女孩摆地摊创业就更加不容易了,那些做了十多年服装生意的小贩,见她一个人,便动不动欺负她。陈云云毫不客气的称她们为老娘们,只要她一往即墨等地发货,那些老娘们便过来骂她,陈云云只能默默忍受着。刚开始她感觉每天一个人推着手推车出去摆摊有点困难,后来看看大家都这样,也就慢慢的习惯了。最大的问题还是进货,陈云云虽然在烟台、义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