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鬼系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见鬼系列-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定亲自到黑海去探个究竟。

  巴拉德曾在地中海海底找到古罗马帝国和腓尼基的船只,假如他能在黑海海底寻获方舟,这将会是一件轰动全球、甚至载入史册的重大发现。

  假如方舟沉入黑海海底那么它可能完好如初

  在近东和中东一带的古文明,都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古巴比伦、希腊及罗马也有类似诺亚一家人获救的故事流传,但地质学家从未发现全球性大洪水的证据。有人认为诺亚方舟不过是一项古老的传说,然而科学家最近却根据黑海一带的自然环境推断,当地的确可能发生过毁灭性的大洪水。

  科学家推算地球最近一次冰河时期,是在一万二千年前达到巅峰,那时全球海平面要比现在低很多,而黑海只是一个淡水湖,与地中海间隔着一个天然的堤坝,这个堤坝横跨今天土耳其境内的博斯普鲁斯海峡。

  随着各地冰河融解消褪,全球海平面跟着升高,而地中海与黑海的水位落差,逐渐被拉大到500米左右。后来,可能是一场大雨或一场地震,使两者间的堤坝垮掉,地中海的海水以200倍于尼加拉瀑布的水量及冲力涌入黑海;两年后,地中海和黑海的水位才达到平衡。

  今天,黑海和地中海虽有一个水道相通,但黑海基本上是个封闭的水域,多瑙河、聂伯河及顿河的水不断流入黑海,在它的上层形成一个淡水带,在这个区域内有丰富的鱼产和其他生物,黑海下层则是咸水带,这个咸水带不同于一般海洋下层有海流相通,而是呈停滞状态,因而形成了特殊的“无氧”环境。理论上,在这种无氧环境下几乎不可能有生物存在,所以任何物品、沉船甚至人体遗骸一旦下沉到这个水域,就好像被扔进一个真空储物柜一样,永远不会腐烂。按圣经所载,方舟是用“歌斐木”造的,假如方舟最后落到黑海海底,那么它可能完好如初。

  找寻方舟要用寻获“泰坦尼克号”的办法

  巴拉德准备以寻获“泰坦尼克号”的办法,到黑海寻找方舟的下落。他从过去的经验得知,每艘沉船的船身都会不断融解出一些碎屑,从而透露出沉船的行踪。一旦发现这种碎屑,他会把一艘装有声纳的遥控机械潜艇放进水中,探测船体的位置;找到沉船后,接着便放下装有摄影机的机械潜艇前往拍摄。

  巴拉德不派潜水人员下海,而使用这类高科技设备,是因为他曾在一次潜水探险中和一名同伴被困在一艘沉船内,差点丧命,现在他几乎都使用遥控潜艇来进行探险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巴拉德只观察海底的沉船,不搜刮船上的财物,巴拉德深信沉船是历史的遗迹,任何人都不应为了贪图利益而予以破坏。

  考古学家都同意,古代船只不比现代船只,遇到风浪很容易便沉没。有人据此认定,古代人只敢在距离岸边不远的海域小心地航行,所以在海洋深处,不大可能发现古代沉船的踪影。但巴拉德却不认为古代航海家都这么胆小,很多人并未实际去观察深海底层有些什么,便断定古代航海家不敢把船开到较深的海域。他就是因为观察了深海海底,结果发现了腓尼基和罗马帝国的船舰。

  对巴拉德来说,他之所以被黑海吸引,不完全是为了方舟。事实上他和许多科学家一样,怀疑方舟是否真的存在。就算方舟不在黑海海底,那里仍存在许多其他的秘密等待他去发掘。巴拉德这次探险除了寻找传说中的方舟,还有另外两个目标,一是沿着黑海南岸,寻找被大洪水淹没的古代村落;二是在2000多米深的水面下,找寻一条纵贯南北的古代航道。巴拉德相信,他这趟探险之旅,很可能会有其他意想不到的收获。黑海底层的无氧环境,或许真的完整保存了许多古物,任何发现,都可能在考古学界造成震撼。就另一方面来说,他在黑海海底若发现有生物存在,也等于推翻了科学界对黑海所作的种种臆测。如果真是这样,也算是一项科学上的重大发现。

  很多人说见过方舟的踪影但没有证据

  有关方舟最后停靠在什么地方,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其中被提到过最多次的,就是土耳其东部的亚拉腊山,因为这是圣经讲得最明确的地方。过去尽管有很多传闻说,有人在这座山上看见方舟的踪影,却没有确切的证据。

  考古学家已经对这座山前前后后探测了多次,包括使用先进的仪器对山上的冰层底部进行搜索,都找不到方舟的“芳踪”。但考古学家们还是不肯放弃方舟,有些考古学家正认真考虑亚拉腊山西南方250公里处的朱迪山,是否更值得一探。

  朱迪山高2100多米,更适合方舟停泊,而且它的位置也还在“亚拉腊群山”之内。另外,有少数考古学家对距离亚拉腊山不远的“杜鲁皮纳”情有独钟,认为这里才是方舟真正停泊的位置。他们从当地一些地形“看出”有方舟停靠的痕迹,但其他考古学家却嗤之以鼻,表示类似这样的痕迹在亚拉腊山上更多。

  还有极少数人相信方舟搁浅在伊朗西北山区,那些山脉是亚拉腊山延伸过来的。当然,最新的说法就是在黑海海底了,人们期待着巴拉德的探险能有惊人的发现。

  真的有“诺亚方舟”吗

  “诺亚方舟”的神话

  据《圣经&;#8226;创世纪》〔《圣经&;#8226;创世纪》〕《圣经》是基督教的正式经典,是该教教义和神学的根本依据。《创世纪》是其中的第一篇,讲神创造天地万物的故事。说,上帝要用洪水毁灭地上的罪人,事先悄悄叮嘱惟一纯洁的诺亚造一只大船,要他带着物种逃难。

  诺亚600岁那年2月开始,下了整整40天大雨。水势极其浩大,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世间所有的生物都淹死了,只留下诺亚方舟上的物种。这场洪水持续了150天才渐渐消退,7月17日方舟停在阿拉拉特山上。

  这件事是真的吗?许多迷信的人都坚信不疑。可惜他们都拿不出证据。

  1959年,一名土耳其飞行员在阿拉拉特山上发现了一个影影绰绰的“船形黑影”,顿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许多好奇的人上山去寻找,有人在山坡上找到一些木头,认为是诺亚方舟的碎片。经放射性碳年代法①〔放射性碳年代法〕利用碳元素的同位素碳14的衰变来测定年代的方法。测定,只有1250~1700年的历史。和《圣经》传说的年代相距太远,显然不是人们所要寻找的方舟遗迹。

  1993年,不甘心失败的人又组织了一支考察队。由蒂伦斯&;#8226;方比教授率领,到阿拉拉特山去寻找。据报道,探险队一个队员发现前面的山崖上露出一个半掩埋的船头。第二天,费了好大的劲才到达现场,小心翼翼地挖掘。据说,他们挖出了一只完整的大船,其形状如《圣经》描述的一模一样。更加使人惊奇的是,居然在船头的舱房内找到一具“中年男性尸体”。从照片看,他满头银发,身穿一件带帽子的棕色坎肩式长袍,坎肩下面露出长袖白衬衣。相貌十分肃穆庄严。据测定,这个大船和尸体距今有9000年。

  消息传出后,教皇特派多纳迪神父前往考察,认为这具尸体就是诺亚本人。

  无法解答的疑问

  这真是“诺亚方舟”吗?不!这不是真的。最大的漏洞,是那具尸体的照片。9000年前,正当今天的伊拉克、巴勒斯坦、土耳其一带处于有陶新石器时代的初期。人们还以磨制石器和骨器为主要劳动工具,刚制造出粗糙的陶器。尽管在土耳其西南部的哈吉拉尔遗址发现了陶纺轮,表明已能初步纺织,但成品十分原始,分布也不普遍,怎么可能制作出那样精美、类似现代风衣的绣花坎肩式外套和雪白的衬衣呢?

  还有这个被认为是诺亚本人的尸体为什么长期留在船上,他为什么不是如《圣经》上所说,当洪水退后带领全家和动物重返大地呢?此外,年龄也和《圣经》描述的不同。

  其实《圣经》里的“诺亚方舟”故事本身就有许多漏洞。

  1哪有这样大的洪水?

  如果洪水淹没世界,把所有的高山都淹掉了,需要多少水呢?

  姑且假设当时住在西亚的人们不知道珠穆朗玛峰,只以土耳其东北边境的阿拉拉特山为计算标准。这座山高5165米,乘以地球表面积5096亿平方千米,需要世界大洋上升同样高度,再补充2643亿立方千米的水才能漫到山巅。这样多的水从哪里来?

  谁都知道,大气层中并没有太多的水分,雨水主要是地表和洋面蒸腾的水蒸气供给的。怎么可能形成这样大的豪雨?

  地下水更加微不足道,全球地下水估计不过2340万立方千米。即使把地球挤干了,也不能造成如此巨大的洪水灾害。何况许多地下水处在深层,地质结构复杂,要全部涌出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把所有的冰川都融化,可以吗?

  这也不成!包括南、北极地区在内,所有的积冰只相当于2400多万立方千米的水。即使全部融化,也无济于事。

  就算真有这样大的洪水吧!洪水过后,流到什么地方去了?要知道,地球不是空心的皮球,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这么大的洪水。

  2“诺亚方舟”哪有这样大的容积?

  据《圣经》记载,“诺亚方舟”长300英尺、宽50英尺,高30英尺,分为上、中、下三层。这个尺寸是长米、宽米、高米,每层面积不超过平方米,总容积立方米。其容量看来很大,但是如果要装上世界上所有的动物,每种2只,多者7只。再加上诺亚一家8口,以及消耗一年的食物和别的必需品,就难以承担了。也许,一艘航空母舰还不行呢!动物习性不同,必须分别隔离处理。它们的食谱有很大的差别。处理这样复杂的问题,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动物园也无能为力,别说是方舟了。

  3现代人是诺亚的子孙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