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战国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足球战国策-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他不去,荷兰队输了,他也许可以高傲地说:“看,没我不行吧?”  
  这的确是一种证明自己的方式。  
  但与这种方式相比,更符合范巴斯滕风格的做法是:我去,我改变,荷兰因我而精彩。  
  在赛季末剩下的几场比赛中,范巴斯滕伤愈复出,奋起反击,连续入球,彻底打消了米歇尔斯的疑虑和犹豫,老帅改变了最初的决定。  
  事实证明这个改变无比正确。因为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范巴斯滕将成为一场世纪经典复仇大戏的领衔主演。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伊比利亚奇葩(1)
1。 一个比利时人的倒霉事儿
  西班牙的成功,是和世界接轨的结果。为他们扫清障碍的,除了伊比利亚人本身的自由开放意识,还有20世纪90年代的一件大事,这得感谢一个比利时人。这件事本来是比利时的家事,却闹到了整个欧洲,进而改变了世界。这个人是个普通的比利时裔球员,名叫让…马克?博斯曼。  
  作为一个天秤男,博斯曼的性格特征有这么几点:古道热肠有仁心,个性坚毅又聪敏,处事力求公平,追求完美,理想主义。  
  性格决定命运。博斯曼从小就挺顺遂,热心肠为他带来了不少朋友,聪慧敏捷锻炼了好球技,球踢得不错,十几岁就成了职业球员,签了俱乐部领工资,还被召进了国家队,20多岁娶了媳妇,事业爱情双丰收。  
  直到1990年4月21日,26岁的博斯曼接到俱乐部的一份通知。  
  博斯曼:其实,早在那天之前,我就开始倒霉了。  
  那之前,博斯曼转会到了列日…皇家俱乐部,俱乐部不待见他,博斯曼失去了主力位置。更糟的是,4月21日这天,俱乐部给他的是一份降薪通知,从4000马克降到合同最低限,1500马克。博斯曼很生气,这时候他老婆已经快分娩了,生活压力大,踢不上球本来就够窝火的,这下更闹心。  
  闹心的博斯曼开始找别的出路。他联系了法国的敦刻尔克俱乐部,准备大撤退。双方一切谈拢,列日…皇家俱乐部倒也松口放人了,签了租借合同,条件是一年租借费6万马克,顺便附上了敦刻尔克俱乐部可以优先购买博斯曼的条款。到此一切顺利,唯一的困难是比利时足协工作效率太低,直到法国联赛开赛前一天才批准放行。没关系,博斯曼,只要你效率高点儿,一天时间也够办手续的了。  
  但就在这时出岔子了。问题在于一份叫做“转会赔偿”的附加条款。关于这个,我们有必要插段解释。  
  所谓的转会赔偿,是指当球员转会时,由新东家支付给老东家的一笔款项,用来补偿老东家因失去该球员而蒙受的损失。90年代之前,国际足坛的转会制度就以这个规定为基础。由于它的存在,那时的转会并没有现如今这样频繁且容易,哪个球队想买人,得先掂量掂量能不能承受得住对方球队提出的高额赔偿金;而做球员的就更惨,就算合同到期,只要东家不放人,加在身上的转会赔偿金数字一亮,你想找下一个工作单位就很难。总之,球员就是球队的“奴隶”,转会赔偿金就是贴在“奴隶”身上的价格标签,除非球队大发慈悲,否则球员想要奔向自由的新生活,没门。  
  博斯曼转会,老东家列日…皇家自然也是开出了赔偿价码的,新东家敦刻尔克也接受了,银行保证金都已经开出了。但到最后关头,列日…皇家突然提出,他们不要这种商业信用形式的“保证金”,必须要现金。敦刻尔克不乐意了,说我们的信用是一流的,凭什么不要?大家不都是用这种吗?要现金?不给。忒没诚意了,拜拜了您。  
  合同泡汤了,到手的新工作没了。不但如此,由于博斯曼拒绝了老东家开出的1500马克的工资,双方算没达成意向,合同到期终结。博斯曼成了没有合同但身背转会赔偿金的“自由人”。彻底失业。  
  失业的后果很严重。除了踢球,博斯曼没有别的一技之长挣钱谋生,老婆生了孩子,家里没钱,贫贱夫妻百事哀,吵来吵去离婚了。博斯曼卷铺盖出门,无处容身,仰天长叹:到底是谁害了我?!  

伊比利亚奇葩(2)
本来合同是有效的,但因为附加条款,也就是转会赔偿规定存在争议,导致合同失去了法律效力。转会赔偿制度是足协官方的规定——都是制度惹的祸。  
  悲愤的“前”有为青年博斯曼一气之下把比利时足协和列日…皇家俱乐部告上了法庭。
  2。 民告官
  说到制度,追究起来,欧洲足坛的大Boss欧足联也是责无旁贷的被告。于是案子上升到了洲际范围。  其实,此前转会赔偿制度已经导致过多起类似的纠纷,只不过都没闹这么大。早在十几年前欧足联就已经认识到这条规定有可能违反了“每位欧洲公民自由选择工作岗位的*权利”罗马条约的规定。罗马条约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的标志,代表了诸多欧洲国家的共同愿景,是大家共同遵守的章程。,但为了维持现有的足球体制,他们选择了掩盖这种现象并试图继续蒙蔽大众。  
  所以上被告席也是活该。  
  敢于抗争的斗士博斯曼迈出了民告官的第一步,但他要走的路还很长。欧足联摆出了息事宁人的态度,法院审理结果是博斯曼剥掉了身上贴的价格标签,获得了完全的自由。这无疑是一种胜利。  
  既然胜利了那就努力开始新生活吧,博斯曼开始积极联系其他的俱乐部。他还不到30岁,足球技术也不错,应该还有前途。但他发现,很多球队拒绝跟他这个敢跟大佬打官司的刺儿头接洽,偶尔有个赏识的,还被欧足联明示、暗示或者威逼利诱给搅黄了。  
  自古民告官就有重重困难,“民”想要赢“官”就更不容易,而赢了之后,能否真正摆脱官司的阴影,能否不被各种或明或暗的“报复”压倒,都是未知而令人不安的。  
  博斯曼继续提起上诉。他在维权的路上越走越远,诉讼范围扩展到了外籍球员规定。  当时,在欧洲各国联赛里,外籍球员的人数是有限制的。按照“3+2”规定,每个俱乐部最多只能有五名外籍球员,而只有三人可以同时上场。在极端排斥外国人的国家比如德国,这制度被贯彻得很彻底。连开放的意大利也得遵守这个制度,要不然,出名的就不止“三剑客”、“三驾马车”,而是“七剑下天山”了。  
  这其实是一种地方保护,带着明显的排外性质,严重威胁到了外国人的权益,要维护。  
  博斯曼的诉讼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国足协、媒体、甚至政坛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国际法院反复衡量,迟迟不能作出判决,直到1995年12月才宣判。判决结果:转会赔偿制度和外籍球员制度都是违法的,应该废除。 
  这就是影响深远的“博斯曼法案”。  
  前后加起来博斯曼的告状路经历了五年,跟美国南北战争有一拼。但不管怎样坎坷,总算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博斯曼法案改变了足坛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影响不亚于林肯大旗一挥之下南北战争对美国社会的改变。南北战争废除了美国种植园的奴隶制,而这个判决废除了足坛的“奴隶制”。  
  博斯曼百感交集。此时他已是一个发福的中年人,过了踢球的合适年龄,他职业生涯的后半段都奉献给了维权打官司。  
  让…马克?博斯曼,用他五年来不屈不挠的维权抗争行为,为以后的无数球员争取到了独立和自由,为后来的俱乐部国际化打开了大门。
  

英超是个什么玩意儿(1)
1。 绅士与流氓
  1986年,马拉多纳抬抬手把英格兰拍出了世界杯,但那一届的最佳射手称号仍然落在了英格兰小伙子加里?莱因克尔身上。此人身材修长,面容瘦削,看起来文雅和气,却是英格兰队这杆红缨枪的枪头,寒光一闪便已直刺对手咽喉。多年来,人们总爱问他:“为什么你总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方?”莱因克尔回答说:“我一直都在那个地方。”  
  “那个地方”在足球场上学名“禁区”,莱因克尔游弋其间,伺机而动,用很多次无功而返换取一次奇袭成功,而人们注意到的通常只是那“一次”。他的话让我们明白,勤奋是他的出头之道。但同时,他也一语道破了当时英式前锋的经典套路:他们的职责很简单,不用多功能,只需潜伏在禁区左右,等着完成最后一击就好。  
  莱因克尔除了是英格兰史上最高效的射门机器之一,球迷们还封了他一个响亮的名号——“清白先生”。这是因为,他从来没有收到过裁判大人视球员在场上是否违规而“赠送”的红牌或黄牌,整个职业生涯清清白白,一尘不染,堪称足坛第一君子。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作为前锋,莱因克尔不太需要阻截、铲断,此类屠夫勾当主要由防守队员们负责,他的犯险几率因而大大减少;另一方面,莱因克尔是个遵纪守法、服从裁判、尊重对手、团结队友的好青年。英格兰人喜爱莱因克尔,因为他继承了百年前足坛先驱们赋予足球的绅士风度。  
  当然,并非所有英国人都是绅士,并非所有球迷都倾心绅士风度。当年英国搞工业革命,除了革出一批穿着披风、拄着拐棍,谈吐文雅、不苟言笑的绅士,也革出了一大批产业工人。时光荏苒,产业工人们成了足球圈的主要从业者和消费者。有人爱阳春白雪,就有人喜欢下里巴人。工人们在莱因克尔的队友保罗?加斯科因身上找到了共鸣。  
  加斯科因外号“加扎”,他出身贫寒,父亲长期失业,一家人挤在政府提供的廉租房里度日,还得和别人家共用洗手间。在学校,加扎功课不好,成日只做球星梦,常常被老师冷嘲热讽为痴心妄想。到了球队,他又被队友们嘲笑体重超标。然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