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上的母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板上的母亲-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学完一部分,就要弄懂这部分的知识结构、重点难点,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联。
  4养成良好的习惯:A规划精细,目标明确。每一节课、每个单元,都要有周密的学习计划,保证按时完成。B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做习题时,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去写,不能图省事,随随便便隔步跳过去。一个小数点、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写得端端正正。C当天出错当天纠,印象深刻,不会再犯。D跨学科,交叉互动。不但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通过交叉联想会大有收获,从文学和美学的角度理解数学、消化数学,不但能扩大视野,对和谐人格的构建,也有着弥足珍贵的作用。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2)
具体讲,我认为初中数学有两个难点:代数部分是函数,几何部分是圆。中招考试最后压轴的差不多都是圆和方程结合在一起。解函数题,要学会借助图像分析,理清变量之间的关系,从变中找出不变的规律。说到底,没有一定量的训练,就达不到一定的能力。当教师的都知道,高考试卷中最难的题,是给重点大学的尖子生出的,这部分内容,对大多数学生是没用的,即便学会了,走出校门要不了多久,也会忘得干干净净。可是没办法,千军万马挤高考这座独木桥,我们不能不全力以赴啊!中国的孩子生存压力实在太大了,每想到这儿,我心里都很不好受……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作文是这样训练出来的(1)
谈话日期:2005年8月22日
  谈话地点:平顶山市六中语文教研室
  吴月霞,1982年毕业于许昌师专中文系。同年7月任职平顶山市六中,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至今。有名的贤妻,孝女,工作中是公任挑大梁的业务骨干。性格柔韧,宽厚包容,有情趣,富创意。饱满的激情使她看上去生气勃勃,经久成习的阅读与积淀、实践与创新,让她获得扎实的专业功底的同时,历炼出了不骄不媚的人格魅力。
  她的座右铭:“要为学生的四十岁负责。”
  她的职业感悟:“爱成绩好的学生,是人;爱成绩暂时后进的学生,是神。”
  她的工作原则:“改造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等重要。”
  学生及学生家长对她的评价:“做吴老师的学生是人生的幸运。”
  我从2001年开始随笔式专题系列作文教学模式探索,几年下来,收获很大。
  语文就是生活的文字化,是生活的记录,靠的是不断的积累和沉淀。天天吃饭,和父母交流,这就是语文。看电视也能学语文,故事情节,人物对话,还有许许多多的科教片,纪录片,都是了解世界的窗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有丘壑,自然会心中有话,下笔成文。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难写,无话可说;老师也感到作文难教,费力不小,效率不高,还因为学生越学?##怀稣媲槭蹈校呖甲魑囊渤隽瞬簧俸嗦以斓男埃獾接呗鄣内覆 ?001年,我和几位同事一起调查了100名初中生,喜欢作文课的只占14%,不喜欢的占86%,编造作文的占73%,背抄范文的占36%。究其原因,是有些老师迫于应试的压力,脱离生活,将学生活生生的思想和感觉僵化在八股文里,作文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开始将随笔式的自由写作和专题式的系列作文训练结合起来,进行探索。让语文走进生活,生活要素材,让学生把心灵放活在睁眼所见的现实中,情感回归到切身体会的源泉里,文思和情思一起涌流,思想和理想同步成长。具体做法概括起来有五个字:限、放、引、评、赏。
  一、限,即限定
  1限定每周的写作数量。一般以两到三篇为宜。不能少于两篇,多则不限。
  2限定写作方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教学要求,拟定写作专题,为学生提供写生活随笔的范围。如,我身边的人物系列;我身边的故事系列;个人写真系列等。除此之外,还开辟有校园采风、生活素描、自然风景线、班级新闻、奇思妙想、科幻世界、街头见闻、往事回首、多彩课堂、热点思考、说长道短、悄悄话等众多的专题。例如“爸爸写真”系列,就有《忙碌的爸爸》、《有责任心的爸爸》、《幽默的爸爸》、《球迷爸爸》等,一个系列至少能写三五篇。学生也可以自拟专题。就这样每周换一个专题,学生在写同类作文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获得技巧,逐项突破,分步提高。既解决了无话可写的难题,又打下了终生受益的写作基础。
  3限定随笔用本。由于写作量比传统的作文量大,一般的作文本用起来不方便,也不便保存,就要求用21cm×14cm规格的软皮抄。扉页为前言或自序,第二第三页留出目录。每写一篇文章,配以插图。一本写下来,相当于学生自己编辑出版了一本图文并茂的个人青春杂志。就这样积少成多,水滴石穿,学生的眼光和心灵一起扎根生活,用看不见的根须抓握住了美好的青春时光,为自己建造出终生难忘的记忆的绿洲,培养了作文写作的兴趣,有效提高了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效率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也巩固和强化着其他科目的学习。
  二、放,放开手脚
  1专题以内的放:虽然有专题限制,目的只是为了防止学生无话可说。在这个范围内,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拟系列作文题目。也可以几个人合写一个专题,也可以写专题接龙(比如几个同学一起完成的《假小子系列》)。
   txt小说上传分享

作文是这样训练出来的(2)
2专题以外的放: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心灵,好文章无不是心声。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为自由的写作空间,在统一专题的写作过程中,如果哪个学生有了感兴趣的话题和素材,就可以停下系列写作,不失时机把它写下来,然后再继续专题系列写作。就这样坚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写心里话,从心里写,笔耕不辍,水滴石穿,让每个人的心灵都生长出作文的绿地。
  三、引,即引导
  1引导读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生每学年读两到三部名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现在的出版物多且杂,对于涉世不深阅读量有限的中学生,选书犹如沙里淘金。泛泛一般地倡导读书是远远不够的,作为语文老师,我的经验是,繁忙的工作之余,除了上网浏览,还要走出狭小的校园,跟学生家长交朋友,跟层次高的同行交朋友,从他们那里捕获最新最有价值的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大脑,随时给学生提供鲜活的阅读知识,推荐适合他们的精神食粮。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每学期(包括假期)读两到三本好书,写出读书札记,定期交流评比。另外,还要求每人至少订一份语文方面的报纸或杂志,每周读一本好杂志或三到五篇报刊上的好文章,相互推荐。我在班里开展好文共欣赏活动,固定为每周的某一节课,由老师或学生推荐一篇好文章,师生共同点评、品味、赏析。日积月累,学生不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为作文写作建立起了丰实的“材料仓库”。
  2引导观察。眼下学生感到作文难写,不是缺乏技巧,而是缺乏生活素材的积累。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感官去捕捉,捕捉鲜活的现实生活细节,阅读壮丽山河,吸纳丰厚悠远的人文气息,感受独特的风土人情,开凿出作文的源头之水。还可以通过电视新闻,让校园与世界联网,学生通过观看《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等节目,学会关心社会问题,关爱自然,唤起对生活的积极思考,让心灵成为吐纳生活的百川之海,让“家事、国事、天下事”成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广阔田园。
  3引导自拟题目。90%以上的学生都喜欢写自命题作文,现在考试中要求自命题的作文也不在少数,训练学生的命题能力不容忽视。我首先以语文课文题目为例,再从一些报刊上找例子加以分析,让学生真切体会到“题好一半文”的妙处。然后开展自拟题比赛:给一个素材,让每人拟一个标题,看谁的题目新颖又好写。最后把拟出的标题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让同学们打分,并随意选写其中的题目。
  4引导写作。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会有一些选材、谋篇、立意、表达等方面的不足,及时借用同一专题的优秀作文和报刊上的美文加以引导。同时,注意让学生互相交流经验,借助读书活动,立竿见影地学习命题技巧。
  四、评,对文章准确及时的评改
  1书面评改。学生每周两到三篇的随笔作文,比传统作文量的四倍还多,想要篇篇评改,单靠老师,精力和时间远远不够。不评改,学生就不能得到及时指导,老师也不能了解写作情况。我的方法是一个专题评改一次,批上分数,写出指导性的评语。写评语在多鼓励的前提下,跟踪学生的思路,把准文脉,体察学生的欢乐和苦恼,力求真切说出自己欣赏什么、反对什么,让学生明白无误。评语无论长短,哪怕只有一句话,也要让学生在这句话里感受到老师的关切和期望,老师和他是平等的心灵相通。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在下次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来。对于作文中突出的优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集中讲评。
  2口头点评。为了强化写作意识,我在班里开展了“每课读一文”活动。就是利用课前三五分钟,请学生读一篇自己最得意的随笔。方法是:每学期初,语文科代表按人数制作标签顺序,由同学们自己抽出读文顺序,一节课轮读一人,读完一轮重新开始。每次读完,由老师作简要点评。一段时间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