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话-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却又明白的事情。“但却又明白”,是一种无奈啊。

  把虚幻的场地当作我们心性表露的温床,是现实压抑的解放。不过现实并非真的是洪水猛兽,不过现实却带给我们心性的落差,虚幻的网络正好弥补了这种落差,让我的,我们的心性得到了安慰和愉悦。

  (三)

  侄女这几日住在家里,她也仅有四个月大。

  每当她睡醒被从床上抱起的时候,她都会在怀中跳动一下,母亲说这是她高兴,高兴自己被抱起,醒着躺在床上对孩子来说是很不舒服的事情,被抱起来了,自然要高兴的跳了。

  我觉得,那何尝不是一个生命的感谢呢?

  (四)

  夜风起的时刻,天上的星清晰可见,很惹眼。

  鸡在鸣叫,鸣叫中透着清幽,断断续续的,似是扯不断的棉线。

  我穿上大衣站在院子里,透骨的寒让大脑为之一振,静寞中,感觉到的是一种波动。也许,在白天的喧闹中,我们脑中的静寞遁去了,这种遁去不知道是被动还是主动,抑或是一种无奈。在喧闹中,静寞把人的本真带走,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一张张面具。所以在黎明的前夕,我倒是在贪婪享受着这种属于自己本真的静寞。我不害怕静寞,或者说是我们不害怕,在喧闹中待的太久,我们的一切已是在被动的麻木中蜕变,蜕变成一种主动的麻木。可能,每一晚的静寞,都在抗衡着这种蜕变。

  弯月从东边天升起,一种光穿堂进屋,流溢到了各处。月光冷且清幽,和白天的日光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如果说日光的白天带给我们的是身体表面的温暖,那么月光则是照射在了我们的心上,让我们暴露本真,进而思考本真。

  白天的喧闹和夜晚的静寞在做着永恒的抗争,我作为抗争的沧海一粟,也许看到的一切,到最后都成了过眼的烟云。抑或说好,抑或说不好,带着得到的体会,我们都在这样的往复循环,循环……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读苏雪林的《收获》
看了作家苏雪林的一篇散文《收获》,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我爱我的祖国,然而我在祖国中只尝到连续不断的“破灭”的痛苦,却得不到一点收获的愉快;过去的异国之梦,重谈起来,是何等的叫我系恋啊!读完这段话,我感触很大。

  苏雪林这个作家我并不是太了解,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反鲁”的缘故,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苏雪林是男的还是女的。不过基于“反鲁”对苏雪林的臆想,我猜必是男的。不过后来才知是个才女,不仅对她产生一种别样的看法。至于其它苏雪林的文章,我都没有读过。

  回到她的这篇散文,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说的是自己在法国的一段小小的经历:到法国农村的朋友家做客,帮助邻居摘葡萄的经过。整篇文章充满着快乐和谐,人们不仅仅收获着葡萄,更是收获着快乐、和谐、宁静、幸福的生活。而当时作者写这篇文章所处的环境是什么呢?内乱时期、百业萧条,人民在死亡线上痛苦的挣扎。

  作者在文中有这样的一段景物描写:

  凉风拂过树梢,似大地轻微的噫气;田间垄畔,笑语之声四彻,空气中充满了快乐。我爱欧洲的景物,因它兼有北方的爽垲和南方之温柔,她的人民也是这样,有强壮的体格而又有秀气的容貌,有刚毅的性质而又有活泼的精神。

  我想,作者在回忆描写这段景物的时候,内心是充满矛盾的。因为眼前的景象与描写的景象太不一样了。自己祖国也是富饶的土地,也有勤劳的人民,但是我们的人民却在造受着如此沉重的苦难,我想作者当时定是这样想的吧。

  看到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和明白作者在最后的那段话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是苦闷的,作者向往自己过去在法国的那种生活,当然也希望自己祖国的人民有朝一日也过上那样的生活。

  我想,作者所希望能收获的不仅仅是葡萄,也不仅仅是收获宁静。幸福的生活,作者更希望收获的是人心。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我们什么时候要直面世界呢?对于一个快要成年的孩子来说。

  看了拉格尔克维斯特的散文《父亲与我》,我仿佛看出了什么,但是确实有看不到什么,我在思考作者,也在思考自己。我们由谁来护呢?

  文章的情节相当的简单,作者讲述了与父亲在礼拜天出去游玩的情景。重点描写了出去和回来在路上的景物和感受,同样的一条路,但是由于天气的缘故,作者前后两次的感受却是相当的不同。

  我们来看作者的描写:我们刚走入森林,四周便响起了鸟雀的啁啾和其它动物的鸣叫。……它们悦耳的歌声在我的身边飘荡。地面上铺满了一层厚厚的银莲花,白桦树刚绽出淡黄的叶子杉树吐出了新鲜的嫩芽,四周弥散着树木的气息。在太阳的照射下,泥土腾起缕缕蒸汽。这里处处充满了生机。

  …… 

  天空越来越暗,树的模样也变得奇怪,它们伫立着静听我们的脚步声,好像我们是奇异的陌生人。在一棵树上,有只萤火虫在闪动,它趴着,盯视黑暗中的我们……

  看这两段描写,我们能十分清楚地知道哪一段是去的路上的描写。这是作者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们应该看到作者的天真。小时候的天真,没有成人的功利考虑。在去的路上作者是如此的高兴,把看到了景色做了拟人和比喻化的描写。在孩子的眼中,世界就是如此的美好,如此的一尘不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的和谐美好,我们应该欢唱。

  但是在作者回家的路上,天色晚了,作者前面的一切所见所想都发生了对立的转变。在孩童的眼中,世界的变化是那么的快,刚才还是美好动听的东西,一转眼之间就变得是如此的可怕,甚至连万能的上帝也变成可怕的了:

  在我的心里,上帝也是可怕的。呵,多么可怕!在这茫茫的黑暗中,到处有他的影子。他在树下,在不停絮语的电话线杆里——对,肯定是他,他无处不在,所以我们才总看不到的。

  在儿时就知道上帝无处不在,这是多么的不容易。他就在着无边的黑暗中走着,当然还有他的父亲与他一同相伴。父亲在黑暗中行走既没有安慰儿子,也没有护着儿子,只是在一辆货车开过之后,父亲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奇怪,这是哪辆火车,那司机我怎么不认识?”说完,一路没再开口。是的,父亲既不认识这个司机,也不会认识眼前的黑暗,尽管不认识,他也不会感到害怕。但也仅此而已,他没有多余的东西再给儿子,甚至连护着儿子的能力也没有。因为他们虽然现在同处在一个世界,但实实在在又不是同一个世界啊,儿子应该怎么办呢?儿子只能自我保护,因为连上帝都变成可怕的了。但是作者也明白,这样的生活不是永远的:

  世界和生活将如此在我的面前出现!它们与父亲那时安乐平静的世界截然不同。啊,这不是真正的世界,不是真正的生活,它们只是在无边的黑暗中冲撞、燃烧。

  是的,作者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在冲撞和燃烧中,一个新的世界催生出来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可谓自欺欺人,可叹!
丰子恺的文章读过不少,特别是他的散文,更是仔细、认真的读。

  今天读到他的《东京某晚的事》,读了第一遍没感觉出什么来,并且觉得行文措辞还有点别扭,于是我便又仔仔细细读了一遍。这一遍明白了,不光明白了,并且觉得丰子恺提出这样的思想有一种自欺欺人的味道。但是转念一想,丰子恺是一个教育学家,是一个学者,而这种思想从古至今也就只有学者一直在追求着这种思想。想到这里,我不光觉得自欺欺人,并且都有点可悲可叹了。

  丰子恺在文中讲了一件他经历的很小的事情,他在东京期间,某晚与朋友外出散步,遇一日本老太婆让他们帮忙抬一下东西,他们几个因与老太婆不熟悉而没有帮忙。这样的一件小事,却引发了作者过多的思考,作者在文中这样说道:

  有这样的一个世界,天如一家,人们如家族,互相友爱,互相帮助,共乐其生活,那时陌路就变成家庭,这老太婆就并不悖事,并不唐突了。这是多么可憧憬的世界!

  其实作家本人的思考我们大家都明白,这种思想在几千年前的老子就提出来了。但是我想说的是,这样的境界我们实现了吗?所以我说,历朝历代,也就只有学者在孜孜不倦追求着这样美好的世界。我们可以想一下,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距离作家写此文章也有半个多世纪了。我想,这是多么自欺欺人和可悲可叹啊!

  我们大家肯定也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希望能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但是,有没有人去为它奋斗呢?我们每天都是围绕着自己忙,有多少人在围绕着别人忙呢?特别是进入21世纪,城市发展加快,网络的迅速普及,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办任何事情。过去,我国还报道说西方某国一老人在家中病死半年才被邻居发现,批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亲情、友情,只有金钱。我想,我国现在也走到这样的时代了,真好!

  丰子恺写这样的文章说这样的话,我可以毫不留情的说他是在自欺欺人。那样的社会何日才会出现?虽然丰老先生早已去世,但是我不怕他的灵魂来找我理论。丰子恺又是可叹的,他明明知道这样的社会不会出现,但是他还是要说,不过这也比那些只为自己忙的人强多了。

  我其实也是自欺欺人和可叹的,因为我也是说的多而做的少,并且是十分向往那样的社会。但是,我也知道那样的社会不会出现。不管怎么样吧,我们是要前进的,在前进的途中,相信会有许多人来加入自欺欺人的队伍。我相信,只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