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管理经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德鲁克管理经典-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生产出了自己的个人电脑,正好赶上这一市场开始蓬勃发展的时期。3年以后,即1983年,IBM就夺得了个人电脑的世界领导权,如同它在主机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一样。同年,IBM又推出了自己的微型“家用电脑”(home puter)——“花生”(Peanut)。
  每当与IBM的人员讨论起他们这段经历时,我总是询问同样的问题:“当时,IBM的每一个人都非常肯定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而且毫无意义,但又是什么原因使你们IBM的人能将这种变化视为一种机遇呢?”我得到的答案总是相同的:“就是因为我们知道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而且毫无意义,所以,当这种变化真正来临的时候,才使我们大为震惊。我们认识到,我们从前所做的假设以及我们十分确信无疑的每一件事情突然间被全盘否定了。因此,我们必须走出去,重新组织自己,充分利用我们以前确信不会发生,却实实在在发生的变化。”
  第二个案例较为平淡。虽然缺乏诱人之处,但是它同样具有启发性。
  美国从来就不是一个购书习惯相当普及的国家,部分原因是免费的公共图书馆遍布全国。20世纪50年代初,电视出现以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把时间消磨在电视机前——特别是正处于重要读书阶段的高中生和大学生——当时,“每一个人都知道”书籍的销售将会大幅度下滑。于是,出版商们开始慌乱地向“高科技”媒体经营转移,例如教学片或电脑程序(大多数均以失败告终)。然而,书籍的销售自电视首次出现以来,不但没有暴跌,反而猛增,其增幅比每一项指标——无论是家庭收入、处于最佳“读书年龄段”的总人数,还是拥有较高学位的人数——所预测的增长速度要快好几倍。

第3章 创新机遇来源一:意外事件(12)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事实上,没有人真正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典型的美国家庭里,藏书量同从前一样稀少。那么,所有这些书都到哪里去了呢?我们虽然无法解答这个问题,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图书销量正日益上升的事实。
  当然,所有的出版商和书店都知道图书的销量与日俱增,但他们都对此毫无反应。反而一些大型零售商,如明尼阿波利斯和洛杉矶的一些百货公司对这起意外事件加以利用。这些人以前从未涉足过图书领域,但是他们了解零售业。他们建立了形式与美国早期书店截然不同的连锁书店。从本质上而言,这些书店都是超市。他们并不把书籍视为文学作品,而是把它当成“大众商品”,而且他们专营畅销书籍,以确保每一单位的价位能够获得最大的销售额。这些连锁书店通常位于租金昂贵但客流量大的购物中心里,而一般从事图书生意的人都认为,书店应该位于租金低廉、最好离大学较近的地方。传统的书商本人就是“书卷气较浓”的人,也喜欢雇用一些“爱书”人士。而新式书店的经理们都是化妆品推销员出身,在他们之间流传着这么一则笑话:任何一个除了书的标价以外,还想看书的内容的人,都是无可救药、不合格的推销员。
  10年来,这些新式连锁书店跻身于美国零售业最成功和成长最快的领域,同时也是美国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
  上述案例都代表着真正的创新,但没有一个代表着多元化。
  IBM一直在计算机行业中发展;而连锁书店是由熟悉零售行业、购物中心或“时装店”的人经营的。
  要想成功地利用意外的外部事件有一个前提,即它必须和所在行业的知识和技巧相吻合。许多没有零售专业知识的公司,甚至是大公司,贸然进入新的书籍市场或大众商品市场,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
  因此,最重要的是,意外的外部事件只是一种将既有的专业知识应用到新事物上的机会,但是这种应用不会改变“我们所从事行业”的本质。与其说它是多元化,不如说是一种延伸。然而,正如上述案例所显示的那样,它也要求我们在产品,而且常常要求在服务以及分销渠道等方面进行创新。
  这些案例的第二个特点是,它们都是大公司的例子。和许多其他管理书籍一样,本书列举的许多案例都是大公司的个案。一般而言,大公司的案例是我们唯一较易获得的,也是唯一能够在出版物上找到的资料,还是唯一可以在报刊杂志的商业版上公开讨论的案例。小公司的案例则不易获得,而且通常很难在不泄露商业机密的情况下加以讨论。
  但是,利用意外的外部事件似乎特别适用于现有的企业,尤其是在该行业具有相当规模的公司。据我所知,能够成功利用意外的外部事件的小公司少之又少,而且参加我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研讨班的学生也都有同感。这也许是一种巧合,但也有可能是现有的大企业往往更能看到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美国的大型零售商习惯于看数据,这些数据显示了消费者消费的方向和方式。大型零售商还对购物中心的位置以及如何才能得到一个好位置了如指掌。一个小公司能否像IBM那样,大手笔地派遣四组一流的设计人员和工程师组成一个特别攻关小组来开发新产品线呢?对于处在快速发展行业里的小型高科技公司而言,即使对现有工作,他们都感到人手不足,更不必说开发新产品了。
  也许,意外的外部事件是提供给大型企业最大且风险最低的创新领域;也许是特别适于大型和现有的企业从事创新的领域;也许是专业知识最具影响力,并且迅速调动大量资源的能力会产生最大差异的领域。
  但是,正如这些例子所显示的那样,创业时间久、规模大并不能保证该企业就能够认识到意外事件并成功地加以利用。IBM的美国竞争对手都是销售额以十亿计数的大企业,但是却没有一家公司开发了个人电脑——它们都忙于与IBM对抗了。此外,美国的旧式大型连锁书店,如纽约的布伦塔诺(Brentanos),也没有开发新的图书市场。
  换言之,机遇就在那里。重大机遇总是经常出现,一旦出现,机遇提供给我们的前景无限,对那些现有的大型企业尤其如此。但是这些机遇所需要的并不只是运气或直觉,它们还需要企业去寻求创新、积极加以组织和加强管理,以便利用这些大好机会。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目录
推荐序一(邵明路)
  推荐序二(席酉民)
  推荐序三(赵曙明)
  推荐序四(包政)
  推荐序五(詹文明)
  推荐序六(冯仑)
  译者序
  前言
  第二篇管理者:工作、职务、技能与组织
  第29章为什么需要管理者
  第五部分管理者的工作和职务
  第30章什么是管理者
  第31章管理者及其工作
  第32章管理职务的设计和内容
  第33章管理和管理人员的开发
  第34章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
  第35章从中层管理到知识型组织
  第36章绩效精神第六部分管理技能第37章有效决策
  第38章管理沟通
  第39章核查、控制和管理
  第40章管理人员和管理科学第七部分管理组织第41章新需要和新方法
  第42章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
  第43章如何把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连接起来
  第44章组织设计的逻辑和规范
  第45章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的组织设计:职能制结构和团队
  第46章以成果为中心的组织设计:联邦分权制和模拟分权制
  第47章以关系为中心的组织设计:系统结构
  第48章关于组织的几个结论管理者与预算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序言(1)
推荐序一Management: 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
  我总是感觉自己没有资格为德鲁克先生的著作写序,但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邀稿盛情难却,此外,作为德鲁克先生生前少数耳提面命过的中国人之一,我也有责任和大家分享我从他那里得到的启迪。
  改革开放初期,德鲁克夫妇来过中国。对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从战争创伤的心理阴影中复原的艰难过程,他遇到的中国人充满活力和乐观精神,这一点令他惊讶不已。十年前我刚认识德鲁克先生时,他告诉我,世界在苏联解体后,只有美国一国独强的局面是不健康的,应该至少还有另一股力量可以和美国互相制约,在俄罗斯、印度、巴西和中国这几个正在上升的大国中,只有中国有这种可能。他还说,中国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向坏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中国迅速培养大批有道德和有效的管理者至关重要。这也是他后来全力支持我创办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的原因。
  德鲁克管理学院开办不久,有一位著名商学院的教授建议我们走精英教育的路线,收昂贵的学费,德鲁克先生反对这么做。他对我说:“中国固然需要大公司和领导它们的精英人才,但中国像任何国家一样,90%的组织将是中小型的和地方性的,它们必须发挥作用,单靠大公司,不能提供一个健康社会所需要的各方面功能。中国最大的弱点是作为一个大国,没有足够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但你们有一大批能干的人,这些人在实际磨练中学会了怎样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生存并取得了成效。他们可能只受过普通教育,也不是特别聪明和优秀,但却知道如何精巧地处理事情。这样的人可能有几百万,他们可以领导那些中型、小型和地方性的组织,他们将建设一个发达的中国。”
  这段话透露出德鲁克先生对肩负中国未来的管理者,特别是对中小型和地方性组织的普通管理者的殷切期望。身为其中的一员,每当我回忆起来都深感责任重大。
  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剧变时代,而且这些变化影响所及,已经没有国家、种族、文化和行业的界限。这时德鲁克学说中的价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