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粗能干大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粗能干大事-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魄力将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更容易成就大事。     
  张作霖是一位历史传奇人物。他由一介粗通文墨的草莽武夫,风云际会,乘势而起,一跃成为地位显赫的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期间,与他处事果断、说干就干的性格不无关联。     
  1922年7月,东三省保安司令部正式成立,张作霖任总司令。张作霖上任后,除了改组领导机构、整顿军队之外,还做了不少轰动一时的大事件。其中包括建立东北大学、扩建兵工厂、建立空军和海军等等。     
  在东北建立综合性大学,最早提出的是奉天省议会。1916年10月,议员郑英澜提出《整顿学务以储人才建议案》,其中有一条建议,即是“故拟联合吉、黑二省,并设东三省高师及大学”。这是建立东北大学的最初动议。后来,在1919年12月,议员李树滋再次提出创办大学的建议,他提议“每省均设一处大学”。此后,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多次建议 “兴办大学教育,培养专门人才”。教育厅长谢荫昌也积极建议创办东北大学,他认为:“东西洋文明各国,所以号称文明,主要在于学术发达。他们农有农学,工有工学,商有商学。”     
  尽管大家都在呼吁要建立东北大学,但就是迟迟不见实施行动。1922年8月,距离张作霖任总司令才一个月,他就将筹建东北大学一事排上日程,并亲自命令奉天省长主持其事,在省长公署成立大学筹备委员会,聘请教育界名流李树滋、范先炬、佟兆元等为筹备委员。 12月2日,省长公署又发布委任令,东北大学筹建工作终于开始走上正轨。     
  1923年1月5日,省长公署批准,以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改建理工科,以公立文学专门学校改建文法科。拟定《东北大学组织大纲》,规定设立六科,即文科,理科,工科,农科,商科,法科。每科又设若干系。后来这些学科发展为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教育学院,以及后来成立的农学院等。同年4月26日,东北大学正式成立,以此日为建校纪念日。     
  东北大学非常重视师资的质量。一所大学质量的优劣,关键在师资。这是东北大学历届校长的共识。因此,他们把视野扩大到全国,不惜重金聘请一流学者到校任教。教师的待遇是很高的,在全国首屈一指。以教授为例,预科教授月薪最高为260现大洋,最低为150现大洋;本科教授月薪最高为300现大洋,最低为180现大洋。后来教授的月薪提高到360现大洋。著名学者月薪更高,文法专家章士钊的月薪高达800现大洋。当时,南开大学教授是240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300元,还常常欠薪。此外,校方还专门为教授修建了宿舍区,所建皆为新式高等洋房。     
  由于对教师重金聘请、大礼相邀,因此许多国内著名学者和社会名流,都曾到东北大学任教。如曾任外交总长的罗文干,文字学家黄侃,著名学者梁漱溟,文法学家章士钊,建筑学家梁思成,著名学者林徽因,俄文学者曹靖华,清华校长刘仙洲等。     
  张作霖重视教育,积极支持兴办东北大学,为东北培养了多方面的高级人才。这对他巩固在东北的统治地位,帮助很大。     
  张作霖在扩建兵工厂的同时,对迫击炮情有独钟。他下令从俄国购进了一批迫击炮,就是通常所说的六〇炮。这种炮小巧玲珑,操作简便,运输也很容易,几个人抬着就能搬走。     
  但因为刚刚购进,对这种迫击炮的性能和威力,都不了解。张作霖决定试放一下。试放地点选择了帅府影壁墙南边的荷花池,以此为发射地,往南对着相距不足百米的城墙上打。在荷花池附近,放置了十多门迫击炮,调好了高度,计算了距离。每门炮前都站着5名炮兵,分管装弹,运弹,发射。演习场周围站满了人。     
  张作霖在炮兵旅齐旅长的陪同下,来到演习现场。参加观看的有奉天督军署的军政要员,如杨宇霆、吴俊升、张作相、郭松龄、王永江、张宗昌、李景林、张学良,以及各师、旅长,足有二百多人。大帅府里的夫人、少奶奶、小姐、少爷、佣人和督军署的军官,都来看热闹。     
  齐旅长看看各个方面已经准备就绪,就径直来到张作霖面前请示演习是否可以开始。张作霖不假思索地说:“准备好了,就开始吧!”     
  齐旅长刚要下令,只见少奶奶于凤至跑到张学良身边,焦急地问道:“汉卿,这演习的事,南门脸的老百姓和店铺知道吗?”     
  张学良一听,遭了,怎么把这事忘了呢!他赶紧叫住齐旅长,然后快步走到张作霖跟前,说明了情况。     
  张作霖反问道:“这些小炮有那么大响动吗?”     
  张学良说:“不过还是通知一下好,以免吓着老百姓,造成混乱。”     
  张作霖感到言之有理,就点头道:“那就快去通知一下吧!”过了一会儿,差官通知完了,这边下令开始演习。     
  话音刚落,这十多门迫击炮同时开火,山摇地动,震耳欲聋。刹那间,尘土飞扬,烟雾蒸腾,人们哗然。城墙上,碎砖横飞,浓烟四起。这一下可乱了套了。大、小南门一带的老百姓和店铺、商号,虽然知道演习迫击炮,可没有想到有这么大的动静。而街上的行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都没命地乱跑,撞倒了摊床,踩坏了商品。     
  卫队把情况报告给张作霖,张作霖赶忙下令停止:“不成,不成!不要演习了,快停止,快停止!”张作霖回到帅府上房,经过这次演习,张作霖才知道迫击炮的威力,因此,他下令建立奉天迫击炮厂。说办就办。1922年,张作霖重金聘请英国人沙敦主持建立了奉天迫击炮厂。该厂生产迫击炮、迫击炮弹及其附属品。1922年开始生产迫击炮和迫击炮弹,比上海和汉阳兵工厂早一二年,造出的炮是英国斯托克斯式的。它构造简单,操作容易,运作方便,适合在各种地形上作战。     
  1922年生产的称为11年式,1924年生产的称为13年式,1926年生产的称为16年式。新式性能良好,射程远,威力大。每门炮还随带炮车1辆,弹药车1辆,每辆弹药车可载10发炮弹。炮车和弹药车使用方便,节省人力。在正常情况下,每月可制造迫击炮80门,炮弹4万发。     
  由于迫击炮的大量生产,使奉军的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在以后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为了提高奉军立体作战的能力,张作霖还不惜一切代价,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筹建空军。由于张作霖办事说干就干,大刀阔斧,迅速建起了强大的军事队伍,这些队伍不仅帮他称霸关外,更为他以后进入关内、问鼎中原奠定了基础。     
虹桥书吧。  
第25节:做事胆子大,敢做敢当       
  做事胆子大,敢做敢当     
  一个贫寒家庭出身没有任何背景的人,想出人头地必须先取得心理上的优势,让自己的心“站”起来,而不是“跪”下去。“站”起来是强者心态,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而“跪”下去是奴才心态,是他人掌握你的命运。只有心里“站”起来的人,命运才可能会“站”起来,你的人生才能与辉煌站到同一个起跑线上。     
  历史上著名的老粗朱元璋,是毛泽东主席最喜欢的一个人物。     
  元末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濠洲钟离(今安徽凤阳),小名叫重八。长大后才有了正式名字,叫兴宗,后改为朱元璋,字国瑞。     
  朱元璋小的候家境贫寒,虽然家贫,但他有不甘为人下的桀骜性格,他敢做敢当的老粗性格让他比同龄人更出众,这样的性格也为以后成就一代伟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天,朱元璋和伙伴们在山坡上放牛,时值晌午,大家的肚子都饿了,然而,因天气还早,谁也不敢提前回村,怕挨地主的鞭子。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人说地主刘德家整天吃米饭与肉,我们都不知道肉是啥滋味;有的说地主不放牛羊却有肉吃,我们整天放牛放羊却没有肉吃。大伙一人一句,越说越觉得肚子饿。     
  朱元璋突然站起来,提了嗓门对伙伴们说:“眼前就有现成的肉,我们不如宰—头小牛吃,不吃白不吃。”     
  实在馋得难受的小伙伴们一看有人做主,兴奋起来,都说这是一个好主意。在朱元璋地指挥下,大家一齐动手将牛捆起来,杀牛、剥皮、烤肉,不一会工夫,狼吞虎咽吃了个精光。可怎么向地主交待呢?朱元璋挠着头皮想了想,想出了一个馊主意,他叫大家将小牛的皮骨埋了,把血迹也清理干净,然后把小牛尾巴插在石头缝里。     
  回去后,朱元璋主动去告诉地主,说小牛陷到石缝里去了,只剩下尾巴露在外面拔不出来。天方夜谭一般的故事,地主刘德自然不会相信,朱元璋先挨了地主的一顿毒打,然后是丢了饭碗,被赶回家去。     
  这件小事,折射出朱元璋身上敢做敢当的做事作风,朱元璋是历史上有代表性的老粗,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敢作敢当的这种老粗心态。     
  敢做敢当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它的作用。在当代竞争的社会,这种老粗的性格更是难能可贵。在商界中,无数成功的企业家都是这一老粗性格的继承和发扬者。傲胜国际主席兼执行总裁沈财福就是其中的一个。     
  50年代,在新加坡出生的沈财福有六个兄弟姐妹,家里生活非常拮据。穷苦和饥饿伴随了他的童年时光。     
  穷苦和饥饿既能使人沉沦堕落,也能使人发奋图强。     
  面对困难,沈财福选择了后者。九岁的他决定自己去做一些事情,补贴家用,他瞒着父母,上午上学,下午到去卖面。他回忆说“卖一碗两毛的面,我赚三分钱,三毛一碗的赚五分,五毛一碗的赚八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