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幻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财富幻象-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产品可买或者买不到他们所要产品的话,他们就只能买美国国债囤积着。储备美元的大户国家都是出口能力强,储蓄率又高的亚洲国家,这些国家几乎都将美国作为自己的最大贸易伙伴,而它们只是美国的贸易伙伴之一。
  他们希望持续增加对美国的出口,又开始对自己国内不断膨胀的美元资产的运用感到忧虑,因为他们想不出比购买美元债权更好的解决办法。
  曾经长期雄踞外汇第一的日本和在2007年外汇储备超过万亿、跃居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的中国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为美国经济增长持续提供资金,而且还不得不延续此种做法。因为任何试图抛售美元转而储备其他外汇的举动都会给风雨飘摇的外汇市场带来恐慌,引发大规模的美元贬值,从而给外汇储备者本身或者说持有美国政府债券的外国债权人自己带来巨大的损失。
  一些基金经理预期,如果10年期公债收益率下滑到25%,以美元计价的债券收益率出现任何进一步的跌势都将令美元贬值,投资者会转向追求其他地区高收益率的货币,进而将美元贬值的进程加剧。
  对美国的信用错觉已经被人们认识,美国国债的泡沫也被不少经济学家提及,如果国债市场持续下跌,引发国外投资人抛售,那将动摇美国的经济根基,并使世界经济发生巨大振荡。
  即便包括中国这样的拥有巨额外汇的外国投资者对美国长期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失去信心,对美元债券的抛售也不会轻易进行,抉择是两难的。美国人给世界各国造成的信用错觉长期而深入,以至于他们之间的利益已经绞和在一起。持有巨额美元储备的国家愿意看到美国商品在国外卖得便宜,但不希望美元大规模贬值。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只有美元大幅下跌时美国人的商品在国外才会卖得更便宜。
  所以,美国既是全世界的买家又是全世界的卖家。美国政府卖的是美元,美国家庭卖的是债务,而货币可以贬值,债务可以赖掉,这些以往在发展中国家中发生的事也可以出现在发达国家。2003年上半年美元的迅速贬值已经给世界敲了一个警钟,让发展中国家认识到,卖到美国的是实实在在的商品,换回来的却是虚虚幻幻的货币。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回来的是廉价的报酬,而且这个报酬还在缩水。
  美国人正在世界范围内制造美元的通货膨胀。而他们制造的庞大债务中,很大一块是由世界其他国家负担的,尤其是持有巨额美元储备和美元债券的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就是说后者不仅冒着美元贬值、外汇储备被稀释的风险,还承担着美国债务坏账的危险。
  2005年是美国历史上个人破产最多的一年,也是美国贸易逆差历史上最大的一年。存在那么多的破产人的社会居然还消耗了那么大量的外国产品!试想一下,如果美国人没有那么多的破产者,它的贸易逆差会有多大呢?再反过来想一下,美国人的集体破产究竟有多大的比例要由外国的贸易伙伴来付账呢?
  个人破产和贸易逆差这两者之间究竟有多大关联好像没有人认真计算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之间是正相关的,因为美国没有生产出足够的消费品,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所以才需要从外国进口,并欠贸易伙伴(比如中国)的钱。
  而美国消费者是买得太多了,花出去的比挣进来的多,又欠债过久所以破产了。看上去美国个人破产是美国人自己的事,付账的是美国信贷机构。但是美国信贷机构坏账率过高就会影响美国社会信誉,影响美元的信誉,其结果必然是美元的贬值。
  如果说个人破产重创的是美国国内经济,企业破产重创的是外国企业和投资人的话,那么美国经济的破产重创的则是全球经济。
  信用错觉既存在于美国国内,又存在于美国以外。如果没有信贷机构无节制地贷款,美国人的信用错觉不会像现在那样大。同样,如果没有各国对美元无休止地追逐,世界对美国的信用错觉也不会有这样大。当一个人或国家的社会形象和财力等综合成本大于借贷成本时,他还是有还贷意愿的;如果小于还贷成本,信誉再好的人还贷意愿也会降低的;如果他没有足够的钱,力不从心,也就自然还不了贷。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8 外储盈余的囚徒困境
以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和可预见的将来,完全摆脱掉美元储备对各国造成的损失已经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无论如何也无法以原来的价值将外汇花掉,人们事实上已经陷入经济学界近年来提及的囚徒困境中了。
  坦白还是不坦白
  囚徒困境指的是以下这种情况。
  警察抓住了两个合伙犯罪的罪犯以后,苦于没有足够的证据指控二人犯下的罪行,但是只要嫌犯中有一人供认犯罪,就能确认罪名成立。为了得到所需的口供,警察将这两名罪犯分别关押以防止他们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并给他们同样的选择机会:如果他们两人都拒不认罪,则他们会被以较轻的罪各判1年徒刑;如果两人中有一人坦白认罪,则坦白者从宽,立即释放,而没有坦白的另一人则将重判8年徒刑;如果两人都坦白认罪,则不构成立功表现,他们因而将被各判5年监禁。
  两个囚犯于是陷入这样的境地:他们每个人都有“坦白”和“不坦白”两种选择。在囚徒之间不能串通的情况下,他们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会顾及同伙的利益,双方又都不敢相信或者说指望对方有合作精神——也就是自己不交代并坚信同伙也不交代。因此只能得到对他们都不理想的结果,就是各判5年。
  无论从心理学角度还是从概率来说,各判5年的糟糕结果都具有必然性,很难摆脱,因此这个博弈被称为“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为什么追求个人利益将导致对所有人都不利的局面。而这种局面已经呈现在手中握有大量外汇盈余,尤其是美元盈余的各国中央银行面前。对手持美元的各国中央银行来说,他们都有“抛出”和“不抛出”两种选择。
  抛出还是不抛出
  由于美国人经年累月的双赤字,即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美元下跌的趋势不可避免。那么这个困境中的博弈,其可能的结果如下。
  第一种情况是,如果各国中央银行都继续持有美元而不抛售,甚至增持美元,其结果是等着美元慢慢地下跌,这样的损失最小,就如同囚徒都不坦白只被判较轻的一年罪名一样。
  第二种情况是,如果一个国家中央银行能够悄悄地大量抛售美元,转持欧元、其他外汇或者黄金又不引起其他国家注意,而且其他国家也不抛售的话,那么它就可能在美元大跌之前得以脱身,从而损失很小,而其他国家则会遭受惨重损失。如同囚徒之一坦白从宽被无罪释放而另一人被重判8年一样。
  第三种情况是,大家都抛售,结果都造成惨重损失,两败俱伤。就像囚徒的两个人都坦白并都被判5年一样。
  在博弈的囚徒之间,最可能也是必然的结果就是,双方都争相坦白同时幻想着对方不坦白,因为如果对方坦白而自己不坦白自己就会面临最坏的局面。那么,在各国银行处理过剩美元盈余的策略中,究竟哪一种局面最可能发生呢?
  有最好的结果吗
  第一种情况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只是不可能发生。尽管各国央行没有像囚徒般地被隔离,他们如果想订一个攻守同盟的话没有人能阻止他们,而且现在经济已经全球化,各国银行之间的协调是非常容易的事。但是每个国家都以本国利益为最高目的,无法做出对美元不抛售的协调,就像不能与虎谋皮一样,并且不会有任何一种协调结果会令所有人都满意的。
  第二种情况也不会发生,就像囚徒不能指望别人不坦白而自己坦白一样。没有人天真到会相信别人能替自己赔钱。在金融信息快到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可以从世界一端传递到另一端的情况下,各国中央银行不可能悄悄地将他们的美元储备抛出又不惊动他人。国际间的货币兑换其实都是透明的,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从一种货币换作另一种货币的交易不可能隐藏到不被披露出来。
  最可能发生的是第三种情况,就是两败俱伤、几败俱伤的结局。因为每个美元储备过剩的国家都在想尽办法减少自己的储备而又不引起其他国家太多的关注。他们知道自己对美元大规模的抛售必定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恐慌,引起连锁反应,造成其他国家对美元的大量抛售,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加速美元的崩溃,损失的是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所有美元持有人。
  所以他们每走一步都要看对方的动静,看市场的反应。
  谁都不能先脚软
  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弗里曼(Chas Freeman)在最近写的一篇文章中就目前的困境指出,各国央行正在玩“谁都不能先脚软”(a reverse game of chicken)的游戏。他们虽然持有大量的美元储备,也明知道美元必定贬值。却相互监视,务求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顺利抛售美元资产而得以脱身。就是说,若有任何一方胆敢抛售,其他人便会一起加入抛售,这样反而形成相互威吓,令各国央行都不敢擅自行动。
  但是各国央行能一直站下去而不脚软吗?
  想想美元兑换人民币的价格吧。我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末黑市价格最高时,1美元达到过兑换11块人民币,今天只值7块多人民币,明天可能只值6块多钱。在华尔街豪赌外汇、债券和衍生产品的那位大名鼎鼎的江平发过豪言说,十余年后将达到1比1的水平!
  看看你周边的人,有多少人还想像以前那样继续持有美元?我的一个同学在国外工作多年,辛辛苦苦攒下几万美元,现在急于抛出却苦于没有合算的办法。即便各国央行能够再继续挺一段时间而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