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尔街战争-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则是知识性的,没有直接的个人经济上的关系,因而道琼斯指数的变化不会造成个人的心情的起伏。
  这一段时间,我对道琼斯指数的关心,属于第二种。最近两三个星期,也就是我每天伏案,埋在资料堆里,梳理各种材料和数据,编写这本《华尔街战争》的一段时间,华尔街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华尔街,每天、每小时、甚至每分钟,都在演绎着它的历史上的“第一”。在华尔街发生着这样一个天翻地覆的大事件的历史时刻,每天用键盘记录下来它现实又历史的演义,是一种非常特别而又有意义的经验。这种经验,人一生恐怕只能经历一次。因为,眼下我们所见证的华尔街故事,再也不会在历史上重演了。而每天我们所经历的华尔街的巨变,比任何一部电影、戏剧或小说都更加精彩。
  而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次的写作经验,之所以特别,还因为它给了我一次自我发现的机会。《华尔街战争》的写作本身就是一次愉快的、多年未体验过的自我发现的历程。
  我想起与我同时代的一位诗人顾城。那是十年前的事了。顾城的朋友把他在新西兰的经历拍成了一部电影。我则对他的结局从心理上作了一次梳理,写下了《激流岛——顾城心理分析》手稿。
  顾城的命运,可以看成是中国文化人流浪海外的“文化失落”的隐喻和“精神失落”的象征。文化的失落,精神的放逐、心灵的流浪是海外中国人的共同宿命。手稿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最后的结局仿佛已经注定了。对于顾城来说,当物质上的家(岛上的住房)、关系上的家(远离亲朋好友)、角色意义上的家(谢烨将出走)、‘女儿国’的家(与英儿、谢烨的‘女儿国'关系)以及精神上的家(写作的  理想)都一一破灭之后,顾城也就选择了沉沦的结局。”没有确切的写作日期了,但手稿里夹了一张《明报》的剪报,时间是1997年7月20日。顾城的故事,如果跟这本书还有什么可以扯得上关系的话,就是他在岛上购买了房子。那时,还根本没有“次贷”这回事,摩根大通银行发明“信用违约掉期”的金融衍生工具也不到两年。
  顾城作为一个新移民,没有生活能力,没有英语能力,没有稳定的收入。“房子的贷款始终压在他的心头,还清贷款的日子就像是一个未来的节日。”(王安忆《岛上的顾城》)没有固定收入,却又要每个月面对房子贷款的缴款期,那是一种多么大的心理压力。不幸的是,顾城给自己背上了这个巨大的物质上的十字架,成为他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一个“巨重”。如果顾城不买房子,他的境遇也许会好点。不过,他的失落,最本质的是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和创作上的。物质的家毁了,如果精神的依托还在,创作的乐园还在,文化的家园还在,那么,他是不是还有生命的寄托和支撑点?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应该有精神上的支撑和文化上的家园,有属于自己的建立在那个支撑点上自我认同。这样的生命,才是一个欢喜的生命。这本书的写作,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上一次有这样的快乐的体验,还是在我没有背井离乡,到海外求学之前。那年,为了出国,拼命学托福,同时也跟几个朋友一道日夜写书。那是一种矛盾的心情:一方面,写作是我的追求;一方面,出国是一个潮流。终于,我为了潮流,放弃了追求。那时,我无法理解,我放弃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能得到什么。人永远不应放弃自己快乐的支撑点。而当我再一次从这次写作的体验里,发现我的快乐之源的时候,我应该感谢吴垠。从两个人的共同写作里,我找回了那个我丢失多年的快乐体验。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生命快乐的体验,来自我们在精神和文化的家园里每天耕耘,来自我们每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希望我内心里的这种快乐和欢喜,通过这本书,带给读者。当然,如果有人喜欢炒股,并且从每天的炒股中找到生命快乐的体验,就像巴菲特一样,那么,他们是开头提到的关心道琼斯指数变化的第一种人。
  我也希望通过这本书,他们能看到华尔街的水到底有多深,浪到底有多大。看到发生在纽约华尔街的金融风暴,怎样影响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看到华尔街战争,怎样冲击了中国人的生活。
  正像中国很多城市都有中山路一样,走下神坛的华尔街,其本质也是世界经济版图的缩微景象。
  从华尔街到中山路,在地理上虽然是远隔大洋和千山万水,在由互联网所创造的虚拟世界里,却没有任何距离。华尔街和中山路,在电脑键盘上,就一指之隔。关心金融世界里的华尔街,就是关心中山路,也就是关心我们自己。当我的手指离开键盘的时候,华尔街仍然在“战火纷飞”,“战局”将怎样变化,谁也不能预料。如果我们的读者,通过看这本书,了解了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前因后果,并进而关注华尔街的每天“战况”,那么,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这本书的写作中,我们参考了大量的公开的报章杂志的资料,尤其是网上的资料,特别是倍为可亲,新华网、百度百科、维基百科和一些报纸的网络版。我们综合了许多文章及评论的观点以及来自网上许多网友的独到见地。由于篇幅,我们不能一一提及,借此表示我们内心的诚挚的感谢。这本书,就像书名所说的那样,是一本来自海内外独立观察者的观察和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只是记录者和编纂者。我们也希望,以书会友,通过这本书,结识那些在这本书中应用了观点和资料的海内外的“独立观察者”。这个世界需要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当发自个体的声音被汇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个巨大的来自人民的声音。这本书,可以说,是这样一个声音的聚合。最后,我们要特别感谢这本书的编辑林少波。他是一个具有敏锐的观察和判断、勤奋和努力做事的人,在这本书编写的这段时间,他跟我们一道“全力以赴”。同时,还要感谢曲小月编审,她不光十分重视本书的出版,而且为了让本书早日付梓,同样放弃周末和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没有他们两个人的策划、统筹和辛勤的劳动,不会有这本书的问世。
  罗慰年
  2008年10月于纽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