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情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双情岛-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深山中。这条大蟒是他刚来时捉住的,训了几天竟能任他摆弄。

    这三个厌弃尘世的人,在山中偶然相遇后,交往日多,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世外无纷争,但这寂寞的滋味也不好受。“三怪”没事找事,常聚在一起比斗。赢的哈哈笑,输的也没什么伤害,只是丢一次面子。这也算是打发光阴的好方法。

    这一天相约在“绝尘室”聚齐,由鹤友出题,再比一次。

    鹤友微笑道:“武功方面已比了多次,彼此知根知底。琴棋刚刚比过,再比也少了趣味。都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今天我们都做一次君子,只比胸中学问、嘴上功夫。”

    虎僧不以为然地说:“原来是要比耍嘴皮。这怎么定输赢?”

    龙客自以为饱读诗书,要是比这方面赢的把握最大,便说:“国中儒释道三教并立,我们三人正好来自三教。不妨各自阐述本教所长,互相诘责,以服人者为胜。”

    鹤友赞同道:“如此最好。”

    少数服从多数,虎僧只好勉强答应。

    鹤友提议说:“我们就以儒释道为序开讲。龙老弟先请。”

    龙客胸有成竹,也不谦让,侃侃而谈:“儒家自孔子到孟子日臻完善。仁义礼智信,深得人心。汉武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教更是如日中天。本教信徒之多,他教莫能望其项背。······”

    “非也,非也。”他的话还未完,虎僧便摇头否定。

    龙客很是生气地说:“我的话还未说尽,虎兄便一口否定。你倒说说我究竟错在哪里?”

    虎僧笑道:“你先别忙生气。我是怕你越说越错。儒家的那一套不是‘深得民心’,而是‘深得君心’。儒家的礼教最便于皇上管束民众,皇上当然要推崇。读儒家书的人不少,那只不过是为了应付考试。老弟在朝中做过官,想必更知道当官的有几个真的‘仁义’。”

    鹤友点头道:“虎兄武功高强,见解也深刻。黎民百姓都被朝廷骗了,还真的把孔丘当成了圣人。”

    龙客不服气地说:“你先别忙夸他,先听听他如何为佛教鼓吹。”

    虎僧并不生气,他不慌不忙地说:“天下无尽善尽美之人,也无尽善尽美之物。佛教也是如此。佛门败类篡改教义,更让佛教生出许多害人的东西。但释迦牟尼的创教宗旨并不错。他能丢弃王子的身份,为普度众生而操劳,这一点就比孔丘好得多。”

    他这欲扬先抑的手法还真高明,连龙客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鹤友洒脱地说:“道家已是日薄西山,也就不用我多说了。虎兄看来是赢定了,今天不用再比了。”

    虎僧真诚地说:“道家也并非一无是处。老庄化繁为简,道出了世间万物的真谛,实属难能可贵。两位先贤提倡‘无为’,本在劝人少一点欲念,也是一片善心。只是道教故弄玄虚,倒使得民众难以接受。”

    这句话入情入理,心高气傲的龙客也心服口服。

    在一旁默默听着的豚郎,也从他们的话中悟出了许多道理。但他最感兴趣的还是他们的坐骑,于是提议道:“三位前辈都是世外高人,所谓比斗不过是为了取乐。晚辈见那三种坐骑,实在新奇,何不也让它们比比?”

    鹤友道:“刚才的话题确是太俗。这位小友的想法不错。我们都把自己的坐骑忘了,说不定它们斗起来更为有趣。”

    那两位更不会反对。他们走到室外,一声招呼。猛虎与蟒蛇几乎同时赶到洞前,听候主人调遣。白鹤见了同伴也鸣叫了一声,算是欢迎吧。

    一群人带着惊世骇俗的坐骑,来到了洞前的山坡。

    第一场是猛虎斗白鹤。白鹤得了指令,扇动双翅,直冲云霄,又突然伸直双腿,居高临下扑向老虎。老虎伏在地上,像个入定老僧微闭双眼。待白鹤将喙啄近它的臀部时,才猛的一扫铁棍似的尾巴。白鹤尖叫了一声又啄向它的头部。老虎一声怒吼,伸出双爪迎了上去。白鹤振翅高飞。老虎虽然力大无比,但望望空中的白鹤,也奈何不得。再比下去也难定输赢,这一场算是斗了个平手。

    第二场是蟒蛇斗老虎,倒有点龙虎相争的味儿。这一次,老虎不再谦让,一蹬后爪,将粗壮的身体跃到空中,扑向蟒头。这条大蟒很是灵活,它竟能转动尾巴卷向老虎。匆忙中老虎咬了一口蟒的头皮,自己的腰部也被蟒蛇的尾巴扫中。两个畜生都在深山中修炼多年,谁也没有受伤。

    虎僧喝令老虎停下,又转身对豚郎说:“我们的坐骑各有千秋,难分胜负。现在和你的骏马比比如何?”

    豚郎爽快地说:“好啊。能博前辈一笑,理应奉陪。”说罢,一声呼哨,两匹骏马就奔了过来。虎、蟒还以为是慰劳它们的美餐,不客气地扑向马头。

    老虎的速度快,败得也快。枣红马一蹄踢中了它的下巴,痛得它伏在地上,半天起不来。虎僧心疼地为它推宫过血。

    见多识广的龙客,已看出骏马怀有气功,忙呼回了蟒蛇。

    虎僧说:“难怪这两匹马在途中见了老虎,一点也不畏惧,原来身怀绝技。马犹如此,想来人更厉害。老衲手痒,不知能否和小友过两招?”

    这个怪和尚,现在似乎成了好斗的小孩。



………【二十三章三教集一身】………

    二十三章三教集一身

    虎僧说要和豚郎过招,这让鹤友和龙客都感到意外。“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是比拼的最好局面。比拼双方的才艺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才满足,才尽兴,看客也感到过瘾。一个在武林成名数十年的高手要和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比武,这叫什么?这叫老虎抓小鸡,这叫杀鸡用牛刀,这明明就是大人欺侮小孩。亏他老和尚说得出口。

    豚郎很喜欢这个头上没有戒疤的老和尚,听他说要和自己过招,便恭敬地说:“老前辈屈尊赐教,晚辈求之不得。不知前辈要教什么招数,还望明示。”

    虎僧朗声笑道:“你这小子还挺会说话。我在年纪上已经占了便宜,两位老友早在心中为你抱不平。这样吧,你用兵器,我空手,多少也公平一点。”

    豚郎抽出“无影鞭”,凝神戒备道:“前辈请赐招。”

    虎僧并没有小瞧眼前的少年。能驾驭得了有气功的骏马,绝非等闲之辈。他要探探这少年的武功深浅,一出手,便是威猛的“大力金刚掌”。一双肉掌浑如两把钢刀,虎虎生风,一步步逼向豚郎。

    豚郎一心要学和尚的高招,提鞭在手,一招不攻。他按照霓裳的节奏翩翩起舞,用心记着虎僧的招数。

    观战的鹤友和龙客看得呆了。这一老一少反差实在太大。老的状如烈火,小的形似弱柳。火能熔钢化铁,柳却依然轻拂春风。原以为这少年郎走不过三招,现在看起来还不知鹿死谁手。

    老和尚更是心惊,自己双掌已是密不透风。这小子竟能招招躲过,而且躲得毫不费力。躲闪的姿态还相当优美,犹如美女在表演舞蹈。他不出招反攻,像是有意相让。再这样下去,日后两个老友怕要笑掉大牙。一念及此,他使出了看家本领——“五台阴阳掌”。

    豚郎仿佛置身于灼热的火炉,偏又有砭入五脏六腑的寒气。他不得不挥鞭打向和尚神秘的双掌。现在轮到他吃惊了。“无影鞭”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一旦依照口诀挥动,对手就看不到鞭的踪影。可这老和尚对鞭的来去路数,似乎看得清清楚楚。一鞭也打不中他。心中一疑虑,手下一慢,鞭稍已被和尚牢牢地抓在手中。

    双方发力回拽,鞭和人都不能移动分毫。豚郎淡然笑道:“前辈松手吧,晚辈认输了。”

    虎僧也笑道:“你就不要客气了。老衲还不是一个死要面子的人。你这娃娃又一次教我牢记‘英雄出少年’。厉害,厉害。”

    这结局让龙客不再高看豚郎。原来这小子仗着步法神奇,进攻的招数也有限得很,未出几招竟然让和尚抓住了兵器。奇怪的是老和尚还夸他是“少年英雄”,我倒要试试这“英雄”的分量。他从腰带上取出一把折扇,“哗”地一声打开,轻摇扇子对豚郎说:“让老朽也来领教‘英雄’几招。”

    虎僧叫道:“小娃娃,他那扇子里藏有暗器,你用鞭子狠狠抽他。”

    豚郎感激地朝和尚一笑,改用“九宫步”,默念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器宇轩昂地挥起了“无影鞭”。

    龙客见他变了步法,又没了鞭的踪影,心中一惊,忙摇动扇子。一招“童子拜观音”,三根钢针,分上、中、下三路,疾如飞箭直奔豚郎。

    豚郎一抖鞭,那三根小小的钢针都折成两段,落在草丛。

    龙客惊异之余,将扇子挥了一圈。这是他最毒的一招叫“沙场球秋点兵”。不同质料制成的暗器,像无数毒蜂飞向豚郎全身。

    虎僧和鹤友领教过这一招,深知凶险,都替豚郎捏了一把汗。

    豚郎并不惊慌,一踏“落英步”,鞭甩一周。那些暗器如遇肃杀秋风,刹那间都成了“落英”。没容得龙客再发第三招,他又一鞭打向龙客手中的折扇。“啪”地一声,折扇掉落在地。

    龙客双手空空,看着地上的折扇,脸如死灰。

    豚郎弯腰捡起地上的扇子,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送到龙客的面前道:“晚辈失手,多有得罪。万望前辈见谅。”

    龙客凄然笑道:“我连这手中兵器都保不住,还要它何用?小英雄已经很仁慈了,要是这一鞭打我的脑袋,怕的是我已踏上了黄泉路。”

    虎僧忙过来劝道:“龙兄也是憎恶世俗之人,还看不开胜负虚名?况且你不是佛门中人,不知这小子手中这条鞭的厉害,落败也在情理之中。”

    鹤友说:“走,回洞去。贫道也极想知道这鞭的神奇之处,还请虎兄细谈。”

    猴妮本想替豚郎挡一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