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真题 公路工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06真题 公路工程-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振捣时间。

问题

1.确定上述变更属于哪类变更。列出工程变更从提出到确认的几个步骤。

2.上述施工预拱度设置考虑的因素是否完善?说明理由。支架预压对预拱度设置有何作用?

3.预应筋下料工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说明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的指标,并指出主要指标。

4.上述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能否满足质量要求?说明理由。

5.除背景中提到的三条构造裂缝防治措施外,再列举两条防治措施。

(三)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包AB路段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交通工程的施工。该路段全长105km,设计速度100km/h,有8个互通式立交,采用封闭式收费,使用非接触式IC卡,全线设8个匝道收费站,收费站监控室有人值守进行收费管理,设一个监控、收费及通信分中心,并且在监控中心值班大厅进行收费和监控的集中监视和控制。

收费站(包括车道计算机等)、收费分中心、监控分中心计算机系统都是独立的局域网,并相互连接组成广域网。

该工程在实施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部积极组织人员编写了施工组织设计。针对交通工程的特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重点考虑1土建、管道、房建施工进度安排,以及施工顺序及工艺的内容。

事件2:为了争取施工时间,当监控分中心的大屏幕投影机到货后,施工人员马上在现场开箱,并对其规格、数量进行了检查,随即进行了安装。

事件3:在施工中,业主要求承包商完成…个合同中没有的基础施工项目,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方拟就此协商计价。

事件4:在监控、收费、通信系统的安装和单体测试完成后,随即准备进行系统调试和交工。

问题

1.针对交通工程的特点,补充事件1中的施工组织设计还应重点考虑的内容。

2.指出事件2在设备检查方式和检查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设备安装完毕后,还应重点检查哪两项内容才能进行通电试验与测试?

3.事件3中的基础施工项目是否可以采用计日工计价?说明理由。并列出在施工合同中的三个计日工表名称。

4.将本项目的收费系统分成三个测试用的子系统。

5.集成后的收费系统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系统调(测)试?

(四)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北方沿海地区某高速公路B合同段施工任务,该段有一座36×4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合同工期为十五个月;采用长度为40~50m、直径为Ф1。5m的桩基础,桥位处地层土质为亚粘土;下部结构为圆柱式墩、直径为Ф1。3m,柱顶设置盖粱,墩柱高度为4~12m,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

项目部为了降低成本,制定了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项目部的预制场和混凝土搅拌站布置示意图如下:



桩基础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墩柱钢筋骨架现场整体制作、吊装就位;墩柱施工采用钢模板,整体拼装完成后一次吊装就位;再在顶部钢筋四周插入木楔,让钢筋骨架居中,使钢筋保护层厚度得到有效控制。

项目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出了水泥、钢材、碎石和砂等几项大宗材料的采购计划,并邀请了几家材料供应商参加竞标。项目部组织了评标小组,为节约成本,评标的唯一标准就是价格,项目部最终选择了一家报价最低的材料供应商。

问题

1.说明背景材料中的预制场和搅拌站布置方式的优点。

2.针对0#…15#及21#…36#跨的主梁吊装施工,采用龙门架和双导梁架桥机哪种更适合本桥?说明理由。

3.背景材料中采用的墩柱钢筋保护层控制方法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4.如果主梁张拉后的预拱度超过了规范要求,将可能导致桥面系中产生什么病害?并提出防治这种病害的三条措施。

5.项目部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主要考虑哪四个方面的内容?

6.指出背景材料中合格材料供方选择上的缺陷。并说明合格材料供方评价的依据。

(五)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并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了如下要求(摘要):

(1)对于碎石提出了可松散性要求。

(2)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平均密度和湿度要求。

(3)对于水泥,提出了针入度的要求。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都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

事件2:在满堂支架桥梁施工中,发生了支架垮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项目部在事后的第5天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

事件3:在路基施工放样时,由于工期紧,项目部新购了一台全站仪后立即投入使用,并将一台超过规定周检确认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投入使用,使路基工程按时完工。

问题

1.背景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逐条判断对材料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从“价差”方面分析材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通过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方法。

4.事件1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提出正确的处理办法。

5.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标准,事件2中所述事故属于何种质量事故?项目部处理方式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6.分析事件3中存在的仪器管理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2006年度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公路)试卷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01.D 02.C 03.D 04.D 05.C

06.C 07.A 08.A 09.B 10.C

11.A 12.B 13.B 14.C 15.D

16.C 17.D 18.A 19.B 20.B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21.ABC  22.ACD  23.CDE  24.ACDE 25.BDE

26.ABD  27.ABC  28.ABD  29.BDE 30.AB

三、案例分析题(共5题(一)、(二)、(三)题各20分。(四)、(五)题各30分)

(一)

1.(本小题共5分)

不合理。(1分)原因有:

(1)软基深度较深、面积大(工程经济性较差)。(2分)

(2)地表无常年积水、土质呈软塑~可塑状态(施工速度慢)。(2分)

2.(本小题共4分)

整平原地面→机具定位→桩管沉入→加料压实→拔管(4分)

3.(本小题共7分)

还应考虑(1)土质的王程特性;(1分)(2)机械运行情况;(1分)(3)运距和气象条件;(1分)(4)相关工程和设备的协调性。(1分)

不妥当。(1分)不应选择布料机和滑模摊铺机。(2分)

4.(本小题共4分)

(1)肇事者和肇事单位均应如实上报,并填写“机械事故报告单”(1分)

(2)必须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和追究责任,对非责任事故也要总结教训。(2分)

(3)在机械事故处理完毕后,将事故详细情况记录。(1 分)

(二)

1.(本小题共5分)

属于原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中未包括的“新增工程”的变更(或设计变更),(1分)

工程变更确认过程和环节包括:提出工程变更→分析提出的工程变更对项目目标的影响→分析有关的合同条款和会议、通信记录→初步确定处理变更所需的费用、时间范围和质量要求→确认工程变更。(4分)

2.(本小题共5分)

不完善,(1分)设置预拱度时还应考虑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和张拉上拱的影响。(2分)支架预压的目的是为了收集支架地基的变形数据,作为设置预拱度的依据。(2分)

3.(本小题共4分)

预应力筋宜使用砂轮锯(砂轮切割机)下料,(1分)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耐张拉应力和伸长值两项指标,(2分)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以伸长值作为校核)。(1分)

4.(本小题共2分)

不能满足要求,压浆应使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使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浓浆为止。(2分)

5.(本小题共4分)

(1)避免出现支架下沉;(2)避免脱模过早,以及模板的不均匀沉降;(3)加强箱梁混凝土浇筑后的养生工作。(每条2分,最多4分)

(三)

1.(本小题共3分)

交通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还应重点考虑:机电设备的测试(1分)、各(子)系统的调试及联动调试(1分)、缺陷责任期内的服务计划(1分)。

2.(本小题共5分)

到场设备开箱的检查应由业主、承包方和监理共同参加(1分)。开箱时除对规格、数量检查外,还要检查其外观、型号、备品、备件等随机资料,并做好详细记录,并签字认可(3分)。设备安装完毕后,应重点检查电源线、地线接线,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通电试验和测试(1分)。

3.(本小题共5分)

可以(1分)。因为是业主新增加的项目(1分)。劳务、材料、施工机械三个计日工表(3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