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路线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产路线图-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MBA和英国的MBA完全不同——在企业文化层面。假如你想毕业后到美式外企工作就到美国念,不要找英国的学校,除非你打算为欧洲公司服务。当然,最好是有了一段工作经验后再去读MBA,否则,你读出来就高不成、低不就了。  个案:在困惑中成长  1999年1月MBA毕业的当天下午,周国来就飞到北京去工作了。当时,他对自己和MBA的评价都很高:“中国的改革就需要一批懂管理的人。”  管理是什么?企业应该如何运作?周国来觉得以前的管理都是靠经验打拼出来的,中间暗含了管理的道理,但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它只是不自觉地运作着,运作得很片面。而MBA就能从一种自觉的高度去运用,运用得比较规范。”  应该说,读MBA之前和之后,周国来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也没有太大的落差。周国来说,可能自己是个特例,但他的同学中有很多都感到困惑和迷茫,因为理想中能拿到的高薪和职位与现实中差别很大。  在读MBA的两年半时间里,周国来坦言并不能把所有东西都学会,只是学会了很多概念性东西。具体到工作中,他开始感到:“不和工作相结合进行学习是无法深入的,很多工作的体会在学习中得到验证,比如HR管理方面、管人方面对于高科技公司、制造业、管理咨询公司所采取的措施都会不同。一些工作方式在学习中会有一个理论性的东西相对照,容易引起共鸣,加强认识,成为骨子里的东西。”同时他也认为:“这种氛围能培养人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因为身边的同学都非常优秀,可以积极沟通,学习彼此的长处。另外一点,也可以建立广泛的关系网,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朋友,做事情就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了。”  三年过去了,周国来成为了上海金航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用过来人的眼光打量现在的MBA,他又有点困惑了。一方面,MBA的水平良莠不齐,与企业的差距很大;另一方面,企业老总把MBA招过来就想马上派上用场,这怎么可能?就像一棵秧苗移植过来,还没有融合和适应当地的土壤,就想让它一下子开花结果,怎么可能?  在自己的公司里,周国来坚持:基层岗位不聘用MBA。“因为他肯定对自己的发展有个评估设计,是不会满足于现有职务的,至少应该提供一个中层职位给他,才能保证双方利益。”  周国来希望自己有机会能再回学校,“五六十岁以后,我会把工作中的感受、经验和MBA理论结合起来。”他认为这是MBA的一种幸运,因为能够有大量的实际的东西拿出来讲,一定会比学校的老师讲得好。  自我评点  对于现在的MBA,周国来提了几点建议:  眼光要放长远,要耐得住寂寞。MBA容易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而低估别人给他的待遇。  应该用老板的心态去做雇员的事情。否则永远不会有一个良性发展,更不可能成为一个有魅力的管理者。  相对系统的知识和富有冒险精神是MBA的优点,而急功近利和不愿从小事做起是MBA的缺点。可以从小事做起,但决不能甘于做小事。  MBA教育应该从老总抓起,因为老总水平低,底下的员工水平再高,也无法发挥出来。  要让大家沟通起来比较方便。    

考证花钱知多少(1)
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职场中人获得职位晋升及扩展事业的重要砝码,是人们趋之若鹜的“硬通货”,成为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领域。有人断言:“21世纪将是职业证书的时代。”  专业技术考试分为三大类:  1.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包括会计、计算机软件水平等;  2.执业资格考试,包括注册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  3.包括英语在内的职务评聘专项考试。  于是,每年的9…10月,中国都有大量的人奔波在考证的路上,参加包括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药师、造价工程师、计算机软件水平、统计资格、审计资格、秘书职业资格、国际商务师资格等等在内的名目繁多的考试。  随着中国成为WTO成员国,许多职业的就业标准开始国际化。一些外国教育培训机构瞄准了中国市场,纷纷在中国开设考点,国际认证变得炙手可热。  证书带给人们的,除了是有关部门认定的权威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职业上的自信和安全感。同时,也能使收入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据北京某信息技术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获得一项认证,个人的薪金就能得到一定幅度的提高。  为一纸证书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为证书付出的金钱和此后得到的回报是成正比的。  加入WTO后,中外金融机构之间即将交锋的便是对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受过专业训练、具有一定金融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金融人才的争夺,与国际接轨的一流金融人才成为令人瞩目的金领一族。  国际注册会计师资格(ACCA资格)  如今的会计行业早已不是拿着算盘打天下了。电算化是必备的武器,而本土的上岗证对会计师而言就像身份证那样平常。于是,一大批新生代的会计师们不辞辛劳地涌入了考“洋”证书的行列。  会计行业的职业资格考试,除了国内的注册会计师CPA外,还有5种国外认证的会计师资格证书: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认证),AIA(国际会计师专业资格证书),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MA(美国管理会计师考试)和CTA(澳大利亚公证会计师考试)。每张证书适应的国家和教学、考试内容都有一定区别,用来适应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其中叫得最响的非ACCA莫属。  ACCA在国内已经被约定俗成地称为“国际注册会计师”,实际上是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的缩写。它是英国具有特许头衔的四家注册会计师协会之一,也是当今最知名的国际性会计师组织之一。具备ACCA资格就拥有了打开这一职业发展之门的金钥匙,因此又被称为“国际财会界的通行证”。要通过ACCA的14门考试,大概需要3万元人民币。  ACCA以其全球公认、国际推崇而令人神往,但又以全英文考试难度大、综合能力要求高而令人生畏。它共分为3个阶段14门课程,每次考试最多只能报考4门,学员要在注册后10年内完成所有考试,才可以获得ACCA的资格认证。按最理想化的方式计算,通过所有的14门考试,花上将近4年时间也就够了,而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由于是全英语教材,对中国学生而言,语言关就很难过。而且,从第二阶段开始,难度大幅提高,再加上ACCA苛刻的考试方式,很多人在这一关口竹篮打水一场空,人力物力消耗甚大,七八年无功而返的也大有人在。  有资料显示,自ACCA在国内启动以来,到2001年中国内地仅有2800人注册成为ACCA的学员,到2003年仍不到1万人。而据有关人士估计,我国大约需要35万名注册会计师。需求量很大,加上ACCA本身“十年磨一剑”的含金量,使持有ACCA证书的人大多身价不菲。中国内地获得ACCA资格的第一人吴卫军,就进入了国际著名的普华永道公司,并用了5年时间从高级经理提升到合伙人的位置,成为国内会计界的风云人物。  据估计,目前持有ACCA证书的人普遍年薪在40万元人民币左右,最高年薪已逾百万元。在未来的10年,我国需求的15类人才排行榜中,注册会计师位居榜首,尤其是熟知专业业务和国际事务的人才更为抢手。  IT审计师资格(CISA资格)  作为国内IT业的新贵,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在国外,CISA证书早已同MCSE、CCEP等证书一样,成为追求高薪的人们争相追捧的对象了。  CISA是国际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的简称,又称IT审计师,是由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授予的一种职业资格。未来审计行业和审计技术的发展动力将主要来自于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这一观点已经逐渐成为国外会计、审计界的一个共识。会计公司以及整个社会对信息系统审计师需求量将成倍地增长,信息系统审计师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在国外一些大型会计公司中已经出现了没有CPA资格的合伙人,他们持有的专业资格就是CISA。  CISA的考试包括信息系统的安全与控制实务、信息系统的完整、保密和有效及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取得与维护等5个方面,试卷的问答全部采用英文。目前参加一次CISA的考试,报名费与培训费用在5000元人民币左右。    

考证花钱知多少(2)
目前通过CISA认证在全球有2万人,中国内地不超过10人,而且全部都在国际五大会计公司、专业咨询机构和著名跨国公司担任要职,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里还没有CISA。据专家介绍,CISA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抢手的高级人才之一,在我国也正悄悄走热。  国际审计师在我国一直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尽管国家目前还禁止国外会计师事务所进入国内企业的年度报表审计市场,但每年国际五大会计公司从中国的会计审计包括企业海外上市的承销、推广和ERP服务中获取几十亿美元的收入,IT审计业务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比重在不断加大,而国内的会计审计行业在此项服务上的表现却几乎为零。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拥有CISA证书,将成为“鱼跃龙门”的重要资格。  北美精算师资格(FSA资格)  精算师和精算体系首先出现在英国。1764年,英国的Endwad 成立了第一家保险公司性质的伦敦公平保险社后,真正意义的保险精算师就诞生了。对精算师的专业解释是:精算师是私人和公共财务设计师和潜在的企业管理人员,是建立在精算职业的智能核心基础上的。这种智能核心包括经验分析和风险衡量、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