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自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开发自己-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是掌握运用假设、对照的技能。布鲁纳认为,通过假设和对照,人们可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他说:“在讨论过程中,学习怎样构造假说多于学习怎样检验假说,这就前进了一大步。”他指出,通过探索对照物,有利于帮助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组织自己的知识,可以帮助自己在需要发现的特别情境中有所发现。
  “金质”记忆术。记忆术是一种促进记忆过程中信息储存、编码和回忆的方法。心理学中有一种被称为“裹着糖衣的金质记忆”。研究发现,一种微妙的有助于记忆的葡萄糖,能使事件以多种方式与其他牢固的,甚至是情绪性的记忆联贯起来,因此你就会牢牢记住这件事情。在生活中,那些令人兴奋的、与自我有关的,甚至是创伤性的体验远比诸如复杂的政治理论更能成为永不消失的记忆。动物研究表明,当出现兴奋事件时,肾上腺髓质会加速向血流中分泌肾上腺素,后者被证明能促进记忆的牢固。肾上腺素能使糖原转化为葡萄糖,从而提高血糖水平,为大脑提供养分。这说明,只要你把待记忆的项目与鲜明、生动、有趣的事物关联起来,就有利于提高记忆水平。这与冯·雷斯托夫效应的原理是相通的。即:任何不寻常、颜色鲜艳或幽默的事物都要比平凡的、枯燥的事物更容易被记住,也就更容易在大脑中唤起回忆。
  自古至今,人们都在极力寻找提高记忆的方法,有许多策略被证明是有益的。一是定位记忆法。就是在想象中把待回忆的项目放在熟悉的地标上。基本步骤是:首先确定自己熟悉的并且连续排列的地点,然后创设待回忆项目的表象使其与地点发生关联,最后在脑子里把地点按顺序“重新走一遍”,每一个地点就成了待回忆项目的提示物。二是挂钩词记忆法。就是把新词或新的概念与自己熟悉的一系列词语联系起来。基本步骤是:先选择一组词作为“挂钩”,再把需要记忆的项目挂在这些词上。就像衣架上的挂钩,外套、衬衣等都可以挂在上面。三是关键词记忆法。就是根据发音在新词与熟悉的词之间搭建一座交互作用的桥。这其实是挂钩词记忆法的“变种”,对学习外语最有意义。四是组织化图式。就是根据语义分类来组织信息,或基于时间、地点、发音等分类来组织信息,然后把分类作为回忆的提示线索。其原理是知识是以某种系统化的方式建构起来的。五是重复记忆。人的大脑是按照经济原则运行的,它接收的外部刺激,大部分先走入短时记忆的“临时仓库”,只有小部分进入长时记忆,而重复可以使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这种方法看上去很笨,却实用有效。用如下的步骤重复记忆其效果可能更好一些:学习一小时后,一天以后,三天以后,一周以后,一月以后,半年以后。
  记忆术还有很多,但其基本原理不外乎这么两个:一个是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新旧知识建立某种形象化的关联,就可以提升记忆力;另一个是由于知识是具有某种有意义关系的结构,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就可以提升记忆力。那些能力非凡的人也许并不知道记忆术,但他们都是更有效地组织自身知识的高手。
  奖励你自己。也许你已经习惯了组织的奖励,并从中获得激励。其实,自己奖励自己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一是“大吃大喝”。人的大脑需要四种“食品”:氧气、营养、知识、情感。大脑需要新鲜的食品,充足的营养,以奠定大脑智能的物质基础。大脑同样需要新鲜知识、真挚情感的营养滋润,所以,奖励你自己的方法之一,就是持续给大脑供应新鲜的知识。从理论上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尽的,把有限的时间集中在专门的领域里才是符合经济学原则的。而事实上,过分的“专一”会降低你学习的兴趣,影响学习的效果。所以,你可以穿插着看一点闲书,看一些经典大片,听一听戏曲音乐,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养成“学习型休闲”的习惯。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学习方法之一,就是在读“正书”读累了的时候便看闲书。老先生仅闲书就读了不下十万卷,没误了他成为世界级的大师。让自己的大脑享受丰富多彩的精神大餐,即使是“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一些也无妨。
  二是打造“娱乐场”。在物理学上,“场”是一个重要概念。许多能量的转换都是借助“场”来实现的。智能开发,有一个“场”,效果也会更好。开发大脑的智能,类似于农民种地,收获是快乐的,而耕作的过程并不总是舒心愉悦。因此,你要尽可能为自己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智能开发的舒适度和愉悦性,也算是对自己辛勤耕耘的一种奖励。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把你的书房打理得更优雅一些。比如: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整洁的书桌,再加上悦耳的音乐。这应该是不算太高的标准。或许你的客厅可以再小一点,衣服可以再少几件,挤出一些空间给书房吧,不是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大脑”吗!把你的书房建设成一个心智的“娱乐场”,让它成为一个诱惑你的地方,即使“*”一点也无妨。
   。 想看书来

从刘备说到EQ(1)
老百姓说,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
  这正是对情绪智商最朴实、最生动、最形象的说明。
  大家知道,在三国时代,曹操号称一代奸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魏书·武帝纪》篇末是这样点评曹操的:“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才,各固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孙权聪明睿达、仁和而善断。陈寿对其有这样的评价:“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毛泽东曾慨叹:“当今惜无孙仲谋!”而刘备给人的感觉似乎除了会哭之外一无所长。但是,奸诈的曹操、明达的孙权却只能和会哭的刘备三分天下,这是为什么呢?再看刘备的手下,诸葛亮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关羽“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张飞当阳桥头一声断喝,使三军后退,河水倒流。可以说个个都是盖世英雄,却都心甘情愿地追随刘备,终生无悔,又是为什么呢?
  也许人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我觉得老百姓给出的答案最准确,那就是:因为刘备会哭。这可不是开玩笑,尽管人类天生就会哭,但要适时、适当、适对象的哭,或者说要哭的是地方、是时候、是火候,却不是人人都会的,而这就是情绪智商的差异。
  我们来看看刘备的情绪智能是如何在其成就霸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首先,我们看刘备的情绪智能在增强自身凝聚力上的作用。先说武将赵云。赵云原是公孙瓒的人。公孙瓒兵败袁绍,在逃亡途中,遇上赵云,赵云救了公孙瓒,从此成为公孙瓒手下一员猛将。刘备北海救孔融时,向公孙瓒借兵,遂与赵云初次相遇。刘备惜其勇,临别时“执手垂泪,不忍相离”,最后“泪洒而别”。徐州救陶谦后,赵云辞行,刘备又是“执手挥泪而别”。这时,刘备与赵云并无深交,“垂泪”、“洒泪”才恰到好处,如若大哭显然就是做秀了。刘备的这两番恰如其分的哭别,深深打动了赵云的心,为赵云后来毅然投到刘备的麾下,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再说谋士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可诸葛亮却一再表示,乐于做“卧龙先生”,不愿出山。刘备则“泪沾袍袖,衣襟尽湿”,诸葛亮见“其意甚诚”,终于表示“愿效犬马之劳”。此时,刘备虽泪如断线之珍珠,却并不出声,方显求贤之诚、爱才之深。后来,赵云的“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不验证刘备情绪智能的威力。
  而刘备对与“桃园三结义”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的感情表达方式则与初识的赵云、诸葛亮有所不同。例如:张飞酒后误事,让吕布偷袭徐州得手,刘备的二位夫人被陷在城内。张飞在遭到关羽的训斥后,深感对不起大哥,想自杀谢罪。刘备将其紧紧抱住(而对赵云是执手洒泪),边哭边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等兄弟“情话”,使“关、张俱感泣”。兄弟犯了错误自责伤心,刘备则是心疼地大哭。而在刘备闻关羽遇害后,则是“哭倒于地”。见到关兴,回忆起自己与关、张的手足之情后“又哭”,甚至“以头顿地而哭”,“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泪湿衣襟,斑斑成血”,并亲自为关羽招魂祭奠,“号哭终日”。刘备闻张飞死后,“放声大哭,昏绝于地”,“哀痛至甚,饮食不进”。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从刘备说到EQ(2)
刘备正是通过因情而发的适时适度的哭,树立了仁义之君的形象,赢得了英雄豪杰们的拥戴。
  其次,我们来看刘备的情绪智能在外交关系中的作用。刘备和东吴联姻后,面对着三番五次前来索要荆州的东吴使者鲁肃,刘备本是假装“掩面大哭”,且“哭声不绝”,可是当他想到一旦还了荆州将无安身之地时,“真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哭”。这一番哭,哭醒了鲁肃的宽仁之心,此时的鲁大夫情绪已经完全操控了理性,于是荆州便暂时不用还了。要知道,鲁肃要讨回的可是战略要地,对东吴及蜀国都是事关长远、事关全局的大事,所以,假哭不行,一般的哭,也不足以打动鲁肃的心,刘备用发自内心深处的哭,加上“捶胸顿足”的度的把握,达到了不战而胜的效果。
  刘备的情绪智能在外交上的成功还有这样一个经典的例子:在得知西川使者张松被曹操乱棒打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