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失去的快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寻找失去的快乐-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事”等等。

第一章  生命中的制约(4)
这些制约早在我们的童年,具体来说,大部分在6岁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它们好比我们人类的原始程序,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时时会伴随着我们的一切行为不停地发生作用,这也就导致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特别对于现代的独生子女,由于没有手足关系的培训,他们只能在进入学校以后接触到实质性的团队关系,因为在幼儿园,他们还没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而进入小学后,作业和考卷、班集体荣誉、行政等级和学年等级、知识等级和成绩等级,包括老师的偏爱等,都会让一个孩子初步进入单纯的社会关系中。因此,现代的80后或90后,他们中的大部分独生子女,都将6岁前应该培训完成的手足关系延续到小学之后,然而这又不等同于实质的兄弟姐妹,他们都深知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并不需要为他人的行为和思想负责,不需要为他人的情绪和营养负责,他们毋须为他人做出如兄弟姐妹之间的那种牺牲(付出),因此也不会无条件地索取,在他们之间,关系是明确的,他们不需要谁一定要让着谁,谁一定要迁就谁。于是,当他们许多人长大后,自然不会像过去的大人们一样主动地团结同事,如手足般相互关心与负责。
  这就是独生子女心理年龄偏小的主要原因,他们的制约来自不可抗因素,因此奉劝领导和老板们,不要一味地抱怨年轻的80后或90后,说他们没有团队意识或责任感,他们的经历与你们不同,他们失去了与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机会,他们在亲情当中的资源相对匮乏,他们的世界就是他们独自在家玩玩具和画画的经验,那时,没有同龄人与他们分享,他们从没机会让着弟弟或妹妹,或去告哥哥、姐姐的状。于是当他们进入企业和社会后,也自然不会有这种手足意识,可他们承担的却是整个社会“避免人口过度增长”的责任!对待他们唯一的方法就是爱,他们缺什么,就给他们补什么。他们特别需要分享,但不会主动展示,那么我们这些大人就要主动去关心、体贴,教他们“别事事分得那么清楚”,否则,他们会在将来的道路上总习惯“吃独食”,成为一个个孤家寡人。
  是的,解决一切困惑的方法就是爱,表面上看,爱是制约的天敌,从潜意识看,它也是制约的转化形式。因为爱的本质是接纳,不是否定。比如当你得知自己是因为小时候说了实话而挨打,于是才形成了爱说谎话的习惯时,你不要把说谎当成自己的敌人,要知道,正因为说谎你才得以安全,说谎成为你成长过程中与家庭共存的智慧选择。因此,你要接纳这个说谎的自己,他陪伴着你度过了成长中的漫长岁月,保护你少挨打,你要感谢他,从心里了解,这一项制约正是你为了与大人共存而不得不采取的病态方式,对于你的成长而言,它没有所谓的对错。
  只要你如此接纳自己,那个说谎的自己便开始复苏,这股能量便开始转化。因为你知道,现在的你,体重已经是过去的十几倍,力量也已经是过去的几百倍,那根麻绳再也捆不住你,没有人再敢侵犯你,你毋须再为避免挨打而被迫言不由衷。今天的你,完全有能力诚实,你可以为当年的自己做出不同的选择,因为今天的你是自由的,于是,协助当年的自己完成自由选择,将卡在生命中的那股能量疏通,这就是爱自己,就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  生命中的制约(5)
烦恼即菩提,佛陀早在2500年前就以他无上的智慧道出了苦集灭道的真理。就连心理学家们也认为,人类的制约就是烦恼的根源,而这些制约,就如同一层层尘埃,遮蔽了我们的天性和智慧。在佛教里,有一个“阿赖耶识”,其中的“阿赖”与喜马拉雅山的那个“拉雅”同为梵语,翻译成汉语,就是“积”的意思,引申为“积存”之意,也就是说,喜马拉雅山是积雪之山。
  人类的意识也是一层层累积起来的,但它们不是雪,是经验,对人类社会而言,这一层层经验主要来源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但第一层“积雪”,一定来自于家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和手足关系等。这些关系给我们留下无数的经验,这些生存经验构成了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一切感性和理性认识,即所谓的原则、观念、下意识及行为模式等。而这些头脑中的信息与环境互动时会自动处理、再加工,从而重新得出决断性信息,就是我们的性格。这些性格特质,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在命运的引领下,我们从事着各自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完成着我们的人际关系,以及同自己的关系。
  智慧的“慧”字由两部分组成,上边是个“彗”,意思是扫帚,引申为清扫,下面是个“心”,组合起来的“慧”就是“清扫心灵”,其实就是让我们把覆盖在本性上面的一层层“积雪”清扫干净,进而现出我们的本性,而本性是清纯的、自然的,也是无所不能的。这个过程,就是修心。因此,真正的学习是反省,是找自己的问题,从而认识自我。但它一定不是自责,寻找的目的是是接纳,从而转化,这就是转识成智。
  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是开心且自在的,他不会因外界的干扰而起心动念,因此他少了许多烦恼,而又能够最大度地接受环境。
  在传统文化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就是老子曾经倒骑着驴进城。试想一下,当他背对着城门徐徐进城的时候,所有的景色都会倒灌着进入他的视野,那时,他必须全然地放下因无法主宰方向而产生的种种不安,无法主动选择和分别,来什么就得接受什么,那种被动要求他全然地将自己融入自然环境,他只是在欣赏,没有任何条件地接纳进入眼帘的一切。这,就是自然,一切让它如其所是地发生,不假分别,不评论是非,甚至连不分别的心态都没有,它,只是一种完全的接纳,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在。
  在我们的人际关系里,所有的发生只不过是一种现象,如果你也能像老子一样,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可以将自己置身于事外,不做任何评判,不卷入,那么你就真正成为了一个观众或导演,生活和工作本身只是在欣赏人生这出戏。
  这种功夫叫觉察,觉察不是观察,观察是带着好坏对错去看待周遭的一种经验,而觉察更深一层,它是用心去体会发生的缘起。有一次,我问一位受试者:“请问你现在的左脚冷还是右脚冷?”对方想了一下,“好象左脚冷一些。”
  我继续问他:“当你想的时候,你的眼睛看到了吗?”
  “没有。”他笑道,“眼睛怎么能看到冷热?”
  “你的舌头尝到了吗?鼻子闻到了吗?耳朵听到了吗?手摸到了吗?”我继续问。
  他摇摇头,“我只是在感受。”
  “是呀,”我说,“这时,你的眼睛是作废的,六根全都是作废的,你只是在感受和体会,而这就是对自己身体的觉察,它不需要你去刻意找原因,不需要考虑外界环境的影响,它只是感受本身,根本不存在什么对错好坏,因此,觉察没有价值观及原则和经验,它只是当下的发生。”
  其实我们的存在本身,无时无刻不处于这种发生之内,只不过我们不习惯去做这种觉察,特别是当我们处于某种情绪状态下的时候,我们都不自觉地任凭这股情绪发作下去,而很少有人会如刚才那种体会一样去审视自己的这种发作。但这并不怪我们控制力不强,而是几乎没有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有过这种形而上式的教育,毕竟,父母接受什么观念,我们就必然会受到那种观念的影响;社会推广怎样的理念,那就必然成为我们头脑中的惯性思维。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生活在两千年前的汉武帝时代,可能所有人的头脑中都是儒家思想;如果我们生活在之前的文景之治时期,可能所有人都会比较崇尚皇老思想。那时的我们,对于上述说法并不感到奇怪,因为老庄哲学就比较强调“天地人三位一体”的说法,而感受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接纳它并调整它,成为相当自然的事。其实,这与心理学中的觉察不谋而合。
  比如我们在生气的时候,一般都会指责对方或气喘吁吁,如果你会觉察,当下就去体会这个生气,去“看”这个生气本身,去感觉你身体各处的变化,去体会你的呼吸以及身心内外一切的感受,你只要和生气在一起,如果你能够做到,就不可能再抱怨对方或任意发作,因为你在接纳自我,六根清净,一切归于存在,根本没有什么观念和原则再会影响你。
  这就是止或戒,戒并非指忍受,更不是压抑,它只是体会自己当下发生的一切,并和那个发生在一起。此时的你,不会怨天尤人,不会迁怒对方和环境,于是事情自然会平息下来。而戒是定的前提,定就是自我控制,这种控制不是被迫控制或承受压力,它只是自然而然地没有了发作的动机,一切处于空无的状态,此时若做出判断,就是心中有数,这个有数,就是智慧。所以佛教中有“戒、定、慧”之说。
  所以,一切事物的结果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可以做出最高明和最智慧的选择,这些选择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我们全新的命运。
  

第二章 “我”是一切的根源(1)
两个年轻人坐在传达室等候面试,对面的大楼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跨国公司,这家公司的年纪比年轻人的祖父还要大。而同在传达室内坐着的还有一位看报的老人,看得出,他就是这家公司的看门人。
  等了很久,仍然没有人从大楼里出来,可按要求,两个年轻人必须坐在这里等候。于是,有一个小伙子有点儿不耐烦了,他看了看老人家,笑道:“老先生,您能不能告诉我,您在这家公司已经做了多少年了?”
  老人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